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設備進行紅外測溫。通訊員 常虹 攝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1-30 11:18:27 來源: 大慶日報

舉報

  各裝置運行平穩,無異常信號

  全國首座國產自動化變電所改造升級

  本報訊(記者 朱麗傑)日前,全國首座國產綜合自動化變電所——中油電能供電公司變電運行部登峰一次變電所,經過全面升級改造,實現完美「變身」。截至11月24日,各裝置已平穩運行兩個多月,無異常信號。

  「登峰一次變電所改造後,新的保護裝置信息由原來的英文字母或單詞報文升級為全漢字信息顯示,保護動作直觀明了,且後臺報文有明顯顏色區分,可直接作出判斷,保證了電網應急處置時間,可迅速恢復電網正常運行。同時,新裝置採用乙太網雙網口傳輸,改變了以往傳輸速度慢、頻繁出現通訊中斷進站值班等現象。」變電運行部登峰巡視操作隊隊長趙鑫介紹說。

  據了解,登峰一次變電所於1994年建成投產,曾在2000年進行設備升級,一直無人值守,已安全運行26年。由於舊裝置屬「高齡」運行,廠家不再生產相關配件,設備缺陷難以消除,運行可靠性大幅度降低,綜合自動化裝置急需整體升級換代。日前,電能人對這個變電所二次微機裝置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此次改造工程量大、項目複雜、時間緊迫,不僅要對變電所內凍脹上拔傾斜嚴重的構架基礎進行加固、對6千伏線路出線進行土建施工,還因受系統運行方式限制,需要採用一段停電改造、另一段運行的方式,安全風險較大,對參與改造的幹部員工來說是一場攻堅戰。

  改造過程中,他們安裝了新型綜自裝置,對綜自組網方式進行升級,由LAN網升級為乙太網,並採取雙網口配置,極大提高了網絡傳輸速率;對綜自裝置的對時方式進行升級,由網絡對時改為B碼對時,進一步提高了對時精度。

  電能人不斷與綜自廠方溝通,首次採用「雙端預置法」,實現了工藝「大升級」。以往,廠家都是到施工現場對裝置保護屏進行內部配線,即使是兩個人配合完成,也至少需要3天時間。保護屏外部與內部配線需要逐點一一對應,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細緻查看,極易出現問題,影響設備安全運行。此次,他們將配線場地「搬」到廠家,提前對原有的保護端子排兩端的接線信息以及舊保護屏內部尺寸和結構,進行了細緻的測繪、記錄,並在綜自廠方內模擬保護屏櫃特徵,提前完成了新裝置屏內配線,大大提高了接線的準確性,減少了二次接線工期,給驗收和調試工作贏得了更多寶貴時間。

  在敷設6千伏設備通信電纜時,變電檢修部的檢修人員遇到了難題。連日降雨和地勢低洼造成電纜溝內積水較多,電纜溝的水泥蓋板上又覆蓋了大量水泥砂漿,敷設難度直線上升。現場工作負責人楊洲自行購買了穿線器,帶頭鑽進狹窄的電纜溝,對電纜進戶口牆體進行處理。8名檢修人員先把電纜穿進手臂粗的塑料管,經過90度拐角或是遇到封堵的牆體時,就鑿開牆面,重新「穿針引線」。他們在每一個容易卡線的地方都安排了人員配合接應,保證了通信電纜順利穿過。

  僅用30天時間,登峰一次變電所完成「大變身」。全新的環境、全新的設備、全新的形象,這個變電所開始了全新的徵程,將繼續肩負起「為油保電」的責任和使命。

  

  對設備進行紅外測溫。通訊員 常虹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網中方供電公司:紅外測溫「把脈」專變設備健康運行狀況
    懷化新聞網訊 12月1日,國網中方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來到湘商產業園區,利用紅外測溫儀對專變線路、設備進行全面體檢,及時「問診」設備運行健康狀況,防止專變線路設備出現「發燒」事故,確保設備安全可靠運行。為確保電網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防止專變故障出門引發的主幹線路跳閘事件。
  • 紅外測溫設備試驗室檢測技術的應用
    1、概述電力系統設備都與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從安全經濟觀點出發,對設備熱狀態進行在線監測至關重要,紅外非接觸測溫技術可滿足電力生產設備在高電壓、大電流運行狀態下的測溫要求。
  • 紅外測溫技術成為快速進行人體測溫的有效手段
    溫度安檢門是預防傳播性疾病測溫快速篩查設備其中之一。所謂的測溫安檢門是將紅外測溫系統集成到傳統通過是金屬安檢門上,達到測溫、安檢的雙重目的,阻止體溫異常以及攜帶有違禁品的人員通過。而主流測溫安檢門主要為紅外測溫安檢門和熱成像測溫安檢門,在紅外測溫安檢門中紅外測溫探頭是測溫安檢門的關鍵部件,其原理,是通過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電磁波,再將傳感器的升溫情況轉化為溫度信息,從而測量體溫。但是長期以來紅外熱成像技術更多地應用於軍事領域,並沒有成為一種日常的主流設備。
  • 高溫下瀏陽供電「白+黑」紅外測溫 線路「體檢」忙
    目前電力迎峰度夏已進入關鍵期,為保證高溫負荷期間,瀏陽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近日,國網瀏陽市供電公司及時組織輸變配各專業人員採取「白+黑」模式,積極開展紅外測溫工作,給所轄31條110千伏輸電線路、33座變電站及轄區內所有10千伏線路、臺區進行實時「體檢」。
  • 青島市南農貿市場新上「遠紅外線測溫設備」!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近日,到過市南團島鑫大眾農貿市場、浮山所農貿市場的市民發現,進入市場再也不用排隊進行人工測體溫,而只需佩戴口罩亮出本人健康碼,就可以便捷進入。近日,市場的3個入口全部裝上了「遠紅外線測溫設備」,自動檢測體溫十分便捷。
  • 青島市南區農貿市場遠紅外線測溫設備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測溫數據
    近日,到過青島市市南區團島鑫大眾農貿市場、浮山所農貿市場的市民發現,進入市場再也不用排隊進行人工測體溫,進行焦急的等待。只需佩戴口罩亮出本人健康碼,進出非常方便快捷。2020年12月24日上午,記者早早來到團島鑫大眾農貿市場,發現市場的3個入口,已經全部裝上了「遠紅外線測溫設備」,一改以往的人工測溫,全部由「遠紅外測溫」進行自動檢測,十分便捷。凡是進入市場的人員,只要佩戴口罩,亮出健康碼,就暢行無阻。以往人員擁擠在一起,排隊等候現象再也看不到了。
  • 北京各火車站370套紅外線測溫設備上崗,旅客通過即測溫
    返程階段,鐵路部門採用多項新設備、新措施,助力疫情防控。截至2月8日,北京鐵路局為管內各車站及列車,配備門式紅外測溫儀12臺、固定式紅外測溫儀202臺、手持移動測溫儀1928個。採取固定紅外和移動式手持測試體溫相結合方式,確保所有進出車站人員和旅客人人測溫。目前,北京地區各車站共計配備體溫檢測設備370套。
  • 紅外在線測溫技術在設備狀態監測系統的應用
    根據現有測溫檢測設備的技術性能等級可分為:普通測溫探頭、紅外測溫探頭、光纖溫度傳感器、焦平面移動式紅外熱像儀、在線式紅外監控熱像系統。根據各變電站實際業務需求,220kV變電站以上都應配置監控時間更長性能更高的紅外熱像儀。
  • 無源無線測溫與紅外測溫區別與優缺點
    電力系統中的紅外線測溫技術是無線測溫技術成熟之前被廣泛採用。無線測溫的出現就是為了彌補紅外測溫的一些缺點的技術升級。那麼無源無線測溫具有哪些區別與優點呢?紅外測溫採用紅外技術遠距離採集溫度數據,而無線測溫是將溫度採集設備固定在需要測溫點,利用無線技術將採集溫度集成到輸出設備。
  • 紅外測溫原理是什麼 紅外測溫儀的介紹
    當我們購買了房子之後,都會做一個最詳細的消毒,一般的話買的是二手房才會消毒,新房子的話根本不需要這個流程,那麼如果要做消毒的話,可以採取各種各樣的機器來進行,這樣的話比人工消毒更加仔細一些,所以,建議大家看一下紅外測溫的原理是什麼,紅外測溫儀的介紹有哪些。
  • 【抗疫利器】MEDICAS 醫學雙攝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MEDICAS是一款高性能的面部實時檢測紅外成像測溫儀,可以對面部或體表溫度進行精確測量,測溫精度高達0.3℃;可快速準確地鎖定溫度異常人員並自動報警,非常適合醫學研究、公共安全、流行病疫情現場監測和防控等領域。
  • 深圳精敏推出紅外測溫門紅外測溫儀紅外熱像儀測溫篩選系統!
    近日了解到一些車站、醫院、機場、大型商場分別引進紅外線測溫門、人群熱像儀測溫篩選系統、紅外測溫篩選儀用於自動快速測溫。旅客在走過儀器時就自動進行體溫檢測,經紅外測溫儀確認體溫無異常的旅客可直接通行,無需再進行人工測溫。今天有幸採訪到這些設備的製造廠家深圳市精敏數字機器有限公司的匡經理。
  • 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投入使用,助力疫情防控提質增效
    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正在替代傳統的體溫槍檢測手段,在臨淄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2月10日,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系統,在臨淄區政務服務中心順利測試安裝投入使用。目前這套系統在濟青高鐵臨淄北站、北大醫療齊魯醫院、臨淄國際商會大廈等大流量防控區域正陸續測試安裝。
  • 紅外測溫儀居然不是發射紅外線進行測溫?
    工作人員拿著紅外測溫儀向你額頭、手臂等地方開一槍,顯示屏就顯示出了你的體溫。那麼為什麼沒有接觸就可以達到測溫的功能呢?紅外測溫是發射紅外線進行測溫嗎?從按下扳機向你開槍到顯示數字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讓我們細緻入微,揭開其神秘的面紗。紅外線是如何被發現的?1665年英國倫敦發生一次大瘟疫,照成十萬多人死亡。
  • 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準確度讓人意外
    紅外測溫,精準感知溫度近期,溫度計、測溫槍是大家使用頻率最高的物品之一了。而日常生活中,想要查看身體溫度、水溫、室內外以及特殊製冷設備溫度,也都少不了一臺精準的測溫設備。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版對很多物體都可以測溫,小編拿了一杯奶茶來試下。用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版和測溫槍對著奶茶進行測溫,結果相差在0.2℃,準確性是很不錯的。
  • 科普帖:火車站的紅外熱像儀是如何測溫的
    紅外熱像儀測溫是如何實現人體溫度精準篩查?近日,國內專注熱像研發領域10年的上市企業FOTRIC飛礎科,應用工程師李工做技術解答。首先,李工以人流密集的火車站的測溫需求為例,日客流量為10萬人次,如用測溫槍對所有人進行體溫篩查,按照一個人平均3秒鐘計算,全部測完10萬人次需要83小時約3.5天,顯然不合理。
  • 原來紅外測溫是這樣玩的~
    背景3月12號,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性流行病,迄今為止全球已有超過3000萬感染的病例,中國雖然較早地爆發了疫情,但隨即採取了強力有效的措施率先控制了疫情的傳播,這些措施中包括廣泛地使用非接觸紅外測溫對疑似發熱進行篩查
  • 紅外測溫,穿梭在疫情防控內外的利器
    非典發生後大家花費了幾天時間,改了一版用於人體測溫的熱成像儀,並迅速將設備配置到火車站、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場所。2020年1月21日,武漢的三個火車站以及天河機場已經配備好高德紅外的測溫設備,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建立起來了。如果說非典時期高德紅外是臨場應戰,那麼今年年初的的新冠抗疫則是主動出擊。
  • 紅外測溫,加入了疫情防控戰
    紅外測溫的必要性事實上,「AI紅外測溫」的關鍵,仍然在於「紅外」二字,也就是生產紅外測量儀器必然要使用的「紅外熱成像技術」。圖片來自王華偉博士的論文《基於紅外熱成像的溫度場測量關鍵技術研究》與其他測溫方式相比,用熱紅外線進行測溫的好處就是「直觀」、「非接觸」以及「24小時不間斷工作」。
  • 亮亮視野發布AR+AI雙光譜紅外測溫方案
    利用先進的雙光譜紅外熱成像技術,亮亮視野的AR眼鏡能夠實現遠距測溫,對3米遠的多個移動目標進行測溫和人臉識別。這就能保證在安全距離範圍外進行準確測溫,避免了使用手持紅外體溫計造成的距離過近的困擾。雙光譜紅外測溫+黑體矯正+ AI算法,有了這些"黑科技"的加持,亮亮視野的測溫設備擁有了堪比柯南的智商。通過嚴苛的黑體矯正,亮亮視野AR眼鏡能準確測溫,嚴控誤差。AI算法則讓設備在複雜環境下始終保持"智商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