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級自然角是什麼樣的地方

2021-01-12 幼兒園設計中心

DISCOVER NATURE

幼兒的自然體驗和探索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及資源的基礎之上,圍繞著真實的、身邊的、日常的自然事物展開。除卻幼兒園戶外的自然空間及自然事物,室內的班級自然角也是幼兒探索體驗自然的重要場所。

自然角,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幼兒園班級的標配。但現實中,無論是自然角的創設還是自然角中相應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必須要做,但卻不太容易做好。

創設好班級自然角,教師們需要解決諸多的問題,但必須優先解決的問題是:幼兒園班級自然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即它的功能定位是什麼?

01/

幼兒園班級自然角|幼兒園班級中的一個區角

幼兒園每個班級中都有諸多的區角,幼兒在園的每一天也會在區角中投入大量的時間。

班級區角的出現,是幼兒園課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幼兒是主動的建構者」的兒童觀和強調幼兒自主自主學習的課程觀的重要體現。

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本質是讓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進行自由自主的探索活動。自主學習,自由探索是區角活動的兩大基本特性。

幼兒園班級自然角,首先是班級中的一個區角,在創設的過程中,必須首先考慮和滿足作為區角的本質屬性。

DISCOVER NATUREs

具體表現為

NO.1

要提供豐富的環境和材料,滿足不同幼兒多元化探索和發展的基本需求;

NO.2

充分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需求;

NO.3

為幼兒自由自主的體驗探索提供環境支持和活動機會;第四,有限的空間,但卻要實現多元的目標。

02/

幼兒園班級自然角|一個自然的區角

幼兒園班級中的區角,有的指向表現性的活動,有的指向探索性活動,有的的指向運動性活動,有的則指向欣賞性活動。

班級中的自然角,其核心定位是支持幼兒體驗和探索自然。

站在自然教育的視角,自然角屬於一個綜合性的區域,應該兼具表現性、探索性和欣賞性等諸多的功能。

作為一個指向「自然」的區角,在創設的過程中,必須回歸到自然本身來進行整體的架構。需要關注兩個基本的問題:

第一,真實的自然是什麼樣的?第二,幼兒自然發展的基本需求是什麼?

真實的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自然事物,植物、動物、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真實的自然中,四季變換,生命成長。真實的自然中,人與自然相互交織。

每一個班級自然角,都應該致力於為孩子打造一個雖小卻真的自然世界,支持他們認識和探索自然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和現象。

動植物、自然物質與自然現象,季節變換,生命成長,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都是班級自然角不可缺少的內容。

幼兒的自然發展,包括自然品性、自然能力和自然認知三個基本方面。

班級區角是有準備的環境,自然角中每一株植物、每一種動物,乃至每一樣材料的投放,都要回到幼兒發展這個最為根本的層面。

要從幼兒發展的不同方面,不同點思考需要投放什麼樣的材料,開展什麼樣的活動才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

要儘可能地做到:自然角中的每一寸空間,每一樣東西都是基於幼兒的需要投放的,都是為幼兒特別準備的,於幼兒而言都是有價值的。

03/

幼兒園班級自然角|一個室內的區角

幼兒園班級的自然角,大多設置在教室、走廊或陽臺,從空間上講,都算作是室內。作為室內的一個活動空間,在創設過程中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第一,有了室外的自然空間,為什麼還要有室內的自然角?

相比於室外的自然環境和空間,室內的班級自然角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NO.1

能夠更好地滿足幼兒隨時隨地,更自由自主,高頻次地探索和體驗自然的需求;

NO.2

能夠補充室外不能或不便開展的活動,如一些小的自然實驗;

NO.3

相對而言,室內的環境是相對可控的,可以更好地支持寒冷季節或不便外出天氣下幼兒的自然探索。

第二,室外自然環境空間和室內班級自然角是什麼樣的關係?

簡單來講就是「同一個自然」和「不同的自然」的關係。

所謂「同一個自然」,即室內外的自然環境資源和活動要相互的「流通」。

如室外進行了葉子的探索之後,應該在自然角中投放一些葉子支持孩子進一步的探索,以促進孩子相關經驗的應用和鞏固。

所謂「不同的自然」即室內的自然區角應補充室外自然環境之不足。

如植物的對比種植或植物的生長要素試驗等。

第三,班級自然角作為室內的環境空間會有什麼樣的限制?

NO.1

首先,空間有限,因此在目標設定上要儘可能的小,材料的投放上要更有針對性;

NO.2

其次,作為室內的區角,不能種植對土壤、光照、生長空間要求比較高的植物,不能養殖那些大型的動物;

NO.3

再次,室內的區角自然體驗和探索的重心在於種植、養殖的實驗和基於收集回來的自然材料的創造性遊戲上,在整體定位上是有別於室外的自然環境和探索活動的。

04/

幼兒園班級自然角|致力於幼兒全面發展的區角

自然的材料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每一種投放到自然區角的自然材料,都同時兼具「自然」和「材料」的雙重屬性。

既要充分發揮區角中自然材料的「自然」屬性,激發幼兒的自然探索,也要充分應用它們的「材料」屬性,發揮自然材料的低結構甚至是無結構的特性,促進幼兒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

一方面,需要提供大量的低結構甚至是無結構的「零散部件」自然材料。

如植物的莖幹、木片,葉子、石頭等等,供幼兒開展創造性的遊戲。

在幼兒進行創造性遊戲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創造、設計製作等諸多方面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將自然角和幼兒不同領域活動進行融合。

比如,將數字卡片跟自然物放在一起,支持幼兒進行數量匹配的遊戲,發展幼兒數學方面的按數取物或數量匹配的能力。

此外,還要將自然角與班級其他區角進行關聯。

如在閱讀區中投放相應的自然繪本供幼兒進行閱讀;

在美工區中投放零散的自然材料支持孩子進行拼貼等創意美工活動;

在建構區中投放木片、石頭等自然材料支持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建構活動等等。

幼兒園班級自然角的基本定位是:

一個致力於幼兒全面發展的,以自然為核心的,室內的,班級區角。

每個班級自然區角的創設,都必須充分考慮自然、班級區角、室內空間以及幼兒全面發展這四個基本要素。

相關焦點

  • 孩子們用心打造的自然角
    在自然角活動中,我園也曾遺遇過這樣的困感。請楚地記得,一個剛剛給小花澆水的小女孩高興地對同作說:「我澆完水了,可以去玩家庭區了。」給小花小草澆水不是樂趣,反面成了任務。到頭來,都是班級老師在每天中午整理,養護自然角。如何解決這些困感,我們也進行了些思考和探素。
  • 小角落 大自然——東坡一幼班級自然角創設妙趣橫生
    據悉,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環境對幼兒的全面發展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縮影,是環境創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園裡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活動區之一,它不僅具有綠化班級、美化環境的作用,同時也蘊涵著很大的教育價值,它是激發幼兒觀察、探究,促進創新能力發展,豐富幼兒知識的重要區域。
  • 幼兒園裡開了一個自然角 孩子們探尋菌菇棒的奧秘
    在當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幼兒園的自然角是幼兒探索、觀察動植物的有利場所。流水園區的自然角裡擺放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種「菌菇棒」,孩子們在動手探索中了解了菌菇棒喜歡「在暗暗的、潮溼的家裡睡覺(菌菇不喜歡陽光照耀);菌菇「醒」來後,「經常請它喝點水」(經過2周的出菇期後每天噴點水菌菇就見長)。茶樹菇、香菇、秀珍菇、平菇等各種不同的菌菇在孩子們的精心照顧下,各個長得像「小傘」一樣,引人注目。
  • 創意種植:這才是自然角,太美了
    自然角」是幼兒園環境創設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能讓孩子們更直接的觀察動、植物的生長過程,每年幼兒園教師都要精心地布置那小小的種植區,教師對「自然角」的精心創設與指導,既可美化環境,也可讓幼兒在「自然角」中觀察、探究自然的奧秘,豐富她們的自然知識,也可使幼兒的生活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
  • 下原幼兒園開展「不挑食身體棒」健康主題系列活動
    為了進一步培養幼兒飲食的好習慣,提高幼兒的保健意識,養成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下原鎮下原幼兒園開展了 「不挑食身體棒」健康主題系列活動。中大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種植園裡不同的蔬菜寶寶,並在班級的自然角中親自種下了自己的蔬菜寶寶,看著蔬菜寶寶發芽、長高,再次激發了孩子們對蔬菜的興趣和喜愛。同時,每個班的家長代表們也走到幼兒園的班級中來,陪伴孩子一起吃午餐,也激發了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架起了家長與幼兒園溝通的橋梁。
  • 幼兒園小班班級工作總結(2020-2021)
    我們的班級就像一個家庭一樣,老師們真心的愛著孩子們,孩子們也愛著每一位老師,在這個家裡面每一個人都是幸福和快樂的。4、 及時排除班內不安全隱患:要檢查教室每一個角落,將危險物品放到幼兒觸摸不到的地方。 戶外活動時,認真檢查活動場地的安全性,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幼兒安全,如發現大型玩具 有鬆了的螺絲釘,一定報告辦公室,做到及時消滅不安全的隱患,保障幼兒安全。同時還要檢查幼兒衣著是否整齊,衣服要束在褲子裡並繫緊鞋帶,以防幼兒活動時摔跤。(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 崆峒區實驗幼兒園小班級「我是故事大王」幼兒講故事比賽
    為提高幼兒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同時豐富我園的校園文化,2020年12月1日,崆峒區實驗幼兒園舉行小班級「我是故事大王」幼兒講故事比賽活動。本次活動旨在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讓幼兒能積極參與,樂於大膽表現。
  • 幼兒園環境的定義及分類
    何謂幼兒園環境?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 「教育的基本任務是讓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自然的發展,教師的職責在於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環境。」我國近現代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則提出幼兒園環境是「幼兒所接觸的,能給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質" 。
  •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樊琳/長沙廣電新聞中心 2019-06-10 20:02
  • 從建築看教育:亞洲五大國家的幼兒園都是什麼樣子?
    2000年初,北歐的建築設計界就已經開始思考未來教育建築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發現相比去提供一個個分割的空間以把學生「裝」進去的傳統空間,不規則形態設計更有利於課程的活躍性,增強課程的探索性和趣味性。從北歐建築界的研究發現,從建築形態、學校的空間規劃和室內設計,可以看出一個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樣的。
  • 速戳,群星齊聚的華理「神仙班級」是什麼樣子?
    班級同學謹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的囑託,腳踏實地,穩紮穩打。班級圍繞思想引領、學術科研、志願服務等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具有化工特色的實踐模式。班級以「全員、全程、全方位發展」為理念,採用「集體自習+及時答疑」制度,成功做到「零遺漏,不掉隊」。班級累計34人次獲校優秀獎學金,不及格率僅4.84%,曾獲「紅旗團支部」和「活力團支部」等榮譽稱號。
  • 諾亞舟嘉興慶安小哈佛幼兒園中五班班級故事——孵小雞體驗記
    【班級故事】諾亞舟嘉興慶安小哈佛幼兒園中五班班級故事--孵小雞體驗記孵小雞體驗記——中五班一、引孵化興趣在《動物樂園》主題開展過程中,一節科學課《農場裡的蛋寶寶》引發了中五班小朋友對孵化的興趣,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二、爭論不休的孵化對象茜茜: 老師,我喜歡小烏龜,我們來孵小烏龜吧!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小班家長會發言稿_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_教育...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無論談什麼,都離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兒教育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兩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那就是「家園共育」。經過一年半來的相處與合作,我想家長們對我們小二班的班級集體有了詳細的了解和認識,在此也非常感謝一年多來家長們對班級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 幼兒園教室環境布置有哪些注意事項
    種植園也雖小,但它是城市幼兒園,特別是正規幼兒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是培養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需要。對這個問題,中國育兒在線旗下的幼兒園老師結合幼兒園的實踐,談點粗淺的看法。一、創設種植園地,是城市幼兒園不可忽視的一個課題。
  • 親子幼兒園手工:紙盤手工就要這樣玩,太棒了
    紙盤向日葵花朵1節假日不妨做一朵向日葵給老師,幼兒園的老師一般都很年輕,給她們向日葵花朵再合適不過啦~一大一小兩個一次性紙盤塗上顏料,風乾後,剪成花瓣狀,小紙盤套在大紙盤裡~中間粘上一些黃色碎紙片,再用綠色卡紙做花炳就好啦
  • 看到的德國幼兒園,網友服了
    你們可以看看德國幼兒園,那裡就能找得到答案。聽到這名育兒專家的話,網友們有的就在網上找到了德國幼兒園照片,在看到了他們幼兒園的現狀後,網友表示服了。第一:強調教育自理能力德國幼兒園在教育孩子方面並不是一味地讓孩子去學習,而是強調一些自理能力,比方說孩子的自理能力。因此,在德國幼兒園孩子並不是按照年齡排班級的,大年齡的孩子也會和小一點的孩子一起就讀。
  • 什麼樣的環境最有影響力
    幼兒園環境中幼兒易於認知的識別系統是幫助孩子建立領域性的重要手段,《幼兒困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中明確提出,使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是實現幼兒健康教育目標的第一步。 幼兒從熟悉的識別系統中獲得安全感,才能達到情緒穩定的目標。根據奧特曼和迷莫斯的分類體系,領域可分為首屬領域、次級領域和公共領域三類。
  • 鎮海規模最大幼兒園實拍圖來了!藍色東方、瀚寧府配套幼兒園...
    近年來新城南北片區適齡兒童人數迅速增長幼兒園規劃建設備受關注新城幼兒園進度如何?瀚寧府配套幼兒園何時交付?……鎮海新城市民的又一好消息來啦!
  • 幼兒園留作業造電視 父母:這不是搞笑嗎
    你印象中幼兒園的作業是什麼樣子的?畫畫寫字過家家?NO!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小朋友的作業已經進入了全面拼爹媽時代。全家老少一起上陣還不夠,尋找朋友圈找外援更是常態。  「各位家長: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教育幼兒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和名俗習慣的好時機,為進一步使幼兒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體驗節日氣氛,我們將於本周四(3月5日)下午2:50在我園操場上舉辦主題活動—元宵花燈音樂會,屆時將邀請家長和小朋友們一起參加活動,另請家長檢查並協助班級老師做好以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