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觀賞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今天譁仔來聊聊可惡的寄生蟲。
在觀賞魚領域,大多數寄生蟲是肉眼不可見的,即使是個別可見的外寄,也大多是謹小慎微地活著,免得成為觀賞魚玩家的眼中釘。
可是,就有這麼一種寄生蟲,囂張的不得了,不僅明目張胆地傷害我們的觀賞魚,還用猙獰的面目來恐嚇魚缸裡的花花草草,最讓人無語的是,它的個頭還很高大,絕對屬於魚類寄生蟲裡面的「九頭身」。
沒錯,它的名字就是錨頭蚤。它就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中的「女一號」。
為什麼說它是女一號,而不是男一號呢?
接下來,譁仔就為大家揭開謎底。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錦鯉和金魚玩家閱讀,不適合龍魚和小型熱帶觀賞魚玩家閱讀。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也拒絕那些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媽媽,我中鏢了,而且這飛鏢還是母的!
錨頭蚤是寄生蟲界的飛鏢,專門欺負各種遊得慢魚類。
如上圖,那是譁仔今天拍攝到的一條被錨頭蚤感染的錦鯉的尾鰭的照片,尾鰭上的那兩條白色的「線條」就是令無數觀賞魚聞風喪膽的「黑寡婦」。
前面說錨頭蚤是「女一號」,現在又說它是「黑寡婦」,聰明如你,一定已經猜到原因了。
沒錯,凡是寄生在魚體上的錨頭蚤,全是母的!
從這一點上看,錨頭蚤和蚊子很可能是從同一個技術學校畢業的,生存技能高度雷同啊!
錨頭蚤在小時候很可愛,完全沒有寄生的想法,公的母的都沒有;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公的很快走上了光明大道,而母的就朝著邪門歪路大膽邁進了。
請跟隨譁仔一起回到錨頭蚤的犯罪現場
如何判斷你的觀賞魚是否被錨頭蚤感染?
網上的很多文章會說:很簡單,就看魚體上是否有錨頭蚤蟲體就夠了。
譁仔想說:你們的文章能更加不負責一點嗎?
錨頭蚤在幼蟲期不寄生,它的寄生行為是從成蟲期開始的,而它的成蟲期又分三個時期:童蟲,壯蟲,老蟲。
大部分魚友見到的是錨頭蚤的壯蟲或者老蟲,很少會見到它的童蟲。
其實。雌性的錨頭蚤在童蟲期就開始寄生了,只不過,在那個時候,你很不容易發現它的真身。
如果你的愛魚被錨頭蚤感染,在早期,你的肉眼是看不見錨頭蚤的,你只會看見魚的體表局部發紅了,一直到了壯蟲時期,你才會親眼見識到搔首弄姿的錨頭蚤。
所以,觀賞魚被錨頭蚤感染的體表病症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看不見蟲子,但是局部鱗片發紅病並伴有輕度潰瘍;
第二個時期,可以看到大約1釐米的蟲體,蟲體透明或半透明,蟲子大多寄生在鰭條上或者鰭條基部四周,個別也有寄生在鰓絲上和嘴巴裡的情形。
有些觀賞魚「很幸運」,只會被一條錨頭蚤光顧,還有些觀賞魚很倒黴,同一條魚會被十幾條錨頭蚤欺凌。
截止到現在,我相信很多觀賞魚玩家已經對錨頭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
可是,面對錨頭蚤的挑釁,我們該如何應戰呢?
接下來,我會分享一個辦法,只不過,我擔心你可能會不相信。
因為,這辦法太簡單了。
面對可惡的錨頭蚤,我有可愛的辦法來消滅它
錨頭蚤本身很難殺死魚,但是因為它破壞了魚的體表組織,可以為致病菌的入侵大開方便之門。
也就是說,錨頭蚤是致病菌軍團的急先鋒。
所以,當我們發現觀賞魚體表出現局部紅斑,甚至出現一釐米的小蟲子的時候,就應該趕快將它消滅掉了。等到晚期,就有可能要死魚了。
錨頭蚤的身體結構很複雜,但是消滅它的方法卻很簡單。
譁仔消滅錨頭蚤的妙招就是——用鑷子拔掉。
沒看錯,消滅錨頭蚤的妙招,就是這麼無釐頭。
如果你對你的魚缸水質有信心,拔掉錨頭蚤以後就可以直接把魚放回魚缸裡了;
如果你對自己控制魚缸水質的能力不自信,那你就用醫用棉籤蘸著碘伏擦一下錨頭蚤形成的創面,靜置半分鐘後,然後再把觀賞魚放回魚缸。
消滅錨頭蚤,就是這麼簡單!
譁仔的心裡話:雖然消滅錨頭蚤的辦法非常簡單,但是我們還是不願意看到它強行來我們的魚缸裡做客。俗話說:預防大於治療。如果我們做好防疫工作,就可以規避大部分被錨頭蚤感染的概率了。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