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硬核航空 ,作者硬核航空
硬核航空
航線機務。B737NG和A320學習中;略懂飛機系統,關心飛行操作
老祖宗發明了神奇的二十四節氣,今年的「小雪」是11月22日。在這天前後,北方好多地方第一次飄起了小雪,機場也開始實施真正的「除冰」操作;而在東北有的地方,由於機翼結霜,甚至早在10月上旬就打響了「第一槍」。
「槍」,是除冰車前端用來噴射除冰液的那玩意兒。
▲ 新聞圖片
現在大家比平常更關注除冰的知識了。在討論中,有朋友提到了「二次除冰」,還有朋友提到除冰液保持時間的計算是從「第二步」開始。實際上,這些說法裡有一些概念上的混淆。我們儘可能引用權威的資料,來幫助梳理一下。
在開始之前,必須提醒,這裡要做的並不是無意義的咬文嚼字;釐清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輕視「一字之差」。
先說「二次」的「次」。它大體上相當於「time」這個詞。
滿足結冰條件(參考《AC-121-50R1 結冰條件下的運行》)或者檢查到機體已有「可見潮溼」(參考同上),那麼可能要實施除冰操作。怎麼樣才算「一次」除冰呢?
還想了解更多飛機?
《航空知識》資深編輯傾力編譯
《飛機全書》你值得擁有,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從戴耳機的指揮員(通常是機務)報告「開始除冰」,到他報告「結束除冰」,這期間地面完成了一個除冰工作周期,這是「一次」除冰。這個定義對於所有參與者——無論是飛行員、機務還是除冰車操作員——都是成立的。
與此相關的還有一個「二次除冰」的說法。它在權威資料裡沒有定義。按字面理解就足夠了,只是還需要理解「保持時間」的概念(參考同上)。先來看一個案例:
1987年11月15日,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一架道格拉斯DC-9-140,航空器在起飛時墜毀,造成28人死亡。可能的原因:機長在延遲起飛前未能對航空器進行再次除冰,從而導致機翼上表面有黏附物。事故原因總結如下:第一次除冰後過度延誤;未能進行二次除冰。
(引自飛標司《民用航空器的地面除冰和防冰培訓教材(僅為試用)》)
第一次除冰完成之後,飛行員應當根據除冰液產生保持效應的開始時間,以及除冰液的「保持時間」,計算出最遲的起飛時間。如果在地面等待的時間超過了除冰液的「保持時間」,而不能及時起飛,那麼需要返工——進行「二次除冰」。
一位朋友講,有一天在第一次除冰之前,塔臺問「存不存在二次積冰條件」?這裡的「二次積冰」(或者是「二次結冰」的口誤?)似乎並不是什麼規範用語。如果從字面理解的話,「二次積冰」就意味著「二次除冰」。
第一次除冰還沒有開始,等待時間也沒有給出,那麼飛行員當然不會知道要不要「二次除冰」。塔臺大概是「我沒有把握讓飛機及時起飛,要不你跟我合計一下」的意思?呃,咋合計?
「現在還不知道除完冰之後要讓我們等多久,到時候如果需要二次除冰,我們再申請」——馬後炮一下,大概可以這麼回復?
上面講了「二次」的「次」。「二步」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步」大體上等於「step」這個詞。
在「每一次除冰」或者說每個除冰工作周期裡,施工程序區分了「一步」或「二步」兩種類型。對於「一步除冰法」,施工過程可以很形象地理解為「噴一圈」,理論上,使用的除冰液有可能僅僅具有除冰(例如理論上可以使用熱水),而不具有防冰功能;而「二步除冰法」是「噴兩圈」,第一圈的目的是「除冰」,第二圈的目的是「防冰」,但也可以是逐個區域「噴兩次」,理論上可以使用「一桿槍」或交替使用「兩桿槍」(使用不同類型的除冰液,分別用於除冰和防冰)。
然而在我們了解到的國內的實際操作中,最常見的是使用「一桿槍」完成「噴一圈」,從施工時間和成本上考慮,這是比較划算的。由於第二步和第一步之間的間隔時間要求不超過3分鐘,所以——
儘管法規定義的「保持時間」是「從最後一步使用除冰/防冰液的開始時刻開始計算」,但是即使從第一步開始計算,差別也不過是3分鐘,只是計算結果略微保守(最遲起飛時間提前了一些)。
所以,當地面只報告了「除冰開始時間」和「除冰結束時間」,駕駛艙其實並不需要猶豫「這是一步還是二步除冰法?最後一步是啥時候開始的?」
關鍵的關鍵,是算出一個「最遲起飛時間」,萬一錯過這個時間,務必一定、一定要自己申請「二次除冰」。這裡萬一有閃失,這個鍋機務和其他崗位是不想、不該、也不能背的。這就是為啥法規和FCOM規定必須記錄以下數據——
「保持效應開始的時間」,即「最後一步」的開始時間,如前所述,國內一般情況下等同於整個過程的「除冰開始時間」,它非常重要。至於「除冰結束時間」,小飛機除冰快,大飛機除冰慢,這個時間其實不太重要。
保守起見,開始時間可以靠前,而不能靠後。千萬、千萬不要使用地面報告的「除冰結束時間」加上「保持時間」來得出最遲起飛機時間啊。萬一除冰動作慢了一些,要10分鐘才完成整個工作(並非不允許),而保持時間才20分鐘,可想而知這裡面的差別有多大……
如果駕駛艙感覺有必要和塔臺暗示一下,那麼大概這樣子報告顯得比較專業——「XX航班,最後一步除冰開始時間06:20,預計保持時間20分鐘」。專業一點的管制閃過一念「那爭取給你06:35之前吧」,他斷然不會在這時候再追問你「存不存在有二次積冰條件」。二不二次,全看你讓不讓走嘛……
這裡的「保持時間」,根據除冰液類型和比例,通過公司規定的渠道去了解。有的公司可能會提供在ipad裡,你為了方便,自己準備個現行有效的紙質版也可以。
參考資料:
01 諮詢通告《AC-121-50R1 結冰條件下的運行》
02 飛標司《民用航空器的地面除冰和防冰培訓教材(僅為試用)》
03 B737 AMM 12-33-01
04 A320 FCOM PRO-NOR-SUP-ADVWXR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硬核航空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原標題:《除冰怎麼除:一次、二次?一步、二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