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常數危機

2020-11-26 騰訊網

我們的宇宙不僅在大尺度上是均勻且各向同性的,而且宇宙在不斷的膨脹當中。儘管宇宙現在的溫度只有大約2.725開爾文,但是宇宙在早期非常炙熱。熱大爆炸宇宙學很好地詮釋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既然宇宙處在不斷膨脹的狀態,那麼宇宙的膨脹到底有多快呢?

1929年,哈勃發現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比例(即距離越大視向速度也越大),並給出速度-距離比,後來人們稱為哈勃定律。現在,哈勃常數(H)被用來表徵當今宇宙的膨脹率。基於哈勃定律,最近瑞斯等人利用Ia型超新星直接測量了哈勃常數,在68%置信度上得到的結果是H=74.03±1.42 km s-1Mpc-1(Mpc表示百萬秒差距,大約為300萬光年) [1]。另一方面,包含有宇宙學常數和冷暗物質的六參數宇宙模型幾乎可以解釋目前所有的宇宙學觀測數據,因此也被稱為和諧宇宙學模型。歐空局發射的普朗克衛星精確地測量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向異性,描繪出當前最為精確的宇宙天圖。基於和諧宇宙學模型,普朗克衛星間接地測量了哈勃常數,在68%置信度上的結果為H=67.27±0.60 km s-1Mpc-1[2]。然而,這個結果和瑞斯利用超新星直接測量的結果存在明顯的偏差,並且這種偏差具有越來越高的統計顯示度(已經達到了大約4.4個標準偏差),這就是所謂的哈勃常數危機。

(圖片來源:https://www.ub.edu/web/ub/ca/menu_eines/noticies/2019/10/056.html)

如何彌合這兩個宇宙學觀測對哈勃常數測量的偏差成為當前宇宙學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期刊於2020年第9期出版了英文專題「Physics Behind theHTension」,由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蔡榮根院士擔任特邀編輯,組織了5篇研究論文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包括利用其他低紅移觀測數據測量哈勃常數,多流暴漲模型產生的Gpc尺度的空洞,相互作用全息暗能量模型中的惰性中微子,通過改變原子常數影響宇宙複合進程,以及對標量擾動功率譜譜指數限制的影響等。這些研究將有助於探索隱藏在哈勃常數危機背後的物理。

文章列表

【點擊題目可閱讀全文】

Rong-Gen Cai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3(9), 290401 (2020)

Xue Zhang, Qing-Guo Huang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3(9), 290402 (2020)

QianHang Ding, Tomohiro Nakama, Yi Wang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3(9), 290403 (2020)

Lu Feng, Dong-Ze He, Hai-Li Li, Jing-Fei Zhang, Xin Zhang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3(9), 290404 (2020)

MiaoXin Liu , ZhiQi Huang, XiaoLin Luo , HaiTao Miao , Naveen K. Singh , Lu Huang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3(9), 290405 (2020)

Rui-Yun Guo, Jing-Fei Zhang, Xin Zhang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3(9), 290406 (2020)

參考文獻

[1] A. G. Riess, S. Casertano, W. Yuan, L. M. Macri, and D. Scolnic, Astrophys. J. 876, 85 (2019)

[2] N. Aghanim et al. (Planck Collaboration), arXiv:1807.06209

特邀編輯介紹

蔡榮根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廣義相對論和引力學會會士,兼任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物理學會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引力和相對論天體物理分會主任,國際廣義相對論和引力學會理事,亞太物理學會天體物理、引力和宇宙學分會副理事長,金磚國家引力、天體物理和宇宙學學會理事長,亞太理論物理中心(APCTP)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引力波相關物理問題研究」負責人,創新群體項目「粒子物理和宇宙學」負責人。研究領域為引力理論和宇宙學,發表論文260餘篇,論文被引15000餘次,H指數68。

相關焦點

  • 哈勃常數的不確定性,引發了宇宙概念危機
    這種情況被稱為「危機」。用地面望遠鏡拍攝的大麥哲倫雲的圖像。這張插圖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它顯示了一個星系團中充滿了變星造父變星,這是一類經常閃爍的恆星。利用這種脈動頻率,科學家們計算了宇宙的膨脹率,但這個數字與其他宇宙現象(如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大爆炸的回波)得出的數值不匹配。
  • 4種哈勃常數現身,宇宙亂套了?現實版三體危機爆發,細思極恐!
    例如近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一組天文學家獲得了新的數據,就引發了宇宙學的危機,因為哈勃常數測量結果不一致!90年前,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展示了宇宙比先前想像的更大的數量級--整個宇宙都在膨脹。這種膨脹的速率是一個叫做哈勃常數的數字。然而,這是一個不可靠的數字。使用不同技術的測量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即使研究人員改進了他們的觀察結果,這些數字也沒有顯示出收斂的跡象。
  • 哈勃常數爭論不休,到底是模型錯了還是科學家計算錯了?
    一直以來,科學界依靠來自六個類星體的光線的引力透鏡效應來測量宇宙膨脹的數值,但是這一切似乎變得越來越混亂,物理學上的危機已經到來。通過觀察來自遙遠明亮物體的光線彎曲的過程,研究人員增加了計算宇宙膨脹率的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 天文學家如願以償得到了想要的數據,卻發現「哈勃常數危機」加劇了
    但新的恆星距離的精確測量結果又加劇了"哈勃常數爭議"這個問題。作者| Natalie Wolchover就在12月3日,天文學家們突然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數據——從地球到恆星的精確距離。科學家們對早期和晚期宇宙的研究以不斷得出更精確的結果,但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測量的哈勃常數卻對不上,這就形成了眾所周知的"哈勃常數爭議"(Hubble tension)。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
    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數,得到的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  科學家利用恆星的運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宇宙膨脹率),以此來估算宇宙的年齡。宇宙膨脹率也被稱為哈勃常數,是宇宙學中最重要的數字之一。哈勃常數越大,宇宙膨脹得越快,意味著它更快達到現在的大小,因此越年輕。
  • 為什麼哈勃常數並不是一個常數?
    如果測量這條線的斜率,你會得到一個值,通俗地說就是哈勃常數。但它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常數,因為它隨著時間而變化。這背後的科學原因是什麼?。說明紅移如何在膨脹的宇宙中起作用。當一個星系變得越來越遠時,它發出的光必須經過越來越遠的距離,並在不斷膨脹的宇宙中停留更長的時間。
  • 宇宙的年齡——哈勃常數測量法
    目前計算宇宙年齡是通過哈勃常數(哈勃常數的倒數就是宇宙年齡),即宇宙的膨脹速率。而哈勃常數通過好幾種方法獲得,目前經常提到的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根據宇宙距離階梯紅移。這是最早發現宇宙膨脹的方法,通過統計一定數量的遠方星系來確定宇宙膨脹速度。
  • 哈勃常數之謎
    >常數,即宇宙的膨脹率。哈勃常數的奧秘在於,為什麼不同的天文學家和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數字?但是,哈勃常數並不是這樣。目前尚無法確定,但到目前為止,測量值尚未穩定收斂。實際上,這實際上是一個謎。另一種可能性是這些測量通常是準確的,但是不同的測量正在測量不同的事物。在哈勃常數的情況下,問題是–宇宙的每個部分是否都以相同的速度膨脹?因此,如果我們在宇宙的一部分中計算哈勃常數,那麼在另一部分中它實際上是相同的嗎?也許擴張不統一。
  • 科學家就哈勃常數差異問題,進行了激烈辯論,也許都是錯的
    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和粒子物理學家現在聚集在加州大學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討論對哈勃常數不同測量值的嚴重性。他們聚在一起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天體物理學家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計算出宇宙實際膨脹的速度有多快。基於研究宇宙大爆炸發出的光,估算值與使用超新星數據計算的值不同。
  • 科學家就哈勃常數差異問題,進行了激烈辯論
    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和粒子物理學家現在聚集在加州大學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討論對哈勃常數不同測量值的嚴重性。他們聚在一起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天體物理學家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計算出宇宙實際膨脹的速度有多快。
  • 哈勃常數的精確測量研究獲進展
    不同測量方法所給出的最新的哈勃常數測量結果。   自1929年埃德溫·哈勃提出星系的視向速度與到觀測者的距離之間呈現線性關係(即後來經典的哈勃定律)以來,對哈勃常數的測量始終是天文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哈勃常數,即哈勃關係中的斜率,從它的大小可以直接估算出宇宙的年齡。此外,哈勃常數的獨立精確測量,有助於更好地限定宇宙學常數。
  • 最新測量證實「哈勃常數」的實用性
  • 今日神吐槽:新哈勃常數出爐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新哈勃常數出爐】,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9922,截止目前參與評論數已達到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宇宙「年輕」了二十多億歲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宇宙「年輕」了二十多億歲 宇宙「芳齡」幾何?這個亙古難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 比起哈勃定律的名字 這個常數更讓科學家頭疼
    哈勃定律說的是:星系距離我們越遠,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二者成正比。速度與距離的比值被稱為哈勃常數。雖然對哈勃定律的名稱存在爭議,但它描述的圖景已是公認的事實——宇宙正在膨脹。實際上,真正讓天文學家頭疼的是與哈勃定律關聯的哈勃常數。他們近百年來絞盡腦汁,使用各種方法,不斷縮小其數值範圍,卻依然無法得到一個公認的精確值。
  • 新哈勃常數出爐,科學家懷疑現有宇宙模
    在科學家還不能解釋之前幾份研究所得的哈勃常數之間差異的情況下,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算出的哈勃常數值與之前研究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Freedman介紹說,他們使用了一種與以前的研究不一樣的宇宙地標——遠處星系中紅巨星的亮度,計算得到這個最新的哈勃常數結果。由於這些恆星大小、亮度都差不多,它們與地球的距離更易於計算。《天體物理學期刊》已經接受了他們的論文,準備發表。他們算出的哈勃常數為69.8公裡每秒每百萬秒差距(km/s/Mpc)。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讓宇宙年輕二十多億歲
    美國宇航局/歐空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數,得到的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科學家利用恆星的運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宇宙膨脹率),以此來估算宇宙的年齡。宇宙膨脹率也被稱為哈勃常數,是宇宙學中最重要的數字之一。哈勃常數越大,宇宙膨脹得越快,意味著它更快達到現在的大小,因此越年輕。
  • 究竟什麼是哈勃常數?它帶來哪些影響
    哈勃常數的張力持續,一項新的衡量標準引發了有關當今宇宙擴展速度的持續爭論可複製性是科學的關鍵。一次性的「尤裡卡!」 可能是範式轉變的第一步,也可能是fl幸。是第二,第三和第一百次測量將理論進行了檢驗。哈勃常數:近距離與遠距離天文學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估算當前的膨脹率,也稱為哈勃常數(H 0)。大爆炸的「餘輝」對宇宙微波背景(CMB)的精確測量提供了一個進入年輕宇宙的窗口。
  • 哈勃常數迄今最精確的測量:宇宙膨脹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
    宇宙學的危機:無法統一的哈勃常數哈勃常數給我們帶來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宇宙信息:宇宙膨脹的速度。然而,自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它的取值就一直是天文學中最具爭議的主題。1929年,哈勃在提交給《美國科學院院報》的論文中,畫了一幅著名的圖。
  • 新哈勃常數值挑戰現有宇宙學標準模型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4日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藉助全新方法,對哈勃常數開展了最新測量,結果73.9(km/s)/mpc(百萬秒差距),與宇宙學標準模型預測的值有較大差距,為修改宇宙學標準模型提供了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