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2020-05-15 神龜洛書

說起二氧化碳大家都很熟悉,它廣泛的分布在我們的周圍,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工作,娛樂都遍布著它的身影。人類每天都在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小到呼吸運動達到工廠運轉,它無影無蹤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大多數人對二氧化碳的理解,只停留在是氣體,沒什麼用處畢竟我們有不呼吸它,沒有氧氣來的重要等等,但實際上無論是在哪一方面,二氧化碳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但是今天並不科普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但今天的主角和二氧化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不同於二氧化碳氣液固三種狀態,獨立於這三種狀態的神奇性質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甚至它還能揭開生命起源的秘密。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它,就是超臨界二氧化碳。不過要了解它的具體信息,我們還是要從普通的,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二氧化碳說起。

二氧化碳

雖然嘴上說著二氧化碳沒什麼存在感,但實際上,人類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冥冥之中感受到了它的存在,不過由於受到科學技術的限制,「天真」的原始人將二氧化碳當做一種十分兇殘的妖怪。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中國在發現二氧化碳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公元3世紀,即西晉時期,一位名叫張華的人在其著作《博物志》中就記載了在燒白石做白灰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氣體,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由於二氧化碳的凝固點很低(5.2atm下,-78.5℃),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見到二氧化碳液體以及固體的形式,不過在電視的舞臺上我們所見到的白霧就是由乾冰升華吸熱所造成的。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所佔的濃度約為萬分之四

超臨界二氧化碳

31℃,7.3Mpa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二氧化碳才會以超臨界態的形式存在。超臨界態既有氣態時的性質又有液態時的性質,還具有新性質。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超臨界二氧化碳能快速溶解有機物,比如說令人頭痛的油漬等,我們常常將貴重的衣服送往乾洗店去乾洗,其實乾洗店就是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來進行乾洗清潔的。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除此以外,石油等工業中也要大量使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作為溶劑。

如果喝咖啡時覺得咖啡因不健康,那麼選用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過的咖啡豆,就可以放心的使用了,在食品行業中,超臨界二氧化碳也有很大的作用。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自然界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

2020年5月,中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地區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了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存在,這項發現也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啟示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有科學家認為,自然界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與氮氣以及深海周圍的礦物質結合,在一定的條件下催化產生有機物,從而實現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的轉化,眾所周知,有機物是生命形成的基石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因為,科學界大多認為原始生命是從海洋中誕生,那麼海洋中存在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很有可能為生命誕生提供了條件。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對生命起源有重大啟示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人類對於生命的研究,其實存在著很多的空白,因此生命的奧秘,或許科學家僅僅知道一些皮毛。比如地球的生命如何產生,究竟是產生於陽光之下,還是產生於深海之中,到現在依舊是爭論不斷,畢竟我們得到的證據很少,還需要科學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國科學家在生命起源方面,近期有了一些進展,下面給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
  • 人類能否創造生命?中國科學家打開「改造」生命的大門
    合成生物學領域裡程碑式的突破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覃重軍團隊及其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於8月2日發表在《自然》上,這是合成生物學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突破,打開了「改造」生命的大門。能否打破自然的界限?是否可以人造一個單染色體的生物並具有正常的功能?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巖石圈「脫碳換骨」的秘密
    新華社2月13日報導,通過大洋鑽探,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巖石圈「脫碳換骨」的秘密:南海地幔深部存在一種高度富碳的新型巖漿,可在巖石圈的作用下「脫碳」,連續轉化為鹼性玄武巖。 這是本次「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的新發現。
  • 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驚喜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5月11日,據媒體報導,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將為研究生命起源等提供新的啟示 。
  • 生命的起源再添新證據,C60+被發現,原始生命或由它構成
    在我們初中的化學課上,我們可以得知C代表著碳,而所謂的C60,就代表著60個碳原子,簡單來說就是C60+就是一個由60個碳原子所組成的分子,按照我們的認知,碳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而且放到整個宇宙中,碳也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科學家們才會在發現C60+後如此的激動,要知道很可能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都會被C60+所揭開。
  • 中國科學家解析脊椎動物RNA病毒「詮釋」生命起源進化 成果今刊於...
    生命起源進化,中國科學家提供了更有力研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兼職教授張永振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脊椎動物RNA病毒的發現、遺傳與進化上實現突破性研究成果。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天在《自然》雜誌上以研究論文形式發表。
  • 揭示地球生命起源
    據外媒報導,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該隕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它或將成為揭示地球生命起源的關鍵。>報導稱,該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科學家們利用氣象雷達準確定位了這塊隕石,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在密西根州一個結冰的湖中發現了隕石碎片
  • 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 重大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發現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科研成果刊發在《科學通報》的封面文章上:我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該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然流體的噴發,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此外,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 中國科學家發現地球早期最原始低等的真後生動物
    新華網西安5月6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中國科學家對早期動物起源、演化的研究又取得重要突破,一種名為春光蟲和另一種俗稱「海筆」的八射珊瑚化石被證實是現代兩類最低等的真後生動物――櫛水母類和刺胞類的原始代表,進而首次勾勒出了整個動物界早期譜系演化的全貌輪廓。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蛇類基因組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蛇類基因組 2018-08-黃松 攝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等研究團隊共同完成,以分布於青藏高原的溫泉蛇為研究對象,解析了蛇類這種變溫動物適應高海拔極端環境的遺傳機制,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蛇類基因組。  據了解,大多數生物通常都對其生存環境有一定要求,超出適宜的範圍就難以存活。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分子圖譜全景
    圖說:中國科學家完成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工作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特別是肺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一半。蛋白質幾乎是所有藥物的作用靶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具有「節肢」蟲子
    新華網西安2月24日電(記者 許祖華 馮國)如今種類佔據絕對優勢的節肢動物是如何由軟體的蠕蟲演化而來呢?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他們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的葉足動物——「仙掌滇蟲」可在海底行走,屬於首次發現的具有「節肢」的蟲子,從而有望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這一成果公布在2月24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首次!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5月11日,據媒體報導,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將為研究生命起源等提供新的啟示。據了解,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共同合作,在2016年「科學」號科考船 的一次深海熱液航次中,研究人員利用「發現」號深海ROV機器人上搭載的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具有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噴發的熱液噴口。
  •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揭示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秘密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揭示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秘密 原標題: 4億多年前的麒麟魚如何揭示脊椎動物頜演化之路?華北15.6億年前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的發現,揭開了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哪些秘密?  3月22日,有著88年歷史的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北京發布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我國科學家在古生物學各分支領域取得的科學成果,有力地推動著世人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所有生命都是細菌後代|細胞|生命起源|自然界|有機分子_網易科技
    這是關於生命本質的一種唯心主義學說,它認為生物體與非生物體的區別就在於前者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生命「活力」,它控制和規定著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動和特性,而不受自然規律的支配。它主張有某種特殊的非物質的因素支配生物體的活動。當時,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生命中幾種看似比較獨特的物質,比如尿素。它是在尿液中發現的,1799年被分離出來。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2020-05-15 中國科學報 廖洋 王敏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供圖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西太平洋一處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據悉,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此次觀測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氣和有機組分,為研究生命起源及初始有機質的形成提供了新啟示。該成果近日作為封面文章刊發於《科學通報》(英文版)。
  • 中國科學家牽頭,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首次發現雙粲重子
    中國科學家牽頭,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首次發現雙粲重子 操秀英/科技日報 2017-07-07 08:03
  • 我科學家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本報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在西太平洋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並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