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的城市更新帶動了禪城的經濟快速發展
蛻變成現在的灣區極核
在各種大型商業MALL出現之前
禪城的商業只是由一條又一條的小小商業街組成的
經過多次的城市更新,禪城也在逐步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小小街市變成了商業綜合體,而你還記得它以前的樣子嗎?
120萬㎡巨無霸舊改地塊,「普君墟」十年蛻變
文昌、祥安、風箱、京果、蓑衣、賣籮、線香、牛肉、麵粉……
這些不是普通的名詞,而是當時普君墟各個街巷的名稱。工商業發達的古鎮佛山,「貨以區聚」,街以貨得名,這幾條街巷就屬於當年「三圩之首」的普君墟。普君墟在佛山的經濟發展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性。而普君墟後來也發展出了幾個細分的市場,如豬崽市、牛市、貓市等很多物品遵循一旬一市的交易原則,少數物品是一旬兩市。隨著交易的日漸繁榮,普君墟四大街逐漸形成,分別是蓑衣街、京果街、線香街、塔坡街。
普君市場可是當時佛山最最熱鬧的市場,也是佛山最大的市場,很多佛山人每逢有過節,喜事都會過來大採購。這裡曾被叫過「普君墟」、「塔坡墟」、「太上墟」、「普君新墟」。隨2007年禪城城市更新在普君片區的開展,通過有效整合規劃,普君就變成普君新城,繼承佛山中心地段的商住區域,深化和提升了佛山的整體形象,也令普君向更新的時代邁進。
再見,高基街燈光夜市!
說到高基街,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這裡曾經有熱鬧的昇平商場、松風路迎春花市,而對於眾多老佛山人來講,這裡還有一個燈光夜市。90年代,為了解決下崗工人再就業問題,方便流動攤檔的管理,佛山開始設立燈光夜市,所以高基街又戲稱為「下崗街」。在2000年東方廣場興建,福祿路升級後,高基街便成了目前禪城區唯一的一個燈光夜市。然而隨著光陰逝去,雖然我們還留戀人潮湧動的夜市繁華煙火,但城市升級的到來也不得不說再見。今年,禪城探索疏堵結合管理機制,推進高基街燈光夜市拆遷工作,高基街終究還路於民。
燎原路,大榕樹下的慢生活
燎原路於1959年建路,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命名。建路前,燎原路原為麒麟巷、對龍巷、太原坊。1979年,燎原路再一次擴建後,這裡又成了佛山賣衣服鞋襪的一條商業街。街道兩旁架起了鐵棚,成為整個八九十年代的商業旺地,更不用說,那裡的糖水鋪,炸物店是很多老佛山的學生回憶,盡頭的銀花中心也是我們偷偷玩過電子遊戲的地方。如今隨著大型商業MALL的興起,禪城也迎來了適應灣區發展,城市更新的使命,燎原路也已進入舊改進程,納入東華裡舊改的一部分,將來也會重新打造成為新的商住中心,繼續服務於佛山。
高基街、普君墟、燎原路都是環繞在祖廟附近的商圈,而祖廟是佛山歷史的發源地,古今經濟、文化中心,到現在仍是佛山文化、政治、經濟的重要發展區域。在祖廟周邊環繞的主要有7大商業體環繞,如嶺南天地、NOVA嶺南站、東方廣場、興華廣場,鉑頓城、百花廣場、普君新城步行街。
隨著禪城城市更新,祖廟中心擴大,祖廟西片區成為外擴「第一站」,祖廟以西片區將會成為下一個商住集中地。隨著「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軌道交通新時代的來臨,祖廟西的城市區位和城市格局正在發生巨變。按照「片區帶動,統籌規劃」的思路,祖廟西片區將首先推進更新,全力打造與經濟發展和中心城區區位相匹配的城市格局。
而祖廟作為禪城的經濟中心,更是禪城多功能的城市中心,其發展更是銳不可擋。
位於祖廟核芯生活圈的東建世紀錦園,更是未來的宜居中心,城市核芯資產。
繁華地段
東建世紀錦園位處千億配套的祖廟核心生活圈,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繁華城市中芯,出行樞紐、生活娛樂、教育學府匯聚點,生活一步到位。
出行便捷
東建世紀錦園1.3公裡範圍內覆蓋有4條地鐵線,佛山地鐵1號線祖廟站、3號線火車站(在建)、5號線汾江中路站(規劃中)、項目西北角為7號線東鄱小學站保護預留地。項目周邊2公裡內有佛山汽車站、佛山火車站家門前還有7條公交線站點,三橫兩縱,交通串聯廣佛,暢享廣佛便捷交通。
醇熟配套
東建世紀錦園位處祖廟核芯生活圈,1.3公裡範圍內,東方廣場、嶺南天地、嶺南站NOVA、鉑頓城等繁華商圈,生活娛樂匯聚點,盡享繁華生活。
優質學府
東建世紀錦園周邊匯聚全齡段優質學府,配套的公立幼兒園、東鄱小學、白燕小學、冠華小學、元甲學校、張槎中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全齡段教育體系,不必孟母三遷,擇鄰而往。
稀缺低密小區
東建世紀錦園以2.6低容積率的設計,合理規劃空間,共布局10棟19-21層的住宅,祖廟稀缺低密度小高層。錦園精工造園,約10000㎡嶺南園林,營造低密城央社區。園林採用本土喜生喜長的植物樹種,營造四季常綠、繁花似錦的園林景觀效果。園林更設有兒童空間、康養空間、休閒健身三大功能區,匠心營造全齡段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