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律師事務所:對瑞幸咖啡、愛奇藝啟動索賠調查

2021-01-09 快科技

據外媒報導,專注於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美國律師事務所Labaton Sucharow LLP今天宣布,已經代表瑞幸咖啡、愛奇藝的股東,對兩家公司分別展開證券索賠調查,因為二者涉嫌向投資者發布了具有重大誤導性的商業信息。

Labaton Sucharow LLP還提醒兩家公司的股東,如果已經遭受損失,並希望參與潛在的訴訟,可以與他們取得聯繫。

不過,Labaton Sucharow LLP並未透露可能索賠的額度,需要調查後才能進一步確定。

4月2日,瑞幸咖啡承認在2019年第二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期間虛構了大約22億元的銷售收入,部分成本和費用也因為虛假交易而被明顯誇大。

消息公布後,瑞幸咖啡股價遭遇重創,當日一度暴跌84%。

目前有多家律師事務所都有意起訴瑞幸咖啡,大多都是集體訴訟。有律師估計,瑞幸咖啡可能面臨總計112億美元賠償,而其當前市值也才不過大約11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瑞幸咖啡造假足夠嚴重,在相關文件上簽字的高管將面臨重罰,罰款最高可達500萬美元,而涉及刑事訴訟的最高可以判處20-30年有期徒刑。

4月7日,「賣空」研究公司Wolfpack Research發布報告稱,愛奇藝早在2018年IPO之前就存在欺詐行為,之後也一直在這樣做,2019年收入被誇大了27-44%,用戶數量則誇大了42-60%。

愛奇藝股價也因此一度下跌近10%,昨日又跌了近5%。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自爆22億流水造假,股價暴跌,面臨巨額索賠,波及中概股
    但距渾水發布推特之後僅兩小時,另一知名做空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也發推文,表示看多瑞幸咖啡。不過當天,瑞幸咖啡股價下跌幅度接近10.74%,盤中一度跌超過20%。 律師事務所將代表投資者發起集體訴訟,而2020年4月13日正是瑞幸咖啡集體訴訟的截止日期。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為何「自爆」、誰在幕後、有何後果?
    從渾水發布做空報告,到瑞幸自曝造假,這中間相差了正好兩個月。在這兩個月時間裡,發生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一是集體訴訟。因為股價下跌,投資者蒙受損失,一些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序。二是遇上財報披露季。2月底開始,中概股公司紛紛開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財報報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經完成財報披露,但瑞幸遲遲未披露。
  • 大起底:瑞幸咖啡為何「自爆」22億元造假?
    從渾水發布做空報告,到瑞幸自曝造假,這中間相差了正好兩個月。在這兩個月時間裡,發生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一是集體訴訟。因為股價下跌,投資者蒙受損失,一些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序。二是遇上財報披露季。2月底開始,中概股公司紛紛開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財報報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經完成財報披露,但瑞幸遲遲未披露。
  • 一夜從天堂到地獄 瑞幸做錯了什麼?
    投資人也熱情不復,據國外媒體報導,高盛美國時間6日發布報告稱,瑞幸咖啡股東陸正耀控制的Haode Investment公司一筆5.2億美元的貸款違約,貸款人正委託瑞士信貸新加坡分行採取強制執行措施,7635萬股瑞幸咖啡美國存託股(ADS)將被強行平倉出售。為什麼一定要鋌而走險?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但可以看到,瑞幸往日的經驗與教訓也被整個咖啡行業所吸收。開最小門店賺最多的錢瑞幸之外的活躍分子目標很一致——做平價好喝的咖啡。2010 年成立的魚眼咖啡最初主打的是 30 元以上的精品咖啡。三裡屯的店裡放著每周從美國空運來的咖啡豆。進店的姑娘們往往點兩杯咖啡,一杯先喝,另一杯留著拉花拍照。
  • 美國律所宣布調查愛奇藝 後者曾回應:公司披露數據均為真實
    炣燃科技4月8日訊(江丞華)4月8日,據外媒報導稱,美國律師事務所Holzer & Holzer已經對外宣布,該律所正在調查愛奇藝公司是否遵守了聯邦證券法
  • 中國瑞幸咖啡用一招「空城計」打蒙華爾街!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公告。根據瑞幸的公告,公司在對截至2019年12月31日財年的合併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發現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從2019年的第二季度開始,公司營運長(COO)兼董事劉劍以及向他報告的幾名員工出現不當行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
  • 瑞幸咖啡「暴雷」:陸正耀資本大戲的冰山一角
    2020年2月1日凌晨,渾水發布匿名報告,稱瑞幸咖啡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2月3日瑞幸咖啡否認該指控,4月2日瑞幸咖啡自稱COO偽造銷售額22億元。 這個被媒體稱為「中國咖啡第一股」、「第三代網際網路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從成立到自認財務造假,不到三年的時間;股價從4月1日收盤的26.2美元到4月2日開盤的4.91美元,只經過了短短幾個小時。
  • 鄭重看股:創始人錢治亞被停職 瑞幸壯士斷腕還有救麼
    錢治亞是瑞幸咖啡創始人,相對於第一大股東陸正耀,她一直被公眾看作是瑞幸的實際代言人。錢目前還是公司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大約20%的股份。另外,自從內部調查開始以來,瑞幸咖啡已經停止了6名其他參與造假或對偽造交易知情的員工職務。從這一點上看,終止錢治亞的職務,看上去是瑞幸咖啡董事會壯士斷腕。
  • 奧瑞德被證監會正式處罰 股民索賠訴訟啟動
    2018年6月2日,證監會對奧瑞德信披違法違規進行立案調查,時至今日才作出正式處罰,歷時兩年多。這種長時間的調查、處罰,導致受損股民一直不能啟動索賠訴訟。知名證券維權專家、新浪股民維權平臺律師、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李修蛟提示,奧瑞德的索賠條件暫定為:在2016年8月26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間買入,且2018年6月2日及以後賣出或持有的受損投資者可以提起索賠,最終索賠條件以法院生效判決為準。此類案件一般採取風險收費的方式,在股民獲得賠償後再按比例支付律師費。
  • 賣保溫杯的哈爾斯與瑞幸咖啡撇清關係:尚無實質業務往來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7日電 又一上市公司與瑞幸咖啡撇清關係。4月7日晚間,哈爾斯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瑞幸咖啡尚未建立實質上的業務往來,目前與瑞幸咖啡的業務合作處於未開展實際合作狀態,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 誰說喝瑞幸咖啡就 Low 了?
    瑞幸之路天眼查顯示瑞幸的情況,瑞幸咖啡在2018-03-28註冊45000美元在廈門成立。2018年12月,瑞幸線下門店突破2000家,2019年總門店預計突破5000家。擴張路上一路高歌,財務表現卻一片慘澹。2018年1-9月,瑞幸虧損高達8.57億元。公眾開始質疑其「請一億人喝咖啡」、「買5杯送5杯、買2杯送1杯」這種「燒錢補貼+免費送咖啡+快速擴張」的路子行不通。
  • 開放企業API搶入B端市場 瑞幸咖啡一路狂奔的秘笈是什麼?
    而隨著luckin(瑞幸)企業API業務的啟動,瑞幸咖啡的江山版圖還將進一步擴張。發展到如此規模,讓人很難想像到瑞幸咖啡成立還不到1年。事實上,外界對於瑞幸咖啡的一路狂奔有很多解讀,有的將其歸功於「燒錢」補貼用戶的必然結果,也有人歸功於商業模式帶來的優勢,但往往忽略小藍杯最基礎的要素。
  • 從瑞幸咖啡的「營銷騙局」,詳解價格錨定的多種應用
    本文以瑞幸咖啡為案例,分析了價格錨定的原理與應用,並列舉了其他案例做了進一步解釋與分析。為什麼在星巴克穩穩佔領中國咖啡市場的情況下,瑞幸咖啡可以成功突破星巴克的包圍,「殺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一、瑞幸咖啡的「營銷騙局」從「出道」至今,瑞幸咖啡一直花大量的資金在廣告和補貼上面。
  • 星巴克、COSTA、瑞幸等7種品牌咖啡今天正面PK!但是誰都想不到...
    品牌「盲喝」的咖啡品牌分別是:星巴克、COSTA、瑞幸、KFC、麥當勞、可莎蜜兒、全家便利店的咖啡(又叫:湃客咖啡)。這次「盲喝」的全部是以上7家店裡的無糖熱拿鐵。市消保委負責人說,「前期調查發現,拿鐵的市場接受度比較高,消費群體比較大,因此選擇了拿鐵。」
  • 陸正耀的故事會:神州、瑞幸之後是寶沃
    瑞幸的咖啡&神州的汽車在2017年底決定做瑞幸咖啡的時候,陸正耀做了一個聰明的安排:讓自己的老部下——神州優車COO錢治亞出面,自己隱身幕後。雖然從未說自己是瑞幸真正的大boss,但他是瑞幸最大的股東。瑞幸早期的啟動資金、人員、甚至辦公場地,都是來自神州系。
  • 愛奇藝遭美國證監會調查,此前曾被做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8月14日,愛奇藝發布2020年二季度財報公布時披露,該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要求提供今年4月7日,美國做空機構Wolfpack Research發布了一份37頁的報告,認為愛奇藝在2018年上市之前存在欺詐行為,並一直持續至今,估算愛奇藝2019年收入被誇大80-130億元。當時愛奇藝向經濟觀察網回應稱,其引用數據與結論嚴重失實。愛奇藝創始人龔宇4月8日稱,「邪不壓正,看最後誰贏」。
  • 愛奇藝稱遭美國證監會調查 無法預判調查的持續時間
    8月14日消息,愛奇藝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愛奇藝總營收達到74億元人民幣(約合10億美元),同比增長4% ,高於預計的72.5億元;淨虧損為人民幣14億元(約合2.041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人民幣23億元,同比收窄虧損。截止第二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5億。
  • 愛奇藝遭美國監管部門調查 公司稱配合當局查問
    原標題:愛奇藝遭美國監管部門調查 公司稱配合當局查問   百度旗下串流影視平臺愛奇藝被美國監管部門調查,公司指一直配合當局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