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本是青春年華,有大好前程
玉山兩名青年男子,卻為虎作倀
參與電信網絡詐騙
幹著「拉皮條」禍害同胞的勾當
2020年12月29日
玉山公安刑警大隊
偵破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
抓獲了這兩名男子
一起來看下
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毫無底線的事
2020年12月29日,玉山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公安部推送的詐騙線索核查指令,立即展開偵查,發現玉山人陳某和葉某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
刑警大隊迅速組織警力,對陳某和葉某實施抓捕,當晚成功將他們抓獲。
在公安機關,陳某和葉某如實供述了自己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事實。根據他們的供述,民警找到了受害人王先生等人,印證了他們所做的系列詐騙案。
他們是這樣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的:
據犯罪嫌疑人陳某交代,2020年10月份,他加入了一個名為「趣挖世界靜態扶持群」的群,看到裡面有個名叫「人心換人心」的人發了一條消息,內容為「加好友,21一單」。陳某好奇地問是什麼意思,「人心換人心」就私加了陳某的社交帳號,並把陳某拉進一個名為「奮鬥21一單」的群。該群由群主、「發單員」等人員組成。陳某觀看了兩天,明白了這個群的人所幹何事,就是教唆群員去拉人參與「網貸」,說白了,就是拉人去參與「網貸」受騙。
他們是這樣幹的:
——分工負責。群主負責培訓,教群員如何利用話術拉人去「網貸」;「發單員」負責向陳某發放手機號碼,讓陳某可以精準添加他人(我們姑且稱之為「靶向人」)的帳號。
——談好報酬。「發單員」發給陳某電話號碼後,約定只要添加成功一個「靶向人」,並聊上了讓「靶向人」去「網貸」的事,就可以領取21元。至於「靶向人」最後是否去「網貸」受騙,那不用管。
——實施詐騙。在21元每單的利益驅動下,陳某用「發單員」提供的手機號碼添加「靶向人」的帳號之後,問「靶向人」是否需要資金周轉,如果「靶向人」置之不理,則該單無效,陳某不能得到21元;如果「靶向人」感興趣,和陳某聊起這個話題,陳某隻要截圖傳給群主或「發單員」,就可以領取21元。而在於「靶向人」聊天后,其有意向去「貸款」,陳某就會把「發單員」推給他的名為「宜人貸款」APP二維碼發給「靶向人」。「靶向人」如果點進APP,就開始被套路了。
——發展下線。陳某幹了幾天,就賺了幾千塊錢,感覺自己的「發財夢」要實現了,在群主和「發單員」的要求下,他開始發展下線,告訴同學葉某這件事情,葉某一聽有如此天大好事,也毫不猶豫地參與進來,開始對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
陳某和葉某負責的詐騙環節就是拉人、推送詐騙軟體的二維碼。那麼,他們參與的這個騙局,最後是如何讓受害人上當受騙的呢?
「我那天收到陌生人添加我為好友的申請,加了之後,他就問我有沒有資金周轉意向……」據湖北籍的受害人王先生說,他看到有陌生人(已證實是陳某)添加他為好友,馬上同意,之後,對方告訴他,他們「公司」可以提供2萬元至20萬元不等額度的貸款。王先生開始不信,對方就再三說服他,最終因為他確實急需一筆錢周轉,就相信了對方。按照對方發給他的「宜人貸款」APP二維碼,王先生掃進去填寫了身份證號碼、銀行卡帳號等個人信息,還按要求交了899元的「註冊費」。後來,他接到一個自稱是「信貸員」的人的電話,「信貸員」說他在「網貸」平臺上的銀行卡帳號填寫錯誤,卡已被凍結,如果不解凍,將會影響個人徵信,如果要解凍,需要交6000元的擔保金。王先生害怕自己個人徵信受損,就按要求交了這筆錢。再後來,「信貸員」繼續以其他名目要求王先生交錢,王先生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從王先生最終被騙的經歷,我們知道,陳某和葉某加入的是一個「網貸」類詐騙集團,他們屬於為詐騙集團「拉皮條」的角色。
目前,犯罪嫌疑人陳某和葉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以上案例告訴我們:
電信網絡詐騙集團的騙子們,並不一定是集中在一起作案,他們會通過網上網下發展下線。被發展成為下線的人員,往往是受一點蠅頭小利的誘惑,就毫無底線、為虎作倀,實在可惡。因此,敬請廣大人民群眾擦亮慧眼,既要防範不被外地騙子詐騙,也要警惕本地騙子作妖。發現可疑線索,立即舉報。我們警民攜手,共同打造平安「無騙」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