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2020-12-05 澎湃新聞

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2020-05-1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封面】

阿爾巴尼亞當地時間5月10日,火烈鳥聚集在納爾塔瀉湖。圖片來源:ICphoto,中新網發

新發現

早期地球初始有機質形成模型。圖片來源: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新華社11日消息,《科學通報》近日以封面文章刊發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最新科研成果: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也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超臨界二氧化碳既有氣態性質,又有液態性質,能快速溶解有機物,在醫藥、化工、食品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1日發表一項行星科學最新發現,研究報告稱火星40%表面、包括赤道在內的所有緯度都能存在穩定「滷水」,且火星上液態「滷水」或比之前認為得更常見,存在時間也更長。研究指出,這些「滷水」的性質和溫度決定了它們並不適合地球上的微生物生存,但將成為下一步人類火星探索的重要目標。

看天下

藝術想像圖。

●德國《時代周報》10日報導,歐洲航天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人類尿液是「月球水泥」的理想成分,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該研究稱尿素起著「超級增塑劑」的作用,可使「月球水泥」在硬化成最終的固體形態前變得更加柔軟,這減少了混合物所需的水。「月球水泥」 主要成分是月球土。如果太空人可以充分利用月球上發現的建築材料及尿液,從地球進行的補給飛行就有望減少。

●5月10日,據福布斯報導,蘋果最新專利可實現重新編輯已發送消息,用戶長按消息即可在操作選項中看到編輯已發送訊息的選項。同時被編輯過的信息會顯示已被編輯,收件人也能看到原始信息內容。該專利可能將在2020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

消息站

●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在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其中指出,各省級衛生健康委要及時研判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生物樣本處置意見,對確需保存的,應儘快指定具備保存條件的機構按照相對集中原則進行保存,或送交至國家級菌(毒)種保藏中心保存;對無需保存的,由有關機構按照醫療廢物和生物安全有關要求及時銷毀。

●5月11日,吉林省在舒蘭就最新疫情情況召開視頻發布會。吉林省舒蘭市市長金華表示近期舒蘭市出現了13例本土確診病例,打破了全省73天無本土新增病例的持續向好局面。舒蘭將深刻汲取教訓,按高等級風險防控的要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採取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全市所有診所、零售藥店一律停止銷售治療發熱類藥品,診所不接診發熱病人。

圖片來源:中國石化微信公眾號

●據中國石化最新消息,5月11日,我國首個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累計生產頁巖氣突破300億立方米。目前,氣田日產氣量約1700萬立方米,可滿足3400萬戶家庭日常用氣需求。

大觀園

重新開放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內一派春意盎然。湯彥俊 攝

●5月11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主題樂園——上海迪士尼樂園以一場特別的慶祝儀式宣告重新開放。它也成為全球第一個重新開放的迪士尼樂園。據悉,5月8日8時門票在線上開售後,僅2秒第一單交易完成,3分鐘後,重新開園首日即5月11日的門票售罄。

原標題:《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每經午時 | 國家衛健委指導組抵達吉林市、舒蘭市;舒蘭共排查276名...
    1丨國家衛健委東北疫情指導組及中疾控專家抵達吉林市、舒蘭市據吉林發布,國家衛健委赴東北三省疫情防控情況指導組和國家疾控中心流調專家已於昨天先後抵達吉林市、舒蘭市,正在指導開展工作。截至目前,所有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全部安置在吉林市傳染病院集中救治,病情穩定。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供圖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西太平洋一處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據悉,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研究生命起源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啟示。該成果近日作為封面文章刊發於《科學通報》(英文版)。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驚喜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據了解,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共同合作,在2016年「科學」號科考船 的一次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
  • 我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本報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據了解,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共同合作,在2016年「科學」號科考船 的一次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
  • 中科院:我國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8日電(廖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科院獲悉,該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於近日首次在西太平洋一處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深海雷射拉曼探針在深海熱液區原位探測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我科學家在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科技前沿】本報青島5月10日電(記者劉豔傑、朱楠)近日,《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發表的封面文章《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
  • 為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貢獻冰城力量丨國內首臺試驗鍋爐通過...
    為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貢獻冰城力量丨國內首臺試驗鍋爐通過水壓試驗 2020-10-05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進入戰時狀態!
    11月8日,天津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11月7日18時至8日8時,天津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系天津海聯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裝卸工人,為普通型病例,未有疑似病例接觸史。涉疫情的貨物已流向3個地區,已通知相關地區。天津市迅速進入戰時狀態,配合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和集中救治措施。
  • 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 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此外,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 超臨界二氧化碳,一個被普遍應用又能反應生命起源的神奇試劑
    但是今天並不科普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但今天的主角和二氧化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不同於二氧化碳氣液固三種狀態,獨立於這三種狀態的神奇性質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甚至它還能揭開生命起源的秘密。它,就是超臨界二氧化碳。
  • 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對生命起源有重大啟示作用
    宇宙雖然十分的廣大,甚至是無邊無際,可是生命似乎非常有限,科學家用了很多的辦法,可是依舊沒有找到宇宙中存在其他生命的證據。甚至我們地球生命如何出現,科學家至今答案也非常多,沒有一個固定的理論,能夠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 中國科學家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科學家將西太平洋一些熱液噴口中的氣泡識別為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地球上首次發現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巨型科學中心的一個團隊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通過自產深水發現了海水中1400m深度的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
  • 河北3地進入戰時狀態…疫情"戰時狀態"什麼意思?
    會議強調,思想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做好本職防疫工作,分條線安排調度督導檢查,毫不動搖抓緊抓牢防控工作。「雙防」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必須把「內防反彈、外防溢出」各項措施做實做細,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渠道。流調溯源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儘快查清傳染源頭,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擴散。守底線上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優化工作預案,堅決守住醫護人員零感染、確診患者零死亡底線。
  • 我科學家在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為生命起源提供新啟示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青島5月10日電(記者劉豔傑、朱楠)近日,《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發表的封面文章《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
  • 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新證據
    《科學通報》(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一項科研成果——科考隊員在2016年深海熱液航次中,於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也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自然界中超臨界二氧化碳很罕見「超臨界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一種特殊相態,即當純態的二氧化碳溫度超過31攝氏度、壓力超過73個大氣壓時,二氧化碳將以超臨界流體的形式存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課題組成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衛東介紹。
  • 河北立即進入戰時狀態……疫情「戰時狀態」什麼意思?
    為嚴防疫情擴散,河北省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全面排查追蹤,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河北省進入戰時狀態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局部聚集性應對處置工作要求,河北省立即進入戰時狀態,組織省、市、縣(區)三級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對所有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全面查清行蹤軌跡,排查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集中隔離,採取隔離措施並進行核酸檢測。
  • 衡水高新區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建
    本報訊 (楊亞峰)2020年12月30日,中科衡發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工儀式于衡水科技谷11號車間舉行。此次開工建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並建設,將奠定我國在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引領能源產業技術革命。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採用超臨界狀態的二氧化碳作為循環介質,通過布雷頓循環進行發電。
  • 一日新增確診20例,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防大疫、打大仗的思想和行動準備,把問題想得複雜一些,把疫情想得嚴重一些,把工作想得細緻一些,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奮力奪取疫情防控最終勝利。石家莊深夜召開發布會為延遲發布會道歉昨天(5日)22時,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了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