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

2020-11-21 新華報業網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瑞獸,相傳它的身上組合了多種動物的特點,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於一體。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錘。

  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麒麟蝦」?科研人員在哪裡發現了它?它究竟在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它的科學意義在哪裡?

  麒麟蝦化石 。曾晗供圖

  生命在地球上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歷史。然而,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複雜多樣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但是,從達爾文開始,「寒武紀大爆發」就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裡就特別提到,複雜動物在寒武紀突然出現是對進化論的巨大挑戰。

  然而,到了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在雲南發現的「澄江動物群」更加凸顯了「寒武紀大爆發」的突發性,將「達爾文的困惑」推向頂峰。因為澄江動物群中化石發現表明,包括脊椎動物在內,幾乎所有現代動物門類在5.2億年前都已經出現了。

  不過,達爾文進化論中也提出,破解「寒武紀大爆發」之謎的方法,即:科學家需要找到動物門類起源的過渡型祖先化石。

  麒麟蝦復原圖。黃迪穎供圖

  在澄江動物群中,多樣性最高的便是節肢動物,被譽為「寒武紀的明星」的三葉蟲、奇蝦,都是節肢動物。如果說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一點也不為過。

  而現如今,我們熟知的蝴蝶、螃蟹、蜈蚣和蜘蛛,也都是節肢動物,它們的共同點是:具有分節的身體和附肢。可以說,當今地球個體數量最多的動物就是節肢動物,它們佔據了動物界中大約80%的物種多樣性,在海、陸、空各種環境下都有它們的身影。

  那麼,節肢動物是怎麼演化而來的?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是生物進化的一大難題,一百多年來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而澄江生物群中,豐富的節肢動物化石便成為了破解「達爾文的困惑」的「解鈴石」之一。

  此次,由朱茂炎研究員領導的寒武紀大爆發研究組在澄江動物群中找到了解答「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關鍵化石——「章氏麒麟蝦」。

  之所以稱為「麒麟蝦」,是因為它如同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四不像」瑞獸——麒麟」一般,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

  「麒麟蝦」是蝦形,長有五隻眼睛,擁有當時海洋中巨型捕食型動物「奇蝦」的捕食型「大鉗子」,以及我們現在熟知的節肢動物(如無處不在的蚊、蟲、蝦、蟹)的多種特徵 。

  麒麟蝦復原圖。黃迪穎供圖

  在澄江動物群中,奇蝦被認為是節肢動物的祖先類型,它是體長可達兩米的頂級捕食動物。但是,奇蝦和真節肢動物,形態差異巨大,兩者之間存在著難以跨越的演化鴻溝。這一鴻溝成為探索「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關鍵缺失環節。

  此次發現的「麒麟蝦」,其頭部嵌合了節肢動物祖先類型的形態構造,包括寒武紀怪物——奧帕賓海蠍特有的五隻眼睛,以及寒武紀巨型頂級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但是,身體具有明顯的真節肢動物特徵,例如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本次發現的「章氏麒麟蝦」化石中,最小的如同蝦米般,最大的長達7cm。

  研究團隊採用多種技術手段,對「麒麟蝦」化石進行了精細的比較解剖學研究。以多年積累的世界上其它寒武紀化石的研究數據為基礎,結合「麒麟蝦」獨特的嵌合形態和演化發育生物學分析,論證了奇蝦和真節肢動物第一對附肢的同源性。

  研究人員通過譜系發生重建,計算反演出早期節肢動物演化關係和附肢形態轉變的新模型。結果表明,「麒麟蝦」的演化位置處於奇蝦和其它真節肢動物之間,位於真節肢動物的根部。

  「麒麟蝦」代表了達爾文進化論預言的重要過渡化石,它架起了從奇蝦演化到真節肢動物的中間橋梁,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

  經過幾代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人們對動物起源之謎有了諸多重要認識,然而這遠不是終點,在生命演化的過程中仍有諸多「謎團」等待我們去揭開。

相關焦點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蝦蝦蝦蝦蝦蝦」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一隻5億年前的「蝦」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
    供圖 中科院南古所 11月初,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宣布發現了一種形似蝦一樣的動物化石
  • 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新華社南京11月5日電(記者王珏玢)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首次被發現!這種5億年前的「四不像」動物,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因為其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如同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瑞獸——麒麟,因此被命名為「c」。
  • 5億年前「麒麟蝦」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5.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到來,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成為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從達爾文開始,生命如何「突然」發生,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也成為一代代古生物學家執著破解的難題。
  • 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2020-09-02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沿海驚現2億年前物種仙女蝦?「史前物種」很常見
    ,2014年在四川彭州,有市民就拿著自己在池塘裡發現的仙女蝦找專家鑑定,當時經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鑑定,這就是仙女蝦。2015年5月19號,人民網也報導過類似事件,江蘇省徐州市的劉女士在自家陽臺發現了神奇生物,徐州市水族館工作人員確定當時抓到的生物也是仙女蝦。
  • 2.5億年前重慶是一片汪洋大海?重慶首次發現三疊紀波痕遺蹟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近日,古生物愛好者在北碚境內發現一面巨大的條紋石壁。據專家判斷,這是海洋波浪形成的波痕,可以推測2.5億年前重慶是一片汪洋大海。這也是我市首次發現三疊紀時期的波痕遺蹟。據古生物愛好者市民伍定金介紹,他們當時登山的時候發現了這面石壁,它與周圍的環境明顯不同,像波浪一樣,醒目壯觀。波痕遺蹟本身並不罕見,但是海洋的波痕卻不多見。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正高級工程師、古生物學專家張鋒博士告訴記者,這是重慶地區經歷最後一個海洋時期的直接證據,從周圍的巖石形態可以判斷,這一面波痕石壁距今2.5億年,屬於三疊紀早期。
  • 綦江首次發現1.5億年前蛇頸龜化石
    我區古生物化石又有重大發現。近日,文龍街道通惠社區一農民在勞作時發現一枚化石。6月12日,經古生物化石專家現場查勘鑑定確認,這枚化石是距今1.5億年前的蛇頸龜化石。這一發現,填補了綦江龜化石的空白。
  • 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麒麟蝦
    這就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 體長達7cm,頭小身體長,如果存在這麼一種蝦仁,你心動不?這就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麒麟蝦。
  • 5億年前的寒武紀,沒有恐龍和人類,地球最強大的動物是誰?
    6億年前,寒武紀逐漸拉開了帷幕,大約5億4200萬年前到5億3000萬年前這段時間內,發生了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數千萬的年時間內,生物的進化似乎突然加速了,大量不同形態的無脊椎動物同時出現,讓海洋中突然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在寒武紀之前,海洋中的生物幾乎都是懶洋洋地趴在海底一動不動,但是在寒武紀開始後,突然各種奇形怪狀的生物出現,並且這些動物活動性遠超此前的大部分生物。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地球5億年前的主宰,寒武紀海洋中的王者——奇蝦
    與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歷史相比,人類文明要顯得是如此的短暫。從地質年代層面劃分,人們通常將地球劃分為隱古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和顯古宙兩大階段。其中顯古宙,又根據地層特徵和生物活動而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此之下,科學家們又劃分出來了12個紀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古代、同時也是整顯古宙的第一紀元——寒武紀。
  • 澳出土5億年前奇蝦複眼化石 每隻含1.6萬個「單眼」
    畫家眼中的奇蝦據英國《衛報》12月7日報導,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南部袋鼠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食肉動物奇蝦的複眼化石經過分析,科學家發現每隻複眼裡竟然包含上萬個「單眼」,功能非常強大。據悉,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單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此化石是在有著5.15億年歷史的巖石層裡發現的。每隻複眼大概3釐米寬,包含約1.6萬個可獨立成像的晶體。如此多的「單眼」賦予了奇蝦絕佳的視力,使其能夠遠距離定位獵物。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一隻來自寒武紀的「麒麟蝦」破解「達爾文困惑」
    46億年前,地球形成,在黯淡無光的環境中,生命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演化歷史;直至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這顆藍色星球上,包括脊椎動物在內的幾乎所有動物,在短短幾百萬年間快速登場,一系列與現代動物形態基本相同的生物「集體亮相」,形成了多種門類動物同時存在的繁榮景象。這一快速的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 臨沂驚現5億年前線紋心蝦化石,屬全球首例,專家研究13年才命名
    臨沂驚現5億年前線紋心蝦化石屬寒武紀明星動物奇蝦的新品種,專家研究13年才命名>無線臨沂客戶端訊 9月1日,新華社刊發一條重磅新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最近在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
  • 地球的第一任霸主,是十足的戰爭機器,但誰想到會是一隻「蝦」?
    當今世界,無論是什麼蝦,都經不起我們煎、炸、燒、烤、燜、煮、炒等一系列化學手段的操作,而且每一種都能令人胃口大開。大家討論史前霸主時,無不是用噸位、殺傷力、頂級這些詞來形容,不過大家有沒有想到地球的第一任霸主是什麼?一隻像小狗大小的奇蝦。一隻蝦也能稱霸地球?能!這要看和什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