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學常數:引斥並存,關注引力之時別忘了斥力的存在

2020-12-05 自然科學之玄學原理

文/樸道玄燈

成然之性:道法自性,謂之成性。

佛家、道家看宇宙世界,認為世界是緣起的,有「時空結緣點」的觀念,具體表述則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存在,核心是「成性」,表示的就是形成世界的各條件因素之間的關係,即現象與成性這個本體之間的關係,是大道玄學的核心精髓,統稱為這叫「緣起法」,基本現象就是「力」這個問題,也叫「業力」,包括了引力現象與斥力現象,體現在宏觀與微觀層級上,則是在量級的等級進退,發生「力」的關係、性質及強弱的變化。

萬有引力也萬有斥力

因此從力的現象是緣起法的角度看力的種類問題,力的現象及種類問題,只是時空結緣點不同而表現出來的性質現象,主要特點就是「玄中空虛無,生生不息,變化不已」,以此「不二」中觀見地,看現象問題則不掉入「常見、斷滅見、邊見」。

科學探索發現中,人們關注引力的同時也應關注斥力,如同了解物質時,關注質量也要關注能量,關注時間也要關注空間,關注低維位面的現象證據時,也有關注高維位面的現象證據。

而時空結緣點的問題,就具體集中體現在「以緣起法的角度看常數狀態」,常數存在有「恆常與非常」兩種狀態,表示著世界的存在狀態,並由常數的狀態變化,反映著世界的存在狀態,各條件因素之間的關係變化,條件因素關係發生變化,常數狀態也會發生變化,能反過來顯現出條件因素關係發生的變化,所以常數的存在狀態可以預測世界發生的變化。

科學探索發現基於觀察與數學語言描述,理論提出,事實證明,理論修正,進入文明認知提煉整理,歸納概括總結與推理演繹並舉。承認有所未知,已知也未必確定,需要證實有待證明,科學精神大概是這樣。但往往許多的證明不只依賴數學演算,非數學語言的證明方式也是科學的精神,道的精神也如此,科學其實是這是「玄學證道」文明認知傳統的延續傳承。

我們用「道」這樣的思想眼光來看宇宙自然生成的物質演化進程,來看「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作出的考查」。

愛因斯坦場方程,最初發表時得出的宇宙學觀點是宇宙不穩定,既有膨脹也有收縮。後來覺得在哲學上看,宇宙整體上應該上是靜止平衡,於是在公式中加了一個宇宙常數項,讓宇宙靜止平衡。

在哈勃發現宇宙在膨脹的現象後,經過參觀哈勃的天文臺交流後,覺得加上宇宙常數項是個錯誤,就又把這個常數項去掉。

後來的物理學家們又在公式中加入這個宇宙常數項,來解釋宇宙膨脹的原因是「暗物質、暗能量」。

其實這個思想變化過程中,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認為常數「恆常不變」,只關注引力較少關注斥力,包括愛因斯坦本人、哈勃等人,乃至之前的牛頓等,因為帶著這種「常數恆常不變」的思想,所以為了理論認知與現象相符,經得起事實證明以站得住腳,調整理論認知,進行數學演算。

如果這個思考過程中,人們了解常數狀態也是「非常」態的無常變易,那麼改理論這樣的事就會變得輕鬆些,不會執著「常見」,注意力不只是習慣關注在引力上,科學探索發現也許會變得更加有樂趣體驗,更加引人入勝,吸引更多的大多數人投身其中,為人類文明認知的建設,添磚加瓦,貢獻一己之力。

多方宇宙世界雖然目前還未被發現證實存在,但從目前所知的科學知識,是可以知道我們所在的宇宙只是其中一個。比如大爆炸理論,宇宙在膨脹,這個觀點的重要核心是「奇點,時間有開始,空間在膨脹擴展」,這樣的增量存在是需要「無始循環」的思想來解決理論的自洽圓滿,自圓其說。奇點也需要一個「地方」存在,以令事件可發生,因此大爆炸理論只能說明「我們所在的宇宙只是眾多宇宙世界的其中一個,膨脹是一個物質演化進程中一個時期的局部現象,我們所在的宇宙也存在收縮現象。熵增現象只是物質演化進程的一個方向,「成、住、壞、空」是物質演化進程的全方位展示,一個宇宙世界誕生存在,也存在一個宇宙世界的滅亡消失,演化生成另一個宇宙世界」。

因此牛頓的「無限宇宙」只是講一個「宇宙世界」,愛因斯坦認為「牛頓的無限宇宙」是有限的,儘管總質量可以無限。

宇宙在膨脹,是否需要「暗物質、暗能量」這樣的思想來解釋呢?狄拉克、德布羅意等人的思想其實很重要,能貫通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其實有互補作用,而不只是現在認為的兩大理論難以兼容貫通。因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太注意在了宏觀世界的引力問題上,而忽略了「時空彎曲」本身是如何發生的,四維時空既然被看成也是一種存在,本身的結構就需要量子力學這樣的微觀深入了解,現象與成性本體之間,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之間,能雙向往來,理事圓融無礙,上下通達。這才是人類文明應有的一個正常理論認知狀態。

平均勢能與平均密度到無限遠都不變

「具有一個確定的(極大的)密度的物質是平衡的,用不著物質的內力(壓力)來維持這種平衡」,這裡愛因斯坦並沒有意識到「物質也能表現出斥力」的存在狀態。物質演化進程中的「成、住」,體現了凝聚拉攏靠近的引力,「壞、空」體現了「斥力、弱衰變的弱力,以及光、電磁波輻射的電磁力」,乃至還有四大基本力之外的更多種類的力,有待發現。緣起法的時空結緣點看「現象與成性的本體」之間的關係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掃除人類自身的心神想像力功能看現象時的認知「所知障」問題。包括宇宙是否有「中心」這樣的問題,中心可以認為是一個有形的「質心場源」,也可以是一個無形的「法則核心」總樞紐,比如「道根」,可以生出萬物萬象,這就得擺脫幾何模型的非數學語言思維去看問題。

球狀宇宙:具有有限空間體積,自身閉合

這裡愛因斯坦的思維是習慣以三維空間來討論宇宙的存在狀態問題。

「整個宇宙空間的閉合性」這個假設的前提是三維空間背景。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個很重要觀念是「空間維度」背景這個問題,相對論所討論的問題在四維時空的宏觀尺度下討論,極少涉及時空本身的「真空量子漲落」這樣的微觀世界問題,所以需要繼續把狄拉克、德布羅意等人的量子力學往高維位面時空推進,往往越基本的問題,越有根本決定的奠基作用。

以緣起法「時空結緣點」的眼光看這個問題,保持靜態平衡只是物質演化進程的一種情形,並不是全時空的唯一存在狀態。

把實際存在的宇宙只用數學幾何模型來描述,屬於片段認知,會信息失真,丟失許多現象內容,用數學推步演算,難以全然知曉,只能幾近於道,描述其中一部份,但不是宇宙其本身之體。

「宇宙的總質量是有限的……空間曲率特徵是按照物質的分布情況,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變的,但在大範圍來看,可以近似於球面空間。」「所以需要這個補充項,只是為了使物質的準靜態分布成為可能,而這種物質分布是同星的速度很小這一事實相符合的。」

這裡說明了所得結論的思維前提條件,是指「宇宙世界只有一個;常數狀態恆常不變」,更進一步說明人類發明的數學思想方法,其推步演算方式方向是會隨著人自身的「心鏡」心印照見而改變其所得結論及發現的結果。由此提出「常數」本身由什麼內在關係構成?對常數本身狀態「恆常與非常」的研究,將會成為一個「理事圓融無礙」的關鍵根本。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學常數,為暗能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當他將廣義相對論應用於整個宇宙時,他的理論預測到宇宙會膨脹和收縮,為了迫使宇宙處於靜止狀態,愛因斯坦在他提出的方程中加入了宇宙學常數。,並放棄了宇宙學常數。當空間膨脹時,暗能量越來越多,相比越來越稀疏的物質產生的引力,斥力越來越強。粒子物理學家也許可以給它提供一個起源,那就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量子真空中,不斷翻騰著、生成又幻滅的虛粒子。問題是,這些粒子看起來能量有點高了,大概是10的120次方焦耳/立方千米。這種災難性的差異為其他替代理論創造了空間。
  • 黑洞引力雖大,有什麼斥力能與之平衡?斥力與基本粒子有關係嗎?
    當引力大於物體的動能時,各種物體就會凝聚成團,形成各種天體。隨著天體的收縮,其內部溫度會逐漸升高。當達到數千萬度時,就會產生核聚變,對外輻射能量,成為普通的恆星。此時,支撐恆星避免進一步塌縮的,是各種輕原子的熱運動。隨著核聚變的進行,當輕原子越來越少時,恆星的內部再也無法由核聚變提供能量以維持其體積。
  • 質能轉化時的物質波粒二象性:質量表現引力收縮,能量表現斥力膨脹
    ,原來是真空零點能在調節起作用,真空在「基本態與激發態兩種存在狀態之間質能轉化時」的必然表現。代入萬有引力公式中,得到如下公式:公式左邊Fy是質量表現出的引力,右邊Fc是能量表現出的斥力。由物質的波粒二象性可以知道,物質本身內在有一定的頻率在空間能量波動,使得物質會不同地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變易無常、生生不息才是世界永恆的主題。
  • 神奇的宇宙學常數,被愛因斯坦丟進垃圾堆的東西最終又被撿了回來
    當愛因斯坦知道這一點時立馬就撤銷了他的宇宙學常數,把它當做自己的失誤扔進了垃圾堆。但是實際上,宇宙學常數是他的理論中一個自洽的修正,只是當時還用不上罷了。這樣的認知一直持續到人們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 宇宙學常數描述的是一個無處不在的力,它可以同時以相同的強度吸引(或者排斥)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這正是人們解釋宇宙加速膨脹需要的東西。
  • 困擾物理學家近百年的宇宙學常數——愛因斯坦最大失誤或被更正?
    宇宙學常數困擾著物理學家一個多世紀。物理學中有一個基本問題。一個稱為宇宙常數的數字將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宏觀世界聯繫起來。 但是,兩種理論都無法就其價值達成共識。實際上,該常數的觀測值與理論預測的值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該理論被廣泛認為是物理學史上最糟糕的預測。 解決差異可能是本世紀理論物理學的最重要目標。
  • 美科學家證實引力常數在太陽系之外相同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外的天體系統進行研究後發現,進一步證實萬有引力常數在宇宙中具有普適性,一組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綠岸」射電望遠鏡和阿雷西博天文臺對一個脈衝星和白矮星構成的系統進行了長達21年的研究,最終證實了一個宇宙學上的基本問題,引力在太陽系之外也具有同樣的物理性質,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 科學家證實引力常數適用整個宇宙
    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外的天體系統進行研究後發現,進一步證實萬有引力常數在宇宙中具有普適性,一組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綠岸」射電望遠鏡和阿雷西博天文臺對一個脈衝星和白矮星構成的系統進行了長達21年的研究,最終證實了一個宇宙學上的基本問題,引力在太陽系之外也具有同樣的物理性質,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 現代宇宙學的開端
    愛因斯坦認為雖然牛頓的引力理論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成立的,但是卻存在概念上的錯誤,即引力並非如牛頓所說的物質間產生的吸引性質,而是物質與時空相互作用的結果。為了防止宇宙膨脹而得到靜態宇宙解 ,愛因斯坦在他的方程左邊添加了一個宇宙學常數(用希臘字母 λ 表示),再乘上時空的度規張量g(μν)得到宇宙學常數項,以平衡方程中的其他各項,靜止的宇宙才得以存在。
  • 類星體宇宙學距離:光學幹涉測量
    一直以來,靜態宇宙的觀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以致愛因斯坦在他的引力場方程中加上了一個代表斥力的宇宙常數項來平衡引力,期望得到宇宙的一個靜態解。哈勃定律的發現使愛因斯坦意識到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於是將宇宙學常數驅逐了出去,但半個多世紀後它將以全新的面目回歸。
  • 加速膨脹的宇宙,是因為引力逃到了高維空間?
    一種能夠超越這一限制的粒子就是傳播引力的粒子。在這種情況下,引力定律需要做出修改。來自「虛空」的「精質」當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把它歸因於所謂的「宇宙學常數」。眾所周知,這個常數最早由愛因斯坦引入,但後來又被他本人拋棄。宇宙學常數表示空間本身內含的能量。即使是不包含任何物質、完全虛空的空間,仍然包含這些能量,約每立方米10^-26千克。
  • 新哈勃常數值挑戰現有宇宙學標準模型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4日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藉助全新方法,對哈勃常數開展了最新測量,結果73.9(km/s)/mpc(百萬秒差距),與宇宙學標準模型預測的值有較大差距,為修改宇宙學標準模型提供了佐證。
  • 宇宙膨脹會超越引力嗎?最後半小時,太陽系行星和恆星將被撕裂!
    愛因斯坦當年用引入了符號Λ來表示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存在的度規張量成比例項,他稱之為宇宙常數,也是讓愛因斯坦後悔終身的決定,但其實宇宙常數Λ用在這裡討論宇宙的未來非常合適但光有宇宙常數Λ是不夠的,因為還缺少一個宇宙命運的關鍵選項,就是宇宙的形狀。1922年蘇聯物理學家弗裡德曼用簡化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方式,以宇宙學原理假設空間均勻性和各向同性,因此大幅簡化了廣義相對論,提出了關於宇宙形狀的著名的弗裡德曼度規。
  • 真空質心場源:引力還是斥力,取決於真空零點能調節基本態與激發態
    因此引力是真空處於激發態時物質演化生成保持「成、住」階段的必然表現。如果我們的宇宙存在狀態處於「壞、空」階段時,那麼物質無法凝聚結合,引力消失,物質間不再表現為引力,而是表現為斥力,真空又復歸於「零點能」的基本態。
  • 哈勃常數危機
    熱大爆炸宇宙學很好地詮釋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既然宇宙處在不斷膨脹的狀態,那麼宇宙的膨脹到底有多快呢? 1929年,哈勃發現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比例(即距離越大視向速度也越大),並給出速度-距離比,後來人們稱為哈勃定律。現在,哈勃常數(H)被用來表徵當今宇宙的膨脹率。
  • 宇宙學中有這2個繞腦的問題
    幾個世紀以來,宇宙的命運問題一直是天文學家關注的焦點。令人興奮的是,現在我們即將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對天文學家的觀點進行調查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我總結一下人們討論過的內容呢?自從哈勃望遠鏡在1929年發現了宇宙是在不斷地擴張的事實之後,人們已經意識到一個關鍵的問題:宇宙的引力是否足以減緩膨脹並最終使其逆轉?
  • 宇宙常數所引發的多重宇宙觀,世界上可能存在多個重疊的時空宇宙
    宇宙學常數問題如此重要和緊迫,以至於很多物理學家甚至開始考慮一些駭人聽聞的假說去解釋它。其中最具有想像力,且被最多人接受的假說就是有可能存在不止一個宇宙。如果是這樣,以及如果其他宇宙中的宇宙學常數由於某種原因取值和我們宇宙中的值不一樣,那麼我們也就可能測量到任意宇宙學常數的值。
  • 暗能量與宇宙加速膨脹之謎的歷史
    這與萬有引力是吸 引力的經驗事實明顯不符。字窗力H速膨脹的發現震驚世 界。人們需要弄清楚 ,到底是何種神秘力量推動宇宙加 速膨脹的呢?提出暗能量假說如何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很顯然 ,需要宇宙中 存在一種能夠產生排斥力的東西 ,當它主導宇宙的演化 時,即可推動字窗加速膨脹 。
  • 常數常否?常數狀態「為常與非常」的意義,狄拉克預言引力常數會變
    ,都可以證明「常數非常,也是變數」。比如引力常數G、普朗克常數h、自然常數e、圓周率π、光速c,精細結構常數1/137等,這些常數經常出現在用以描述現象規律變化的各種公式中。常數的「為常與非常」的存在狀態,都是有條件的,如果條件因素發生變化,常數的「為常與非常」的存在狀態也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根據常數存在狀態的這個特點,來判斷預測自然宇宙這個我們所在的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