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面向大自然積極開展實習活動

2020-12-04 未來網高校

「我從未想過實習、學習時,還能一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西安石油大學2017級地質專業汪學勝同學感慨地說。在該校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在大一、大二、大三的暑假分別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地質實習,這是地球科學專業的必修課。

帶隊老師們嚴謹細緻,每次暑期實習前都會提前規劃路線、踏勘剖面、確定觀測點,出發前,還會組織同學們進行野外地質技能培訓、安全培訓等,教會學生如何使用測量工具、如何規範記錄、如何確保自身安全。「不同年級的教學目標是不同的,所以每次出行前的培訓,學習內容也不同。」有著6年帶隊經驗的丁超老師說。

大一暑期開展的是認知實習,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多會去風景如畫的地方。2018級同學的暑期實習在秦皇島實習基地進行。很多學生第一次看到大海,非常激動。丁超老師介紹說:「海邊是非常理想的實習基地。每一處風景都可成為『現代沉積』,供學生觀察學習。這樣的實習,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知識,也提高了他們對地球科學的興趣。」秦嶺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另一處實習地,那裡涼爽氤氳,川清波平,是汪學勝宿舍四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早起出發進山,霧還沒散,像仙境一樣。」他回憶道。暑期地質實習負責人李元昊老師說:「經過了大一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們接觸了基礎的地球科學知識,但對於很多書本上的地質現象、巖石特點沒有直觀的感受,這時在暑期開展野外地質實習,就可以幫助地質新人快速建立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感受野外地質的魅力。」經過三周的實習,學生們直觀感受到了大海以百萬年為時間單位經歷從新生到消亡的過程,認識到巖石、山川、河流都是通過複雜的演化才形成今日的形態。在學生們心中,「海枯石爛」、「滄海桑田」從此有了地質學角度的意義。

大二暑期開展的是綜合實習,地點在安徽巢湖的實習基地。「大二結束後,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增多,有了更豐富的知識儲備,這個階段的實習,對同學們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丁超老師說,「巢湖觀測點的巖石和剖面中含有豐富的化石,每年都有同學在觀測過程中找到化石,這也是他們實習的『彩蛋』。」這次實習主要圍繞實測剖面進行,且需要學生在實習結束後完成地質填圖報告。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同學們使用測量工具的熟練度、巖石分類的熟悉度、構造現象的辨別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切身體會到野外地質工作不能走馬觀花,需要細緻記錄、精準測量、大膽想像。同學們切身感受到了老師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他們眼中,山水不再僅僅是可觀可賞的風景,山如何形成,跨越幾個地層?水從哪裡來,如何形成今日形態?動靜皆有因果。

大三學年結束,同學們已完成油氣田開發類課程,因此暑期會去往油田進行生產實習。很多同學第一次看到油井,第一次查閱生產資料,第一次感受石油人的集體生活。同學們現場學習研究院的工程師如何使用測井曲線,又怎樣結合巖心預判開發方式。這個實習過程,不僅僅充滿了新鮮感和樂趣,更讓同學們初步接觸到自己未來可能進入的工作環境,感受到了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和重要性,更意識到自己學習的目標和肩頭的責任。遠離城市,探索地下,地質人「行而向遠」,是在為國家能源追溯過去,探索未來。

今年受疫情影響,暑期實習未能照常進行。在秋季開學後,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老師們迅速制定新方案,利用周末或排出整周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野外實習,補上這一門必修課。雖不能帶著學生們去秦皇島、巢湖的實習基地,但陝西省內的其他觀測地點,如臨潼、湯峪、漢中梁山等地,均出露有適合觀察學習的剖面。老師帶領同學們感受三秦大地的變遷,深入了解鄂爾多斯盆地的特徵與演化。

年年暑行,歲歲如新。野外實習作為地球科學專業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習內容,用每一次遠行提醒西石大地質學子,要懷揣著「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去學習、去記錄、去總結,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通訊員:西安石油大學劉婧)

相關焦點

  • 以夢為航——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宣傳片
    小時候,看著地圖上的足跡,顧航就想要走遍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想要成為科學家,長大以後,要研究地球。 後來高考填報志願,他始終記得小時候的夢,依然想要學習有關地球科學的專業。 於是顧航選擇了在全國首屈一指的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要學習與地球科學相關的專業,實現從兒時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夢想。
  • 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生認知海洋實習在「東方紅3」船順利開展
    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生認知海洋實習在「東方紅3」船順利開展 http://www.huaue.com  2021年1月12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21年1月2日至10日,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西石大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多措並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近年來,「農林地礦油」相關專業的報考中,高考學生志願選擇不積極,石油地質相關專業學生中有較大一部分不是第一志願報考;地質類專業學生學術素養提升通道不足、創新實踐能力達不到時代發展的需要;石油行業就業形勢嚴峻下就業低迷期的本科生如何實現高質量就業等問題
  • 跨學科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的難點與突破——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
    跨學科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實踐高校是知識創新系統和知識傳播系統的主力軍,同時也是社會科研資源富集區域,因此,高校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培養跨學科創新型人才。筆者所在單位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這些年圍繞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對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並取得了一定成果。設置跨學科專業,設立交叉學科學位授權點。
  • 西安石油大學新增人工智慧、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
    西安石油大學2019年申報的「人工智慧」、「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獲得教育部批准備案。據了解,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迅速,正在成為行業的核心能力,並在傳統專業轉型升級、把握新興業態和發展機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西安石油大學承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固體礦產測井分會年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5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陳斌)3月16日至17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固體礦產測井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西安石油大學雁塔校區學術報告廳召開。該校副校長李華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 西南科技大學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100餘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8人,博士41人。    目前開展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科)博士點汙染環境生物效應與修複方向博士招生。現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作物、園藝、農業資源與利用三個領域)和化學工程工程碩士領域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有農學、園藝、動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製藥工程等7個本科專業。
  • 專業解碼|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https://zs.sdust.edu.cn/zyjs/dqkxygcxy.htm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山東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地質與測量教研室」。學院下設四個系:基礎地質系、礦產地質系、水文與環境系、地球物理系及一個地質科學實驗中心。
  • 專業解碼|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測繪學院)依託「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一級學科,設置測繪工程(含海洋測繪方向)、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科學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測繪工程(含海洋測繪方向)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遙感科學與技術為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地理信息科學為特色建設專業。官方公布的最新全國學科評估中,我校測繪學科位居全國同類學科前7-10位區間。
  • 西安石油大學校長參加西北大學石油地質學科創建70周年大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魏韜)9月22日,西北大學「油氣地質一流人才培養和一流學科建設」研討會暨石油地質學科創建70周年慶祝大會在該校舉辦。西安石油大學校長李天太參加大會並作為兄弟高校代表致辭。
  • 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班級領航員」開展新生「第一堂團課」
    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一研一本,一帶一促」領航計劃啟動後,為紮實推進「教風學風建設年」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員的先進性和示範性作用,堅持學生黨員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朋輩引領原則,「班級領航員」面向所帶本科新生班級,分別開展了「第一堂團課」活動。
  • 2018年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暑期夏令營活動通知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將於2018年7月15日—7月18日舉辦「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18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本次活動旨在促進全國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優秀大學生對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的全面了解,為基礎紮實、熱愛科研、德才兼備、立志攻讀博士學位的優秀學生搭建繼續深造平臺。
  • 西安石油大學首屆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順利完成
    近日,從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獲悉,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擔的西安石油大學首屆「材料熱處理(見習)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順利完成。此次西安石油大學共有金屬材料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個專業的70名同學參加認證考試,其中68人取得了材料熱處理(見習)工程師資格證書,通過率為97.1%,受到了學會的高度評價。
  • 中國海洋大學共青團組織開展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表彰活動
    中國海洋大學共青團組織開展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表彰活動2017級3班團支部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地科系2018級碩士團支部    醫藥學院藥學2018級碩士第一團支部    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2016級團支部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2017級團支部    管理學院紅旗智援博士團團支部    經濟學院金融學CFA實驗班2017級團支部
  • 蘇鄉永助 照亮前行——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開展資助育人主題系列活動
    為激勵廣大受助學生培養奮發自強、立志成才、為國奉獻的良好品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於9月1日至10月30日組織開展了「蘇鄉永助」資助育人主題系列活動。推進助學築夢,筆墨書韻流長為反映黨的十九大以來學生資助取得的成效,學院以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為契機,積極組織開展以「助學、築夢、鑄人」為主題的資助育人活動,面向全院師生廣泛徵集書法作品以及短視頻。助學政策,一路相伴;筆墨人生,方圓相濟。
  • 2018年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暑期夏令營活動通知
    為增進全國高校優秀地學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激發大學生對地學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的興趣和熱情,吸引和選拔有濃厚科研興趣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學生進入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我院定於2018年7月17日至7月20日(7月17日下午報到,20日下午結束)舉辦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
  • 這是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坐落於美麗的青島海濱,位於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是我國食品科學領域最具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等學府之一,未來西海岸校區佔地近6萬平方米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單元正在推進建設中。學科源遠流長,是我國水產品貯藏與加工學科的誕生地,1946年面向全國招收了第一屆本科生,培養出我國第一位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博士、博士後和第一位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外國留學生博士。學科發展歷程學院以海洋生物資源加工利用為顯著特色,建設基礎與應用研究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新聞網訊 近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專業2016級本科生江沛玉同學在山東地區人為源大氣汙染物排放清單的研究領域取得進展。該論文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卓越人才、李玲玉副教授指導四名本科同學完成,青島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江沛玉同學為第一作者,李玲玉副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41705098)和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No. G201811065023)的資助。隨著中國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不斷增加,酸雨、光化學煙霧和灰霾等複雜的區域性空氣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 ...訪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測試中心主任孫建林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測試中心主任孫建林教授這樣告訴記者。為了發揮「示範」作用,實驗測試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模式,在「綜合型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實驗教學體系構建,「材料科學與工程虛擬實驗室」研發,國家實驗室與計量資質認證認可,大學生科技活動平臺建設,舉辦多種培訓班和技能大賽,接待國內外同行參觀、高校學生實習等方面獲得了良好的建設效果和示範輻射作用。
  • 南開大學電光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與清華大學電子系無研193黨支部...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邢琬珮 朱博晨)近日,南開大學電光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與清華大學電子系無研193黨支部開展支部共建工作,該共建活動也是電光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面向「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抓落實」的具體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