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麥田裡守望著

2021-01-08 貓吃小姐的餵

《麥田裡的守望者》創作於1951年,美國剛剛在二戰中取得勝利,成為了一個政治、經濟和軍事大國。那時的紐約就是功利社會的濃縮代表,物質的滿足以及精神世界的荒蕪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小說以第一人稱霍爾頓的視角展現他16歲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處於青春期的少年,他瘦瘦高高,用滿嘴髒話去彰顯對周圍的環境深惡痛絕,想要反抗卻不知該反抗什麼;用滿嘴謊話,去證實沒人會關心別人的心理世界。厭惡這個世界卻又不願死去。最重要的是他對自由的渴望,雖然他也不知道那具體是什麼,但依然有著強烈的對自由的嚮往。

01寂寞煩躁的夜

除了語文,其他所有科目都不合格的他被已經第四次轉學的高中開除。即便他將要失學,依舊錶現出對未來滿不在乎的樣子,他在學校沒有一位喜歡的同學,在這天夜裡他簡單地收拾了東西離開了這所在他眼裡混帳的學校,他還是很孤獨,在電話亭裡躊躇了半個小時,連一通電話都不曾撥出。

這個夜裡他學著大人的模樣做了很多事兒,去酒吧、邀請美女跳舞、努力欣賞美人、酒精、打給他曾在乎的幾個女朋友,甚至想要去嘗試一下妓女的陪伴,你可以想像到他的孤獨在夜裡的霜降下是多麼的冰冷與無助。

02你到底喜歡什麼?

霍爾頓可能只喜歡三個人,他十歲的有著一頭漂亮紅色頭髮的妹妹菲比,以及他最崇拜在好萊塢當作家的哥哥DB,還有死去的弟弟。

從學校出走流浪了一天一夜的他最終還是想要去看看他的妹妹菲比,在夜晚偷偷回到家中,叫醒在夢裡的菲比,她美麗的坐在那裡跟他聊起來,他似乎沒那麼焦躁;菲比一下子就猜中他被退學,菲比能感受他的世界。

「 因為你什麼都不喜歡 」,菲比說 「 說一樣你喜歡東西 」

在談話中,霍爾頓告訴菲比,他的夢想,就像那首詩:你要是在麥田裡遇到了我。

「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幹的就是這個。我知道這不像話。」

03旋轉木馬上的快樂

對於霍爾頓的夢想,菲比好像懂,讀者好像也懂,但確實也真的不太懂,菲比僅僅是在擔心霍爾頓會因為退學的事情被爸爸打死。

霍爾頓帶著妹妹聖誕節得到的零花錢,又開始了流浪,他突然間想去西部,臨行前去學校見菲比最後一面,純真的菲比拎著笨重的箱子,堅持要跟霍爾頓一起出發。霍爾頓可不想帶著妹妹一起,為了哄妹妹開心,在動物園裡讓菲比坐上了一圈一圈的旋轉木馬,在雨裡,霍爾頓看著可愛的妹妹轉著圈,他突然間感受到了最大的快樂。

04與青春和解

故事在霍爾頓淋雨以及這場大事故的青春期鬧劇中生了大病結束了,最後的他好像有能力愛這個世界,菲比其實就是愛的意識流,當霍爾頓知道脆弱無力的自己被人愛著,而他也能守護如此可愛的東西時,霍爾頓就與青春的自己和解了。

在那片希望的麥田裡,我們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今天的小說就講到這裡,在書中霍爾頓提到的蘋果派早餐的教程會在下篇奉上,某一個陽光甚好的清晨,為自己做一個蘋果派、一杯牛奶,拿起這種書去感受什麼是希望與快樂吧

相關焦點

  • 《麥田》裡的守望者,到底是誰在守望著誰?
    動動你的小手指,點擊右上方關注哦當小花兒剛看到《麥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小花兒最先想到的就是《風吹麥浪》那首歌,」啦啦啦~啦啦~啦……「並且眼前浮現出一個溫暖的畫面,金黃的麥田,微風拂過,陽光正好,在藍天之下忘我的享受這收穫的快樂
  • 淺談旗木卡卡西:他像夕陽下的稻草人,守望著整個麥田
    是啊,從火影整部動漫的一開始,卡卡西就十分風光,那時的故事線裡,鳴人一代的人還都是菜鳥,而帶著上忍之名的卡卡西,便是我們認知裡的強者,酷酷的外形,強大的實力。可越向後看,越發現那個黑色面罩的背後,藏著的是如此悲涼的過往。
  • 《麥田裡的守望者》,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守望那些最珍貴的美好事物
    02市儈文化下的道德淪喪就算卑微地活著,如《麥田裡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一樣的普通人,也還是希望有目標,有意義的活著。霍爾頓的願望是:「面對一大群在麥田裡做遊戲的孩子,霍爾頓的願望是:「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
  • 《麥田裡的守望者》——誰在守望我們的麥田
    說到《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書,會讓一些人想起1980年冬天,約翰·列儂和妻子走在回公寓的路上。一個叫馬克的年輕人走向約翰·列儂,在得到偶像籤名後,轉身槍殺了列儂。看到偶像倒在血泊中,便異常平靜地坐在街邊,開始讀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
  • 只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以前讀《麥田裡的守望者》,對裡面的一句話,我是看得懂,但不夠理解,覺得一個人要奔跑啊,至於守望是不是太保守,是不是太消極了?且看——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一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的守望者。我知道這點有點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幹的就是這個。
  • 分享好書《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書是作者1951年創作,是塞林格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此書一經出版,就獲得巨大成功,而且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文中圖片:baidu《麥田裡的守望者》:全書以出身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16歲中學生霍爾頓·考爾德的口吻敘述,塑造了美國當代文學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 「麥田裡的守望者」--棕扇尾鶯
    棲於開闊草地、麥田及甘蔗地,也出入於農田、草地、灌叢、沼澤、低矮的蘆葦塘以及地邊灌叢與草叢中。一般較金頭扇尾鶯更喜溼潤地區。求偶飛行時雄鳥在其配偶上空作振翼停空並盤旋鳴叫。棕扇尾鶯體型輕巧,可以輕鬆立在麥稈之間。棕扇尾鶯食性雜、育雛期多撲捉昆蟲為主。平時也食用草籽。棕扇尾鶯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遊,長江以南、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島和臺灣等省。
  • 以小見大的《麥田裡的守望者》到底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敘談《麥田裡的守望者》寫作手法。,更便於表現其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更使讀者能夠跟隨霍爾德的步伐去經歷這種遊蕩,在無意中將自我代入這個角色去理解作者所描述的當時的社會,也將主人公的那種無助,加注在了讀者的身上;第二人稱「你」的運用,作品開頭「你要是真想聽我聊……」以一種聊天的方式展開,使讀者更好的接受作者所傳達的信息,從而產生心理的共鳴,同時其更是以一種說教式的方式,道出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人的一種勸說,也告訴了他們,還有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 麥田怪圈?什麼是麥田怪圈?在中國的農田裡發現過麥田怪圈嗎?
    所謂的麥田怪圈(英文術語Crop Circle),是指在麥田或其它田地上,通過某種未知力量把麥田或者其他農作物平壓而形成非常&34;的未知幾何圖案。這種神秘而奇怪的未知現象被人們稱之為麥苗怪圈。麥田怪圈最早出現是在1647年被英國一個農場主發現的,他發現自己的麥田上出現了一幅呈逆時針方向的、很有規則的幾何圖案,當時很多人都無法解釋這一現象是怎麼產生的。至今全世界各地對於麥田怪圈的出現,已經有2000多個不規則圖案被記錄了下來,這些麥田怪圈現象至今許多科學家和一些UFO愛好者也研究不出來是怎麼回事。
  •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堅持做麥田守望者
    新希望集團——  堅持做麥田守望者  本報記者 李春霞  來自成都的本土企業家——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是財富全球論壇上的活躍人物。他剛卸任旗下最大股份制公司董事長職位,接班的女兒劉暢在論壇上同樣表現搶眼。未來新希望集團如何發展,備受矚目。
  • 外星人早已與人類溝通,其答案就在神秘的麥田圈裡
    1978 年夏天的一個晚上,道格·鮑威爾和達夫·喬裡滯留在溫徹斯特的一個叫做「皮穗浩布斯」的小旅館裡,因為感到無聊,便到周圍的麥地裡散步。這時,道格想起自己讀過的一篇小說,內容是關於在昆士蘭(澳大利亞的一個州)麥地裡出現的一個神秘怪圈,於是他突發奇想,決定在麥地裡製作一個怪圈,看看能否愚弄人們,讓他們相信有一個「飛碟」落在了那裡。從此,「外星飛船登陸地球」的惡作劇便開始了,他們連續12 年製作怪圈。1991年,超自然現象專家埃裡克貝克約德製造了一個麥田圈。他調查超自然現象多年,深深相信麥田圈是外星人的回音。
  • 最著名的麥田圈
    這個麥田怪圈出現在英國牛津郡金斯頓庫姆比附近的一個麥田裡。麥田怪圈研究專家卡倫·亞歷山大稱:「我們曾見過蝴蝶和鳥類形狀的麥田怪圈,但是水母形狀的麥田怪圈還是首次發現。這個麥田怪圈的大小是大多數麥田怪圈的3倍,可以稱之為巨型,見到它的人們都驚呆了,像個大怪物。我們正在調查它所代表的意義,還沒弄清它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 英國麥田怪圈探源[組圖]
    中國網訊 6月25日報導 據國外媒體報導,麥田怪圈,通常是指在長滿麥子的麥田裡一夜之間出現部分麥子彎曲伏倒呈現有規律的圓圈形圖案的一種現象。自17世紀以來,關於麥田怪圈的起源爭論便不絕於耳。據稱,很多出現麥田怪圈的地方同時也會出現UFO。
  • 什麼是麥田怪圈?在我們中國農村的農田裡發現過麥田怪圈嗎?
    麥田怪圈(英文術語Crop Circle),是指在麥田或其它田地上,通過某種未知力量把麥田或者其他農作物平壓而形成非常「規則」的未知幾何圖案。這種神秘而奇怪的未知現象被人們稱之為麥苗怪圈。這種怪圈現象在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出現過,比如歐洲,美國、南美、澳大利亞、亞洲等很多國家。
  • 粗話連篇卻被奉為經典:《麥田裡的守望者》究竟講什麼?
    今天為大家介紹地《麥田裡地守望者》,正是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叛逆地故事。《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1年。自出版以來,這部作品就給全世界無數彷徨的年輕人帶來了無數心靈慰藉。塞林格並非是傳統地小說家,他出生於一個紐約地猶太富商家庭,15歲那一年,塞林格地爸爸為了省心,就把叛逆地兒子送進了軍校。
  • 麥田裡的精靈,演繹著大愛
    通常營巢於草叢中,麥田裡,距地高10~50釐米。巢呈梨形、橢圓形或吊囊狀,開口於上面或上側方,主要由撕裂的草葉、植物纖維等編織而成,有的外面還被有蛛網,內墊有絨毛和柔軟植物。巢高7~8釐米,內徑約5釐米,營巢由雌鳥承擔,雄鳥協助搬運巢材。每窩產卵通常4~5枚;偶爾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的情況。卵白色或淡藍白色,有紅褐色或紫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3.8~16.8mm×10.2~12.3mm。
  • 情報站|麥田裡的棕扇尾鶯,勤勞捕蟲餵養幼鳥
    原標題:情報站|麥田裡的棕扇尾鶯,勤勞捕蟲餵養幼鳥片片麥田已泛黃,小鳥育雛格外忙。6月2日一早,壹粉「鍾福生」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組濟南黃河北的南龍湖麥田裡,棕扇尾鶯小鳥辛勤捕捉食物的圖片。
  • 出現在農田裡的神秘圖案—世界未解之謎:麥田怪圈!
    那裡既有古代英國的象徵,白馬山刻像,也有聞名遐邇的史前巨石陣,更有每年都會密集出現在農田裡的神秘圖案,因為絕大多數都在麥田裡被發現,所以人們習慣地稱之為麥田怪圈。而世界上最早對於這種現象的報導,是1647年在英格蘭出版的一幅名為《魔鬼刈草》的木刻版面,之後的360年裡,人們關於這種美輪美奐的圖案,究竟出自誰手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息過。從17世紀以來,其實大家對這個麥田怪圈,就非常的好奇,更是一直想去看看,真正的麥田圈是什麼樣子?如果你要是去麥田怪圈,不能夠只由地上看。
  • 出現在農田裡的神秘圖案—世界未解之謎:麥田怪圈
    那裡既有古代英國的象徵,白馬山刻像,也有聞名遐邇的史前巨石陣,更有每年都會密集出現在農田裡的神秘圖案,因為絕大多數都在麥田裡被發現,所以人們習慣地稱之為麥田怪圈。而世界上最早對於這種現象的報導,是1647年在英格蘭出版的一幅名為《魔鬼刈草》的木刻版面,之後的360年裡,
  • 美國大豆田裡驚現「麥田怪圈」 疑是外星人製造
    整個圖形非常類似以前在英國農田裡發現的所謂「麥田怪圈」!  是電影公司的惡作劇?  據報導,對於「麥地怪圈」的形成,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是某些故弄玄虛的行為藝術家的匿名手筆,而一些「麥地怪圈」調查者卻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它是由地磁場、龍捲風或不明飛行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