5月6日晚,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5月6日晚最新消息顯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搭乘長徵五號B火箭入軌後,各項指標正常,已按照既定計劃完成了太陽帆板展開及捕獲太陽、中繼天線展開並建立中繼通信鏈路和四次自主軌控等一系列工作。如不出意外,該飛船將在8日正式返回地球。
作為此次長五B上天后驗證的一個重點項目,新型載人飛船的意義已無需贅言,它承載著我國接下來太空人上天和入駐空間站的重任。與之前神舟飛船相比,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空間的增加,由原來的荷載三人大幅度提升到7人,一躍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載人飛船,超過了俄羅斯正在研製的「聯邦」號,與美國計劃研製的「龍-2」載人飛船相當。
其次是新載人飛船修改成更大的兩艙式設計,刪減了神舟飛船上的軌道艙,空間的增大,使得其可以擁有更大貨運能力,可以攜帶更多的設備並攜帶回更有價值的載荷。
第三點,也是最值得提到的一點就是,新的載人飛船將具備可回收屬性。它通過模塊化、通用化設計後,結構更加簡潔,穩定性更佳,只需要在使用後更換隔熱層即可再次使用,在使用成本上大幅度縮減,而這也是未來載人飛船和空間活動的必然發展方向。
作為未來我國建設空間站的重要載具,新型載人飛船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因此承擔的壓力和期望非常大,這次能夠在入軌後正常運行,也算是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而與長五B同時升空的我國另一個試驗項目,即新型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則沒那麼順利。
在6日下午,該實驗艙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專家目前正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續具體原因應該會對外公布。兩項試驗,兩種不同的結果,這說明航天事業存在極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同時也說明驗證新技術充滿挑戰。
當然,此次長五B首飛總體是成功的。它不僅驗證了火箭平臺的可靠性,還說明了最為關鍵的心臟,即YF-77火箭發動機已經經受住了嚴格考驗,這將為我國航天科工人員服下一顆定心丸。接下來,在今年中旬將要升天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會因此一路平坦。
至於不少人關心的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以及今年3月份和4月份連續失敗的發射,其實這些並沒有必然聯繫。失敗在所難免,怕的是我們沒有信心,在嘗試新技術出現問題後就對自己,對路線產生懷疑,這樣是絕對不可取的。要知道人類的所有重大成功和新技術的誕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鼓勵,相信偉大的中國航天人必將戰勝所有困難,穩步地達成目標,向著星辰大海進發!
本文由《楚天軍情國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