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出土1.5億年前霸王龍化石 頭部長超1米

2020-11-24 環球網

畫家筆下的歐洲肉食恐龍王(翻攝自英國《每日郵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7日報導,最近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2003年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北部發現的侏羅紀時代化石,應該是一種新品種恐龍,很可能是在歐洲陸地上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霸王龍。據稱,霸王龍1.5億年前曾在伊比利亞半島橫行霸道。

據報導,專家推測這隻恐龍身長10米,重達5噸,僅頭部就有1.15米,10釐米的牙齒有如利刃,這顯示,其他大型恐龍也是它的獵物。

報導稱,科學家起初以為這隻恐龍屬於曾經生活在北美的蠻龍,但分析了出土的恐龍的骨骼和牙齒化石之後,確定是新的品種,將其命名為「格尼蠻龍」(Torvosaurus gurneyi)。(實習編輯:趙一皎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葡萄牙發現1.5億年前「鱷魚蛋」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葡萄牙一處恐龍巢穴遺蹟中發現了距今1.52億年前的鱷目動物蛋化石,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同類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裡斯本北部一個村莊出土的恐龍巢穴中發現了這些鱷目動物蛋化石。據分析,這些化石最初是鱷形超目類動物的近親在侏羅紀晚期下的蛋,距今已有1.52億年,估計孵化成年後體長近2米。
  • 1.6億年前「五彩冠龍」(圖)
    有獎評新聞 「五彩冠龍」  身長:3米  歷史:1.6億年前  科學家推斷:可能是暴龍祖先  科學家8日在華盛頓宣布,研究人員發現約1.6億年前的兩具恐龍化石。  最古老暴龍化石  化石出土地點在中國新疆五彩灣。按其特徵與出土地點,科學家將其命名為「五彩冠龍」。恐龍化石頭部「戴冠」,應屬暴龍科中的冠龍。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暴龍。
  • 阿根廷出土7千萬年前大猛龍化石,長10米為同類恐龍之最
    古生物學者在阿根廷南部出土了一具大猛龍(megaraptor)化石,年代可以追溯至7000萬年前,而且是地球上同類肉食性恐龍滅絕前最後一批之一。大猛龍化石據路透社5月19日報導,阿根廷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者3月中旬在南部聖克魯斯省出土了這具化石,包括椎骨、肋骨和部分上肢肩帶,部分已經復原。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鄧氏魚很可能攻擊其它長著骨片結構的盾皮魚物種,它們的顎部足以咬傷其它獵物,迄今發現最大的化石標本長度達到10米,推測其體重為4噸。2、陸行鯨5億年前,陸行鯨在今天巴基斯坦所在的區域棲息,它們是一種介於鯨的陸地祖先和現代海洋哺乳動物之間的生物。
  • 1.1億年前,這隻甲龍死前吃了啥?科學家花費數年找到答案
    不過,此文並不打算說甲龍和霸王龍之間的故事,而是要說九年前,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一個露天礦井中的重大發現,據了解,當時人們發現了一個距今長達1.1億年的化石,而這塊化石正好是關於食草甲龍的,更為重要的是,這塊恐龍化石的發現,讓人類得到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恐龍化石之一。
  • 澳出土5億年前奇蝦複眼化石 每隻含1.6萬個「單眼」
    畫家眼中的奇蝦據英國《衛報》12月7日報導,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南部袋鼠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食肉動物奇蝦的複眼化石此化石是在有著5.15億年歷史的巖石層裡發現的。每隻複眼大概3釐米寬,包含約1.6萬個可獨立成像的晶體。如此多的「單眼」賦予了奇蝦絕佳的視力,使其能夠遠距離定位獵物。中國、加拿大等地都曾出土奇蝦化石,但科學家還是第一次發現保存完好的奇蝦複眼化石。
  • 美國發現4.5億年前海蠍化石 長1.7米曾統治地球
    新發現的化石顯示,地球上的第一個大掠食怪物是一個奇怪的大水蟲。幾乎五億年前,遠早於恐龍出沒之前,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大型食肉動物是一種巨型海蠍子。迄今發現的最大和最古老的海蠍化石在美國愛荷華州出土。科學家發現,在愛荷華州所有地方都留下了這些史前新怪物的跡象。
  • 霸王龍與三角龍對決化石出土,最後贏的是它
    根據最新消息,考古學在蒙大拿州「地獄溪地層」中找到了目前最完整的一具霸王龍化石。完整度的霸王龍化石也是絕無僅有的。 不過,三角龍有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它們的三角狀頭盾,佔據了身體的十分之一長度,足足有1.5米。
  • 霸王龍與三角龍決鬥誰更厲害?「二龍相鬥」化石出土,答案明了
    在科學家看來,我們還是需要從化石中尋找更多的線索。蒙大拿州發現霸王龍三角龍鬥毆化石根據最新消息,考古學在蒙大拿州「地獄溪地層」中找到了目前最完整的一具霸王龍化石。這原本就帶給了人們巨大的驚喜,而在隨後的發掘工作中,相關人員還發現了一具三角龍化石,二者保持著生前的姿勢,並且看起來像是在互毆。這實在令人感到驚奇,畢竟完整的恐龍化石十分難得,它們往往在劇烈的地質運動中變得支離破碎,像這樣100%完整度的霸王龍化石也是絕無僅有的。
  • 葡萄牙發現2億年前新種恐龍似巨型蠑螈[圖]
    原標題:葡萄牙發現2億年前新種恐龍似巨型蠑螈[圖]   在葡萄牙的阿爾加維地區,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蒙託龍,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古脊椎動物學雜誌上。這種蒙託龍體形龐大,類似火蜥蜴,大約生活於2.2億到2.3億年前泛大陸的熱帶地區。
  • 1.8億元恐龍化石,是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而買家用途未知
    ,成交價為2750萬美元,大約1.87億元人民幣,若包括各項費用在內,總價格接近3200萬美元,是拍賣前預估價格800萬美元的近四倍,買家的身份未予透露,用途也未知。300塊骨頭,而「斯坦」的骨架包含188塊已發現的骨頭,「斯坦」霸王龍化石高4米,長約13米,頭骨和脖子上有刺穿的痕跡,可能是打架爭鬥留下的傷痕。
  • 北極出土「海中霸王龍」(組圖)
    挪威科學家5日宣布據信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第一具保存完整的蛇頸龍骨骼化石。  挪威奧斯陸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人士說,研究人員今年8月在挪威大陸以北500公裡左右的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上,發現了這具長約10米的巨大蛇頸龍化石。化石發現者之一、奧斯陸大學助教約恩·許呂姆說,他相信這具化石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第一具完整的蛇頸龍化石。他說:「我們已經挖掘出它的頭骨,還看到露出地面部分的椎骨長約6米。」
  • 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拍出1.87億「天價」
    原標題: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拍出1.87億「天價」
  • 史上最強十大食肉恐龍排名:第一名曾虐殺霸王龍!
    是霸王龍的遠親。特暴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亞洲的蒙古和中國,約74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特暴龍的化石大部分是在蒙古發現,而在中國發現了更多破碎骨頭。過去曾經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暴龍(T. bataar),又譯勇猛特暴龍。特暴龍最長可達12米,最重7.5噸。和近親相比,特暴龍吻部較窄,腿雖然長但按照比例不如近親長,前肢比例是暴龍科裡最短小的,身體很粗壯。
  • 霸王龍化石的頭骨上居然有一顆1.5mm子彈孔?
    億年前的陸生脊椎動物,蟑螂是4億年前出現在地球的昆蟲。沒有滅絕前它們是怎麼生活的呢?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列舉過很多原因,例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植物中毒、地球倒轉等等,然而這些都是科學家的推測,並沒有實際的證據。可就在最近,科學家發現了一具奇怪的恐龍化石,那就是這顆恐龍的頭骨上居然有一顆子彈孔!恐龍生活的那個時代怎麼會有子彈子彈哪來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體長30米的恐龍有多大?用公交車做對比一目了然
    接近40米的龐然大物又真的存在過嗎?這是遼寧龍,生活在距今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化石出土於我國的遼寧義縣,預估它們的體長約在30~40釐米,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甲龍類恐龍。這是恐爪龍,生活在約1.1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因為化石多數出土於加拿大及美國等地,所以推測它們應該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成年的恐爪龍體長可達3.5~4米。這是達科他盜龍,化石出土於南達科他州,生活在約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推算它們在成年後身長約有5米,重約400公斤。
  • 日本福井縣出土18顆棘龍科牙齒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1.2億年前!
    福井縣出土多枚棘龍科牙齒化石。(網絡圖片) 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周二(14日)宣布,在該縣勝山市內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前期地層中,發現18顆大型肉食恐龍棘龍科的牙齒化石,是國內首次發現數量如此多的棘龍科牙齒化石。這些化石將從下周四(23日)起在館內展出。
  • 暴王龍化石賣出2.1億天價,古生物學家抱怨:科學如何進步?
    霸王龍化石值多少錢?你從前可能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而它的答案是驚人的3200萬美元。 一個外號叫「斯坦」的霸王龍化石標本,被賣出了3200萬美元(2.1億RMB)的天價,這使它成為有史以來在拍賣會上出售的最昂貴的化石。
  • 世界最古老食肉恐龍骨架出土:活在2.3億年前,有鋒利牙齒爪子
    近日,巴西南部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食肉恐龍骨架。這種被稱為「Gnathovorax cabre」的掠食者生活在2.3億年前,當時南美洲還屬於超級大陸盤古大陸的一部分。這一驚人的發現甚至可能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霸王龍的進化,霸王龍被認為是暴龍的遠祖之一。食肉恐龍Gnathovorax cabre」的身長約為10英尺(3米),體重可能達到半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