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燃燒煙氣排放特性與汙染物控制

2020-11-3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生物質鍋爐及顆粒燃燒器的煙氣汙染物排放已引起人們的重視。生物質燃燒產生的汙染物主要有顆粒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汙染氣體。綜述了國內外關於生物質燃燒的煙氣排放特性及影響因素,如不同生物質燃料種類及性能、進風系統和進料系統配置及參數等,著重介紹了進風系統中風量配比、過量空氣係數、氧氣濃度以及進氣流速等因素對煙氣汙染物排放的影響,提出了生物質燃燒煙氣排放特性和汙染物控制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引言

生物質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具有總量大、來源廣、汙染小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生物質鍋爐及燃燒器是生物質燃料燃燒利用的主要設備,其煙氣汙染物排放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若結構設計和工況參數不合理,則生物質燃燒的煙氣汙染物排放會超出排放標準,造成環境汙染和危害人體健康。

生物質由可燃質、無機物和水分組成,其元素以C、H、O為主,含有少量的N、S。諸多研究結果表明,生物質燃燒排放的煙氣汙染物以CO、NOx和顆粒物為主,SO2等物質僅佔很少部分。因此,在生物質燃燒領域,CO、NOx以及顆粒物的汙染排放與控制被廣泛關注。眾多研究成果表明,燃料種類及性質、進風系統以及進料系統的配置及參數是影響煙氣汙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進風系統主要包括風量配比、過量空氣係數、氧氣濃度和進氣流速等,進料系統主要包括進料方式和進料量等因素。如不能合理控制這些影響因素,生物質燃燒排放的煙氣汙染物增多,從而制約鍋爐及燃燒器的推廣應用。本文綜述了生物質燃燒的汙染物排放特性和規律,旨在為生物質高效燃燒利用和煙氣汙染物控制提供參考。

1、生物質燃料性質對煙氣汙染物排放的影響

1.1不同種類生物質燃料的影響

不同種類的生物質燃料直接影響煙氣汙染物的排放量。左朋萊等在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中分別燃燒木屑、花生殼、棉花稈以及玉米稈,結果表明玉米稈成型燃料燃燒後的煙塵排放量最高,達到369.8mg/Nm3,花生殼成型燃料燃燒後的煙塵排放量最低,僅為99mg/Nm3。關於CO排放量,在空氣流速3L/min、爐溫800℃燃燒情況下,竹基成型燃料燃燒排放的CO濃度遠大於木基成型燃料。玉米稈揮發分少,灰分含量多,結渣嚴重,導致局部混合氣體濃度較大,形成缺氧燃燒環境,而木質顆粒鬆散不易結渣,故在相同的流速與進料速率下,玉米稈顆粒CO的排放量>棉稈顆粒CO的排放量>木質顆粒CO的排放量。在流化床中以相同實驗條件燃燒桉樹和松樹,結果發現松樹生成的CO含量更少。草製成型顆粒熱值低、水分高,故燃燒時的爐溫相對較低,排放出的CO濃度少。綜上所述,不同種類生物質燃燒在煙塵排放量以及CO的生成量上有很大的差異。

不同種類生物質混合燃燒也可改變煙氣汙染物排放狀況。與純木屑成型燃料燃燒相比,麥稈加到木屑中混合燃燒排放的顆粒物質量濃度大幅增加(13倍),但是草蘆加入到木屑中混合燃燒卻只是輕微增加了煙氣中顆粒物的排放,此外麥稈與木屑混合燃燒生成的CO、SO2等氣體也大幅增加。不同種類的生物質與煤混合燃燒有不同的煙氣排放特性,在富氧燃燒條件下的SO2生成量:玉米稈混煤>麥稈混煤>稻稈混煤,NO生成量:稻稈混煤>玉米稈混煤>麥稈混煤,隨著生物質配比的提高,各試樣SO2與NO排放量以及轉化率均降低。因此,為改善煙氣汙染物的排放,可適當考慮混合燃料燃燒的方法。

1.2生物質燃料特性參數的影響

生物質燃料的性能參數如密度、含水率、顆粒大小和熱值等都會對煙氣排放產生較大影響。成型燃料緻密性高,表面揮發分首先析出,然後內部揮發分緩慢釋放,形成穩定的燃燒環境,所以一般使用壓縮成型的顆粒燃料燃燒比生物質原料燃燒更加穩定。當生物質成型燃料尺寸增加時,燃料不充分燃燒現象更加明顯,CO排放量上升。高熱值的燃料生成更多的NOx氣體,因為其燃燒生成更多的熱量從而升高燃燒溫度,同時增加了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時間。Vi-cente ED等研究發現顆粒物的排放主要受燃料性質和燃燒工況的影響,高含水率燃料、低過量空氣係數、燃燒器設計缺陷等都會造成顆粒物質量濃度的增加。

有學者研究表明,生物質中的灰分以及含水率對煙氣排放影響不大。儘管草製成型燃料比木質成型燃料有著更高K和灰分含量,但在燃燒時並沒有表現出更高的顆粒物排放。經過烘乾處理的生物質不一定能改變煙氣排放性能,Ndibe C等在下降管反應器中分別燃燒有烘焙過和沒有烘焙過的生物質,結果卻發現兩者有著相似的NOx排放以及近似的粒度分布。關於不同生物質灰分以及水分含量對煙氣汙染物排放的影響,這方面的文獻報導相對較少,因此,可進一步探索。

生物質的N含量對NOx的排放有著複雜的作用效果。一般來說燃料中的N含量越大,生成的NO含量越多。與其他大部分生物質相比,乾草成型燃料(N含量最豐富)生成的NOx最多。劉海澤研究了在爐溫900℃,30%O2/70%CO,環境下煙氣中NO的生成總量:甘蔗渣<木屑<稻殼<秸稈,其中燃料的N含量:甘蔗渣(0.21%)<木屑(0.46%)<稻殼(0.53%)<秸稈(0.64%),這說明燃料的N含量越高,NO的排放量也越高。趙欣等也做了相似的研究,在相同進料速率和空氣流速情況下得出NO的排放量:木質顆粒<玉米秸稈顆粒<棉稈顆粒,原因是木質顆粒燃料的含N量比其他種低得多,而棉稈的N含量最高且燃燒時的溫

度要高於另外兩種。但是也有研究表明NO的生成量與生物質中的含氮量不是正相關關係,有研究發現含N量高的竹基成型燃料燃燒排放的NO含量並沒有明顯高於木基成型燃料。因此,有關燃料N含量與煙氣汙染物排放的關係還有待闡明。

2、進風系統對煙氣汙染物排放的影響

2.1風量配比的影響

送風配置主要包括一二次進風口的位置排布以及二次風比例的設置。在送風位置排布上,一次風大部分是從燃燒室(爐膛)底部進入,提供生物質熱解氣化和固定碳燃燒所需要的氧氣。二次風通常從距離爐排上方一定高度的二次進風口進入燃燒室,主要提供揮發分燃燒所需的氧氣。在生物質顆粒燃燒器爐膛中部送二次風的情況最好,比爐膛尾端和燃燒器出口送風更能增加氧氣流與火焰的混合擾動,CO的燃燒更加充分。Pawlak-KruczekH等研究富氧燃燒環境下生物質混煤煙氣排放特性,發現NOx的排放主要受燃料中揮發分含量、空氣分布以及鍋爐或燃燒器配置的影響。在富氧燃燒環境OEA30(30%O2/70%CO2)下研究生物質燃燒煙氣排放特性時發現當氧氣加入到富氧燃燒室的一次進風口時,產生更低的SO2和NOx的排放量。當氧氣加入到富氧燃燒室的二次進風口時,有更多的揮發分析出氧化,產生更多的SO2和NOx排放量。因此針對不同燃燒器合理設計送風口的位置,對有效減少煙氣汙染物的排放十分重要。

二次風比例是指二次進風量與總風量的比值。二次風比例過大容易造成一次風不足,揮發分析出受到影響。如果比值過小,就會導致揮發分與二次風混合效果差,發生缺氧燃燒,同樣會有汙染。羅小金研究生物質顆粒燃燒時一、二次風量配比率對煙氣中CO濃度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一、二次風量配比率在30%~60%增加時,CO生成量先減少後增大,NOx的生成量先增加後減少,在配比率達到50%時,CO的生成量達到最小值505mg/Nm3,此時的工況最佳,氧量既能保證與燃料的充分燃燒又不降低爐內溫度。楊國鋒研究生物質顆粒燃燒煙氣排放特性時發現隨著二次風比例在0.3~0.7增加,CO濃度呈現先降低後增加的變化趨勢,NOx含量呈現先降低後增加又降低再增加的「W」形變化趨勢。在二次風比例為0.3時,CO含量出現最大值193mg/Nm3,此時揮發分較多,而通入風量較少,含量嚴重不匹配。在二次風比例為0.7時,NOx的含量達到最大值71.8mg/Nm3。在二次風比例達到0.4時,煙氣中CO含量波動最小並達到最小值65mg/Nm3,NOx的含量也達到最小值9.2mg/Nm3。Kortelainen M等研究分批輸送燃燒的鍋爐時發現當二次風量減少,不完全燃燒會加劇,CO排放量增加。在充分燃燒情況下,增加二次風量同時減少一次風量會顯著降低CO以及顆粒物的排放。總之,二次風比例在適當範圍內增加時有利於減少煙氣中汙染物的排放。

新型送風配置能有效減少煙氣汙染物的產生。Ndibe C等提出空氣分級燃燒技術,將下降管反應器分級送風,將燃燒室分為富燃料區(缺氧)和貧燃料區(富氧)。在缺氧區,析出的揮發分(NH3、HCN)得不到充分的氧氣而轉變為N2,之後的富氧區充分燃燒未燃盡的碳氫化合物。Messerer A等提出了熱回收燃燒技術,從生物質燃燒廢氣中回收熱量,熱量回收率有75%~90%,而且微粒沉積效率達到95%,有效地減少了煙氣中顆粒物的排放。

2.2過量空氣係數的影響

過量空氣係數是指燃燒過程中單位質量燃料實際消耗的空氣量與理論需要消耗的空氣量之比,也是衡量總體燃燒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過量空氣會將燃燒堆中的熱量帶到燃燒室外,如果過量空氣係數過大,不僅減低爐膛溫度而且將大部分揮發分直接帶人煙道導致煙氣中汙染物排放過高,如果過量空氣係數過小,又會出現可燃氣體不完全燃燒同樣會增加汙染物的排放。顆粒燃燒爐CO與NO的生成都明顯受到過量空氣的影響,對於每一種燃燒器總能找到最優的過量空氣區間範圍以保證CO與NO的排放量最低。

Roy MM等研究發現CO的排放主要受燃燒器內混合氣濃度、燃燒溫度以及燃氣在燃燒區滯留時間等影響,過量空氣係數越大,缺氧燃燒現象越容易被改善,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排放的CO量越低。楊國鋒在研究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時發現,隨著過量空氣係數在2.3~2.7增加,煙氣中CO的含量呈現先降低後增加的趨勢,當過量空氣係數為2.6時,CO含量達到最小值107mg/Nm3,NOx含量也達到最小值53mg/Nm3。但有學者研究發現煙氣中NOx含量隨著過量空氣係數的變化不大。Roy MM等發現過量空氣對於草製成型燃料燃燒排放的NOx量影響不大。在顆粒物的排放上,張學敏等研究發現隨著過量空氣係數的改變,玉米稈、棉稈、木質燃料的顆粒物數量濃度都呈現單峰分布,質量濃度都呈現雙峰分布。Johansson LS等在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實驗中,得出顆粒物排放的質量濃度隨著過量空氣的增加而增加的結論。綜上所述,過量空氣係數對CO的排放影響較為明確,不宜過大或過小,但是對NOx以及顆粒物的排放影響還有待深人研究。

2.3進氣流速的影響

進氣流速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燃燒室的空氣體積大小。空氣流速過大或過小都會引起煙氣汙染物含量的增加。空氣流速增加,揮發分和空氣的混合時間減少且爐溫降低,NOx的排放量減小,煙度也下降。但是過高的空氣流速會夾帶出底部的灰粒,增加木質成型燃料燃燒排放的顆粒物質量濃度。有研究發現在較高溫度(>900℃)環境下,減少空氣流速,可明顯降低NO的排放量。

空氣流速和進料速率共同影響煙氣中汙染物的排放。趙欣等研究木質顆粒燃燒煙氣排放特性時發現在小負荷(進料量3kg/h)下,空氣流速(7~8m/s)增加時,揮發分和空氣的混合時間減少且爐溫降低,NO生成量減少,但在高負荷(5kg/h)下,NO的生成量均隨空氣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可見,綜合考慮空氣流速與進料速率才能找到較優的工況。

2.4氧氣濃度的影響

氧氣濃度對NO以及顆粒物的排放有很大影響。氧氣濃度增加時,燃燒氣氛的氧化性更強,使得揮發分N更容易向NO轉變。劉海澤在富氧條件下燃燒稻殼和秸稈,發現隨著氧氣體積分數的增多,兩種生物質顆粒的NO釋放量也增加,所以相對低的氧氣體積分數有利於抑制NO的生成。陳國華等用工業鍋爐使用較多的木質成型燃料作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在溫度較高(>900℃)時,減少空氣量的供給,可明顯降低NO排放量和燃料N轉化率。Pawlak-Kruczek H等發現富氧燃燒環境下的氧氣濃度越大,SO2的排放量越大。在煙氣顆粒物的排放上,高氧氣濃度反而有利於減少煙氣中的顆粒物含量。vi-cente ED等發現給流化床反應器提供高濃度的氧氣能形成較低的PM2.5排放。因此,一般情況下,增大氧氣濃度,NO排放量會增加,而顆粒物的排放量會減少。

當使用混合燃料燃燒時發現,氧氣濃度過多或過小,煙氣中NOx的排放量都會較低。謝敬思在爐溫900℃的富氧燃燒環境下研究各生物質(稻稈、麥稈、玉米稈)與煤30%配比混合燃燒時發現,隨著氧氣濃度在21%~50%範圍提高,SO2與NO生成量以及轉化率均增大。孫俊威等使用稻殼與松木屑混合燃燒時發現,生成的NOx排放量隨著氧氣濃度(2%一7%)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應在中間範圍內尋找最少汙染物排放量的氧氣濃度。

氧化氛圍對生物質燃燒煙氣汙染物(CO)排放也會產生影響。劉海澤研究爐溫900℃環境下的木屑顆粒和稻殼顆粒燃燒煙氣排放特性時發現O2/N2的氣氛下幾乎不生成CO,而在O2/CO2的氣氛下,生成大量的CO,但是O2/N2的氣氛下NO釋放總量遠高於O2/CO2的氣氛。所以採用O2/N2燃燒有助於減少煙氣中CO的排放量,採用O2/CO2氣氛燃燒能有效減少NO的排放量。因此,氧化氣氛如何合理選擇也需深入研究探討。

2.5爐溫的影響

爐溫受送風方式、過量空氣係數以及空氣流速等的綜合影響。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氧氣消耗燃燒速率越快,CO、NOx以及SO2排放量越多。研究發現NO的生成與揮發分中NH3和HCN隨溫度變化規律直接相關。在800~900℃,NH3生成率達到穩定值,而HCN的生成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故NO的排放量在該溫度區間內上升。謝敬思研究了在富氧環境下燃燒生物質混煤30%配比時發現當爐溫在750~900℃範圍升高時,SO2與NO生成量以及轉化率均提高。Alattab KA等在多孔介質燃燒器中研究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煙氣排放特性,結果表明當空氣一燃料混合燃燒的溫度下降時,生成的CO略有減少。在富氧燃燒環境下,劉海澤發現稻殼和秸稈顆粒燃燒釋放的NO總量隨著溫度(800~1000℃)的升高而增加,對於秸稈顆粒來說,溫度越高,NO釋放總量的增長程度越大,但對稻殼顆粒來說溫度越高,增長程度越小。但是高溫對顆粒物的排放不一定是增加效應,Hosseini S等在缺氧燃燒器中研究生物質燃料時發現較低溫顆粒物的排放量上升。總之,要避免生物質在最高汙染物排放量的爐溫下燃燒。

3、進料系統對煙氣汙染物排放的影響

3.1進料方式的影響

進料方式主要包括上進料、下進料、水平進料方式以及特殊進料方式等。張學敏等研究表明在顆粒物排放總量上:上進料燃燒器<水平進料燃燒器<下進料燃燒器。不同燃燒器匹配不同的生物質燃料會有不同的排放效果,就PM2.5所佔顆粒物比例來說,將玉米秸稈顆粒在下進料燃燒器中燃燒,棉杆顆粒在水平進料燃燒器中燃燒,木質顆粒在上進料燃燒器中燃燒,產生的PM2.5最少。

進料方式影響顆粒物排放特性的原因在於其結構設計的差異。上進料燃燒器的筒形進料結構與水平進料燃燒器的V字型進料結構,使得灰渣與原料有序橫置排開,而下進料燃燒器的結構設計使得灰渣覆蓋在燃料上,燃燒不充分,顆粒物排放增多。還有一個原因在於,上進料燃燒器的燃料直接進到高溫的燃燒火焰上部,燃燒充分,而下進料燃燒器底部溫度低,燃燒緩慢。在其他進料方式上,楊國鋒副研製了一種間歇進料的方式,最後通過實驗得出當選用進2s停19S的進料方式(平均進料速率為5.0kg/h)時,能夠有效降低汙染物的排放。

3.2進料量的影響

進料量過大或過小都不利於燃燒。進料量過大導致供氧不足,煙氣中CO等汙染物的排放量高,汙染環境。進料量過小又會因為供入空氣量過多,導致可燃氣體在爐膛內的停留時間太短而且降低爐膛溫度,不利燃燒。楊國鋒研究發現在氧氣濃度不變的情況下,進料速率(從進2S停13s到進2s停21S)的減少使得揮發分與氧氣混合更加充分,CO與NO的排放量均減少。諸多研究表明在合理的進料範圍內,進料速率的增加對NOx以及顆粒物的排放起到促進作用。Roy MM等副比較不同負荷下木質顆粒燃料燃燒情況,結果表明高負荷燃燒生成的NO排放量比低負荷增加20%左右。Johansson LS等叫在生物質鍋爐中研究顆粒燃料燃燒時,發現隨著鍋爐負荷的增加,顆粒物質量濃度略有增加。

進料量對不同生物質燃燒煙氣排放特性的影響差異很大。木質顆粒燃料燃燒排放的NO濃度隨著進料量的增多而增大,而玉米秸稈、棉稈顆粒燃燒排放的NO濃度隨著進料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後減少,但是3種顆粒燃料的CO排放量均隨著進料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當進料量增加到5kg/h時,CO2的排放量最高,因為此過程灰渣量增多,空氣量減少,顆粒燃燒不充分。

4、結束語

生物質燃料的合理選擇、進料系統以及供風系統的合理設置能有效減少煙氣汙染物的排放,保證生物質的高效燃燒環保利用,從而促進生物質鍋爐及燃燒器的實際運行。在生物質燃燒煙氣汙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中需注意5個問題。①不同生物質混合燃燒,煙氣汙染物排放情況有較大差異,在生物質混合燃料燃燒的汙染物排放方面還有待深入研究。②不同學者研究生物質含氮量對煙氣中NOx的影響呈現相互矛盾結果,有待進一步探討。③過量空氣係數對煙氣中NOx以及顆粒物排放的影響效果尚未闡明,還需加強這方面的研究。④不同生物質採用不同進料方式的燃燒器燃燒,煙氣排放情況有很大差異,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如何匹配進料量等參數以減少煙氣汙染物生成有待探討。⑤綜合考慮不同工況參數對煙氣汙染物中顆粒物排放的影響,也值得深入研究。綜上所述,通過綜合考量各個控制參數在煙氣汙染物排放中的影響,並經過試驗研究確定最優的燃燒工況參數,使煙氣汙染物超低排放,能有效促進生物質鍋爐及燃燒器的推廣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生物質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研究進展
    此外,生物質燃料硫含量幾乎為零,氮含量極低而且灰分含量較低,因此,生物質燃料的二氧化硫( SO2) 與氮氧化物( NOx) 排放低,二氧化碳( CO2) 零排放,排渣少,飛灰少,灰渣可還田,因此,具有顯著的環保特性.
  • 河北發布《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將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納入...
    使用型煤、蘭炭、石油焦、油頁巖、煤矸石、水煤漿、重油、渣油等燃料的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煤鍋爐」排放控制要求執行;使用輕柴油、醇基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其他液體燃料的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油鍋爐」排放控制要求執行;使用未加工成型的農林固體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排放控制要求執行。 本標準不適用於以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為燃料的鍋爐。
  • 藍天保衛戰典型案例 | 嘉興新嘉愛斯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
    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低排放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的實施對當地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及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及代表性。項目概況本項目針對燃料的預處理、燃燒特性和汙染物排放處理三個方面開展了大量探索試驗及研究工作。
  • 垃圾焚燒鍋爐煙氣汙染物控制與處理
    如何使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次汙染物得到有效的控制與處理,使其達標排放,是關係到民生、環境的一個長久性的研究話題。我們今天就從這些排放汙染物的生成機理、爐內控制、後期處理來探討下如何儘可能實現排放指標的最小化。
  • 燃煤鍋爐改造為生物質鍋爐在企業中的應用實踐
    3 改造技術方案與傳統的燃煤鍋爐相比,生物質鍋爐全部燃燒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成型燃料與煤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高揮發份含量和低灰熔融溫度。因此生物質鍋爐與傳統鍋爐相比有著不同的燃燒特性,生物質鍋爐改造項目需針對這些特性做相應的升級改造。
  • 廣東鍋爐排放新標準 《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原文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現行廣東省《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實施已超過8年,隨著汙染防治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排放控制要求明顯偏松。同時,目前廣東大氣汙染防治任務艱巨,迫切需要收嚴相關標準,進一步削減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
  • 《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強制性河北省地方標準
    使用型煤、蘭炭、石油焦、油頁巖、煤矸石、水煤漿、重油、渣油等燃料的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煤鍋爐」排放控制要求執行;使用輕柴油、醇基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其他液體燃料的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油鍋爐」排放控制要求執行;使用未加工成型的農林固體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排放控制要求執行。 本標準不適用於以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為燃料的鍋爐。
  • 生物質鍋爐政策排放標準,NOx<50mg/m環保生物質鍋爐結構圖
    NOx<50mg/m生物質鍋爐的控制方法及低氮排放技術。通過相關部門對NOx的危害、燃煤發電燃燒過程中NOx的生成機理和降低NOx技術進行了研究,減少NOx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必然要求。NOx的控制方法可分為燃燒之前的處理、燃燒過程中的處理和燃燒後的處理。
  • 天津:《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
    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前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天津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加強對火電廠大氣汙染物的排放控制,促進火力發電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改善環境質量,保障人體健康,結合天津市的實際情況
  • 鋼鐵冶煉中燒結煙氣汙染物的特徵及處理方法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鋼鐵冶煉工序中,燒結過程所排放的煙氣是體量最大、汙染物種類較為集中且濃度較高的一種工業廢氣。燒結煙氣中包含的主要大氣汙染物有SO2、NO、Hg等重金屬以及二噁英等有機汙染物,據統計,每生產1t燒結大約產生4000-6000ml的煙氣,其攜帶粉塵量較大,一般含塵量為0.5-15g/m3,且含有SOx、NOx等酸性氣態汙染物。
  • 山東: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37/ 664—2019)
    HJ57固定汙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HJ75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範HJ76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T373固定汙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範(試行)HJ/T397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範HJ/T398固定汙染源排放煙氣黑度的測定林格曼煙氣黑度圖法
  • 天津:《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發布
    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1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鍋爐煙氣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及鍋爐房無組織粉塵等汙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規定了監測和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等內容。
  • 鑄造廠催化燃燒處理廢氣長春定做廠家生物質的工作原理
    所以將其改換成了生物質顆粒燃燒機,改造好的設備不冒煙,排出的廢氣遠遠低於排放標準,節能環保還省,而這主要還是因為生物質燃燒機用的是生物質顆粒燃料。預防爆炸的對策:嚴格執行先點火後燃氣的規定,先將點火棒的火焰置於燃燒器的上方,形成火等氣。燃氣壓力高低限燃氣燃燒機穩定燃燒有一定範圍,只允許燃氣壓力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在後半個周期,換向裝置將煙氣和助燃風的流向切換過來。
  • 江蘇: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
    二氧化硫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   HJ 75 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範   HJ/T 373 固定汙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範(試行)   HJ/T 39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範   HJ/T 398 固定汙染源排放煙氣黑度的測定 林格曼煙氣黑度圖法
  • 河北三項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
    (二)《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汙染物超低排放標準》   規定了玻璃熔窯煙氣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為10mg/m3、50mg/m3、200mg/m3;增加了氨逃逸控制指標,指標限值為8mg/m3。
  • 焦爐煙氣脫硝技術—低氮燃燒技術
    依據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規定,自2012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現有焦化企業執行煙囪氮氧化物(以NO2計)800mg/m3的大氣汙染排放限值,這一標準部分企業能夠達標。自2015年1月1日起,現有焦化企業需執行500mg/m3的排放限值,標準變嚴後僅有少數企業能夠達標。
  • 呼和浩特:參照執行《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12/810-2018...
    單臺出力65t/h以上採用煤矸石、生物質、油頁巖、石油焦等燃料的發電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煤鍋爐的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執行。單臺出力65t/h以上的燃油、燃氣蒸汽鍋爐,參照本標準中燃油及燃氣發電鍋爐的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執行。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的燃氣輪機組,參照本標準中燃氣輪機組的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執行。本標準不適用於各種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為燃料的火電廠及各種容量的熱水鍋爐。
  • 泰州靖江生物質水冷燃燒爐使用案例應用
    泰州靖江生物質水冷燃燒爐使用案例應用近年來,隨著電荒、油荒、電價上漲、油價上漲等能源狀況的緊張,以及環境汙染問題的日益嚴峻,各行業企業的生物質節能環保意識逐漸加強,迫切需要一種能夠代替電、柴油、煤、天然氣、液化氣的新型生物質燃燒機。
  • 水泥廠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治理技術探討
    文件指出:「圍繞執行更加嚴格環保標準,全面補強生態環境短板,在非電行業實現達標排放基礎上,進一步控制鋼鐵、水泥、焦化、玻璃等行業氮氧化物排放,實現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度削減,促進區域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2019年6 月1 日前,全省水泥工業實現水泥窯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於100 mg/Nm3(對照GB 4915—2013《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
  • 淺探生物質發電鍋爐燃燒控制系統設計與應用 - 東方財富網
    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由於具有諸多優質特性,因此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這是因為化石能源是由生物質發展衍變而來的,通過一系列的化合反應最終變成能源,生物質能源在我國有著極為豐富的儲存,現在每年農村中的生物質量約3.25億噸。近些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已經作為我國最大的環保項目在發電過程中加以應用,本文將對生物質發電鍋爐燃燒控制系統進行詳細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