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否創造生命?中國科學家打開「改造」生命的大門

2021-01-17 環球網

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生物誕生

我科學家打開「改造」生命的大門

本報記者 王 春

人類能否創造生命?「上帝」的特權能否交由人類自己掌控?選擇與人類有1/3同源基因的真核模式生物釀酒酵母為突破口,將其天然16條染色體融合改造為1條巨大染色體,這個合成生物學領域開展的「異想天開」的結構設計與工程化實施,終於夢想成真!

合成生物學領域裡程碑式的突破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覃重軍團隊及其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於8月2日發表在《自然》上,這是合成生物學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突破,打開了「改造」生命的大門。

能否打破自然的界限?是否可以人造一個單染色體的生物並具有正常的功能?這個大膽假設吸引著科學家上下求索。

2010年,美國科學家J. Craig Venter團隊在《科學》上報導了世界上首個「人造生命」——含有全人工化學合成的與天然染色體序列幾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體,引起轟動。而這一次,以覃重軍研究組為主的研究團隊完成了將單細胞真核生物釀酒酵母天然的16條染色體人工創建為具有完整功能的單條染色體。該項工作表明,天然複雜的生命體系可以通過人工幹預變簡約,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創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生物學教科書中將自然界存在的生命體分為具有被核膜包裹染色體細胞核的真核生物和染色體裸露無核膜包裹的原核生物。染色體攜帶了生命體生長與繁殖的遺傳信息,真核生物通常含有線型結構的多條染色體,而原核生物通常含有環型結構的一條染色體。在該研究中,覃重軍假設真核生物也能像原核生物一樣,用一條線型染色體裝載所有遺傳物質並完成正常的細胞功能,並與副研究員薛小莉「工程化精準設計」定製人造單染色體酵母的指導原則以及理性分析、實驗設計、工程化推進總體方案。博士研究生邵洋洋從2013年開始嘗試並發展高效的染色體操作方法,歷經4年時間,通過15輪染色體融合,成功創建了只有一條線型染色體的釀酒酵母菌株SY14。此後,覃重軍研究組進一步與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趙國屏研究組、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周金秋研究組、武漢菲沙基因信息有限公司及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趙志虎等合作,深入鑑定SY14的代謝、生理和繁殖功能及其染色體的三維結構。

該成果研究團隊負責人覃重軍介紹,研究團隊將16條天然染色體上融合為一條,可以看到染色體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但是細胞生長跟原來一模一樣,功能也幾乎一樣,只不過通過減數分裂有性繁殖後代稍有減少,這種狀況以後將進一步研究。從基礎研究的角度來說,造出了一個簡約化的生命體。

論文全部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

這一研究發現顛覆了染色體三維結構決定基因時空表達的傳統觀念,揭示了染色體三維結構與實現細胞生命功能的全新關係。

該研究成果是通過經典分子生物學「假設驅動」與合成生物學「工程化研究模式」來探索解析生命起源與進化中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的新範例。將天然複雜的酵母染色體通過人工改造以全新的簡約化形式表現出來,是繼原核細菌「人造生命」之後的一個重大突破。單染色體酵母的「誕生」,連同我國科學家參與的酵母染色體全人工合成工作,是繼20世紀60年代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和tRNA之後,中國學者再一次利用合成科學策略,去回答生命科學領域一個重大的基礎問題。

生物進化從簡單到複雜,人類、動物、植物、真菌、酵母都是真核生物。其中,人類有23對染色體,小鼠有20對染色體,水稻有12對染色體。而釀酒酵母是迄合科學研究最透徹的一個真核細胞,它是研究染色體異常的重要模型,1/3基因與具有23對染色體的人類基因同源。端粒是線型染色體末端的保護結構。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端粒的長度逐漸縮短,當端粒變得不能再短時,細胞就會死亡。人類的過早衰老與染色體的端粒長度直接相關。此外,端粒的縮短還與基因突變,腫瘤形成等許多疾病相關。與天然酵母的32個端粒相比,覃重軍研究團隊人工創造的單條線型染色體僅有2個端粒,為研究人類端粒功能及細胞衰老提供很好的模型。此外,該研究成果還將運用於製造工廠的「超級營養」釀酒酵母工業化生產。

自然科研中國區總監保羅埃文斯評論,這篇《自然》論文全部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顯示了中國在建立可持續科研生態體系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果,這也為探索生命起源與進化重大基礎科學問題開闢了一個新方向。

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細胞命運可塑性的分子機制與調控」,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等的資助。

(科技日報上海8月2日電)

相關焦點

  • 打開人造生命大門 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單染色體酵母
    不同的是,這一次覃重軍團隊領先一步,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簡約生命——僅含單條染色體的酵母真核細胞。「該成果讓世界了解到生命形式可以通過人工改造化繁為簡,也意味著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創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覃重軍解釋。
  • 打開人造生命的大門 這回中國人工合成領先一步
    消息傳出後,自然科研中國區總監保羅·埃文斯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他們(中國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只有1條染色體的新酵母菌株,顯示了中國在建立起可持續的科研生態體系方面的投資和眾多努力,有利於基礎研究的開展和探索關於生命的基本問題。」
  • 【光明日報】中國「創造」世界首例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
    中 小】 語音播報   人類能否創造生命  該研究成果首次通過經典分子生物學「假設驅動」與合成生物學「工程化」方法來探索解析生命起源與進化中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覃重軍認為,合成生物學的目標是「重構簡小化、模塊化、定量化、最優化的基因組」。在「人造生命」領域的思想、理論、工程和技術等方面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將天然複雜的生命形式通過人工改造以全新的簡約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實現「人造」全新生命。
  • 取自青蛙細胞,第一個活著的機器人,人類正在創造全新的生命形式
    而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完全由細胞所組成的機器人,創造了一個真正活著的機器人。這個全新形式的機器人和傳統的機器人完全不同,叫做異種機器人(Xenobot),寬度小於1毫米。它不是由任何塑料或者金屬組成的,而是來自青蛙的胚胎幹細胞,已經可以實現前進、後退、旋轉等動作。這是一個人造機器人,在某種意義上算是活著的。下面這張圖,就是它的模樣。
  • 英國「人造生命」實驗惹爭議,若創造另一種生命,人類會怎麼樣?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化。面對我的環境,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夠獲得生存下去的權利。只不過幸運的是,人類目前是大自然中最高的文明生命體,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人類一次又一次地去探索未知世界,按照目前人類的發展速度,很多人都認為。
  • 生命是誰創造的?為什麼人類能克隆生命,卻無法製造生命呢?
    生命是誰創造的?為什麼人類能克隆生命,卻無法製造生命呢?新生命難以被創造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會提出疑問,男女交配所產生的後代難道不是創造新生命的過程嗎?這只能算得上是人類繁衍的一種方式而已,卻無法憑空製造出一個新的生命體,而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說法更是眾說紛紜。或許人類無法製造出生命體的原因就在這裡,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我們可以揭開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秘密,或許就可以製造出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了,那麼地球生命的起源究竟來自於哪裡呢?
  • 美國科學家創造含人造鹼基的新生命體 向「人造生命」邁出重要一步
    數十億年來,所有天然生命的DNA都只有4個「字母」:ATCG。數年前,美國科學家創造了兩種「新字母」,並把它們引入了大腸桿菌中。 但當時還沒有生物體「認識」這兩種新字母,它們要麼排斥新的鹼基,要麼直接死去。 最近,美國研究者在這項「創造人工生命」的工作中邁出重要一步,他們培養出了一種包含人工鹼基的活生命體。這個新型生命體能合成全新的蛋白質。
  • 我國科學家「人造生命」獲重大突破
    單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之後 人工智慧的到來引起了人類的恐慌,強大的機器讓人們擔心終有一天我們將被機器統治,而單染色體真核細胞的問世或許也會從另一個角度引起人們的憂慮。未來某一天,人類會不會創造出比自身更強大的生命?
  • 中國科學家揭示人類胚胎發育和進化的奧秘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董瑞豐)如同計算機編程,人類生命從受精卵發育成複雜有機體,也需要基因表達的編程。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所劉江團隊與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陳子江團隊、廣州醫科大學劉見橋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解讀了這種「程式語言」如何指揮人類胚胎的基因表達,相關研究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
  • 人類可以克隆生命,為什麼不能創造生命?生命難道是神製造的嗎
    筆者-小文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人們可以造出輕鬆毀滅幾座城市的原子彈,也可以研發出探索外星球的飛船,甚至能依靠克隆技術複製出一模一樣的生物,可是為什麼人類就是無法創造出生命呢?難道說生命真的是神創造的嗎?
  • 創造從未有過的生命
    如果把箭頭對準一個字母,裡面小盤上就會有打開一個小窗口,露出另外一個字母。你可以用這些字母組成一句話,外人(尤其是你的父母)看來則是天書。要弄清這句話說了什麼,唯一的方法是藉助另一盒麥片裡的密碼盤來破譯——當然,是同一品牌的另一盒麥片。
  • 執「上帝之剪」改造生命 中國科學家將開展人類基因改造臨床試驗
    原標題:執「上帝之剪」改造生命 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人員可以不用付出高昂的金錢、精力和時間,就可以輕鬆實現基因的敲除、修改、敲入等,實現細菌到人類的各項性狀的改變,就像是獲得了上帝造物的「剪刀」一般。這一改造生命的「魔剪」,到底是來自哪裡,又能做些什麼?
  • 生命的語言掌握,人類想創造生命,為何單細胞都創造不出?
    人類文明已經誕生很久了,自從人類有了自己的文明科技之後,人類一直在很多領域進行探索,特別是生命的起源到底是怎麼出現的,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很多科學家,為什麼人類自己卻造不出完美的生物呢?這些東西一直在困擾著人類,生命源自何處?
  • 美制出世界首例人造生命 將來可造特殊功能生物
    新生命1個月前誕生,暱稱「Synthia」(合成體),這種微生物由藍色細胞組成,能夠生長、繁殖,細胞分裂了逾10億次,產生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植入的DNA片段包含約850個基因,而人類DNA圖譜上共有約2萬個基因。
  • 宇宙創造了人類智慧生命畢然有人類的使命
    宇宙創造了人類畢然有人類的使命從單細胞生命誕生到人類文明的岀現。宇宙為什麼創造生命?宇宙為什麼創造人類智慧生命?宇宙創造了生命又無數次讓生命大滅絕其實是為了人類的岀現創造條件。宇宙創造了人類智慧生命也畢然有人類的使命,也許人類把智慧生命的火種撒布到全宇宙適和生命存在的星球就是人類使命之一吧
  • 生命的創造與延續——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科學
    受限於早期生物科學和技術發展水平,人們難於一窺生命的起源、發育和遺傳奧秘的全貌。經過長達百年的知識累積和技術進步,工程學理念逐漸被引入現代生物學中,人們對於生命本質的理解日趨深入,並逐步具備改造甚至創造生命的能力。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拓寬了工程科學的疆域,工程科學的寬闊視野和方法則促進基礎科學與生物技術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逐漸在當代為造福人類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體 顛覆人類生命本質
    這項裡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可以在實驗室裡「被創造」,而不是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實驗成果宣布之後,立刻引起世人的關注。這項裡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可以在實驗室裡「被創造」,而不是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此項實驗歷時15年,耗資4000萬美元。實驗成果宣布之後,立刻引起世人的關注。批評者認為,人類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充當「造物主」,也沒有資格像「上帝」或那樣創造生命,破壞自然界的平衡;更多人則擔心此研究成果會被居心不良者用來合成生化武器,製造恐怖威脅。
  • 核輻射創造了生命
    核輻射可能是行星上是否有生命的關鍵因素。Melissa Weiss核輻射可能是行星上是否有生命的關鍵因素。在核輻射的產生過程中,熱量會被釋放出來,而這對於一個巖石質的行星能否擁有板塊構造,能否擁有適量的火山活動,乃至是否擁有大氣層至關重要。
  • 人類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人類也能創造智能生命嗎?
    生命的起源是什麼,尤其是人類?直到最近幾個世紀,科學才開始為解決這些問題作出自己的貢獻。神學家相信生命是最偉大的奇蹟,人是「上帝」的宇宙總體計劃的最大成就。「上帝」將無生命物質的分子四處擺動,創造了一個生物,並巧妙地操縱了類人猿的基因結構,從而創造了人類。進化論認為生命是純粹的、自然的物理和化學活動的結果,而人類是長期曲折進化的最終產物。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能用技術在實驗室裡創造生命嗎?
  • 人類基因改造:中國學者已打開「潘多拉魔盒」?
    在今天刊發的首篇文章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承志認為,這一技術進展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引起的後果可能無法預料。王承志(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4月18日,中山大學生物學副教授黃軍就帶領的研究組在Protein & Cell雜誌發表論文,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人類胚胎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