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兔在家」被指模式涉嫌傳銷:「帶病」微商轉型社交電商究竟是福...

2020-11-29 騰訊網

今年以來,備受追捧的社交電商模式遭遇媒體普遍質疑,知名社交電商斑馬會員、淘小鋪、粉象生活等也被地方監管部門因涉嫌傳銷凍結巨額資金,但是仍有不少社交電商意識不到風險的存在。近日,社交財經接到消費者王女士投訴一家名為「喜兔在家」的社交電商平臺代理模式涉嫌傳銷以及誇大產品功效。那麼,「喜兔在家」究竟是什麼呢?

「喜兔在家」模式被指涉嫌傳銷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10月18日,社交新零售平臺喜兔在杭州濱江錢印號郵輪上舉辦了「大時代4周年暨喜兔高層戰略會」大型慶祝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350多名喜兔的社群達人齊聚一堂,共同為大時代慶生。活動現場,除了慶祝大時代4周年以外,喜兔自營品牌「喜兔在家」也正式發布,宣告喜兔進入2.0時代。

王女士提供給社交財經一張喜兔在家的「省代」團隊業績獎勵計算方法。對此,社交財經諮詢了相關人士。而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從以上省代團隊業績獎勵計算方法來看,該計酬方法已然涉嫌『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根據《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規定了『團隊計酬』式傳銷的定義,即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相關人士還表示:「儘管『喜兔在家』模式涉嫌傳銷,但最終由相關監管部門對其行為判定為準。」

但據王女士透露:「喜兔在家平臺對外宣稱是3級分銷,即:會員、市代、省代,實際是5級分銷,即會員、市代、省代、官方、合伙人。」

「妝」字號宣傳能治病被指誇大宣傳

不少喜兔在家會員在微博發布沉香舒活草本精油的四大功效:活血化淤、通經活絡、補氣養血、祛溼散寒。在「小紅書」上,有會員直接宣傳沉香舒活草本精油的主治五大痛症:跌打傷痛、肩頸痛、腰痛、關節痛、痛經。

但社交財經注意到,今年7月有網友諮詢「藥品價格315」:喜兔在家沉香植物精油是否有假?對此,藥品價格315網回復道:廣州市瑞芬化妝品有限公司「喜兔在家沉香舒活草本精油(粵G妝網備字2020025083)」是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功效,請消費者謹慎選擇。

隨後,社交財經在「國家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查詢發現,「喜兔在家沉香舒活草本精油」分別有兩家公司代工生產:廣州市黃培昌化妝品有限公司與廣州市瑞芬化妝品有限公司。

那麼,非特殊用途的妝字號產品能宣傳治病嗎?「有的省市是工商局、食藥監局並存的,違法廣告屬於工商局管,對於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廣告是否涉及虛假宣傳,由食藥監局負責判定,工商局負責處罰。消費者均可以向兩個部門舉報,工商接到後應將廣告內容告知食藥監局協查,食藥監局答覆判定意見;食藥監局接到,判定為虛假宣傳的,可以移交工商局查處。」相關律師表示:「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違反廣告法十七條。」

微商升級社交電商仍「屢教不改」?

據天眼查APP顯示,「喜兔在家」商標屬於義烏喜兔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9年4月17日,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田昭擔任法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該公司最大股東是杭州兔掌門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0%,杭州兔盟主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25%,田昭持股15%,杭州兔商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0%。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1日,「杭州喜兔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義烏喜兔科技有限公司」,住所由「杭州」更為「義烏」。

社交財經注意到,除了社交電商「喜兔在家」,今年6月21日,「喜兔在家」還推出「直播雲商」。據大時代創始人、喜兔創始人兼CEO老光,正式宣布原「BIGTIME大時代」品牌更名為「喜兔在家」,並順勢推出「直播雲商」新概念。

那麼,「BIGTIME大時代」又是什麼呢?「『BIGTIME大時代』實際是一家微商品牌,其主要運營方是浙江聚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實繳資本1000萬元,其創始人是田昭、陳文慶、俞凌宇,也就是代理商耳熟能詳的老光、老陳、凌宇。」據相關媒體人透露:「浙江聚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與發布違法廣告連續三年被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17年因涉嫌傳銷被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人民法院凍結公司及主要人員的銀行帳戶。」

「遭到媒體質疑以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嚴懲之後,三位創始人於是決定金蟬脫殼,各自創立了(或加入)兩個新的平臺,田昭負責喜兔商城,陳文慶、俞凌宇二人負責全球自選商城,無論是喜兔還是全球自選,其模式設計都非常相似。」相關媒體人透露。

如今微商轉型到社交電商以及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帶病」的微商平臺走向社交電商或者直播帶貨究竟是福還是禍?社交財經將持續關注。

來源:社交財經

相關焦點

  • 「娃哈哈品牌社交電商」哈多多被指虛假宣傳、涉嫌傳銷 回應甩鍋...
    中國網財經4月16日訊(記者 左爾)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曾在央視公開表示「不看好馬雲的電商模式」,不但直指馬雲「都是胡說八道」,更表示電商構成了對實體經濟的破壞和打壓。然而近兩年在「娃二代」宗馥莉逐步掌握企業的過程中,娃哈哈在電商的方向卻走的意外的遠。
  • 微商們看過來:「我們是正規微商!」,「不,你只是微商傳銷!」
    一、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微商?這個不用多講,參照度娘的解釋:微商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空間,藉助於社交軟體為工具,以人為中心,社交為紐帶的新商業。直白點講就是,用手機微信賣產品的商業模式。及微商傳銷的發展狀況了解」微商傳銷「前,先來詳細了解一下什麼是「傳銷」,度娘上是這樣解釋的: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直白點講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只是具體表現形式略有不同。
  • 社交電商蜜源APP承認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曾被質疑涉嫌傳銷
    那同樣通過社交化模式進行推廣的社交電商蜜源是否存在涉嫌傳銷的風險?時代數據聯繫到蜜源,其公共事務部人士給予否認,並表示蜜源零門檻、零投資,不需要繳納入門費、「人頭費」,也不存在團隊計酬。但同時時代數據採訪多位熟悉相關業務的律師,在深入分析蜜源的模式之後,多位律師均表示蜜源「不能排除其傳銷的嫌疑」。
  • 多個母嬰電商平臺陷傳銷質疑 米友圈、凱兒得樂帳戶遭凍結
    「米友圈」「凱兒得樂」帳戶遭凍結近日,杭州米友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友圈」)因涉嫌傳銷被凍結10億元的消息迅速引起社會關注,該消息是來源於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題為《淄博市博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米友圈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如今該行政裁定書已經撤除,但新京報、中國網財經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均有報導。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本質是社交裂變,降維打擊!
    社交電商基於社交媒介和社交關係低成本獲客,最終實現商業變現的電商模式(拼團,內容分享、分銷社區團購);社交電商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社群電商類似為微商的升級,以人和裂變為核心,流量不是核心;微商的本質是夢想是人設;社群電商是一套客戶管理體系,通過客戶的社群化充分激活企業的沉澱客戶,它拋棄了傳統的客戶管理方式,將每一個單獨的客戶通過社交網絡工具進行了社群化改造,利用社會化媒體工具充分調動社群成員的活躍度和傳播力。
  • 這四家微商竟是傳銷
    但是傳銷手法不斷翻新變異,傳銷活動已從網下演變到網絡(包括移動終端)。日前,在重慶召開的2015年全國工商系統網絡傳銷監測查處工作座談會中,四家微商被認定為網絡傳銷,大家以後再遇到類似組織時,一定要警惕不要上當受騙。2015年11月12日,2015年全國工商系統網絡傳銷監測查處工作座談會在重慶召開。
  • 最大微商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央媒曾「點名」
    就連大年三十夜,很多人都忙著陪家人,倔強的微商還在掙扎著發廣告。如果產品質量好也就算了,關鍵是他拿一堆三無產品包裝成進口品牌賣出天價,這就讓人不開心了。微商是伴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興起的一種商業模式,狹隘的講就是在微信朋友圈進行宣傳售賣的商家。 傳銷眾所周知屬於違法行為,經過國家多年的嚴厲打擊,似乎已有所控制,但卻此起彼伏。
  • 產品曾被檢出糖皮脂素 金歐萊微商多級代理涉嫌傳銷
    上文中我們了解到,金歐萊微商註冊的名為「金歐萊」的微信公眾號上,存在諸多對產品的虛假宣傳。本文我們繼續深入了解金歐萊微商。據了解,金歐萊品牌隸屬於上海金歐萊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歐萊微商」)。那麼金歐萊微商有自己標榜的那麼好嗎?金歐萊微商的業績真的是靠產品品質嗎?在查詢金歐萊微商的時候,清揚君發現,就在上個月(2020年11月9日),金歐萊微商被申請強制執行15萬多。
  • 未來集市壯志難酬:商業模式涉嫌傳銷 消費者反映退款難
    近年來,社交電商的概念開始在網上走紅。「拼多多」「雲集」「蜜芽」「貝店」等社交電商先後在市場上走俏。不俗的表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家的關注,其中知名的微商企業「思埠集團」今年也高調宣布進軍社交電商行業,並隆重介紹了「未來集市」這一概念,然而未來集市並沒有迎來媒體的認同,甚至因為分銷模式涉嫌傳銷被封號之後,關於未來集市的爭議更是此起彼伏。
  • 百億微商帝國覆滅!摩能國際涉傳銷被一窩端 10萬代理血本無歸
    不過今天我們聊一個不太快樂的話題:那就是所謂的百億微商傳銷帝國——摩能國際一夜覆滅!  【新聞背景】  2017年5月,一篇題為《10萬微商集體訴訟被騙100億,最大微商集團被爆涉嫌「傳銷」》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章中寫道,魔能國際的分級經營模式和傳銷一樣
  • 微商近萬億市場背後:一家納稅21億 洗衣片月賣1.2億
    平臺微商成為消費者和產品的交易集市,代理將消費者拉往平臺消費即可獲利。它的出現不僅解決了代理的賣貨壓力,同樣也能對一家公司保持持續的忠誠,因此便出現了雲集、環球捕手、達令家這樣的平臺。從商業邏輯來看,平臺微商對很多沒有能力去建立微商渠道的供應商來說,是一種福音。它們只要把貨供給這些平臺,平臺會幫忙通過社交電商的方式消化產品。
  • 警惕「微商傳銷...
    1、深圳一微商涉嫌傳銷,一個月數千會員被套:△報紙截圖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在線上商城買東西48小時後返現105%,還可以享受二級分銷(下線)1%~1.5%的佣金。「微商」到底是不是「網絡傳銷」?工商總局發!話!了!微商,英文名Wechat Business,是基於微信生態的一種社會化分銷模式。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微商是B2C微商,基於朋友圈開店的是C2C微商。
  • 八月份被曝光的涉嫌傳銷公司以及涉嫌傳銷公司骨幹的判刑案例!
    貴州眾合天下「解債」公司涉嫌非法集資 近日,義烏市金融辦接到有關線索,反映義烏市匯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義烏市風宵雲霞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分別簡稱匯商投資、風宵雲霞)分別以貴州眾合天下債事生活服務有限公司義烏市稠江辦事處、義烏市辦事處名義,向債權人、債務人提供所謂「解債」服務,收取解債資金及諮詢費,涉嫌非法集資。
  • 微商「丸碧」遭質疑:產品代理模式涉嫌傳銷
    本文來源:中國網財經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稱,黃聖依代言的微商品牌「丸碧」旗下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其代理模式通過「拉人頭」發放獎金,或涉嫌傳銷。天眼查顯示,「丸碧」是河南尚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 ...遭監管處罰:經營模式涉嫌傳銷 減肥益生菌等產品存虛假宣傳
    中國網財經10月29日訊(記者 林溪)日前,從事健康產業的社交電商深圳市益百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百分」)被媒體曝出經營模式涉嫌傳銷,中國網財經記者調查發現,該公司100%控股的母公司「深圳市益百分實業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官方網站上被明確以
  • 深度拆解:一文講透雲集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什麼(上)
    作為一家新興的電商公司,雲集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其會員的「社交裂變」。但是這背後也存在諸多爭議:雲集的模式到底是啥?雲集模式是否涉嫌傳銷?會員制社交電商是否具有真正的社會價值?本文作者梳理了雲集的發展之路,對其代理制度和會員分配機制展開了深入分析,與大家分享。2019年5月3日,雲集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會員制社交電商。
  • 康朵芭量子肽宣傳「一包見效」被指誇大功效且模式涉嫌傳銷
    近年來,國內市場上也出現了炒作「量子」概念的各種「偽創新」產品,更甚者打著「量子科技」的概念進行傳銷和非法集資活動。近日,社交財經接到網友反映,一款名為「康朵芭量子肽」大肆通過網際網路宣傳其神奇的功效,甚至可以治百病。那麼,康朵芭量子肽究竟是什麼呢? 產品「一包見效」?
  • 微商傳統代理制模式易陷「涉傳」風險,微商模式如何合規?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繁榮發展,微商產業快速興起。因與傳統的消費市場相比營銷門檻低、自由度高,微商為大眾提供了就業和創業的新平臺。但是在微商產業一派繁榮景象之下,虛假宣傳、商品質量良莠不齊、變相傳銷等問題不期而至。
  • 我做的「微商」是傳銷!
    現如今,基本上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會多多少少有幾個做「微商」的朋友。很多人也是由於通過身邊親戚、同學、朋友等介紹加入。實際上有的「微商」卻利用傳銷的手法來騙人。最嚴重的問題是假如我真的招到下家,那我拿貨的價格會繼續降低,雖然感覺是個好事情,但是門檻會提高到400箱,100箱給我的下家,相當於一個惡性循環。一旦走上這條路要麼就及時止損,要麼就繼續做坑騙更多的人。但是幾乎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後來我決定放棄!諮詢過一些老師發現這種就是典型的傳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