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球載人飛船發展史,美俄有多少款上榜,中國也有一款

2020-12-04 國策

2011年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梭宣布退役,同時還決定不再自行製造太空梭,並將這一任務外包給商業公司。這一消息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甚至有人質疑美國失去了運送太空人到達空間站的能力。而今年,與美國宇航局合作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利用研製的龍飛船成功將兩名太空人送去了太空站,64天後,再次使用龍飛船將兩人送回地球。

對於美國來說,此舉意義重大,這是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本國自己生產的太空飛行器完成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任務。需要指出的是,自從9年前美國宇航局的飛船退役後,美國就依賴於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運送太空人。美國重啟載人航天計劃,讓世界再度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到了這一領域。上世紀60年代,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進入外層空間的太空人,由此拉開了載人航天的序幕。近60年時間過去了,全球一共有九種太空飛行器將人類送上太空。

東方1號飛船顯然是載人航天的探索鼻祖,1961年4月12日,東方1號飛船由拜克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在89分鐘的時間內繞地球一圈,而後成功返回地面,引起世界轟動。不過因為是首次嘗試,和現代化的載人設備相比,東方1號有些簡陋,尤其是返回艙,非常狹小只能容納一人,甚至沒有降落傘等減速裝置,回歸地球時,太空人要像飛行員一樣連同座椅彈射而出,再自行打開降落傘落地。但無論如何,俄羅斯的確在載人航天領域確保了先發優勢,並且保持了一段時間。1961年到1963年,東方號共進行了6次載人發射,1963年6月19日,東方號飛船進行了最後一次發射,搭載一名女性太空人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她也是歷史上進入太空的首位女性。

在60年代,基於時代背景,美國也正極力發展航天技術意圖與蘇聯一決高下,但美國落後了一步,只能屈居第二。1961年5月5日,美國水星飛船自由7號搭載飛行員阿蘭·謝波德進行了一次亞軌道飛行,僅僅比蘇聯晚了三個星期,不過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球軌道載人飛行,因為飛行高度只有186公裡,距離只有480公裡,真正完成追趕蘇聯是1962年2月發現號的發射。1961年到1963年之間,美國水星號飛船共進行了5次飛行(每一次飛行的飛船都有不同的名字)。

1963年後,美蘇兩國分別開啟了新計劃,蘇聯推出了第二代載人飛船上升號,由東方號改進而來。1964年載人首飛,上升號完成了兩大紀錄:搭載3名太空人的宇航器,以及第二次發射完成了人類史上首次太空行走。美國隨後也推出了雙子星飛船,也是在水星號基礎上研製的。1965年3月到1966年11月,不到兩年時間,雙子星飛船進行了10次載人飛行,美國急迫的希望超越蘇聯。而1967年,蘇聯的聯盟號載人首飛,時至今日,聯盟號系列依然是主流的國際空間站擺渡車。很顯然,在載人航天剛剛興起的那十餘年,是美俄的天下,兩國你追我趕互不相讓,俄羅斯以先發優勢暫時領先,中途美國也有超越,比如1969年搶先實現了登月以及發射了史上最龐大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太空梭,這也是人類史上第一種可復用載人太空飛行器。到了新世紀,因為美國暫停了飛船項目,俄羅斯又重新奪回優勢,直到今年龍飛船載人項目的成功。

分析認為,美國扳回了一局。這不僅僅是美國宇航局重新使用本國飛行器載人航天,更是首次全球商業飛行,龍飛船具備可回收的優勢,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相關項目的成本,因此美國降低了單價,以後各國的太空飛行器想要往返空天,會考慮美國性價比更高的可回收載人飛船,因此接下來又將是美國領先載人航天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蘇較量的同時,中國航天也在低調研製,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橫空出世,作為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吸收了聯盟飛船的成功經驗,鑑於中國是從零起步的新興航天大國,神舟五號成功載人航天意義非凡,中國由此進入了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超越了歐洲國家,打破俄美的壟斷。

總的來說,在人類載人航天史上,俄羅斯有東方號、上升號、聯盟號系列;美國有水星號、雙子星號、阿波羅飛船、太空梭、龍飛船;中國有神舟系列。目前,美國的獵戶座和龍飛船兩大項目正齊頭並進,且推出了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意圖重現阿波羅登月時代的輝煌景象。俄羅斯看似在吃聯盟號老本,但實則也在其基礎上不斷升級技術。而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雖然完成了測試,不過是無人,但個頭和性能要強過龍飛船,競爭對手應該是獵戶座飛船,奔著登月為目標。中國航天比之美俄仍有差距,但這一差距正在逐漸減少。上一次神舟飛船發射已經是四年前,在中國主導的空間站影響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我們需要趁勝追擊,好在長五B和新一代飛船相繼宣布試驗成功,中國航天的前景明朗。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也有類似美國龍飛船一樣的商業化項目,未來將在相關市場中分一份羹。

相關焦點

  •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就在最近這兩天,我們中國航天再次傳來捷報喜訊。5月5日18時,在我國的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潛心研發的第一枚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順利點火升空,將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模擬船及其他部件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這一消息可以說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目前已經圓滿達成了首戰告捷,同時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拉開第三部章節序幕的一大裡程碑式節點。
  • 飛船載人艙試驗很成功,載貨艙雖有異常但技術領先美俄
    中途經歷了一次&34;,一次失敗的試射之後,長徵五號系列的第四次試射取得了圓滿成功,證明了這款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已經相當成熟。在2020年這款運載火箭還將進行兩次發射,一次是發射嫦娥五號,另一次是用來發射火星探測器。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如今,只有中國的「神舟」飛船、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和上個月剛剛幫助美國恢復載人能力的SpaceX「龍」飛船能送人類往返太空。「神舟號」飛船作為中國的第一代載人飛船,已經執行了多次任務,運送了楊利偉、景海鵬、劉洋等多名中國航天員往返太空,還多次執行和「天宮」實驗室的對接任務。未來兩年,中國空間站建成後,也會繼續執行中國航天員往返空間站的任務。
  • 將來用於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火箭會是哪一款?原來並非長五B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一文詳解:比起美俄日歐,「長徵五號」在全球到底是什麼水平?
    隨著後來中國的飛速發展,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也成功進入太空進行探索任務,載人飛船也不再是我們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這些都證明中國的航天事業已經不再落後於其他國家。目前說到世界上有名的航天大國,其中就有中國,很多人都對我國的長徵五號擁有相當強烈的探知欲,想知道這款火箭,比起美俄日歐,到底是算什麼水平?
  • 一文詳解:比起美俄日歐,「長徵五號」在全球到底是什麼水平?
    隨著後來中國的飛速發展,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也成功進入太空進行探索任務,載人飛船也不再是我們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這些都證明中國的航天事業已經不再落後於其他國家。目前說到世界上有名的航天大國,其中就有中國,很多人都對我國的長徵五號擁有相當強烈的探知欲,想知道這款火箭,比起美俄日歐,到底是算什麼水平?
  • 神秘月宮引多少英雄競折腰? 英媒盤點全球六大探月計劃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7日發表題為《中國嫦娥五號「攬月歸來」 盤點全球其他六大探月計劃》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於當地時間12月17日凌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上一次人類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的美國和蘇聯探月計劃。
  • 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卻首次趕超美俄
    ,不僅長徵5B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而且載人飛船也很完美地完成了任務,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新型柔性充氣式返回載貨艙的試驗中出現了一點小的問題,不過載貨艙返回雖然失敗了,但卻是在該技術上首次趕超美俄的例子,也正是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後,美國人為何卻十分擔心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對於這次不算完美的技術驗證及其意義,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
  •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史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  1. 載人航天的開始  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中科院和七機部第八研究院同一時期提出了關於中國載人航天的相關設想即曙光一號計劃,所屬項目名稱為714工程 ,計劃在1973年送兩名太空人進行航天發射,但是由於當時國內經濟能力的不足的因素導致計劃最終流產,這是中國載人航天的最初嘗試。
  • 中國網友最關注的10大武器:美俄核武器上榜,土耳其敬陪末座
    風雨飄搖、動蕩不止的2020年即將結束,中國網友對世界各國武器裝備的關注度也一直很高,《環球時報》根據網友投票評出了2020年度的"十大全球明星武器名單",以下是具體的評選結果。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目前,美中俄等多個國家都在研發新一代載人工具,選擇的方案都是飛船。 但開創過輝煌年代的太空梭,從未被遺忘,今天仍有兩款新型太空梭投入研發。航天專家認為,太空梭與飛船各有優勢,對於太空梭沒必要完全否定。但在載人深空探測年代,構造精煉的飛船,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 SpaceX載人飛船試飛時間 SpaceX載人飛船高清圖 spacex領先中國多少
    昨日,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SpaceX載人飛船將於 1 月 7 日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試飛。NASA表示,SpaceX的「Crew Dragon」飛船將於 1 月 7 日利用SpaceX「獵鷹 9 號」火箭首次發射。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人類航天史上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SpaceX載人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2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乘坐著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12分鐘後飛船順利進入近地軌道,朝國際空間站進發。
  • 2019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破百 中國佔約1/3超越美俄
    中國以34次航天發射蟬聯全球航天發射榜榜首位置。美俄航天活動也各有特色。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令人振奮和遺憾的瞬間吧。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次破百據長期追蹤各國航天領域發展情況的「航小宇」微信公眾號統計,2019年全球共進行了103次航天發射(其中包括失敗的發射),連續第二年實現發射次數破百。
  • 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都有了,太空梭還要嗎?
    而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國產新一代載人飛船除了在重量和尺寸方面大幅超越上一代載人飛船、載人數量超過一倍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了重複使用能力,有消息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重複使用次數可以達到十次。在完成一次任務之後,只需要更換載人飛船的「隔熱外衣」和「隔熱帽子」就可以再次使用,在再次使用前將會和所有的載人飛船發射一樣通過必要的測試。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將用來登月,哪款火箭送它上去呢?並非長五和長九
    5月8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順利降落東風著陸場,代表著該型飛船首次試驗圓滿落幕,而這一款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了登陸月球,隨著後續的試驗,該型飛船的功能和安全保障將趨向於完善,並將擔負起我國的載人登月任務從航天員登陸月球並在地月之間往來的重任,看來我國的載人登月飛船已經有著落了,那麼載人登月火箭要用哪一款呢?
  • 中國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到底哪家強?
    現如今,中美俄三國都進入了載人飛船的時代,隨著美國「龍」飛船成功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領域再次進入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和俄羅斯聯盟飛船的對比上,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NO.1,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長徵五號B型火箭首次(遙一)發射,中國新型載人飛船首次正式發射演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有著舉足輕重意義的&34;!一、為什麼需要新火箭、新飛船?1992年9月21日,中國啟動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即著名的&34;。按照計劃,該工程可分為&34;、&34;和&34;三個階段。
  • 長徵九號落選首輪載人登月?一款新火箭脫穎而出,進展勢如破竹
    去年上半年我國成功首飛了服務載人登月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俗話說運載火箭運力有多大,航天舞臺就有多大,飛船系統只是通往載人登月目標的第一步,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與之運力匹配的載人運載火箭。早在2011年我們就已經開始載人登月任務論證,新一代載人飛船就是論證工作的具體實踐,火箭系統同樣是論證的核心焦點之一,經過多輪迭代論證後火箭選型基本已經塵埃落定。
  • 全球最著名的四款名刀,中國古代唐刀上榜,你喜歡哪一把?
    日本武士刀是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四款刀之一,日本武士刀起源於中國的唐刀,日本武士刀最大的特點是在外形裝飾之外的刀體本身上展現出設計感和藝術感,可以說在冷兵器界佔據了一定的地位。全球最著名的四款名刀之一大馬士革刀是用烏茲鋼錠製造,其最大的特點是刀身布滿各種花紋,如行雲似流水,美妙異常。這種花紋是在鑄造中形成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