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震驚世界的首例3D列印人工角膜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2020-11-28 健康界

角膜是眼球壁最外層的前1/6,形似凹透鏡,具有光線折射作用,是屈光間質的重要組成,在視覺成像中具有重要作用。

據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統計,全世界有1000萬人需要通過角膜手術來防止沙眼造成的失明,另有近500萬人因角膜瘢痕而完全失明。儘管有大量的角膜捐獻者,但相對於龐大的需求人群來說,角膜供體仍然處於嚴重供不應求的狀態。

研發一種人工角膜彌補供體的不足一直是科學家追求的目標。而近日,英國科學家利用近幾年火熱的3D列印技術成功研製出世界首例3D列印人工角膜,為角膜患者帶來曙光。


來源/紐卡斯爾大學官網

人工角膜主要分為醫用高分子材料類和生物工程類兩種。前者比較低端,一般用於常規角膜移植容易失敗的少數疾病,國外已經有多種相對成熟的產品;後者則較為高端,也是本文的主角,這是一種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產的模擬人體角膜組織的材料,用於角膜移植手術,以期解決目前角膜移植供體相對缺乏的困境。此種人工角膜的研發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目前科學家大多只是研發出角膜基質的支架結構,缺乏活性上皮和內皮細胞,需要移植後受體患者自身角膜上皮爬覆。

此次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組織工程師Che Connon教授將角膜幹細胞與海藻酸鹽和膠原蛋白混合在一起,成功創造出一種完美的「生物墨水」,這種生物墨水既能讓幹細胞存活,又是一種既堅硬又柔軟的材料,堅硬到能夠保持形狀,柔軟到能夠從3D印表機的噴嘴中擠出。Che Connon教授表示,為了尋找這種完美的「生物墨水」,他們做了大量的測試試驗,此前已經用類似的水凝膠讓細胞在室溫下存活了數周,現在使用含有角膜幹細胞的生物墨水後,就可以允許用戶直接列印細胞,而不必擔心細胞的單獨生長,整個列印過程不到十分鐘。此外,他們可以通過掃描病人的眼睛獲得數據,快速列印出大小和形狀合適的眼角膜,以符合患者的獨特要求。研究者將此款3D列印人工角膜命名為「Cornea」。

以下為列印步驟

支撐結構生成過程:A研究人體角膜的大小和自然曲率;B 通過FEM算法製作出原始角膜模型;C將角膜模型轉換為實體,生成支撐結構,然後用平面圓密封;D線框視圖;E去除中空後的視圖;F最終的3D列印支撐結構。

使用做好的支撐結構來進行進一步的3D列印工序:A準備列印程序,並預覽列印的同心方向性;B支撐結構表面塗上FRESH以促進3D列印;C 3D列印正在進行中,用臺盼藍染色3%海藻酸鹽生物墨水以增加可見度;D 列印好後,孵育之前的人工角膜;E 孵育8分鐘後吸除表面的FRESH,然後將角膜結構從支架中小心地抽離出來。

目前該3D列印人工角膜仍然需要使用器官捐贈者提供的角膜(角膜幹細胞)做為材料,但讓人欣慰的是它能夠讓一塊健康角膜製做成50塊人工角膜,這讓器官輪候時間大幅加速50倍。紐卡斯爾大學在官方新聞稿中稱,這意味著這項全新的技術在未來可以確保無限量的角膜供應。

儘管令人震驚和興奮,但Che Connon教授表示,目前該人工角膜並不能直接用於移植,他們還需要更多的測試來確定其安全性和臨床適應性,距離真正臨床實用的那一天仍然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參考文獻:Abigail Isaacson, Stephen Swioklo, Che J. Connon.3D bioprinting of a corneal stroma equivalent. [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173 (2018) 188–193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濟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成功實施。  人民網濟南7月22日電(宋翠)「當能看清面前的東西時,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開心的人!」22日,記者在山東省眼科醫院見到了上周接受人工角膜手術的王先生,他一臉的幸福,寫滿自信。
  • 江蘇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幾天前,因為等不了人體捐贈的眼角膜,家住高淳的患者周先生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這在江蘇還是首例。周先生恢復良好,今天(2月1日)準備出院了。周先生介紹,他20歲時被鞭炮炸傷右眼,之後右眼就反覆發炎。最近一次發炎是三個月前,比以往都嚴重。完全看不到了,脹痛有膿了在裡面。
  • 角膜盲不再是「絕症」,全國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由院長史偉雲成功實施。術後一周患者效果恢復理想,已達到脫盲標準。史偉云為兩名角膜盲患者進行了免費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手術,兩名患者在術後第二天視力開始有顯著的提高,目前均已達到脫盲的目標,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我國是全球盲人最多的國家之一,角膜病是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據統計,我國目前有角膜盲患者400萬人,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以10萬人的速度在遞增。
  • 3D列印又立功了!這款高科技假肢不僅逼真 還能藉助AI「記憶」日常...
    總部位於紐約的假肢公司Unlimited Tomorrow(無限未來)將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展示其3d列印假肢。這隻手臂配備了肌肉傳感器和一個人工智慧控制系統,它們共同工作,使被截肢的兒童能夠抓住物體,並單獨移動手指。
  •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11月7日,張先生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接受了上海首例行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術,重見光明。手術由該院徐建江教授領銜,聯合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共同完成。  「本次手術所植入的這款領扣型人工角膜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根據東亞人種眼球較小及相關解剖特徵設計的,手術植入時與患者術眼的契合度很高。這也預示著重度角膜盲患者將迎來重見曙光的希望,填補了國內人工角膜研究的空白。」
  • 3D列印椒鹽卷餅!咦?怎麼是玻璃做的?
    圖片來源:cen.acs.org獨特的形狀說明這是一個pretzel,「椒鹽卷餅」,然而,這個餅是玻璃做的,這是幹啥?玻璃又不能吃!圖片來源:123RF其實,這是用來展示新技術的。這個「玻璃卷餅」是用一種新型的3D列印技術做的哦!研究者們剛剛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這種新的3D列印技術。
  • 廣東研製的人工角膜已成功為11例患者重新帶來光明
    9月22日,來自浙江台州的重度燒傷患者王乃平在山東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人工角膜植入臨床手術,手術後半天時間,患者視力檢測為0.8。創造這一奇蹟,給眼盲患者重見光明,重燃生活希望的是我國知名眼科專家史偉雲教授領銜的廣東佳悅美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王乃平是目前成功植入佳悅美視公司研製的人工角膜的第11例臨床使用患者。
  • 上海又一項科研新成果: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明年上市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角膜盲是僅次於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有400萬的角膜盲患者,每年新增病患達10萬人之多。尤其是化學傷、熱燒傷導致角膜盲的患者,在過去是「絕症」,幾乎沒有復明的可能。
  • 3D列印筆「壞了」是什麼原因?魔法貓告訴您如何避免再出現問題?
    3D立體列印筆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但是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屬於新鮮事物。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多的鍛鍊機會,或者吧3d列印筆當做贈送兒童的禮品玩具,讓他們的成長過程更開心,會買三D列印筆只給孩子玩耍。經常,在收到筆沒多久的時候,3d立體列印筆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最新款3D列印筆,低溫無線充電,孩子自己畫玩具,兒童禮物新選擇
    關於3D列印,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聽說過3D列印主要在建築、醫療和消費類產品等領域的應用,比如不久前竣工的阿聯杜拜市政府辦公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佔地640平方米、高約9.5米、雙層、白色連體結構……
  • 流淌著的血液 3D列印材料有哪些(二)
    使用光敏樹脂材料列印出來的物品,表面較為光滑、成型質量高,所以許多DLP機型被定位為珠寶級別。筆者認為DLP成型技術較高以及光敏樹脂列印出來的物體性能較好。光敏樹脂材料也被稱為UV材料,是由單體聚合物與預聚體組成。這種材料可在特定波長紫外光聚焦下完成固化。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1.使不可能的設計成為可能準確地呈現複雜設計的能力是3d列印的最大優點之一。例如,它已經徹底改變了珠寶市場。這只是開始。其他還有像執行器、LED和音頻設備這樣的元件可以嵌入到具有新響應度的3D列印藝術作品的結構中。
  • 中國12歲男孩植入3D列印脊椎 全球首例
    中國12歲男孩植入3D列印脊椎 全球首例 2014年08月29日 16:03作者:張彬彬編輯:張彬彬   [泡泡網 前沿電子頻道] 據外媒報導,日前,北京大學研究團隊成功地12歲男孩明浩身上植入了3D列印脊椎,這屬全球首例。
  • 圖說中世紀城堡3d列印建築全過程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展現了很好的能力及潛力,就在幾天前,3D列印10幢建築落戶上海,當時引來廣大的關注,在質疑聲的同時,很多都呈現了對3D列印技術的讚嘆。下面組圖呈現了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人承包商Andrey Rudenko用3D印表機列印中世紀城堡的過程。
  • 世界首例3D列印個性化「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2018年2月7日,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這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發射系統,如果計劃進展順利,這枚火箭會將有效載荷送入火星軌道,包括火箭上負載的馬斯克紅色特斯拉跑車以及名為「星際人」的假太空人。
  • CELLINK推出第一款通用型生物3D列印油墨
    【PConline 資訊】生物3D列印一直就是醫學領域非常熱門的話題。現在,瑞典初創公司CELLINK推出通用型生物油墨,旨在為生物3D列印領域建立一個統一標準。  CELLINK公司開發的通用型生物油墨,具備最佳的生物相容性和列印保真度,因此可適用於多種應用和生物3D列印,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花費在開發適合人體組織結構生物材料的經費。
  • 銳意進取,中建集團在3D列印建築領域取得「雙料冠軍」
    中建集團還打造了世界首例原位3D列印雙層建築。CCTV-10《創新進行時》欄目連續推出5集紀錄片,對此作了專題報導。中建集團在3D列印建築領域取得「雙料冠軍」這兩個「雙料冠軍」有何亮點藍寶帶你一睹為快第一「冠」:世界首個3D列印商用建築杜拜3D列印未來辦公室毗鄰杜拜世界貿易中心建築面積為250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根據設計需求,我們可以應用多種不同材料來進行3D列印珠寶,比如多功能塑料、金屬銀,鉑,黃銅,青銅和鋼,針對金和銀等材料。那麼怎麼根據這一些材料進行3D列印呢?目前珠寶3D印表機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能夠直接列印出貴金屬實體模型的3D列印技術,即雷射燒結技術;另一種是運用了3D列印技術先列印出蠟模,然後再應用失蠟法等工藝,將貴金屬澆築翻模,再進行簡單後期加工處理,即可得到珠寶首飾成品。
  • 震驚全球的幾大3D列印尖端技術突破
    比如,這款引擎的燃燒室壁厚只有0.3mm,這樣的厚度只有3D列印技術才能做出來。」據了解,在研製3D列印引擎的同時,VIAM和FPI還在研究能夠成功裝載這種引擎的無人機。據FPI所說,這一項目完成後,雙方還將繼續合作,深入研發俄羅斯增材製造技術、材料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