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科學家5日宣布,他們在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上發現了史前巨型海獸蛇頸龍的化石。據信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第一具保存完整的蛇頸龍骨骼化石。
挪威奧斯陸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人士說,研究人員今年8月在挪威大陸以北500公裡左右的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上,發現了這具長約10米的巨大蛇頸龍化石。化石發現者之一、奧斯陸大學助教約恩·許呂姆說,他相信這具化石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第一具完整的蛇頸龍化石。他說:「我們已經挖掘出它的頭骨,還看到露出地面部分的椎骨長約6米。」這具化石目前還有一部分被埋在一座山坡上。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科學家曾於1994年在英格蘭東南部的韋斯特伯裡發掘出一具近乎完整的蛇頸龍頭骨化石。除此之外,人們還曾在俄羅斯和阿根廷等地發現過蛇頸龍化石,但都只是部分骨骼化石,並非完整的骨架。因此,無論從完整程度還是體積大小來看,此次發現的蛇頸龍化石稱得上史無前例。
蛇頸龍是一種已滅絕的史前巨型海洋爬行動物,生活在1.5億年前,和恐龍同屬於侏羅紀時代。蛇頸龍有槳狀肢和極其鋒利的牙齒,身體最長可達14米,頭頸佔體長的四分之一。蛇頸龍是恐龍時期最兇猛的海洋脊椎動物之一,因此被科學家們稱為「海中霸王龍」。它的「身體有一輛公共汽車那麼長,牙齒比黃瓜還大,巨大的嘴能一口吞下一個成年人」。許呂姆介紹說,和在陸地上稱霸的霸王龍相比,橫行海底的蛇頸龍毫不遜色,它的頭「比霸王龍還大,大約有2米長,而霸王龍的頭長約1.6米」。
許呂姆說,此次發現的是短頸蛇頸龍的骨骼化石,他的研究隊伍在為期兩周的挖掘工作中還發現了其他27件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包括21件長頸蛇頸龍化石和6件魚龍化石。長頸蛇頸龍的外形酷似傳說中著名的尼斯湖水怪;而魚龍也是一種巨型水生爬行動物,牙齒粗大,身上有鰭,外形像海豚。許呂姆說,在同一個地點發現這麼多海洋生物化石實屬罕見,他的小組計劃明年返回斯瓦爾巴島,繼續尚未完成的挖掘工作。許呂姆還說,這次化石的發現或許可以給在巴倫支海域尋找地下石油和天然氣的地質學家「指明方向」,因為在他們發現的一個頭骨化石上,「甚至能聞到石油的氣味」。張代蕾(新華社供稿)科學家正在發掘蛇頸龍骨骼化石。
電腦繪製的蛇頸龍捕獵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