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1月13日電(記者楊冠宇、劉博)山海間,十幾架滑翔傘宛如一朵朵鮮花在空中綻放;雨林裡,一架架穿越機在賽道上閃展騰挪;沙灘上,動力傘依次起飛,排好隊形後呼嘯而過,蔚為壯觀……這是2020年環海南島飛行大賽(以下簡稱「海飛賽」)三站比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彩瞬間。
9月8日,2020年環海南島飛行大賽滑翔傘定點賽開賽,參賽選手在比賽前試飛。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2021年「海飛賽」已於11月開始籌劃,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在鞏固首屆「海飛賽」辦賽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賽事品質,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將海南打造成航空運動「新高地」。
火爆賽事有如「環島遊」
2020年「海飛賽」的三站比賽,吸引了不少國內高手參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大部分選手處於停賽狀態,「海飛賽」成了許多選手今年的首場比賽。
賽事報名公告發出後不久名額就滿了。「很多選手想方設法聯繫我們想參加比賽,即使不能參賽,也想參與到賽事中來。」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執行會長黃仁鳳說。
9月9日,郭婧在比賽中準備起飛。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海飛賽」是海南首次舉辦的空域環島賽事,為國內選手們提供了尋找比賽感覺的機會。在首站的滑翔傘定點賽比拼中,2019年全國滑翔傘定點聯賽冠軍郭婧,從第一輪一直領先到比賽結束,奪得了女子組冠軍。
郭婧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來海南比賽,也是今年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奪冠後她對紅角嶺飛行營地讚不絕口。「飛出去之後,旁邊就是海,可以看見下面的村莊和森林,比賽路線蠻有特色的。」郭婧說。
新品牌推動體旅融合
「航空運動可以與大自然完美融合,這十分符合海南未來的發展方向。」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秘書長徐麗文認為,海南得天獨厚的飛行條件,能夠打造自貿港航空賽事品牌,推動「體育+旅遊」加速融合。
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中心副教授馬超表示,海南有可以環島飛行的空域,坐擁熱帶雨林、濱海風光且運營良好的一批飛行營地,讓海南在「體育+旅遊」融合方面有著獨特優勢。
9月8日,選手王雲海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以「海飛賽」首站比賽的承辦地陵水紅角嶺為例,這個以運營無動力滑翔傘為特點的航空飛行營地獲得了遊客、旅行社、飛行教練和選手們的多方好評。
「『海飛賽』彌補了海南在低空運動方面的空白。」海南省旅文廳群體處處長麥有旺說,希望通過「海飛賽」推動海南低空運動全面發展,讓更多國內外遊客了解和關注海南的低空運動,讓低空運動成為自貿港「體育+旅遊」融合的優秀範例。
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
「航空運動走近民眾,讓它不再遙不可及,是『海飛賽』要做的另一個努力。」 徐麗文說。
要想飛行,先學知識——這是徐麗文給出的簡單答案。她表示,飛行不但是一項體力運動,更是知識、膽識和應變能力的綜合應用。以動力傘運動為例,想要在空中安全飛行,都必須要先具備氣象學、空氣動力學等相關的基礎科學知識。因此,航空運動發展必須要著力於科普。
9月9日,參賽選手在比賽結束後向現場觀眾展示滑翔傘。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在推廣航空運動的同時,要完善飛行營地的建設。在五指山站無人機雨林穿越賽的比賽中,很多選手對當地良好的賽道表示出了「羨慕之情」,因為其所在城市通常飛行場地匱乏,想要找到合適的地方飛一次穿越機並不容易。
馬超建議,飛行營地建設應與當地的景點融合,讓遊客有「人在景中飛」的感覺;同時進一步提升賽事品質,加強賽事服務、擴大賽事規模,加大推廣力度,讓更多人知曉、參與到航空運動中來。
中文編輯:樹文
新媒體編輯:實習生王心彤
籤發:沈楠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