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出土5億年前奇蝦複眼化石 每隻含1.6萬個「單眼」

2020-11-24 中國日報網


畫家眼中的奇蝦

據英國《衛報》12月7日報導,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南部袋鼠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食肉動物奇蝦的複眼化石。經過分析,科學家發現每隻複眼裡竟然包含上萬個「單眼」,功能非常強大。

據悉,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單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此化石是在有著5.15億年歷史的巖石層裡發現的。每隻複眼大概3釐米寬,包含約1.6萬個可獨立成像的晶體。如此多的「單眼」賦予了奇蝦絕佳的視力,使其能夠遠距離定位獵物。

中國、加拿大等地都曾出土奇蝦化石,但科學家還是第一次發現保存完好的奇蝦複眼化石。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約翰•帕特松說: 「這一發現告訴我們,連節肢動物最古老的祖先之一都長有複眼,而且節肢動物在進化出硬殼和節足之前,就已經長出複眼了。」

除了複眼化石,科學家們在巖層中還發現了這隻古老奇蝦的蝦鉗、泳足和排洩物化石。

奇蝦是一種古老的軟體節肢動物,生活在約5億年前的海洋中,是現代昆蟲和甲殼綱動物的共同祖先。據研究者介紹,奇蝦所處的正是所謂的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在這一時期,大批物種集中湧現,生存競爭非常激烈,捕食獵物的能力對於當時動物的生存和進化至關重要,而敏銳的視覺則能夠大大增強定位獵物的能力。科學家由此推斷,複眼使奇蝦在進化過程中具有了巨大的適應優勢。此外,也有科學家認為,這種巨大的進化壓力可能加速了「複眼」這種強大視覺器官的出現。

成年奇蝦體長約為1米,除了長在眼柄上的一雙巨大複眼外,它還有巨大的爪子(蝦鉗)和尖尖的牙齒(其實是類似牙齒的鋸齒狀突起)。奇蝦雖然長相「兇惡」,但科學家發現它可能只以三葉蟲、海綿蟲等軟體海洋生物為食。

(來源:中國日報網 歐葉 編輯:劉純萍)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古生物:玫瑰奇蝦
    而之所以能在中國的澄江動物群發現完整的化石,還是要得益於特異埋藏保存了軟體化石部分。讓我們把時間撥回5.18億年前的中國澄江,此時的澄江還是位於低緯度赤道附近的一片淺海。如果這時候你是打算去抓一隻國產奇蝦,那可要小心了,因為一場巨大的海洋風暴將席捲而來,這場災難極快的將包括奇蝦這樣的遊泳健將都掩埋起來,缺氧的環境很快殺死了它們。
  • 一隻5億年前的「蝦」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一隻5億年前的「蝦蝦蝦蝦蝦蝦蝦」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寒武紀的頂級掠食者奇蝦好吃嗎?
    寒武紀的頂級掠食者奇蝦好吃嗎? 在5.3億年前的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莫過於奇蝦了。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釐米長,對於當時其它的海洋生物來說,奇蝦的確算是「巨獸」了。
  • 一隻奇蝦,身長2米,寒武紀主宰,海中霸王
    就算放到現在,看到這麼一條大蟲子在你眼前,不少人也得嚇哆嗦,更別說那個年代了,在其它生物眼裡,奇蝦簡直就是個「哥斯拉」。至於兇猛程度,其實完全靠同行襯託,只是因為那個時候對手都很菜,所以奇蝦撿了個大便宜,趕了一個早集。
  • 地球的第一任霸主,是十足的戰爭機器,但誰想到會是一隻「蝦」?
    奇蝦,是生活在5.3億多年前的一種古老、已滅絕的無脊椎動物。在1892年,生物學家惠特魏發現第一塊奇蝦化石標本(爪子)。要知道寒武紀是很多新生命大爆發的時期,大家都長得很隨意。所以早期發現的寒武紀動物,科學家都是根據化石樣子來發揮自己腦洞。那化石有點像蝦,再加個蝦頭上去有點怪,所以就被惠特魏命名為「Anomalocaris」,中文就是奇怪的蝦,簡稱奇蝦。
  • 奇蝦化石:海洋霸主的「前世今生」—新聞—科學網
    1984年7月1日,南古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用榔頭敲出了納羅蟲、腮蝦蟲和尖峰蟲化石,也敲開了一扇古生物寶藏的大門。在這裡,中外古生物學家發現了遠古時代的17個生物類別近100多個屬種。其中,就包括奇蝦。 1987年,南古所研究員陳均遠來到澄江參與化石挖掘工作。1992年,帽天山北坡修築公路,推土機推出了一個巨大的斷面。陳均遠的助手周桂琴在這裡發現了一塊奇蝦化石。
  • 地球5億年前的主宰,寒武紀海洋中的王者——奇蝦
    與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歷史相比,人類文明要顯得是如此的短暫。從地質年代層面劃分,人們通常將地球劃分為隱古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和顯古宙兩大階段。其中顯古宙,又根據地層特徵和生物活動而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此之下,科學家們又劃分出來了12個紀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古代、同時也是整顯古宙的第一紀元——寒武紀。
  • 5億年前「麒麟蝦」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5.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到來,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成為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從達爾文開始,生命如何「突然」發生,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也成為一代代古生物學家執著破解的難題。
  • 「最古老的眼睛」:5.3 億年前動物如何看世界
    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一枚距今約5.3億年的化石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眼睛痕跡。該化石屬於一種早已滅絕的三葉蟲,其古老的眼睛形態在今天的許多動物身上還能見到,包括螃蟹、蜜蜂和蜻蜓等。(科學家在一枚距今約5.3億年的化石上發現了最古老的眼睛痕跡。
  • 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
    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錘。  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麒麟蝦」?科研人員在哪裡發現了它?它究竟在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它的科學意義在哪裡?
  • 陳根:穿越4.29億年的複眼三葉蟲,與現今有什麼差異
    複眼是天然存在的多孔徑光學成像系統,與單眼比較,具有視場大、敏感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等優勢。現在,德國科學家利用數字顯微技術「透視」了一個來自4.29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的眼睛,發現其內部結構幾乎與現代昆蟲眼睛一模一樣,這提供了早期複眼的雛形,也為探索遠古生命提供了重要線索。
  • 陳根:穿越4.29億年的複眼三葉蟲,與現今有什麼差異
    複眼是天然存在的多孔徑光學成像系統,與單眼比較,具有視場大、敏感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等優勢。複眼結構和功能上的特殊性,也讓複眼一直作為仿生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被探索和發現。一方面,隨著對複眼視覺系統更加深入的研究,複眼仿生成果已應用於更多的國防和工程技術等領域。另一方面,是科學家對於複眼的結構和機制更深入的探索。
  • 穿越4.29億年的複眼三葉蟲,與現今有什麼差異
    複眼是天然存在的多孔徑光學成像系統,與單眼比較,具有視場大、敏感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等優勢。複眼結構和功能上的特殊性,也讓複眼一直作為仿生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被探索和發現。一方面,隨著對複眼視覺系統更加深入的研究,複眼仿生成果已應用於更多的國防和工程技術等領域。另一方面,是科學家對於複眼的結構和機制更深入的探索。現在,德國科學家利用數字顯微技術「透視」了一個來自4.29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的眼睛,發現其內部結構幾乎與現代昆蟲眼睛一模一樣,這提供了早期複眼的雛形,也為探索遠古生命提供了重要線索。
  • 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麒麟蝦
    這就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 體長達7cm,頭小身體長,如果存在這麼一種蝦仁,你心動不?這就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麒麟蝦。
  • 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此次發現的章氏麒麟蝦化石,發現於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有5.2億年歷史。它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麒麟類似,集合了多種不同動物的形態特點。麒麟蝦的身體分節、有堅硬的殼,和現在的蝦相似。它的頭部有5隻眼睛,這是當時海洋中另一種動物——奧帕賓海蠍的典型特徵。麒麟蝦還有粗而短的前肢,靠抱握和夾持捕獵,這又與寒武紀另一種明星動物——奇蝦相似。
  • 臨沂驚現5億年前線紋心蝦化石,屬全球首例,專家研究13年才命名
    >無線臨沂客戶端訊 9月1日,新華社刊發一條重磅新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最近在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醜陋無比的奇蝦,是5億多年前海洋中無可爭議的恐怖分子,所以奇蝦的別名又叫恐蝦。奇蝦的頭部有一對大螯,眼睛有兵乓球那麼大,最恐怖的是嘴巴,像個大碗,其中是像齒輪一樣分布的鋒利牙齒,是一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
    ——「麒麟蝦」,該化石來自5億多年前,身體兼具真節肢動物和節肢動物祖先類型的多種特徵,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 1984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澄江動物群」。澄江動物群中,多樣性最高的是節肢動物。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佔據了當今動物界大約80%的物種多樣性。然而,節肢動物是怎麼演化而來的?它們的祖先長什麼樣?這是生物進化的一大難題,百餘年來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一隻5億年前的「蝦」,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