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的誕生,從10的負34方秒帶你看宇宙歷史之旅!
雖然還有許多的問題等待著被揭開,但我們對宇宙的歷史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好的描述。現在,讓我們首先回到宇宙誕生之後的最初時刻……(下文前三均是10的負多少次方)普朗克時期時間:< 10秒理論物理學家對普朗克時期所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
-
宇宙的數量至少高達10的500次方個!
宇宙大爆炸後為什麼會產生物質?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加速膨脹?種種的疑問讓我們覺得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殊不知其實是我們也僅僅只是眾多可能性的一種,僅此而已!宇宙暴漲理論和暗物質理論支持了多元宇宙的存在!在宇宙大爆炸理論誕生之後,科學家不久也提出了宇宙暴漲理論。宇宙暴漲的速度有多誇張呢?
-
宇宙膨脹速率可以比光速快很多,為什麼愛因斯坦還說光速不可超越
當你想到宇宙從何而來,你可能會想到熱的大爆炸是我們的起源。根據大爆炸理論,我們從一個早期的、密集的、均勻的高能量物質和輻射狀態開始,然後膨脹、冷卻、聚集成今天我們居住的宇宙。但在大爆炸之前,宇宙經歷了一段宇宙膨脹時期,這為我們今天觀察到的宇宙的誕生創造了初始條件。在膨脹期間,宇宙以指數形式膨脹,短短一秒內將一個極小的空間區域的結構拉伸得非常遠,遠遠大於今天可見的宇宙。
-
【宇宙出生日記】傳說中的大爆炸,宇宙的野蠻生長
它是個沒有體積的……什麼呢?說天體也不對,說物質也不準——大家領會精神就好了~所謂的奇點,沒有體積,卻有著恐怖的質量,因此它的密度是無限大的,溫度也是無限高的。因為一個科學家還不知道的原因,它就炸了。整個宇宙,就像一個迅速膨脹的氣球,從此誕生了。
-
宇宙大爆炸以後,宇宙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到現在的?
這個年齡通過與目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結合後,科學家便推測除出了宇宙誕生之初發生的事,也就是知道了宇宙是如何一步步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的。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的一瞬間,宇宙在一個普朗克時間內就達到了一個普朗克溫度,也就是說宇宙在10^-43次方秒內達到了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②宇宙膨脹時是什麼樣的?
但是大爆炸並不是宇宙的開始。在它之前,有一個稱為「宇宙膨脹」的時期,它出現得更早,它為大爆炸的產生提供了初始條件。瘋狂的膨脹宇宙膨脹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與我們「可觀測的宇宙」完全不同的景象。想像你(是一個粒子)位於時空結構中的某個位置,你的對象(是另一個粒子)就在你身旁。現在,影響你們距離的唯一因素,是宇宙的膨脹。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②宇宙膨脹時是什麼樣的?
宇宙充滿了物質和能量,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對其進行了觀測。原子在引力的作用下,經過數十億年,凝聚成片成團,逐步演變為行星,恆星,氣體雲,單個星系,星系團等,它們構成了如今這個巨大的宇宙網絡——我們稱之為「可觀測的宇宙」。自「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宇宙一直在膨脹和冷卻。但是大爆炸並不是宇宙的開始。
-
宇宙膨脹或許像冰花的生長,宇宙暴漲超光速之謎
有可能宇宙暴漲速度就是量子糾纏速度,所以宇宙大爆炸速度超光速。關於這一點,我之前寫過一些文章和回答,今天又看到了類似的問題。1965年,兩個美國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給天線除噪聲的時候,發現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噪聲,跟大爆炸理論預言的微波的特徵非常吻合。
-
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三分鐘內發生了什麼?
上面主要是從微觀粒子的角度闡述的,大爆炸理論的另一個支柱描述大尺度宏觀結構的廣義相對論。大爆炸是說整個時空本身在膨脹,爆炸發生在時空每一點。有個經典的比喻說,把氣球吹得越來越大,從氣球上的每個點看其他點,都在遠離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觀測到幾乎所有星系都在遠離自己。
-
從微宇宙模型和 宇宙膨脹的不同看法 論黑洞的逃逸速度最少是多少。
前面發表過《宇宙直徑的思考》和《從微宇宙模型,猜想宇宙大爆炸的哈勃常數》和《猜測宇宙質量是多少,驗證曾經的宇宙爆炸原點最少多少光年。》解釋一下看法。涉及到點是平方釐米涉及到點是立方釐米 。
-
第十篇:宇宙的膨脹與大爆炸
於是愛因斯坦在方程式中添加了一個常數,終於有了這個常數,宇宙達到了「靜態」,不收縮,也不膨脹。愛因斯坦覺得這是人為添加的常量,覺得不太踏實。終於,10後哈勃的發現宇宙正在膨脹,這也使得愛因斯坦宇宙「靜態」理論是錯誤的,那個用來抵消宇宙膨脹的常數就多餘了,愛因斯坦也覺得自己錯了。那麼,宇宙會不會一直膨脹下去呢?宇宙為什麼會膨脹了?宇宙膨脹的速度有沒有變化呢?
-
深邃的宇宙(天文科普)
請看下圖:宇宙大爆炸示意圖宇宙起源經歷了三個階段:一:宇宙創生階段:它是宇宙誕生的起點,大約在137億年前大爆炸的奇點,此時的宇宙具有極高溫度、密度和壓力;接下來很快進入普朗克時代,大爆炸後的10的負34次方秒,溫度下降到10的32次方K,密度為每立方米
-
在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前提下,宇宙膨脹速度有多快?
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有一個起點,也就是大家常常提起的奇點,而宇宙的形成源自於奇點的爆炸,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宇宙經過不斷的膨脹和演變,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有關於宇宙的大小,據科學家們的說法就是直徑達到920億光年,半徑453.4億光年。
-
宇宙大爆炸是什麼?宇宙大爆炸是怎麼發現的?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宇宙曾經發生過大爆炸,1948年的4月加莫夫與天體物理學家阿爾弗貝特共同撰寫了一篇關於宇宙起源的文章,文章說,在2000億年前,我們的宇宙的空間極其的微小,其中所有的物質都緊緊地擠在宇宙蛋或者是原始火球內,其溫度高達10^12次方攝氏度。
-
「大爆炸之前」的宇宙什麼樣?
50多年來,大爆炸理論在宇宙學中逐漸具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眾多科學家用來描述宇宙的起源。該理論還包括了一段暴脹時期,發生在大爆炸之後的極短時間內。在暴脹之後,宇宙繼續膨脹,直到今天,但速度低得多。多年來,宇宙暴脹和宇宙大爆炸也一直受到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的挑戰,但每一次有新的關鍵觀測結果出現時,那些替代的觀點就都消失了。
-
從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誕生 | 進化的歷史004
但相比生命所處的背景——宇宙,我們將瞬間渺小的不值一提。天文學家通常認為可觀測宇宙為130億光年的尺度約為1.3×10^24Km,物理學家認定的最小空間尺度是普朗克尺度在10^−35 m,兩者之間整整跨越了59個數量級。而生命的尺度在10^−8米 ~10^5米大約13個數量級。考慮到這是數量級而不是真正尺寸,生命存在的尺度只是宇宙中間很薄的一層。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①大爆炸之前就已膨脹?
大爆炸未解決的問題20世紀的20年代至70年代,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已經較為成功地解釋了宇宙的起源,除了以下幾個問題尚未解決:1、如果宇宙誕生自「大爆炸」,那麼,大爆炸本身又來自哪裡呢?「奇點」是從理論物理學允許的範圍一直倒推不斷膨脹和冷卻的宇宙而得出的,本質上,是將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和能量打包到一個點中。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①大爆炸之前就已膨脹?
例如,以大爆炸理論為基礎,提出新的預測。這將使我們能夠在不對大爆炸理論做任何更改的情況下,將新理論與之進行對比。第一種方法通常被相信「景觀宇宙理論」或「多元宇宙理論」的人所推崇,但這明顯是不科學的。第二種方法的採用產生了「宇宙膨脹理論」,由艾倫·古斯於1980年提出,這是迄今為止更為宏偉的構想。
-
大爆炸、暗物質與宇宙的命運
宇宙到底是如何構成的?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時間。按照目前宇宙物理學的理論,宇宙起源於一場宇宙大爆炸。宇宙的形成是目前人類的終極問題,對於宇宙大爆炸的探索,科學家們是否已經有答案了呢?宇宙是如何膨脹的?宇宙有可能還會再爆炸一次嗎?暗物質又如何被發現?人類是否將會陷入永恆的孤寂?
-
假如我們有足夠強大的望遠鏡,能看到宇宙誕生的起點嗎?
廢話不多說了,讓我們沿著大爆炸的時間線,重溫一下創世的過程:大爆炸之後10^-43(即10的負43次方)秒之內:普朗克時期,在第一個普朗克時間內,宇宙由一個點擴大到半徑10^-33釐米,這麼小的體積裡包含著全宇宙的質量和能量,會是個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