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20萬人曾感染新冠病毒?港大教授「研究成果」再遭強烈質疑:又在配合美國打擊中國!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發表就新冠肺炎抗體進行的研究,結果遭到質疑。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13日報導,袁國勇及其團隊稱,在452名湖北返港的無症狀香港居民中,發現17人(佔3.8%)具有抗體,而香港居民的抗體陽性率應低於0.05%,即大部分香港居民及湖北返港人士仍沒有抗體,對該病毒未具有免疫力。該團隊以此估算湖北省5900萬人口中可能有220萬人曾感染新冠病毒;在流行病暴發期間,估計湖北省有97%曾受感染的患者因沒有明顯病徵而從未確診。該研究在醫學期刊《刺針》上發表。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發文質疑稱,袁國勇以「不懂政治」包裝政治主導科學、再以「科學」包裝「不懂政治的政治」;他用400多個樣本就能推算220萬人受感染,以此計算,14億中國人口不是有5300萬人受感染?!這麼驚人的數字,內地還能這麼平靜,陸續復工,那當真不是妖魔化,而是神化了!吳秋北批評「袁科學家是美國強有力的外援」,又一次「適時」地為美國打擊中國全力配合。他質疑袁國勇「放著武漢那麼多核酸檢測數據不用,偏偏用這400多個樣本,其中奧妙何在?就像放著中國14億公民的民意忽略不計,只聽零星幾個港獨分子大聲叫囂,那又代表得了什麼?科學、民意全部政治化,實際就是訛詐!」
這不是袁國勇第一次引發爭議。他和龍振邦3月曾在《明報》發表題為《大流行緣起武漢,十七年教訓盡忘》的文章,聲稱用「武漢肺炎」稱呼新冠肺炎「簡單易明」,網傳病毒源自美國之說「毫無實證、自欺欺人」,並指「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引發爭議後,他又宣布撤稿。
延伸閱讀:港中大試卷暗煽仇警?建制派議員直批"缺德",要求嚴懲害群之馬
香港的通識教育科屢起爭議,不少人質疑該科欠缺規管,令部分教師可任意為之,向學生「洗腦」縱暴。日前,香港中文大學通識課程《中國文化要義》被曝考試設題偏頗,暗含仇警與抹黑國家言論,有議員敦促校方和教育局對相關導師作出懲處。
據香港《文匯報》4月16日消息,相關試題是港中大2019-2020學年下學期《中國文化要義》科目的在家考試題目,中大兼任講師韓曉華為該課程的導師。據悉,課程主要介紹中國文化的基本特質,引導學員從一個批判的角度反思中國文化的意義、得失及現代意義。不過試卷題目的設置卻十分牽強,例如其中一條問題便暗含煽動仇警,令人匪夷所思。
香港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試卷中的問題設置並不恰當,多處以明喻或暗喻的手法,貶損警員、社會知名人士等,似是而非的問題帶有明顯的誤導性和政治立場,誤導學生非議這些人物,產生負面看法。葛珮帆還說,教育局對於這類教師的縱容亦不是一朝一夕,官員的不作為,導致現在社會上不斷出現「港獨」、「違法達義」、「本土恐怖主義」等思想,是失職的表現。
「相關教師的作法是『缺德』!」香港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在試題中加入政治元素影響學生對時事的判斷,可能會令學生作出偏激行為。梁美芬督促學校和教育局要加強監督,懲處相關害群之馬。
香港青年民建聯副主席穆家駿也表示,該課程是希望學生通過通識教育,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導師利用職權將政見滲透到教學當中,將大學生熱衷的社會時事與考試題目進行牽強聯繫,具有傾向性的字眼扭曲了中國文化的精髓,與「包容」的傳統價值觀背道而馳,作法十分諷刺。
「導師專門選擇具有誤導性的題目,潛移默化給學生『洗腦』,作法十分不恰當。」香港民建聯社區幹事葉文斌則表示,有關警方的題目設題偏頗,相關別稱很可能令不同立場的學生造成誤解,導師亦沒必要引用這些背景資料。開放性的試題評分標準相對模糊,導師給學生打分時若傾向以個人立場打分,亦會造成不公,某程度會影響學生對於通識、中文、社會時事等問題的看法,敦促導師要審慎處理。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