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印度與巴基斯坦突然進行核試驗,並宣布擁有核武器以後,美國就加強了對世界各國的監控,特別對那些意圖製造並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最不能接受中小國家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就是美國,一旦某一國有了核武器,同時就有了為維護本國利益叫板美國的資本,而美國也就失去了對該國及周邊地區的控制權。對地緣板塊施加影響力是維持美國霸權的重要基礎,多年來美國積極使用各種手段反制那些意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初級核武器的工程化非常難,製造核武器的「動作量」非常大。通常來說,有兩種原子彈:鈽彈與鈾彈,基本原料就是鈽239與鈾235。鈽239是由中子轟擊鈾238轉化而成,而鈾235是從鈾礦中分離而來。所以,製造原子彈原始原料就是鈾礦,只要掌握了鈾礦開採情況就能從源頭上控制核武器的製造。世界上的大部分鈾礦都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控下,或者在美國衛星或情報機構的監視下,想秘密大規模開採鈾礦,是很難做到的。
製造鈽彈關鍵要有反應堆,石墨堆與重水堆可以將鈾238轉化鈽239,輕水堆不可以。為了防止核事故,石墨堆與重水堆必須臨水露天而建(為了給反應堆降溫),很容易被偵察發現,而且重水只佔自然水的0.015%,提純工作量大、技術複雜。所以,意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般採用比較落後的石墨堆。

製造鈾彈必須從鈾礦中分離出鈾235,鈾235在天然鈾礦中的含量只有0.715%,其它為鈾238,必須提純到鈾235含量達93.5%武器級核原料,才能滿足原子彈臨界反應要求。分離天然鈾礦又有兩種方法:離心分離法與氣體擴散法。前一種方法需要幾萬臺甚至十幾萬臺離心機,後者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這兩種方法工程量都特別巨大,伊朗用了20年時間,才通過離心法分離出10公斤純度達到20%的鈾235,美國二戰時期的「曼哈頓計劃」使用了氣體擴散法,消耗了當時全美三分之一的電量。製造鈾彈動用人力、物力巨大,必須動用全國資源,不被發現很難。

上世紀90年代,世界主要核大國與其他主動放棄核彈研發國家相繼加入了《核不擴散條約》,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對全球民用核電廠的生產過程與核廢料去向,進行嚴密監控。有報導說,日本有幾千噸核廢料,生產核武器很容易,其實這是在危言聳聽。日本使用的是輕水反應堆,核廢料是含有大量鈽240。鈽元素有毒,從核廢料中分離出鈽239比從鈾礦中分離出鈾235還要難。所以,日本這些核廢料不可能製造出核武器,當然美國更不允許,畢竟日本是唯一遭受過美國核攻擊的國家,這個心結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都不會輕易解開。

美國正使用所有國家資源,通過衛星監控、地面監測、情報分析等手段,對世界各國進行嚴密監控。不要說獲得鈾礦、重水、離心機、反應堆這些製造核武器的關鍵設備與原料,哪怕有一點想研發核武器的念頭,只要有蛛絲馬跡與隻言片語,美國就會採取措施,通過軍事、經濟、政治手段進行幹涉。
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在美國的眼皮底下完成了核武器開發,那就是以色列。有證據顯示,美國不僅放任以色列開發核武器,還給予了技術支持。歸根究底,那是因為兩國政府都有一個共同老闆——猶太富豪。至於其他國家或者美國盟友,想發展核武器是絕不可能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防止核擴散政策的雙重標準與虛偽性。但另一方面,客觀來講美國在禁核領域的努力,讓核武器進一步擴散得到了有效控制,這方面又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