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時事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運抵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2020-08-20 LCspace

5月15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順利運抵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並在此舉行了歡迎及交接儀式。後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人員將對返回艙試驗艙帶回的相關數據及空間實驗成果開展進一步採集和研究分析。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開發和製造的面向中國空間站運營及未來載人探月需求而研發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器,全長8.8米,發射質量21.6噸,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適應多任務、模塊化設計和部分可重複使用等特點,主要用於驗證氣動熱防護、再入控制和群傘減速回收等關鍵技術。

新一代載人飛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於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5月8日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圖片來源:微博「我們的太空」)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成立於1968年2月20日,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中國空間技術的主要研究中心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生產基地,中國空間事業的骨幹力量。

(圖片來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官方網站)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空間技術開發、太空飛行器研製,空間領域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航天技術應用等業務,參與制定國家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研究有關探索、開發、利用外層空間的技術途徑,承接用戶需求的各類太空飛行器和地面應用設備的研製業務並提供相應的服務。

相關焦點

  • 剛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美麗的降落傘碩大的氣囊返回艙離地面越來越近5月8日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回歸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韶山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研製畫面首度公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試驗船上太空帶了啥?
    ——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新載人飛船返回艙黑匣子公開!海外網友:中國航天實力已超乎想像
    圖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運抵文昌...
    新華社海南文昌1月20日電(李國利、鄧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0日透露,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剛剛,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這樣的著陸方式適用於登月嗎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在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首次飛行任務中,成功將重達20多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上了地球軌道。經過2天多的在軌飛行,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2020年5月8日下午順利返回了地面。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來源:人民日報圖為返回艙著陸現場。汪江波攝(新華社發)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大底框架結構
    南極熊導讀:這次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其返回艙防熱大底框架原來是3D列印出來的——雷射沉積金屬3D列印技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 全金屬3D列印製造,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大底框架結構
    南極熊導讀:這次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其返回艙防熱大底框架原來是3D列印出來的——雷射沉積金屬3D列印技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太空食譜」再添新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 新飛船太空打水漂!返回艙一身焦黑落地,目標:實現載人登月任務
    自從「長徵5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入軌後,其能否順利返回地面便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近日據航天部門消息稱,經過67小時的在軌飛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在預定區域,從現場照片看,返回艙整體焦黑一片,這說明它的任務是要實現後續載人登月的偉大目標。
  • 最新捷報,新型載人飛船試驗船在軌正常,一掃貨運返回艙異常陰霾
    5月6日晚,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5月6日晚最新消息顯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搭乘長徵五號B火箭入軌後,各項指標正常,已按照既定計劃完成了太陽帆板展開及捕獲太陽、中繼天線展開並建立中繼通信鏈路和四次自主軌控等一系列工作。如不出意外,該飛船將在8日正式返回地球。
  • 現場畫面: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著陸全過程
    北京時間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凱旋歸來,技術領先收穫多多
    據央視等媒體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徵五號B型火箭發射上天並取得圓滿成功,其載荷主要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一個柔性空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兩者進入一定軌道後,負責於5月6日下午返回地球,但是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說明該裝置和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表現讓人振奮,專家:滿分
    據央視軍事5月10日報導,當地時間5月8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準確返回酒泉東風著陸場。在試驗船抵達預定地點後,搜索回收分隊第一時間利用蟒式全地形履帶車,連夜將返回艙運出沙漠;工作人員在戈壁灘露宿一夜後,將返回艙吊裝至運輸車上,火速運抵酒泉廠房,展開後續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試驗船項目負責人表示此次成功著陸,還透露出了一個細節讓人振奮!
  • 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我國已有3種飛船,13次發射全部成功
    在經歷了5月7日一次小小的波折之後,8日下午13點30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東風著陸場,此次發射和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次長徵5B運載火箭太空之旅,一次發射,兩次返回,創造了我國航天史上的新記錄。除了被大家稱為「高達墊」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返航時出現了偏差之外,此次任務堪稱完美。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20日上午10時20分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在負責承運的平板運輸車上,返回艙被安放在一個鋼製底座架上,四周由綁帶牢牢固定住。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是2噸多。
  • 中國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科研人員一陣歡呼
    據環球時報5月8日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穿越大氣層返回地球,準確返回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意味著新飛船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各地人民紛紛在網上留下賀電,這對於國人來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消息!
  • 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上面竟用了神舟十一號上的「老設備」
    相比於神舟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有哪些不同之處?技術含量體現在哪兒?看點一:東風著陸場你注意到了嗎?無論是之前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還是今天的新飛船試驗船,預定著陸地點都是東風著陸場。而神舟系列飛船的著陸地位於內蒙古的四子王旗,兩地相隔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