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2020-05-08 艦載機

在經歷了5月7日一次小小的波折之後,8日下午13點30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東風著陸場,此次發射和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次長徵5B運載火箭太空之旅,一次發射,兩次返回,創造了我國航天史上的新記錄。除了被大家稱為「高達墊」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返航時出現了偏差之外,此次任務堪稱完美。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新飛船返回艙開傘降落

從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航畫面來看,它與之前的神舟飛船重返地球不太一樣,比如它採用了兩具減速傘和三具主傘,與它三倍於神舟飛船返回艙的重量一致。而在接觸地面的瞬間,神舟飛船返回艙採用的是制動火箭,這次的新飛船試驗船採用的則是6個氣墊,可靠性和舒適性都要超過神舟飛船的制動火箭,還可以重複利用,而且非常適合在海面上降落。至於兩型載人飛船其他的區別,小編在以往的文章中詳細對比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成功著陸的返回艙

這次發射和返回,雖是新一代載人飛船正樣試驗船的第一次天地往返,但對於我國負責飛船的航天團隊來說,則是第13次。此前,我國還發射了11艘神舟飛船和1艘天舟貨運飛船,這13次發射全部成功。從此以後,我國將同時運營3種不同型號的飛船,未來我們也許可以看到新一代空間站同時對接神舟、天舟和新飛船的壯觀畫面。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中國新一代空間站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神舟飛船還會繼續服役

對,和大家想像不同的是,在新一代載人飛船成熟之後,神舟飛船並不會馬上退出現役,它們將共存一段時間,並不是替代關係。按照原計劃,在2021年,咱們先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空間站的核心艙天和號,然而派出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滿載貨物,與空間站對接,再然後用長2F發射神舟12號飛船,向空間站運送太空人。此後,神舟13號、神舟14、神舟15號等載人飛船將向太空站開通定期航班。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神舟飛船將開通天地往返定期航班

既然神舟如此繁忙,還要開通定期天地往返航班,那麼咱們為啥還要專門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呢?實際上,答案就在新一代載人飛船龐大的體型中。新飛船高近9米,最大直徑4.5米,重量超過20噸,差不多是神舟飛船的3倍,搭載航天員的數量達到了美國太空梭的標準,也就是6到7人,如此「身寬體胖」的載人飛船顯然並不只是在近地軌道玩玩,它真正的目標是更深遠的太空、月球、火星,也就是傳說中的星辰大海。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新載人飛船的目標是月球火星

新一代載人飛船採用的模塊化建造方案,並且可以重複利用10次以上。基本型往返太空站,加上一些艙段之後,就可以變成中國的「阿波羅」飛船,搭載中國航天員登陸月球,再加碼之後,還可以登陸火星。所以說,從新一代飛船開始,咱們中國人登陸月球和火星就不再是空想了。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拍照雖然很小,但是飛船其實很大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網友PS照片

當然,要想登陸月球和火星,僅僅依靠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加強勁的運載火箭。目前我國正在同時研製兩種巨型火箭——921火箭和長徵9號,也稱為「胖9」,它們都是美國登月火箭土星五號一樣的龐然大物,一枚助推器都比現在咱們最大的長徵五號還要大。而有了921火箭和長徵9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要想真正登陸月球和火星,還可能需要深空空間站的助力,採用多次發射的方式,然後在空間站進行組裝和換乘,最後再去火星。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未來的超重型運載火箭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成功發射和順利返回,只是一個開始,後面還需要經過十幾次的太空飛行和驗證,不管前方的路是怎樣的,請相信,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剛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美麗的降落傘碩大的氣囊返回艙離地面越來越近5月8日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回歸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來源:人民日報圖為返回艙著陸現場。汪江波攝(新華社發)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剛剛,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這樣的著陸方式適用於登月嗎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在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首次飛行任務中,成功將重達20多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上了地球軌道。經過2天多的在軌飛行,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2020年5月8日下午順利返回了地面。
  • 航天時事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運抵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5月15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順利運抵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並在此舉行了歡迎及交接儀式。後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人員將對返回艙試驗艙帶回的相關數據及空間實驗成果開展進一步採集和研究分析。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開發和製造的面向中國空間站運營及未來載人探月需求而研發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器,全長8.8米,發射質量21.6噸,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適應多任務、模塊化設計和部分可重複使用等特點,主要用於驗證氣動熱防護、再入控制和群傘減速回收等關鍵技術。
  • 成功著陸!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凱旋歸來,技術領先收穫多多
    據央視等媒體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徵五號B型火箭發射上天並取得圓滿成功,其載荷主要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一個柔性空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兩者進入一定軌道後,負責於5月6日下午返回地球,但是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說明該裝置和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國外還有哪些飛船在研製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研製畫面首度公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試驗船上太空帶了啥?
    ——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新華社酒泉5月8日電(李國利、鄧孟)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8日13時49分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大底框架結構
    南極熊導讀:這次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其返回艙防熱大底框架原來是3D列印出來的——雷射沉積金屬3D列印技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 全金屬3D列印製造,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大底框架結構
    南極熊導讀:這次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其返回艙防熱大底框架原來是3D列印出來的——雷射沉積金屬3D列印技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圖/NASA龍飛船成功載人升空,再次宣判太空梭已死? 隨著5月底SpaceX公司龍飛船首次載人發射成功,美國重獲載人航天能力。在太空梭退役9年後,美國再次回到飛船的軌道上。 近半個世紀以來,太空梭與飛船的路線之爭,似乎已經寫下了答案。
  • 每秒9千米踏上歸途,網友直播試驗飛船返回艙「回家」路
    三朵巨大的紅白 「傘花」在酒泉東風著陸場上空盛放後,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著陸區。被億萬國人關注的「寵兒」終於回家了!記者注意到,飛船返回艙的「回家」路早已被不少網友關注,大家一路直播,陪伴「寵兒」回家!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太空食譜」再添新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 最新捷報,新型載人飛船試驗船在軌正常,一掃貨運返回艙異常陰霾
    5月6日晚,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5月6日晚最新消息顯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搭乘長徵五號B火箭入軌後,各項指標正常,已按照既定計劃完成了太陽帆板展開及捕獲太陽、中繼天線展開並建立中繼通信鏈路和四次自主軌控等一系列工作。如不出意外,該飛船將在8日正式返回地球。
  • 新飛船太空打水漂!返回艙一身焦黑落地,目標:實現載人登月任務
    自從「長徵5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入軌後,其能否順利返回地面便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近日據航天部門消息稱,經過67小時的在軌飛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在預定區域,從現場照片看,返回艙整體焦黑一片,這說明它的任務是要實現後續載人登月的偉大目標。
  • 巨型降落傘為何被稱為載人飛船返回時的保護神?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一時間相關的信息和照片刷爆了朋友圈。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到,在大家發布的照片中,幾乎必有一張降落傘和飛船一起飄飄悠悠從天而降的照片。3頂紅白相間的降落傘在空中綻放確實非常得奪目,讓人挪不開眼睛。
  • 現場畫面: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著陸全過程
    北京時間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5月5日18點左右,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這是該型號火箭的首次發射,距離上次「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還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B首飛後,長徵五號下半年將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年底前,長徵五號還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對月球表面採樣後返回。1「胖五」家族又上新,這次有啥不一樣?
  • 成功返回!新一代飛船開啟載人航天新篇章,向世界一流前行
    返回艙平穩著陸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大廳裡,熱烈的掌聲頓時響徹整個大廳。5月8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這標誌著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