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開始評測前,我們要提到這樣一款遊戲《裝甲核心》(《Armored Core》,以下簡稱AC),或許如今的95後甚至90後聽到這款遊戲的名字會感到陌生,但是如果說起它背後的製作公司"來自軟體"……咳咳,不對,是"From Software",就是那個人們口口相傳的"FS",你一定不會陌生,沒錯,就是宮崎英高老賊那個"老賊虐我千百遍,我待FS如初戀"的大名鼎鼎的"FS社"。而在"FS"的手中,除去大家熟知的《魂》系列以及今年爆火的《只狼》,它們還有著一款擁有二十餘年歷史的IP遊戲,那就是《裝甲核心》,本期將為大家評測的這款遊戲《機甲戰魔》(又名:《惡魔裝甲》《DAEMON X MACHINA》)就是這個系列的精神續作,在機甲遊戲市場愈發萎縮的今天,究竟這款switch獨佔的《機甲戰魔》表現如何,走進今天的評測內容吧!
請允許評測君再念叨兩句《裝甲核心》與From Software。其實From Software這家公司有點神奇,最一開始他們只是一家普通的軟體開發商,開發的產品都是類似於豬飼料管理軟體之類,沒錯是真的豬飼料管理軟體,出於社長神直利對遊戲的喜愛,他們轉行開始了遊戲開發,並發布了其第一款遊戲《國王密令》,在1997年他們正式發布了《裝甲核心》的第一作,隨著初代作品大獲成功,AC系列也陸續推出了多部衍生作品。雖然在後續每一作世界觀都會有些不同,但是AC系列的核心並沒有改變,那就是讓玩家自由組裝自己的裝甲,由於每個部件的性能差異決定了機甲個體的屬性,這也讓不少玩家在戰鬥前都會在組裝機甲的過程中花上數個小時的時間。然而AC系列雖然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但是銷量卻不盡如人意,這也是FS在2012年推出《裝甲核心5》後雪藏整個系列的原因之一。伴隨著宮崎老賊《黑魂》系列的熱賣,《血源》乃至《只狼》的爆火,玩家們期盼的《裝甲核心》系列似乎越來越難以重啟,但就在2018年的任天堂E3直面會上,一款白色機甲躍然眼前突出重圍,那便是由switch獨佔的DAEMON X MACHINA,《機甲戰魔》。由Marvelous製作,AC2代及3代製作人佃健一郎為主心骨,AC系列裝甲設計師河森正治操刀,《火紋覺醒IF英雄》人設師小崎祐介擔當角色設計,純正的血統,夢幻的組合,這一次真的是《裝甲核心》精神續作來了!
雖說《裝甲核心》系列在日本本土口碑銷量兩開花,但是歐美那邊似乎對於"蘿蔔"並不感冒,《裝甲核心4》MC評分65分,《裝甲核心:答案》MC評分62分,《裝甲核心5》MC評分65分,即使是系列最高的《裝甲核心2》也只拿到了78分,沒有達到80分的成績。而本次《機甲戰魔》也依舊延續了這個傳統,MC均分71分,IGN更是打出了6.5的低分,認為其徒有外表,缺乏內容,是一次華麗的復古,但被平庸的任務設計和過於放縱的敘事所拖累。那麼IGN本次的打分是否真的讓玩家信服呢?我們就順著IGN給出的評價,一起來挖一挖《機甲戰魔》是不是真的那麼一文不值
首先IGN給出的評價是"徒有外表",那麼《機甲戰魔》在畫面上的表現是怎樣呢?或許一開始不少NS玩家都會擔心,這樣一部刻畫機甲的作品,switch的機能真的能扛得住這個畫面嗎?然而無論是在先前放出的試玩版本中還是遊戲推出的正式版本中,由虛幻4引擎打造的卡通畫風渲染都給了玩家們極盡亮眼的畫面展現。雖然不再是AC時代的寫實風格,但是在卡通畫面下的機甲似乎並沒有過多縮水的意思,無論是在機甲的軀幹上,還是武器的細節刻畫上,沒有模糊,沒有狗牙,你絲毫挑不出這款遊戲在畫面上的缺點。
而在畫面的表現上不單單是機甲部分,本作還讓我們看到了在駕駛艙內的駕駛員們,在進入遊戲伊始我們可以自創我們的人物角色,捏臉的部分非常符合日廠中二的氣息,這髮型確定不是波風水門?奈良鹿丸?這臉上的傷疤貼圖確定不是漩渦鳴人?日向雛田?總之在這一次我們不僅可以駕駛著冰冷冷的機甲,活靈活現的人物以及豐腴動人的身材,nice body!除去機甲、人物以外,便是地圖場景,相較於前兩者雖然本作提供了許多地圖場景,但是大多數的戰鬥環境都顯得十分荒蕪,沒有植被沒有修飾,僅僅是一片乾涸沙海,不過這也並不影響玩家們的戰鬥觀感,色調雖然冷清,但卻與末世的風格十分貼合。最後,在遊戲體驗的過程中,無論是掌機模式還是主機模式,整體的畫面表現基本一致,評測君相信即使你是畫質黨,你也找不出任何噴點;而在幀率方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boss大戰還是多人組隊,幀數都可以保持穩定,不過目前基本可以確認的是,在遊戲中玩家使出"影分身"時會出現明顯卡頓掉幀情況,但不影響整體體驗,因此在畫面感受方面,《機甲戰魔》表現十分出色。
那麼接下來就是IGN所說的"缺乏內容"了,雖然本作看似是一款高達對轟,機槍互射的遊戲,但實際情況又是如此嗎?背景設定中地球又陷入了危機,我們扮演的傭兵要拯救地球,因此需要完成主線劇情中一個又一個來自指令部的任務。主線採取了關卡副本模式,每一個任務都是一個固定的關卡副本,玩家只需要完成副本中的規定任務即可,雖然聽起來似乎還是傳統的關卡劇情推進,但是Marvelous這次在主線上的設計堪稱讓人眼前一亮,任務設計不僅僅是簡單的剿滅戰,更有保護目標,回收數據,敵方亂入,擊墜戰艦,巨大boss戰甚至肉身潛入等等。在主線任務的過程中,你絕不會因其不斷的突突突而感到枯燥,不僅如此,遊戲主線劇情的難度遞進上也比較合理,遊戲的主線任務難度分EDCBA等級,在最開始的E級任務和D級任務,玩家或許並不用動腦思考太多,只需要按住手柄配合著自動瞄準便可輕鬆過關;但是當任務解鎖到C級之後,你便需要思考戰鬥的策略以及裝甲的搭配,想要輕鬆過關並非易事,就劇情主線玩法而言,IGN給出的評價評測君很難苟同,這樣的設計至少不應該以平庸蓋棺定論。
而在本作的重中之重機甲上,《機甲戰魔》依舊延續了《裝甲核心》的內核,裝甲組合的自由度很高。在機甲的裝備方面,提供了"頭部""軀幹""處理器""右臂""左臂"以及"腿部"六個可自由組合的部分,這些部位的搭配影響了機甲的耐久,火力,彈藥,機動以及偵查等要素,並且遊戲內還會根據你的機甲搭配給你評價出機甲總分。而在武器方面,遊戲提供給了玩家兩個主武器配置,右手武器及左手武器;兩個副武器配置,肩部武器及投擲地雷道具;兩個備用武器配置,右側懸掛及左側懸掛,由於提供給玩家豐富的武器帶出配置,玩家在關卡內可以一次性的射個痛快。在武器的選擇方面,遊戲中也包含了步槍,衝鋒鎗,手槍,火箭筒,狙擊槍甚至光劍、盾牌等多種武器,這才是真正夢寐以求的機戰戰鬥有木有!"不過是塊小小石頭而已!看我用高達把它推回去!"
而在武器裝備的獲得方面,遊戲中不僅僅提供了商店購買,自我開發等途徑,玩家也可以在戰鬥中拾取擊落敵人的裝備來奪為己用,因此每當你擊毀敵人的機甲時,別忘記去搜刮一番,往往會有意外驚喜。而在武器裝備的升級方面,本作也提供了一種類似附魔的機制,即附件,玩家可以通過在有附件槽的裝備及武器上安裝附件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實力。總的來說,在機甲及武器搭配方面,評測君三言兩語也很難完全描繪詳細,因為這個系統實在是過於龐大,需要小夥伴們在遊戲中自我摸索,畢竟自己的機甲還是自己上手搭配才能樂在其中。
說完了畫面,任務以及機甲後,接下來就要說一說這款遊戲的戰鬥操作手感究竟如何。雖然遊戲的本質玩法偏射擊元素,但是本作基本上可以說絲毫沒有任何上手難度,遊戲的幾種攻擊模式都集中在"zr"以及"zl"兩個鍵位上,搭配著輔助攻擊以及快速移動,雖然初上手時會讓玩家感受到眼花撩亂,手足無措,但是一旦領悟到其中的操作精髓,便能將整個戰場玩弄於鼓掌之間,十分痛快。不僅如此,遊戲還非常貼心地為手殘黨準備了自動瞄準和體感瞄準等方式,基本上在自動瞄準的加持下,只需要瞄向敵人的大致方位便可輕鬆的攻擊敵人,而如果射擊的整體方向準確,只有一丁點誤差的話,採用體感輔助瞄準則是最好的方式,兩種輔助瞄準搭配使用相得益彰,讓整個遊戲的射擊體驗十分流暢順滑。不僅如此,遊戲中除了操控機甲的體驗外,玩家還可以選擇主動脫出機甲讓駕駛員本體參戰,在初始的戰鬥中駕駛員脫出機甲無異於自殺行為,但遊戲中也提供了駕駛員的改造成長,通過加強"頭""手""腳"三線的發展提升個人能力,在經過強化後,駕駛員的外形也會產生略微的變化。無論是機甲本身的戰鬥操作還是駕駛員的脫艙戰鬥,本作都做到了讓人頗有驚喜的感覺!啊哈,牛高達可不是徒有其表!
最後,遊戲除了單機模式的劇情以外,還提供了豐富的線上玩法,比如線上的多人共鬥聯機。由於本作本地機器只支持一名玩家操控,因此玩家想要聯機對戰只能通過線下聯機或者網上連線,在評測君開啟加速器後,《機甲戰魔》的聯網效果十分出色,四人組團討伐boss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卡頓情況,頗有種四人共同狩獵機甲的快感,相信如果你如果不滿足於主線劇情單槍匹馬的戰鬥,線上聯機的共鬥玩法,絕對會讓你更加愛上這款遊戲!
最後的最後,這款遊戲還藏了許多有意思的玩法及彩蛋,比如說主控室的冰激淋店可以提升機甲能力;又比如說深紅帝王和惡魔,一對相愛相殺的基友,一個是夏亞cv池田秀一,一個是阿姆羅cv古谷徹,真的是官方玩梗最為致命!以上相信還有許多隱藏的內容評測君還沒有發現,擅於發現的你們一定可以找到更多!
打開方式:
在機甲類,"蘿蔔"類遊戲越來越少的今天,雖然這種玩法和設定在如今的遊戲市場已經不再受到追捧,雖然喜歡機甲的人群越來越小眾,雖然戰鬥機器人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越來越失去了立足之地,
但是《機甲戰魔》還是為喜歡"蘿蔔"的玩家們提供了打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機甲的途經。誠然IGN對《機甲戰魔》打出的評分不高。但那又能怎樣?反過來說即使評測君打個全10分的滿分又能改變什麼?只要你心中有機甲的夢想,這款遊戲就是你最值得購買的NO. 1!哼,機甲才是男人真正的浪漫!
畫面感受:8.5分
戰鬥打擊感:7.5分
遊戲可玩性:8分
價格合理性:8分
掌機契合度:9分
總分:8.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