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龍化石的頭骨上居然有一顆1.5mm子彈孔?

2021-01-19 濟世之道

恐龍霸王龍( David Monniaux/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恐龍是出現在2.3億年前的陸生脊椎動物,蟑螂是4億年前出現在地球的昆蟲。這說明,在恐龍出現的時候蟑螂已經在地球生活了很久很久了。在科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恐龍滅絕和隕石撞擊有很大關係,但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會發生劇烈變化,為何偏偏只有恐龍滅絕了?而蟑螂不但沒被滅絕,而且繁殖能力越來越強,生命力越來越旺盛。直到今天,它們已經廣泛分布於世界的各個角落了。

蟑螂是4億年前出現在地球的昆蟲(pixabay)

我們都知道,在本次人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恐龍就是地球的霸主,可是當人類開始出現時,恐龍早就滅絕了,如果恐龍還沒有滅絕的話,實在不敢想像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那麼,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呢?沒有滅絕前它們是怎麼生活的呢?

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列舉過很多原因,例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植物中毒、地球倒轉等等,然而這些都是科學家的推測,並沒有實際的證據。可就在最近,科學家發現了一具奇怪的恐龍化石,那就是這顆恐龍的頭骨上居然有一顆子彈孔!恐龍生活的那個時代怎麼會有子彈子彈哪來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美國一位農民挖掘土地的過程中,挖到了一個僵硬的殘骸,讓農民嚇了一跳,立馬告知當地警方,當地警方發現這是一塊巨型化石,隨後科學家來到這一地方進行檢驗,結果是一個巨型化石是恐龍的化石,把這一恐龍化石帶回了實驗室研究,經過一個星期,專家斷定這幅化石就是霸王龍,但是奇怪的一幕也出現了,那就是在霸王龍的頭骨上發現了一個1.5mm子彈孔,可是在恐龍的年代並沒有人類,彈孔又是從何而來呢?

霸王龍又名暴龍,是二足、肉食性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並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相對於它們大而強壯的後肢和巨大的身體,霸王龍的前肢非常小,但有研究發現卻十分強壯。並且其高度和重量甚至超過很多比它長的肉食恐龍,霸王龍亦是最著名的陸地掠食動物之一。

恐龍二足(Postdlf / wikimedia commons)

因此這讓很多人比較意外,恐龍在當時的年代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和他們抗衡,排除了外界攻擊可能性,這一隻彈孔難道是來自史前文明?還是有人穿越到了恐龍的年代?關於這一子彈孔來源,科學家沒能給出準確的證據,有人說這只是尖銳物體留下的,可是1.5mm的子彈好像只有手槍才能夠造成,科學家為了尋找背後的答案發現了很多未知事物。

隨後的半年科學家們找到了一個洞穴,然而這個洞穴壁畫刻畫了很多未知生物在跳舞,這一未知生物像極了人類,但又和現代人類有很大區別,是否能夠證明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存在過史前文明呢,這類似人形的生物是史前文明,還是我們常常所說的外星人呢?

由於證據不足,科學家不能隨意下定結論,外星人是否存在我們難以確定,因為這麼多年來沒能找到外星人遺留下證據,甚至連它們真實模樣都難以確認,目前了解恐龍最直觀的方法,只能通過發現的化石來推測它們生活習性,至於它們是怎樣從地球滅絕難以知曉。

有人說外星人製造了這一切,恐龍消失後才順理成章的出現了人類,人類起源是一個謎題,或許這一切全都和恐龍有很大關係,或許未來考古學家能再次發現新恐龍化石,希望通過恐龍化石能多為人類解開一個個未解之謎吧。

恐龍(pixabay)

相關焦點

  • 恐龍化石發現子彈孔,是誰留下的痕跡?難道和史前人類有關?
    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地球被恐龍霸佔,目前人類仍然懷疑一個如此強大的地球霸主,是如何從地球上消失的呢?想要直觀的了解恐龍只能通過化石,畢竟化石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品,正是考古學家在挖掘恐龍化石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發現恐龍化石上出現了子彈孔,難道說在三疊紀時期已經有史前人類和恐龍對抗嗎?
  • 霸王龍和巨齒鯊的牙齒化石居然能在網上買到!
    億年之久,而霸王龍無疑站在了食物鏈頂端,但你知道嗎,現在人們居然能在網上買到霸王龍的牙齒化石,當然是真的那種。其中最貴的一顆叫價1.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7.3萬元,之所以這麼貴,是因為牙齒來自一頭成年霸王龍,且尺寸大、形狀飽滿,如下圖所示:據賣家介紹,霸王龍的牙齒很大,橫截面呈圓柱形,同時牙釉質壁很厚,這提供了巨大的咬合力。
  • 2億年前的恐龍,為什麼頭部有一顆子彈?科學家說有三種可能
    據考古發現,霸王龍的化石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但是這個龐大的地球霸主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雖然相隔的年代已久,但很多的恐龍化石還是被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在眾多的恐龍化石中,其中有一隻霸王龍化石引起了科學界的一陣騷動。
  • 考古發現一隻2億年前的恐龍,將其射殺的竟是一顆子彈
    考古發現一隻2億年前的恐龍, 將其射殺的竟是一顆子彈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宇宙是最大生命體。是無限時空周而復始(薛宣林關於宇宙本質-第三宇宙觀)。同類外星人的我們-----人類來到地球應該僅僅8千多年時間。
  • 考古發現一隻2億年前的恐龍,沒想到將其射殺的竟是一顆子彈?
    考古發現了一隻2億年前的恐龍,專家們發現這隻2億年前的恐龍竟然是被一顆子彈殺死了。這太不可思議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古生物學家對發現化石的地方進行了挖掘,發掘出了一堆恐龍化石。隨後,他們經過一周時間,將這堆恐龍化石拼接完成。這時,古生物學家鑑定出這是一具霸王龍的化石。
  • 考古發現一隻2億年前的恐龍,沒想到將其射殺的竟是一顆子彈?
    不可思議的考古發現在美國佛羅裡達半島,一個農民在平整土地的時候,發現了巨大的動物化石。隨即,他就報告了當地的古生物學家。古生物學家對發現化石的地方進行了挖掘,發掘出了一堆恐龍化石。隨後,他們經過一周時間,將這堆恐龍化石拼接完成。這時,古生物學家鑑定出這是一具霸王龍的化石。
  • 恐龍化石上發現子彈孔,寬度1.5mm,誰在白堊紀開了這一槍?
    雖然恐龍早在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就已經在地球上誕生了,但是直到19世紀人類才知道恐龍的存在,而且是英國醫生發現了恐龍化石。在研究一些生物化石時,他發現了一些未知的化石。此後,隨著研究的深入,恐龍被人們正式認識。什麼是恐龍?簡單來說就是「嚇人的蜥蜴」。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是古老的爬行動物,並進化成許多物種。
  • 1.8億元恐龍化石,是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而買家用途未知
    在大自然中,每一種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適應環境的結果,而對於古生物,可以通過化石的研究,還原地質年代的物種特徵,進而研究當時的環境等等,所以化石很有研究意義。300塊骨頭,而「斯坦」的骨架包含188塊已發現的骨頭,「斯坦」霸王龍化石高4米,長約13米,頭骨和脖子上有刺穿的痕跡,可能是打架爭鬥留下的傷痕。
  • 2億年前的恐龍化石,經過科學家研究,死亡原因有些可疑!
    2億年前的恐龍化石,經過科學家研究,死亡原因是子彈射殺?恐龍遺留下來的化石是我們了解這段塵封歷史最好的方式,通過這些化石我們可以還原它們當時在地球上生活的場景以及它們的體型大小等等。在一次考古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一隻來自於2億年前的恐龍化石,對考古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霸王龍化石「史丹」下月拍賣,價格上看800萬美元
    世界上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之一、被暱稱為「史丹」(Stan)的12公尺的暴龍標本,將於下個月在紐約拍賣,金額可能創下同類拍賣的最高紀錄。根據報導,這具有188塊骨頭的霸王龍化石於1987年在南達科他州布法羅(Buffalo)附近被發現,該州黑山地質研究所(Black Hills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考古學家花了3年多將它完整挖掘出土並重建。「史丹」的研究人員估計,它死於約6000萬年前,年齡約20歲。
  • AK47或M16步槍能打死霸王龍?恐龍皮再厚,扛不住人類強大的科技
    有人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AK47或M16步槍能打死霸王龍嗎?先來了解對方的情況,AK47使用7.62mm全威力鋼芯彈,在1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6毫米鋼板、150毫米磚牆、400毫米木板。M16的初速度快,在3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10毫米鋼板。
  • 「恐龍」來了……霸王龍的頭骨首次在國內展出
    本報訊(記者王素英)五個巨大的1:1恐龍仿真模型、50塊古生物化石、120塊影像展板在清晰地告訴人們動植物的起源、進化過程的同時,將會使你進入億萬年前那神秘而又驚險的恐龍時代。  昨日記者在省博物館即將開展的《古生物進化和恐龍展》布展現場看到,五個巨大的恐龍「化石」已經擺放好,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為即將啟幕的恐龍展做準備。
  • 曾經地球上的頂尖掠食者霸王龍,它都有哪些分支,大家知道嗎?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對霸王龍產生了新的興趣,導致從北美東部恢復了42具化石。1967年,威廉·麥克馬尼斯博士找到並找回了名為「MOR 008」的骨架,骨骼數量完成了15%並在黑山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了頭骨。在20世紀90年代,有許多發現,發現的數量幾乎是前幾年的兩倍,其中包括迄今為止發現的兩種最完整的骷髏。
  • 7層樓高的史前生物,能一口咬碎霸王龍的頭骨,結局卻被餓死
    筆者-小文霸王龍也叫雷克斯龍,它們生存於距今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化石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在所有暴龍科屬中,就數霸王龍的體型最大了,它們的體長超過11.4米,個頭超過6米,除了體型以外,霸王龍最恐怖的地方在於它們強大的咬合力。
  • 中國科學家發現霸王龍祖先長有羽毛的證據
    新華網倫敦10月6日電(記者曹麗君)中國科學家在將於7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近日在遼寧境內發現的化石證明,這種古老動物的祖先長有羽毛。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博士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掘到一些恐龍碎片,從其形態上判斷,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身長約1.5米、體重較輕的恐龍,大約生活在1.28億年至1.39億年前。  從其較為完整的頭骨化石判斷,這種恐龍和大約6000萬年後出現的霸王龍相似,而其身體特徵則與長有羽毛的中華龍鳥相似。
  • 葡萄牙出土1.5億年前霸王龍化石 頭部長超1米
    畫家筆下的歐洲肉食恐龍王(翻攝自英國《每日郵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7日報導,最近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2003年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北部發現的侏羅紀時代化石,應該是一種新品種恐龍,很可能是在歐洲陸地上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霸王龍。據稱,霸王龍1.5億年前曾在伊比利亞半島橫行霸道。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從外觀上看,它有著一對粗壯的後肢,相比後肢,它短小的前肢與身體看似格格不入,因此,到目前為止,霸王龍的前肢到底是幹什麼用的?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不過,有古生物學推測有兩個假說,一說是前肢能夠幫助霸王龍在進食時,按住獵物,方便撕咬;一說是它的前肢是方便繁殖期時作為身體的支撐使用的。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怎麼回事?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是什麼樣的
    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據悉,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這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時期,但羅百氏傍人滅絕得更早。近日,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人類「表兄弟」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可挖掘的信息。研究團隊稱,大部分化石都是零散的一顆牙齒,所以能發現這樣的化石非常罕見,也非常幸運。從圖中來看,這個頭骨還的一口「好牙」保留十分完整。
  • 北極出土「海中霸王龍」(組圖)
    據信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第一具保存完整的蛇頸龍骨骼化石。  挪威奧斯陸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人士說,研究人員今年8月在挪威大陸以北500公裡左右的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上,發現了這具長約10米的巨大蛇頸龍化石。化石發現者之一、奧斯陸大學助教約恩·許呂姆說,他相信這具化石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第一具完整的蛇頸龍化石。他說:「我們已經挖掘出它的頭骨,還看到露出地面部分的椎骨長約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