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2021-01-15 澎湃新聞
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2020-09-02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封面】

9月1日,武漢中學舉行開學典禮。當日,武漢市2842所中小學、幼兒園迎來開學,涉及學生139.9萬人,百萬學子重返校園。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來源:新華網)

消息站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民航局近日下發通知,將進一步對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其中,對三類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入境航班採取客座率不高於75%的控制措施。(來源:新華網)

圖源:中央氣象臺

●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颱風「美莎克」移入我國東海海域,1日05時強度躍升至超強颱風級別,成為今年首個超強颱風。監測顯示,早晨08時,「美莎克」距離浙江東部沿岸約400公裡,受其外圍雲系影響,浙江沿海風力明顯加大,局地陣風風力達8級。(來源:科技日報)

新發現

線紋心蝦藝術復原圖(繪畫Joschua Knüppe)圖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最近在山東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這種線紋心蝦,是寒武紀明星動物奇蝦的一種,它們長著愛心形的頭部,在遠古海洋中捕食。相關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質學期刊《三古》上。(來源:新華網)

圖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9月1日,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近日,全球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幼崽,科研人員拍到了母猿懷抱幼猿的清晰照片。至此,海南長臂猿數量已恢復到33隻,種群增加到5個。(來源:科技日報)

純科技

圖源:《柳葉刀》在線版

●英國《柳葉刀》期刊日前發表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疫苗團結試驗專家團隊的評論:世界需要對多種COVID-19候選疫苗進行有效、快速和可靠的評估。文章稱有三個問題至關重要:一,是否不僅需要證明某些疫苗的功效,還需要證明其功效具有價值;二,針對安慰劑對照的疫苗初步試驗,是否不僅應優先考慮單疫苗試驗,還應優先考慮多疫苗試驗;三,是否需要在確定疫苗短期效力之後、但在一般人群中局部部署疫苗之前這段時間,繼續對疫苗組和安慰劑組進行盲法隨訪,以評估其安全性、對重度疾病的防護作用和防護時間。(來源:科技日報)

菟絲子於寄主同步開花。圖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郭晗研究員拍攝提供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吳建強研究團隊利用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揭示了菟絲子非比尋常的開花調控機制,這對解析寄生植物的生理、生態和進化史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9月1日凌晨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來源:科技日報)

看天下

圖源:央視財經頻道

●近日,韓國當地醫學界和政府之間圍繞醫改政策的矛盾再次升級:大量醫生罷工,已有2名患者因求醫無門身亡,其中一名39歲的患者在心臟驟停需緊急就醫後,接連被4家醫院拒絕;另一患者生生被耽擱了3個多小時,當地還是沒有醫院可以接收,後因病情危重去世。(觀察者網)

●9月1日起,東京奧運會聖火在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圖為8月31日聖火公開亮相。(來源:中新網)

原標題:《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蝦蝦蝦蝦蝦蝦」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奇蝦化石:海洋霸主的「前世今生」—新聞—科學網
    它就是奇蝦。 幾億年過去,桑海滄田,日月輪轉,那些曾經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海洋中的奇蝦,早已被埋在地層裡,變成了化石。上世紀90年代,中國科學家在雲南澄江動物化石群發現了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奇蝦化石。如今,這幾塊奇蝦化石靜靜地躺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古所)的標本館中,從那黃橙色的頁巖片上,人們仍能感受到奇蝦那份往日的霸氣。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
    ——「麒麟蝦」,該化石來自5億多年前,身體兼具真節肢動物和節肢動物祖先類型的多種特徵,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 1984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澄江動物群」。澄江動物群中,多樣性最高的是節肢動物。從寒武紀大爆發開始,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佔據了當今動物界大約80%的物種多樣性。然而,節肢動物是怎麼演化而來的?它們的祖先長什麼樣?這是生物進化的一大難題,百餘年來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
  • 一隻5億年前的「蝦」
    來源:科技日報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澳出土5億年前奇蝦複眼化石 每隻含1.6萬個「單眼」
    畫家眼中的奇蝦據英國《衛報》12月7日報導,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南部袋鼠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食肉動物奇蝦的複眼化石經過分析,科學家發現每隻複眼裡竟然包含上萬個「單眼」,功能非常強大。據悉,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單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此化石是在有著5.15億年歷史的巖石層裡發現的。每隻複眼大概3釐米寬,包含約1.6萬個可獨立成像的晶體。如此多的「單眼」賦予了奇蝦絕佳的視力,使其能夠遠距離定位獵物。
  • 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
    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錘。  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麒麟蝦」?科研人員在哪裡發現了它?它究竟在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它的科學意義在哪裡?
  • 地球5億年前的主宰,寒武紀海洋中的王者——奇蝦
    與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歷史相比,人類文明要顯得是如此的短暫。從地質年代層面劃分,人們通常將地球劃分為隱古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和顯古宙兩大階段。其中顯古宙,又根據地層特徵和生物活動而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此之下,科學家們又劃分出來了12個紀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古代、同時也是整顯古宙的第一紀元——寒武紀。
  • 第9號颱風「美莎克」本周或將增強為今年首個超強颱風
    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剛送走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不久,第9號颱風「美莎克」來勢洶洶。預計,本周「美莎克」將增強為今年首個超強颱風,給我國東部海域帶來大風,後期還會給東北地區帶來風雨影響。
  • 2020年首個超強颱風,美莎克會對上海明天的早...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徐妍斐開學首日,早晨上學之路還算平靜,申城享受到晶瑩剔透的「水晶天」。這意味著明天的風雨將是近期最明顯的,而明天之後,颱風的影響就過去了。「美莎克」對哪兒影響最大?東北今天05時「美莎克」加強為超強颱風,這是2020年首個超強颱風。抓住8月的尾巴,颱風「美莎克」於8月28日下午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是今年8月份第7個生成的颱風。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濾食動物 俗稱奇蝦(圖)
    一項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格陵蘭島北部發現的有5.2億年歷史的梳狀化石是世界首個濾食動物的食物採集結構。  該化石長有12釐米長的彎曲的脊椎,上面覆蓋3釐米長的細絲。考慮到其家族近親的身體比例,科學家推斷這個類似蝦的生物約61釐米長—根據現代標準並不大;但相較於那個時代的生物,它已經非常巨大。這個生物名為Tamisiocaris borealis,俗稱奇蝦。  研究證實,這個類似蝦的海洋生物是已知最古老的會遊動的濾食動物,類似於現在的磷蝦和鬚鯨類。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麒麟蝦
    這就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 體長達7cm,頭小身體長,如果存在這麼一種蝦仁,你心動不?這就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麒麟蝦。
  • 隨一隻「奇蝦」探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有點科幻色彩的是,我生活在5.3億年前的寒武紀。你們知道侏羅紀吧,知道恐龍吧,我比它們早得多。  小晚輩恐龍曾統治過地球,很有名。  而我則是寒武紀海洋霸主,更自豪的是,我是令你們人類驚訝不已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事件中最大的動物。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約5.3億年前,寒武紀的地球陸地荒蕪,而海洋發生了一場震撼人心的事件。
  • 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2020-05-1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5億年前的寒武紀,沒有恐龍和人類,地球最強大的動物是誰?
    6億年前,寒武紀逐漸拉開了帷幕,大約5億4200萬年前到5億3000萬年前這段時間內,發生了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數千萬的年時間內,生物的進化似乎突然加速了,大量不同形態的無脊椎動物同時出現,讓海洋中突然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在寒武紀之前,海洋中的生物幾乎都是懶洋洋地趴在海底一動不動,但是在寒武紀開始後,突然各種奇形怪狀的生物出現,並且這些動物活動性遠超此前的大部分生物。
  • 颱風「巴威」生成!或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
    颱風「巴威」剛剛生成!據@中國天氣它或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福建臺灣等地將掀「颱風雨」!有100毫米-150毫米的大暴雨8月23日上午至24日釣魚島海域、閩東漁場東部有3.0米~4.0米大浪到巨浪閩外漁場有3.5米
  • 颱風「美莎克」最新消息2020今天 9號美莎克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
    天氣網訊,今年的第9號颱風美莎克已經進入我國東海海域,並且強度一直持續加強,成為今年首個超強颱風,根據颱風美莎克實時路徑圖顯示,預計3日凌晨登陸韓國,接下來一起去看看颱風「美莎克」最新消息2020今天吧。
  • 新颱風又生成了!或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福州天氣……
    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生成!>預計「巴威」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預計今天傍晚「巴威」將移入東海南部海面期間強度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這個颱風不一般呀它有可能是今年以來據@中國天氣「巴威」或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
  • 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此次發現的章氏麒麟蝦化石,發現於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有5.2億年歷史。它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麒麟類似,集合了多種不同動物的形態特點。麒麟蝦的身體分節、有堅硬的殼,和現在的蝦相似。它的頭部有5隻眼睛,這是當時海洋中另一種動物——奧帕賓海蠍的典型特徵。麒麟蝦還有粗而短的前肢,靠抱握和夾持捕獵,這又與寒武紀另一種明星動物——奇蝦相似。
  • 5億年前「麒麟蝦」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5.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到來,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成為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從達爾文開始,生命如何「突然」發生,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也成為一代代古生物學家執著破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