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2020-12-05 環保信息諮詢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此外,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哈陽大科學研究中心共同合作,2016年,在「科學」號科考船的一次深海熱液航中,科研人員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譜探針,在1400米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噴發含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熱液噴口。隨後,科研人員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溫度探針測定了超臨界二氧化碳噴口溫度約為95攝氏度,進而使用深海原位拉曼光譜探針直接在深海原位探測了噴發狀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拉曼譜峰在頻移、半峰寬等光譜參數上與實驗室模擬獲得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完全一致。

同時,利用深海原位拉曼光譜分析,科研人員發現,含有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熱液流體中有大量氮氣,遠高於周圍海水和熱液中的氮氣濃度,這說明超臨界二氧化碳對氮氣有富集作用。另外,科研人員還在原位超臨界二氧化碳爛漫光譜中發現了多個未知組分的拉曼峰。而通過對拉曼峰的歸屬科研人員證明深海熱液區噴發的超臨界而言化痰流體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科學家分析認為,深海熱液區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氮氣與周圍礦物質結合,催化產生有機物,從而實現從無機到有機的轉化過程,而有機物是生命基礎,這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生物研究學表明,超嗜熱菌很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共同祖先,因此熱液系統一直被認為與生命起源密切相關。熱液所特有的化能生物群落具有不依賴陽光和嗜熱特性,深海熱液系統被認為可能與地球上初始生命產生的環境類似。生命的基本組成物質是胺基酸,但熱液流體中缺少胺基酸的關鍵元素——氮,這是早期生命起源於熱液假說最致命問題(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氮的含量約佔78%)。此次在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大量富集氮氣,為地球早期從無機到有機的過程提供了絕佳反應介質。

我國科研團隊基於這項科研成果,提出了新的地球生命起源假說:地球早期,存在於海洋與大氣交界面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層,富集大量氮氣,並與海水和露出海表面的巖石礦物結合,催化產生有機物,從而成為了地球上早期生命源頭。

全國誠招「環保調研員」,主要從事環保法制宣傳、環保課題調研活動、環保項目政策反饋等,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網下載相關資料。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磚塔胡同56號西配樓205室,郵編:100810。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此外,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 我國科學家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為生命起源提供新啟示
    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啟示。在我國大科學工程「科學」號科考船的2016年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1400m)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利用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溫度探針測定超臨界二氧化碳噴口溫度約為95°C,進而使用RiP探針直接在深海原位探測了噴發狀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我科學家在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為生命起源提供新啟示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青島5月10日電(記者劉豔傑、朱楠)近日,《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發表的封面文章《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
  • 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對生命起源有重大啟示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人類對於生命的研究,其實存在著很多的空白,因此生命的奧秘,或許科學家僅僅知道一些皮毛。比如地球的生命如何產生,究竟是產生於陽光之下,還是產生於深海之中,到現在依舊是爭論不斷,畢竟我們得到的證據很少,還需要科學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國科學家在生命起源方面,近期有了一些進展,下面給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
  • 生命起源是否和超臨界二氧化碳有關?這篇文章提供了新啟示
    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啟示。在我國大科學工程「科學」號科考船的2016年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1400m)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利用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溫度探針測定超臨界二氧化碳噴口溫度約為95°C,進而使用RiP探針直接在深海原位探測了噴發狀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驚喜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5月11日,據媒體報導,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將為研究生命起源等提供新的啟示 。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5月11日,據媒體報導,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將為研究生命起源等提供新的啟示。據了解,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共同合作,在2016年「科學」號科考船 的一次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
  • 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新證據
    我研究人員利用自主設備在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了新證據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原位探測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受訪者供圖近日,我國科學家在科學家分析認為,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啟示。何為超臨界二氧化碳?它又為何如此難以發現?記者採訪了相關成果的完成方,請專家解疑答惑。
  • 我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本報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 中科院:我國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8日電(廖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科院獲悉,該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於近日首次在西太平洋一處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深海雷射拉曼探針在深海熱液區原位探測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供圖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西太平洋一處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據悉,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研究生命起源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啟示。該成果近日作為封面文章刊發於《科學通報》(英文版)。
  • 我科學家在熱液體系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啟示。據介紹,在我國大科學工程「科學」號科考船2016年的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利用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溫度探針測定了超臨界二氧化碳噴口溫度約為95℃,進而使用RiP探針直接在深海原位探測了噴發狀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 超臨界二氧化碳,一個被普遍應用又能反應生命起源的神奇試劑
    但是今天並不科普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但今天的主角和二氧化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不同於二氧化碳氣液固三種狀態,獨立於這三種狀態的神奇性質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甚至它還能揭開生命起源的秘密。它,就是超臨界二氧化碳。
  •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但今天的主角和二氧化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不同於二氧化碳氣液固三種狀態,獨立於這三種狀態的神奇性質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甚至它還能揭開生命起源的秘密。超臨界二氧化碳在31℃,7.3Mpa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二氧化碳才會以超臨界態的形式存在。超臨界態既有氣態時的性質又有液態時的性質,還具有新性質。
  • 中國科學家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科學家將西太平洋一些熱液噴口中的氣泡識別為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地球上首次發現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巨型科學中心的一個團隊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通過自產深水發現了海水中1400m深度的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
  • 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自然界中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舒蘭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丨科技早新聞 2020-05-1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洋所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
    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啟示。>1400 m)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利用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溫度探針測定超臨界二氧化碳噴口溫度約為95°C,進而使用RiP探針直接在深海原位探測了噴發狀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發現深海超臨界二氧化碳
  • 乾洗店用的一種東西 居然跟生命起源有關係?
    你以為超臨界二氧化碳只能在乾洗店和化學實驗室有用?naive,它可能是生命起源的重要一環!日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以及深海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深海熱液區首次觀測到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這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啟示。
  • 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了新證據
    科學家分析認為,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啟示。何為超臨界二氧化碳?它又為何如此難以發現?記者採訪了相關成果的完成方,請專家解疑答惑。而在此次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熱液區,由於熱液區深部不同物質相發生分離作用,熱液流體中的二氧化碳組分發生了富集,並以純二氧化碳的形式噴出海底,加上熱液區提供了較高的溫度、壓力條件,使得二氧化碳能夠以超臨界態形式存在。
  •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中國科學家有重要發現 | 袁嵐峰
    實際上,我們現在還不清楚,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地球自發產生的,還是從外星來的?如果是地球自發產生的,那麼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條件下?最近中國科學家有一個大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開生命起源之謎:在海底的熱液中,觀測到了超臨界(supercritical)二氧化碳(生命起源是否和超臨界二氧化碳有關?)。這在頭條熱榜上,也引起了很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