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以川建國為首的「燈塔國」針對我國開展了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當時我國民眾並沒有什麼感受。直到去年開始美國加大了對我國優秀企業華為的一系列「絕殺」,我國大部分民眾才意識到,其實我國和美國之間還有十分巨大的鴻溝,尤其在高精尖技術上,還有很多領域我們需要依仗他國的鼻息。
因此有很多人開始關注到底我國還有那些技術是會被西方發達國家卡脖子。經不完全的測算,我國至少有三十五項技術會被「燈塔國」卡著脖子按在地上摩擦,大部分的技術壟斷多半都還是在高精尖技術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實除了在高精尖技術上我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以外,在自然資源和能源上我國其實也不佔優勢,尤其是油氣資源。儘管我國地大物博,但是在石油方面其實還屬於貧油國,不過好在這些年全球越來越強調清潔能源的議題,我國選擇發展清潔能源並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過這些資源的短缺我們尚且還有辦法去解決,但有一個資源的短缺卻是我國的一大短板,而且這個領域基本上我們日常所需的95%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它就是——氦氣。
--
全球都十分緊缺的氦氣資源
說到氦氣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因為我們老百姓日常接觸到的顯而易見的多半都是氧氣、氮氣和氫氣,比如液氮製冷劑、氧氣呼吸機、氫氣球等等,對於大部分民眾來說氦氣只存在於元素周期表中排名第二的印象。
不過其實氦氣在我國民間被運用的還是比較廣泛的,比如氦氣球。雖然我們還是喜歡把能夠漂浮在空中的氣球稱作「氫氣球」,實際上在很多年前國家層面就已經禁止了利用氫氣作為漂浮氣球的填充氣體,原因也很簡單,氫氣實在是太容易點燃了!此前由氫氣球引發的爆炸、火災等人員財物損失屢見不鮮,在發現氦氣基本無毒無害並且也具備質量小可以漂浮升空的特性後,我國的氫氣球的填充氣體就被全面替換成了氦氣。
按理說,這種「空氣」應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才對,但實際上我國的氦氣資源十分緊缺,其實不僅僅是我國,全球除了俄羅斯和美國以外,對於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而言氦氣都是一種稀缺資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天然氦氣的保存方式很特殊。和其他氣體不太一樣的是,氦氣這種資源在天然環境下只可能保存在地殼之中,但地球的地殼並不穩定,動不動就來一個板塊漂移的擠壓引發地震,大部分的天然氦氣都會隨著地殼板塊運動而「逃出生天」,難以被收集和採集。
其次,氦這個元素的來源也十分刁鑽。一般而言,只有在發生超級大的大爆炸或者類似太陽這種恆星的氦核聚變才會產生氦這種元素。因此地球天然的氦僅僅只有地球剛剛形成那會被保存了一些下來。不過還有第三種方式,那就是重核裂變也能產生氦,這也是目前人類獲取氦的主要來源,但是核裂變的方式十分危險, 弄不好就要GG,所以人造氦並不是一個十分容易的事情。
再次,氦氣本身的形態並不容易儲存。氦氣的密度非常小,隨隨便便就回跑到大氣層的上方,這點通過氦氣球就能看得出來,一旦氦氣上升到大氣層頂端,最後的結果就是逸散到宇宙空間中。另外氦氣還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惰性氣體,幾乎沒有所謂的「固態氦」或者氦的液態化合物這種東西的存在,存儲成本十分巨大。
那麼全球的氦氣資源主要在那個國家呢?答案非常明顯,那就是美國,全球的氦氣資源加起來差不多在五百七十多億立方米,美國以極其穩定的地殼板塊這種天然優勢獨佔了全球百分之四十的氦氣資源,剩下的都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各個國家裡,俄羅斯雖然氦氣資源也只有百分之八,但是在全球範圍內除了美國以外也足以「傲視群雄」了,因為即便是我國這麼大的國土面積,在全球氦氣資源的佔比也只有區區的百分之二——我國的板塊實在是不太穩定,因此天然儲量十分緊缺。
我國每年需要的氦氣資源利用數量達到了兩千兩百多萬立方米,而我國每年自產的氦氣就只有三十萬立方米左右,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五的氦氣資源都需要從國外進口,雖然2013年以後我國的主要氦氣進口國從美國轉移到了卡達,但是卡達本身並沒有採集和生產氦氣的技術和設備,他們的技術和設備基本還是要從美國方面購買,因此實際上我國的氦氣資源進口依舊還是要被美國掐著玩,一旦對方漲價我們幾乎是沒有還手之力。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國需要那麼大量的氦氣呢?
--
廣泛應用的氦氣資源直接關係到科技發展
實際上,氦氣的應用絕對不止氦氣球那麼簡單。
在航空領域,氦氣可以作為一種安全可靠的火箭燃料,在航天領域氦氣也可以被應用在空氣進化系統上,此外在這些年越來越受到關注的氣方面,氦氣肩負著氣象氣球和其他觀測設備的使用的重責,深海潛水甚至我們現在被卡脖子的晶片半導體方面,氦氣也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國每年需要那麼多氦氣資源的原因。
因為它的存在會直接關係到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科研,如果氦氣資源被美國完完全全的卡住了脖子,那將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後果。那麼我國要怎麼辦呢?
指望天然氦氣的開發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天然氦的存儲十分有限,並且即便是已知的氦氣田也都不是規模大密集高,而是屬於規模小、開發勘探程度都不高的那一掛,因此我國只能利用天然氣"低溫液化分流「的方法來對氦氣進行提純。
雖然這種方法提純成本和運輸成本都很高,但是目前也是我國唯一能夠提升氦氣自產的方式,在此前美國尚未暴露出大規模卡我國短板的意圖之前,確實造不如買,但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美國方面的政客顯然在未來對我國的敵意指揮越來越深,因此即便是成本高於進口,我國也要大力發展自主氦氣的生產。
在國家力量的推動下,去年7月,我國氦氣提純的事業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突破——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一種新技術,可以在天然氣的肥料中提取出氦,並且還成功研發出了一套獨有的存儲裝置,解決了我國此前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此外,在我國寧夏也有一座氦氣廠已經落成並且開始生產,雖然規模不大產能有限,但是這也是我國在氦氣自主生產道路上所邁出的一大重要戰略,因為我國已經開始意識到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造不如買徹底成為了一種歷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