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戚夜雲)訊,業內人士常說,網際網路的本質是流量,網際網路公司最常見的變現手段即是廣告。
區別於魯大師、墨跡天氣等單一工具性應用導致的業務模式單一問題,赤子城科技爆品起家後,通過自主研發一攬子的App,形成產品矩陣,積累了全球8億用戶,又聚合了數十萬的應用,撬動更大的流量,並通過廣告分發變現。
這家山東走出的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在12月15日通過聯交所聆訊,12月17日公布的上市文件顯示,赤子城IPO定價區間為1.4港元-1.8港元/股,將發行1.36億股股份。
香港IPO將募資至多3100萬美元,預計在12月31日上市。
平均3天上線1個App
2013年的赤子城,與同時代的湧現的一批明星企業一樣,也在當年提出了爆款應用Solo Launcher。
不同的是,赤子城第一款產品就面向海外市場,上線僅半年時間用戶數量突破了100萬。
如今,Solo Launcher在海外市場依舊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擁有逾796.8百萬全球用戶積累了豐富的用戶數據。
工具類App一直面臨著盈利模式單一的難題,墨跡天氣因為廣告收入佔比過高,業務獨立性遭到質疑導致IPO失敗,而魯大師10月在港股上市,他們選擇兩條腿走路,投入巨大的資源扶持二手手機行業。
既然是一筆流量生意,而App又是是流量的核心入口,赤子城選擇走的第三條路,打造了面向C端用戶的Solo X產品矩陣,以應用數量取勝。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赤子城在短短幾年時間,從單一爆品的企業發展成App「工廠」,不僅是產品類型豐富度提高,數量上增長迅猛。
尤其是2018年開始,赤子城SoloX產品瘋狂上線,僅1年時間共有133個產品推出市場,平均不到3天推出一款新應用。
2019年,赤子城「根據應用表現停止運營若干應用並減少於該等內容導向子矩陣中上線應用」,雖然上線數量為102個,但平均3.5天就會有一款來自赤子城的App/系統上線。
相較之下,赤子城的研發團隊規模並不大,僅有62名員工負責Solo X的產品開發。研發開支也較少,2019年上半年僅有951萬,不到5274萬的銷售以及市場推廣開支的1/5。批量生產的應用壽命也不長,兩年來停運的應用數量分別為90款、111款,2020年預計將有61款停止運營。
對於即將上線的移動應用,赤子城預期生命周期在6至12個月之間。
同時,明年赤子城的應用數量持續大幅減少,2020年總計上線72款應用 ,四大子矩陣數量都有所下滑,其中遊戲矩子矩陣數量由2019年32款,2020年減少到20款。
赤子城並沒有透露遊戲大幅減少運營的原因。但是卻表示,在獲得相關牌照及資質後, 根據中國及全球移動遊戲當時的市況,或會考慮在中國市場上線遊戲子矩陣移動應用。
中國出海市場潛力巨大
赤子城做到了以量取勝。
截至2019年6月底,赤子城旗下產品矩陣的總用戶數量達到8億,覆蓋200個國家和地區。
在C端市場獲取成功後,赤子城在B端搭建了程序化廣告平臺Solo Math。2018年,赤子城科技服務了全球廣告支出前100名的網際網路公司中的87家。
這是赤子城的兩大收入來源:Solo X產品矩陣的自有應用流量變現,以及Solo Math移動廣告平臺服務。
2018年,業務總收入為2.8億元,其中自有流量變現0.9億,移動廣告平臺收入為1.8億。
今年上半年出現了新的變化,因與中國第三方廣告網絡平臺合作,自有應用流量變現收入達到1.1億元,超過了同期移動廣告平臺收入的0.7億元。
不僅是自有流量,包括移動廣告,中國出海市場呈現出巨大的潛力。今年上半年赤子城營收的20.7%的收入都來自於中國市場。
根據艾瑞諮詢報告,就2018年對全球移動廣告市場的收入貢獻而言,赤子城程序化廣告平臺的市場份額約為0.04%。
2018年中國出海程序化移動廣告的市場規模約為3.2億美元。 赤子城的程序化廣告平臺的市場份額約為7.99%。在專注於在出海市場提供移動市場推廣服務的中國移動廣告公司中排名第四。
中國移動廣告服務出海始於2013年左右,略晚於中國移動應用的出海。 中國應用在出海市場的數量的增加產生了巨大的獲取全球用戶的需求。
艾瑞諮詢數據指出,中國移動廣告出海市場的廣告總支出從2014年的20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09億美元,複合年 增長率為52.8%,預計自2018年至2023年將按26.9%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於2023年為 358億美元。
目前,赤子城最大的兩個大客戶均來自中國,他們貢獻的收入佔比已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