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等4名中國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12-04 中國江蘇網

人民網北京2月8日 (記者 魏豔)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工程院(NAE)公布2018年新當選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NAE在2018年新增選了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NAE的院士總數達到2293名,外籍院士總數達到262名。

在此次增選的16名外籍院士中,有4位來自中國(中國大陸3位,中國臺灣1位)。他們分別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中科院金屬所研究員盧柯、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臺灣地球科學家李羅權(Lee, Lou-Chuang)。

(據NAE官網的順序)

郝吉明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豐田研究中心主任。當選原因是領導空氣汙染控制理論、戰略和技術的開發和實施。

根據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官網,郝吉明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與環境、大氣汙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國酸沉降控制規劃與對策研究,劃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區,被國務院採納實施,為確定我國酸雨防治對策起到了主導作用。建立了城市機動車汙染控制規劃方法,推動我國機動車汙染控制的進程。深入開展大氣複合汙染特徵、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發展了特大城市空氣品質改善的理論與技術方法,推動我國區域性大氣複合汙染的聯防聯控。作為領銜專家,領導完成《第29屆奧運會北京空氣品質保障措施》,並獲國務院批准。

李羅權(Lee, Lou-Chuang)

臺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傑出訪問主席(distinguished visiting chair)。當選原因是為FORMOSAT/COSMIC衛星計劃中的空間物理和技術領導作出貢獻。根據李羅權的個人主頁,他是地球科學家,專長太空物理及地球物理學。生於中國臺灣彰化縣田尾鄉,曾經擔任臺灣「太空中心」主任,任內經歷「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成功發射。

盧柯

中國科學院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教授、主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當選原因是發現納米孿晶材料和對納米結構材料的發展作出貢獻。

根據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官網,盧柯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納米金屬材料的多級結構設計,製備與加工技術,力學性能表徵與分析,物理化學性能,結構穩定性等,重點研究納米孿晶結構、梯度納米結構等多級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性能關係及使役行為,並探索其工業應用。

楊衛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當選原因是對機械故障和可靠性的多尺度建模以及在領導工程教育和研究方面作出貢獻。

官方資料顯示,楊衛長期從事宏微觀斷裂力學、細觀與納米力學、力電耦合失效等領域的研究。出版了一系列論著。其中《細觀塑性力學及其應用》和《力電失效學: 電致失效, 力電耦合, 區位轉換, 質流失穩》為Springer出版社出版。

在斷裂力學研究中,得到準三維裂紋尖端場的解析解,證明界面裂紋擴展可能超越下瑞利波,激發了超高速界面斷裂的研究。在細觀與納觀力學研究中提出細觀塑性理論。發展了連續介質力學與分子動力學之間的跨層次算法,並模擬了從裂尖發射的原子點陣位錯運行轉變為連續介質位錯群的現象。提出準解理斷裂理論,解釋了裂紋鈍化後再出現解理的現象。提出電致斷裂的非線性力學機理模型、疇變增韌模型以及疇變電致疲勞模型,可用於計算電場循環的裂紋擴展量,提出電致質流失穩模型。

相關焦點

  • 盧煜明、施一公、支志明等3名中國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從上至下,從左到右分別為:陳雪梅、楊薇、鄧興旺、支志明、盧煜明、施一公)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新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陳雪梅,耶魯大學鄧興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楊薇(Yang Wei)教授等3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香港大學支志明、清華大學施一公等3名中國人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次共有84位科學家增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另外,來自14個國家的21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當選的科學家均在各自所在領域作出傑出而持續的科研貢獻。
  • 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了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作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的顏寧,還曾一度上了熱搜。如果你還不知道顏寧是誰,那說明你可能是生活在沒有網絡的時代。
  • 【新華網】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華網】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6-05-05 新華 林小春 【字體:5月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 三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3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國家科學院3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戴宏傑與孟祥金三人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環境地質學家安芷生當選外籍院士。  楊培東是納米材料學家,現為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林小春/新華網 2016-05-04 13:26 來源:澎湃新聞
  • 「2018美國工程院院士名單」貝索斯當選,三位華人當選外籍院士
    新智元報導 來源:美國工程院官網作者:聞菲、劉小芹【新智元導讀】美國工程院最新公布了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一共83名新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亞馬遜CEO貝索斯當選,原因是在太空探索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中國科學院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盧柯,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當選外籍院士。今天,美國國家工程院(NAE)主席C. D. (Dan) Mote, Jr.宣布,NAE新選出83名新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加上今年的新院士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的美國院士總人數達到2293人,外籍院士262人。
  • 王辰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宣布,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此次新增院士中,王辰當選外籍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美國醫學科學院新增百名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作者 | 王聰來源|Bio生物世界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取得的傑出成就。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這份名單中,現年5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院士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北京時間4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曹曉風曹曉風現為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基因組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高等植物表觀遺傳調控及發育可塑性機理研究。
  • 施一公簡歷: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圖)
    光明網教育5月1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  同時,千人計劃學者、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 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為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 我國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院士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北京時間4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科院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遭質疑!其實袁隆平也是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入選院士名單,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所獲得的傑出成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名單中包含120名美國本土院士和26名外籍院士,仔細查看後我們發現,這26名外籍院士中有一位中國院士的身影。
  •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增選院士名單,其中包括84位美國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入選該院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北京大學喬傑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年4月24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276名藝術家、學者、科學家及領導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醫學科學部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自1781年選舉首批院士,以表彰在學術界、藝術界、商界、政府部門以及公共事務中取得傑出成就的個人,其中包括班傑明·富蘭克林、喬治·華盛頓,以及250多名諾貝爾獎和普立茲獎獲得者。
  • 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附全面名單
    美國時間2020年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宣布選舉120名新成員和26名外籍院士,以表彰他們在原創性研究方面傑出並持續的成就。今天當選的人員使得在職成員總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總數達到501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高福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10月21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在2019年年度會議上公布了新當選的90名成員和10名外籍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高福是當選的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中國科學家。
  • 我校8位教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位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對外公布,我校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4位教授,以及常進、陳學思、相裡斌、吳宜燦4位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為什麼顏寧會在美國科學院當選外籍院士?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不久前公布的新增院士名單中,我國科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這是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之一。那麼,為什麼中國籍的顏寧會在美國選上院士呢?
  • 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今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  高福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結構免疫學,如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遞的機制以及愛滋病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等。顏寧2017年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講席教授,此前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致力於研究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