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唐燁
編輯:俊熙
發動機可謂是當代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中的各種機械設備都需要發動機帶來動力,除了民用以外,發動機在航天領域是頗為重要。並且航天領域所使用的發動機更難研發,高門檻的要求讓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沒有能力進行獨立研發,而我們中國則通過自己去的努力成為了少數可以自主研發航天發動機的國家之一。
達成新成就,三模式組合發動機問世
近期,又有一則好消息傳來。據觀察者網報導,我國首款組合動力發動機在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問世。該發動機的問世代表著中國的航天領域取得了新成就,並且在工業技術上超越了美國,畢竟美國的組合發動機還處於樣機測試階段。
所謂的組合發動機其實就是,發動機內採取了2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工作模式,多種的工作模式可以讓其適應多種的工作,在各個方面都可以發揮出發動機最大的功能性。我國的國產新發動機含有三種不同的動力,即火箭發動機、超燃衝壓發動機和渦噴發動機三種發動機混合作用,該發動機的出現代表了跨時代的進步。至於美國的樣機則採用的是渦輪風扇加上渦輪噴氣組合的,有亞音速及超亞音速兩種工作模式。
三模式各不相同,各自掌握核心技術
我國新式發動機三種模式各不相同,火箭發動機由於自身帶有氧化劑,所以它不需要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就可以進行工作,因此在大氣層外可以更順利的工作,中國對於該技術的掌握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
而超燃發動機自身可以帶來強大的動力,讓設備達到超音速的工作狀態,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超燃效能帶來的能量推動發動機,其推進功率更是比同體積的火箭大4倍,是超音速武器的最佳動力裝置。
最後的渦噴發動機相比前兩者來說其構造就簡單多了,簡單的結構及優秀的推動力讓其成為了之前我國戰鬥機使用的主要發動機,在早期的一代、二代噴氣戰鬥機中,該發動機被廣泛的應用,而後來的幾代戰鬥機中則普遍更換成了渦扇發動機。
至於更換的原因就是因為早期的渦噴發動機油耗太大,且推動力相比之下不如其他發動機,因此進行了替換。新一代的渦噴發動機可以在低油耗的情況下發出最大的推動力,其能效可以發揮到最大。
現如今中國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中國,美國之前雖然在各領域上都佔有先機,但是這並沒有讓中國氣餒,如今中國更是在工業領域做到了趕超美國,用技術打破了時代的限制,這是一次全新的改變,更是一個嶄新的裡程碑。
免責聲明:本文由《大漠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