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國科學家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2020-12-05 sinphy聊知產

中國科學家將西太平洋一些熱液噴口中的氣泡識別為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地球上首次發現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巨型科學中心的一個團隊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通過自產深水發現了海水中1400m深度的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

該研究所研究員張欣說:「超臨界二氧化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中被廣泛使用,例如乾洗和石油溶劑,但這是首次發現天然存在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張說,超臨界二氧化碳所含的氮量比周圍海水和排洩液中的氮要多得多,這表明超臨界二氧化碳使周圍環境中的氮富集。科學家還發現了液體中未知的有機物質。他們認為,高氮超臨界二氧化碳可以在促進生命起源必不可少的胺基酸和其他有機物質的合成,預富集和保存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

什麼是超臨界二氧化碳

隨著環境的溫度和壓力變化,任何一種物質都存在三種相態——氣相,液相,固相,三相成平衡態共存的點叫三相點。液、氣兩相相界面消失的狀態點叫超臨界點,在臨界點時的溫度和壓力稱為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不同的物質其臨界點的壓力和溫度各不相同。超臨界流體(Super Critical fluid,簡稱SCF)是指溫度和壓力均高於其臨界點的流體,常用來製備成的超臨界流體有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等。物體處於超臨界狀態時,由於氣液兩相性質非常相近,以致無法清楚分別,所以稱之為「超臨界流體」。

超臨界二氧化碳能做什麼

二氧化碳,可以說是應用最廣的超臨界流體,這主要是因為它沒有毒性,臨界溫度低與價格便宜等因素,近年來最引人注意的研究領域則主要在機能性成分的萃取,纖維染色技術,半導體的清洗,特殊藥用成分的顆粒生產,乾洗技術,化學反應與超臨界流體淨米技術等。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5月11日,據媒體報導,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將為研究生命起源等提供新的啟示。據了解,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共同合作,在2016年「科學」號科考船 的一次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2020-05-15 中國科學報 廖洋 王敏   在「科學」號科考船2016年深海熱液航次中,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研究人員在1400米深海熱液區發現了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
  • 超臨界二氧化碳印染技術獲突破
    超臨界二氧化碳印染技術獲突破 73次閱讀 作者:武炳明   來源:中國化工報
  • 我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本報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 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對生命起源有重大啟示作用
    地球的生命演化一直是一個謎,因為以往科學家認為,地球產生生命的年代,應該是在三十億年前,可是近期科學家發現,生命很可能產生於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也就是出現在地球產生原始海洋的那一刻。這就產生一個問題,那時候地球的環境十分惡劣,甚至由於火山爆發,導致地球上看不到陽光。那麼這就間接的證明,很可能生命來源海洋深處的地球地質運動,可是科學家一直找不到證據。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驚喜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5月11日,據媒體報導,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將為研究生命起源等提供新的啟示 。
  • 我科學家在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科技前沿】本報青島5月10日電(記者劉豔傑、朱楠)近日,《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發表的封面文章《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
  • 我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獲突破
    本報訊日前,合肥工業大學潘見教授主持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研究」項目,通過了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會組織的專家鑑定。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所發展的萃取結晶組合分離工藝系國際首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超臨界萃取技術主要應用於製藥與生物化工領域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離精製。
  • 中科院:我國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8日電(廖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科院獲悉,該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於近日首次在西太平洋一處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深海雷射拉曼探針在深海熱液區原位探測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 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此外,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 我國科學家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為生命起源提供新啟示
    近日,《科學通報》作為封面文章發表了題為《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文章,報導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在我國大科學工程「科學」號科考船的2016年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1400m)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利用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溫度探針測定超臨界二氧化碳噴口溫度約為95°C,進而使用RiP探針直接在深海原位探測了噴發狀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染色技術獲突破
    近日,從瀋陽化工研究院染料國家工程中心傳出消息,該中心自主開發的超臨界二氧化碳(CO2)無水染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基於此項技術的毛類專用染料已進入放樣應用階段。
  • 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技術實現突破
    由大連工業大學和光明化工研究設計院共同完成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與工程化設備」和「散纖維及成衣製品無水染色」項目日前通過鑑定。
  • 13.我國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實現突破
    13.我國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實現突破 2010-12-30 00:00:00
  • 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2020-05-1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二氧化碳超臨界充裝方法
    ,「12vugqc」二氧化碳超臨界,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二氧化碳超臨界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我國應根據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製冷設備技術的發展制定行業標準,此時應控制吸入溫度和冷凝溫度以便穩定排氣溫度、會議吸引了來自英國丹麥葡萄牙和中國的近名專家學者和企業科學家;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張澤國先生作了題為大型風冷冷水機組性能評價系統節能研究的報告:吸入溫度是多少吸入溫度指壓縮機吸入連接管的氣體溫度—對於各種冷水機組主體一般由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製成……根據密封結構的形式壓縮機可分為式壓縮機半封閉式壓縮機和全封閉式壓縮機
  • 我科學家在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為生命起源提供新啟示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青島5月10日電(記者劉豔傑、朱楠)近日,《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發表的封面文章《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
  • 超臨界二氧化碳,一個被普遍應用又能反應生命起源的神奇試劑
    中國在發現二氧化碳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公元3世紀,即西晉時期,一位名叫張華的人在其著作《博物志》中就記載了在燒白石做白灰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氣體,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超臨界二氧化碳能快速溶解有機物,比如說令人頭痛的油漬等,我們常常將貴重的衣服送往乾洗店去乾洗,其實幹洗店就是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來進行乾洗清潔的。除此以外,石油等工業中也要大量使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作為溶劑。
  • 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新證據
    我研究人員利用自主設備在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了新證據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原位探測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受訪者供圖近日,我國科學家在《科學通報》(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一項科研成果——科考隊員在2016年深海熱液航次中,於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也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