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年前重慶是一片汪洋大海?重慶首次發現三疊紀波痕遺蹟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近日,古生物愛好者在北碚境內發現一面巨大的條紋石壁。據專家判斷,這是海洋波浪形成的波痕,可以推測2.5億年前重慶是一片汪洋大海。這也是我市首次發現三疊紀時期的波痕遺蹟。

這個條紋石壁位於北碚水土街道屋基村一個廢棄的礦山內,石壁上布滿了十分清晰的條紋,排列顯得錯落有致。據古生物愛好者市民伍定金介紹,他們當時登山的時候發現了這面石壁,它與周圍的環境明顯不同,像波浪一樣,醒目壯觀。

波痕遺蹟本身並不罕見,但是海洋的波痕卻不多見。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正高級工程師、古生物學專家張鋒博士告訴記者,這是重慶地區經歷最後一個海洋時期的直接證據,從周圍的巖石形態可以判斷,這一面波痕石壁距今2.5億年,屬於三疊紀早期。

數億年前的「海浪」把自己的模樣印在沉積物上,經過漫長歲月變化,留下了巨幅波痕。反映了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重慶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但那時海水動蕩、生物蕭條,當時海洋裡生物並不多,並不是生物生長的樂園。

裸露的波痕高約30米,寬約50米,據張鋒博士推測,該石壁還有數千平方米的波痕遺蹟藏於巖層中。不僅如此,從波痕中還可以判斷當時的沉積環境、水動力條件,對古氣候學、構造地質學、沉積地質學等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第1眼-重慶廣電特約記者 蘭天

原標題:2.5億年前重慶是啥樣?我市首次發現三疊紀波痕遺蹟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相關焦點

  • 重慶主城現2.5億年前的波痕遺蹟 發現者建議修地質公園
    但日前,西南大學圖書館館員伍定金偶然驅車來到北碚與沙坪垻交界處的採石場,在這片「隨處可見」的巖體上,他有了驚喜發現。山體石壁,五處宛若海浪的凹凸巖體條紋醒目壯觀。經專家初步判斷,這是2.5億年前海洋波浪形成的波痕。而在重慶主城境內,五處波痕遺蹟集中存在的情況尚屬罕見,也證明著重慶曾是汪洋大海一說絕非空談。
  • 重慶綦江發現一枚1.5億年前蛇頸龜化石
    新華社重慶6月23日電(黎華玲、陳正策)近日,重慶市綦江區發現一枚古生物化石,經重慶古生物化石專家查勘研究,確認為距今約1.5億年的蛇頸龜化石。在綦江區文龍街道通惠社區,村民劉昌餘勞作時發現一個類似烏龜殼的石頭,照片幾經輾轉被傳至綦江區國土房管局,初步認定為一枚古生物化石。為此,綦江區國土房管局組織古生物化石專家專程前往現場進行查勘研究。經反覆研究,專家確認了這枚化石為距今約1.5億年的蛇頸龜化石。
  • 亞洲最古老蜥腳類恐龍足跡驚現大足 恐龍在重慶生活至少1億年
    該成果指出,中國重慶發現了亞洲最古老的蜥腳類恐龍形跡,其成果也表明,恐龍在重慶地區至少生存了1億年並留下了大量的化石。這是華龍網記者今(20)日從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獲得的獨家消息。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代輝說,大足郵亭這處恐龍足跡保存於距今約2億年的下侏羅統珍珠衝組地層中,是已知的亞洲最古老的蜥腳類恐龍足跡,表明重慶地區從2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就已經是恐龍生存的家園。
  • 重慶一封存5億年的氣候密碼被揭開!
    酉陽疊石花谷景區供圖  2017年2月26日,古生物調查組在重慶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規模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堪稱中國南方之最。那麼,這些石花是怎麼形成的呢?5億年前,海洋中生存著單細胞生物——藍藻,藍藻具有趨光性,喜愛追逐陽光活動,陽光充足時生長較快,相反則較慢,風力小,海浪小,氣候相對穩定,藍藻的生命路徑和活動軌跡得以保留。
  • 縉雲山首次發現「似木賊」化石 1.8億年前它是片巨大的湖邊森林
    縉雲山是重慶主城「四山」之一,每年都有大量市民、遊客前來踏青賞綠。但你知道嗎?在1.8億年前,這座雄偉挺拔的高山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湖邊森林。近日,北碚市民伍定金在縉雲山生態環道的一處石壁上,發現了一塊「奇石」,後經專家鑑定為1.8億年前的「似木賊」化石。
  • 綦江首次發現1.5億年前蛇頸龜化石
    我區古生物化石又有重大發現。近日,文龍街道通惠社區一農民在勞作時發現一枚化石。6月12日,經古生物化石專家現場查勘鑑定確認,這枚化石是距今1.5億年前的蛇頸龜化石。這一發現,填補了綦江龜化石的空白。
  • 重慶「最奢侈」的古鎮,竟用幾億年前古化石鋪路,踩踏200年
    以前對攻略進行了調查,重慶榆陽那邊有千年的古鎮,古鎮沿河而建,有一條古老的街道,街道兩旁有一排排的商業街,商業街擴大辦事相互連接的胡同,用防火牆隔開四合院很多,還有50多個土家門廳,有鋸齒狀的屋簷,非常漂亮,此外,標準版資料中還特別提到了這座古鎮的石板街,是磨磨蹭蹭、青蔥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隱約顯現的時候
  • 新疆的沙漠原來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的,宋朝科學家已經證明
    因而,曾經的高山成了平底,曾經的大海成了沙漠,也是可能的。那麼,按照這個說法,我國現在的沙漠,在多年之前,會不會也是一片汪洋大海呢?比如,位於新疆的塔克拉幹沙漠。不,應該說,在n年之前,不僅僅塔克拉幹沙漠是海洋,連新疆都是一片大海。新疆的面積很大,它有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 重慶工地發現侏羅紀蛇頸龜化石 距今1.4億年(圖)
    如今,仍有很多龜類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圖片中這隻澳大利亞長頸龜,可能跟億萬年前的蛇頸龜長得差不多吧。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傅柃暢 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地球上有什麼生物?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會是恐龍。  而前幾天,渝北回興一工地挖出的烏龜化石,經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實地勘察,確定正是來自這個時期。
  • 上半年這些考古新發現 揭開多少「重慶秘密」
    小說影視劇中出現的  古代戰爭中遠射兵器  「礌石」  這些從龜陵城出土的礌石  可以推斷是宋蒙戰爭的遺蹟  從這些發現的礌石  這也是首次從動物骨骼上  獲取到古人弋射活動的直接證據  這證實了  鴻雁在重慶歷史上曾廣泛分布  是古人喜愛的肉食資源之一  小褐菊頭蝠
  • 重慶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經過近5年的持續觀測,發現不僅有珍稀瀕危候鳥頻繁現身,而且數量和種類很穩定。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食料充足多樣,溼地類型多樣,是理想的候鳥越冬地。每到冬季,雁鴨類候鳥向南遷徙中,或到漢豐湖歇腳或留下來過冬。
  • 不是霸王龍,重慶永川龍才是侏羅紀霸主!
    1957年首次在合川發現恐龍化石以來,目前,全重慶已有將近2/3的區(縣)相繼發現恐龍化石,其中不少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恐龍」:如當時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龍之一,有「東方巨龍」之稱的合川馬門溪龍;目前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上遊永川龍;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產地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目前,重慶共發現恐龍化石點60餘處,完整的恐龍化石有十餘具。
  • 重慶歌樂山發現恐龍化石 類型屬我國首次發現
    來源:上遊新聞攀巖愛好者景隨心在重慶歌樂山發現了這片卡巖塔足跡化石一片60度角的峭壁,是攀巖愛好者們「徵服」歌樂山的道路之一,當大家徒手攀登的時候,誰也沒注意到,就在自己的手旁腳下,隱藏著一堆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的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 秘密被揭開
    石頭開花   微信朋友圈隨手發一張石頭照片   它竟能講出重慶5億年前的故事  範聖卿  重慶市酉陽縣一個寨子裡,石頭上竟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很多年過去了,一次巧合,石頭開花的秘密終於被揭開……  是怎麼發現的?  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  說起發現疊層石的過程,還要多虧酉陽縣國土房管局工會主席吳雁。
  • 重慶石頭上「開出比盤子還大的花」秘密被揭開
    很多年過去了,一次巧合,石頭開花的秘密終於被揭開……是怎麼發現的?近日,重慶二零八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張鋒博士致電重慶晚報記者,欣喜地說:「重慶地區發現了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疊層石,這是重慶地區首次發現,在我國整個南方地區都很少見,意義重大。」說起發現疊層石的過程,還要多虧酉陽縣國土房管局工會主席吳雁。
  • 重慶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證據
    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研究人員現場描繪恐龍足跡(央廣網發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央廣網重慶6月1日消息(記者陳鵬)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經該局組織的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確定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雞爪印
  • 2020年,重慶新「誕生」兩種恐龍,都來自這個地方!
    2020年,重慶新「誕生」兩種恐龍,都來自這個地方!2015年,重慶雲陽恐龍化石發現後,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下,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承擔了一系列調查發掘、化石保護和科學研究工作,工作成效顯著。發現了我國一個新的恐龍動物群「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形成了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原址化石牆,目前已發現命名了3個新屬種恐龍,被學界一致認定為「世界級恐龍化石群」。
  • 雲南發現疑似「蒼龍」 專家:2.5億年前鱗木化石(圖)
    不過,據多地專家初步分析、考證後發現,這塊化石屬於距今3億年~2.5億年前的二疊紀鱗木化石,這一結論瞬間將鎮雄現有出土文物的「家世」從距今百萬年前「拉長」了二三十倍,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怪事  河水衝出了鱗片化石  端午節以來,鎮雄縣坪上鎮巖腳村民小組境內連日陰雨不斷。
  • 1.9億年前的重慶是侏羅紀公園,生物學家找到證據:那裡全是恐龍
    根據新華社6月1日的報導,古生物學專家在重慶,發現了距今1.9億年的大型肉食類恐龍曾經在這裡出沒的證據,再次印證了此前對於重慶地區曾經是「侏羅紀公園」的猜想,證明在遠古時期,曾經有大群的恐龍生活在我國的土地上。如何找到「證據」的?
  • 新聞早報 | 重慶5所醫院進了中國醫院排行榜前100名,5個專科全國前五
    5所醫院進了前100名5個專科位列全國前五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一直被作為評估中國醫院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標杆之一,11月14日,該榜單揭榜。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醫院綜合排名中,5所位於重慶的醫院排在全國前100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排名第25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第56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排名第58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排名第85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排名第9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