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脊椎成功植入人體
日前,袁先生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劉忠軍教授主刀,成功植入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在他的脊柱上完成長達19釐米的大跨度支撐,以替代被徹底切除的椎體。 手術6個多小時後,袁先生被推出手術室。由於術中出血量小,生命體徵平穩,術後他未被推進ICU,直接回到普通病房。
-
世界首例3D列印個性化「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2018年2月7日,28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在德國杜塞道夫站室內賽中,以6秒43奪冠並再次打破亞洲紀錄。繼上月27日及3天之前分別跑出了6秒50和6秒47之後,這是蘇炳添11天內第三次刷新亞洲2018賽季最好成績,同時也第二度打破亞洲紀錄。
-
4WEB醫學的3D列印脊椎側桁架系統獲得FDA市場準入許可
金屬3D列印的特殊優勢是人工椎體被製成微孔結構,形狀像海綿一樣,類似我們骨頭中的骨小梁。有了這種『骨小梁』,相鄰正常椎體的骨細胞可以長入其中,最終二者融為一體,從而實現骨整合。2016年7月27日,3D列印骨科植入物的行業領導者4WEB 醫學公司宣布,該公司的3D列印脊椎側桁架系統已經獲得FDA的510K市場準入許可。
-
全國首例3D列印人工椎體技術用於治癒胸椎腫瘤
用3D列印出一段胸椎,替換部分脊椎,讓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的脊柱重新「立」起來。這是浙大一院骨科最近完成的3D列印兩節段人工椎體技術應用於胸椎腫瘤手術,也是國內首例將此項先進技術運用於脊柱多節段的手術。
-
世界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 將來有望移植人體
近日,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公布,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出了全球首個完整心臟,該心臟包括細胞、血管、心臟以及心室,此前也有過3D列印心臟,但是都未列印血管、心臟也不包含細胞。該研究首席作者、特拉維夫大學分子細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學院教授Tal Dvir表示:「過去曾經有人成功3D列印過心臟,但使用的不是生物材料,也並未列印出細胞或者血管。
-
2017年3D列印技術的7大新進展
廣東完成首例3D列印換脊骨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省骨科醫院)骨腫瘤科團隊成功為一名脊索瘤患者切除了脊椎,並植入3D列印人工椎體,這是廣東完成的首例3D列印換脊骨手術。個性化的3D列印人工脊柱更有利於保護神經,並利於術後骨癒合。
-
世界首例!12歲男孩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網友:真給中國長臉!
7月28日,廣東佛山12歲男孩劉柏言和爸爸成功橫渡瓊州海峽。總遊程21.3公裡,劉柏言用時7小時29分!據悉,此為世界首例12歲男孩父子同遊成功橫渡瓊州峽谷!網友對此也議論紛紛——劉柏言的爸爸劉志敏說,孩子小時候身體不好,6歲開始我就讓他遊泳鍛鍊,從2019年9月起每周練長遊每次七八個小時。這次橫渡每個人都有一艘船跟著保護,「想給他的人生多一點經歷」。
-
世界首個3D列印 人工椎體植入成功
人體椎體結構示意圖及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節段脊椎腫瘤,並利用世界首個3D列印多節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長達19釐米大跨度椎體重建手術。這標誌著我國3D列印技術正式開啟人工椎體時代。
-
TOP:10種最具創新性的3D列印醫療植入體
> 2018年4月,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來慶國為一名10歲兒童進行了3D列印鈦合金「下頜骨」植入手術,經複查確認沒有併發症,手術宣告成功。這是國際上首例低齡兒童下頜骨缺損3D修復重建手術。
-
中國3D列印球形鉭粉走在世界的前列
今日,英國金屬粉末生產商LPWTechnology正在與鉭鈮專家GlobalAdvancedMetalsPtyLtd(GAM),合作開發用於金屬3D列印的球形鉭粉,並論證其有效性。而在這方面,中國顯然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全國首例應用3D列印+AR增強現實的骨科手術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3月21日,威海市中心醫院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和「3D列印技術」高科技手段,順利完成了一例骶尾部巨大梭形細胞瘤切除及椎體置換手術,這是該院3D列印技術在骨科手術上的一次成功嘗試。
-
全球首例3D列印完整心臟問世 相關概念股潛力無限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多家媒體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用革命性的3D列印技術,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體組織,列印出了全球第一個完整的心臟。研究人員將這項成果稱為「重大醫學突破」,並成功提高了移植的可能性。
-
全球首例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源點火測試成功
2017年12月4日晚,由工業級3D列印領航企業華曙高科與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合作研發的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Ion
-
全球首例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源點火成功
2017年12月4日晚,由工業級3D列印領航企業華曙高科與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合作研發的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Ion Thruster)源點火測試成功!此次測試推力源器宏觀參數穩定,束流分布均勻,驗證了3D列印離子推力器核心部件的可行性,首次實現了3D列印柵極應用於離子推進器源並成功點火和穩定工作,堪稱國內3D列印交叉電推進領域的重大裡程碑事件,也標誌著華曙高科3D列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邁上了一個新高度。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對人身體各部位的複製是高度定製化的產品,通過3D列印這些部件可以與身體完全契合,與身體融為一體。以骨骼為例,當人體的某塊骨骼需要置換,可掃描對稱的骨骼,再列印出相應的骨骼,最後通過手術植入體內。其中3D列印人工椎體於2016年獲批上市,為世界首例獲批上市的3D列印人工椎體。
-
邁普科技啟動上市輔導,為首家運用生物3D列印技術開發植入醫療器械...
據IPO早知道消息,12月3日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證監局提交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來源 |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編輯 | C叔邁普科技於2008年由留美博士團隊回國創辦,是中國首家運用生物3D列印技術開發植入醫療器械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經在廣東、美國和德國擁有子公司。
-
FDA批准3D列印側向脊柱桁架系統進入市場
7月27日,3D列印骨科植入物的行業領導者4WEB Medical公司宣布,該公司的3D列印外側椎間融合裝置已經獲得FDA的510K市場準入許可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中國也有150萬病人在等待移植。實際上,在過去的30年中,美國進行的腎臟移植手術數量超過了所有其他器官移植手術的總和,在中國,每年甚至超過40萬人等待腎移植,其中僅6000餘人可以獲得腎源。根據美國腎臟組織的統計,每月有3,000多名新患者加入腎臟候診名單。這巨大的患者需求促進了再生醫學和生物列印腎臟。阻礙3D列印腎臟發展的技術挑戰很多。
-
天生無右手6歲男孩裝3D列印手 圖
近年來,3D列印這一革命性的製造技術逐漸在醫療領域廣泛應用。8月17日,一名先天殘疾的法國男孩獲贈了一隻為其量身訂製的3D列印假手。 據法國媒體報導,來自法國東部伊澤爾省的6歲男孩馬克桑斯天生沒有右手。
-
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成功植入
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成功植入 本報訊 12月18日上午,北京同仁醫院耳科夏寅主任在澳大利亞專家Goedon Soo教授指導下,成功為36歲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苗先生實施了國內首例骨錨式助聽器(BAHA)植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