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神吐槽:新哈勃常數出爐

2020-12-06 百聞熱榜匯聚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新哈勃常數出爐】,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9922,截止目前參與評論數已達到2511,可見該話題的熱議程度~

在科學家還不能解釋之前幾份研究所得的哈勃常數之間差異的情況下,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研究算出的哈勃常數值與之前研究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這讓物理學家們不僅對宇宙的確切年齡疑惑,甚至對目前為止建立的宇宙模型基本認知都感到懷疑。他們算出的哈勃常數為69.8公裡每秒每百萬秒差距。「哈勃常數是與宇宙的範圍、尺度和年齡直接相關的參數,是用於量化宇宙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近期發表在《新科學家》雜誌上的文章稱,數據統計分析證明之前兩份研究的計算結果都是合理的,出錯的機率只有350萬分之一——這無疑更增加了天文學家們的疑惑。科學家現在把希望寄托在10年內美國宇航局即將發射的寬場紅外探測望遠鏡上,研究公告中說,屆時研究者將能更準確地測量天體之間的距離,將能更仔細地評估這些不同的哈勃常數之間的關係。

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網友的精彩評論,快來看一看~

點評「宇宙」的:

@半世琉璃丿傾城殤 : 宇宙本來就有的,有空的空間,物質,物質運行時間組成今天宇宙。

@開心 : 耗費了無數科學家的腦細胞,花費了數以億計的資金,也沒有整出來啥結論 哎,其實我早就知道他們說的宇宙其實就是一個外星生物的癌細胞而已,俺就想看看他們到底能整出來啥結果[大笑][捂臉] 到點了啦該吃藥了[可愛][耶]

不只這些,該話題還吸引了更多大神,下面大家感受下熱烈的氛圍!

第一回合:

@泊雲岸 : 黑洞密度不一致性,和黑洞密度有規律方程是打開宇宙科學的新大門。希望科學家從這裡入手,會建立新的宇宙模型!我是認真的!

@初探者 : 「哈勃常數是目前天文學上最大的問題所在,我們希望解開哈勃常數的謎題將幫助我們解開更大的謎題,像暗能量、暗物質等。」我們宇宙的暗能量之外還跟隨不同層次的宇宙膨脹著,而暗物質是融入各層次宇宙的能量場物質,是各宇宙之外的原始物質。不過科學家的努力是值得的,因為探索是無止境的。

@午夜八卦男 : 人類只是生存在宇宙星際團空間的一星球裡,就等於生活在地球沒有飛機沒有信息化看地球一樣,星際空間裡,一個點絕不能代表全宇宙,自其欺人罷了。[摳鼻]

第二回合:

@婦聯主任 : 能把太陽系研究透就不錯了 還宇宙 洗洗睡吧

@君亦辰 : 太陽都沒搞明白,就是研究宇宙可笑。

@wenyi : 未觸及到的都是幻象

@拯救地球的小糰子 : 我懷疑宇宙壓根沒有那麼大。

每次看網友回復,小編都深深的折服!@你,想說點什麼呢?說說吧!

相關焦點

  • 新哈勃常數出爐,科學家懷疑現有宇宙模
    在科學家還不能解釋之前幾份研究所得的哈勃常數之間差異的情況下,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算出的哈勃常數值與之前研究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Freedman介紹說,他們使用了一種與以前的研究不一樣的宇宙地標——遠處星系中紅巨星的亮度,計算得到這個最新的哈勃常數結果。由於這些恆星大小、亮度都差不多,它們與地球的距離更易於計算。《天體物理學期刊》已經接受了他們的論文,準備發表。他們算出的哈勃常數為69.8公裡每秒每百萬秒差距(km/s/Mpc)。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 讓宇宙年輕二十多億歲 2019-09-17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數,得到的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  科學家利用恆星的運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宇宙膨脹率),以此來估算宇宙的年齡。宇宙膨脹率也被稱為哈勃常數,是宇宙學中最重要的數字之一。哈勃常數越大,宇宙膨脹得越快,意味著它更快達到現在的大小,因此越年輕。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宇宙「年輕」了二十多億歲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宇宙「年輕」了二十多億歲 宇宙「芳齡」幾何?這個亙古難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讓宇宙年輕二十多億歲
    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數,得到的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科學家利用恆星的運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宇宙膨脹率),以此來估算宇宙的年齡。宇宙膨脹率也被稱為哈勃常數,是宇宙學中最重要的數字之一。哈勃常數越大,宇宙膨脹得越快,意味著它更快達到現在的大小,因此越年輕。
  • 新方法完善了哈勃望遠鏡的常數和宇宙年齡
    由俄勒岡大學天文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已知的距地球50個星系的距離來完善哈勃常數的計算,估計宇宙的年齡為126億年。測年的關鍵是哈勃常數,該常數以愛德溫·哈勃(Edwin Hubble)的名字命名,他於1929年首次計算了宇宙的膨脹率。另一項最新技術是利用觀測到的大爆炸留下的輻射。它繪製了時空中的顛簸和擺動(宇宙微波背景或CMB),並反映了哈勃常數所設定的早期宇宙中的情況。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如今有科學家設計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法,這種方法不太依賴於人類假設的宇宙運作規律。早在上世紀20年代,埃德溫·哈勃就讓天文學家們相信,本就遙遠的天體正在遠離我們,但從那時起它們的後退速度,也就是哈勃常數,就一直是一個爭論的話題。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如今有科學家設計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法,這種方法不太依賴於人類假設的宇宙運作規律。早在上世紀20年代,埃德溫·哈勃就讓天文學家們相信,本就遙遠的天體正在遠離我們,但從那時起它們的後退速度,也就是哈勃常數,就一直是一個爭論的話題。
  • 新哈勃常數值挑戰現有宇宙學標準模型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4日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藉助全新方法,對哈勃常數開展了最新測量,結果73.9(km/s)/mpc(百萬秒差距),與宇宙學標準模型預測的值有較大差距,為修改宇宙學標準模型提供了佐證。
  • 最新研究:新方法完善了哈勃常數和宇宙年齡
    在宇宙學研究中,哈勃定律成為宇宙膨脹理論的基礎,表示為:v = H * d ;其中,v 是由紅移現象測得的星系遠離速率,H是哈勃常數,d是星系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2019年9月,德國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哈勃常數為82.4,從而推算得到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
  • 新發現!引力波可以解決關於哈勃常數爭論的問題
    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模擬顯示,新的引力波測量可以最終解決使用不同測量技術得到的哈勃常數的差異。科學家發現,從50顆中子星的合併中積累引力波信號,將得到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哈勃常數值。這不僅會解決爭議,還會證實目前標準宇宙學模型是否存在問題。
  • 最新哈勃常數出爐,宇宙膨脹速度比公認數值更快!
    來自《天體物理學》雜誌、Sciencealert.com的報導,根據最新哈勃常數測量結果顯示:宇宙膨脹速度比原先估算的更快
  • 哈勃常數危機
    1929年,哈勃發現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比例(即距離越大視向速度也越大),並給出速度-距離比,後來人們稱為哈勃定律。現在,哈勃常數(H)被用來表徵當今宇宙的膨脹率。基於哈勃定律,最近瑞斯等人利用Ia型超新星直接測量了哈勃常數,在68%置信度上得到的結果是H=74.03±1.42 km s-1Mpc-1(Mpc表示百萬秒差距,大約為300萬光年) [1]。
  • 哈勃常數是錯的?宇宙「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
    自從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以來,這一現象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對象,而哈勃常數則是描述這一現象的一個常數,這個數字描述了宇宙從空間某一特定點以不同距離膨脹的速度。然而,近日一則研究表明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新測量方法測量除了不同的哈勃常數,改變我們對不斷膨脹的宇宙的看法。這意味著人類以前的推論可能是錯的,那麼科學家需要重新研究宇宙的基本模型嗎?
  • 宇宙的年齡——哈勃常數測量法
    目前計算宇宙年齡是通過哈勃常數(哈勃常數的倒數就是宇宙年齡),即宇宙的膨脹速率。而哈勃常數通過好幾種方法獲得,目前經常提到的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根據宇宙距離階梯紅移。這是最早發現宇宙膨脹的方法,通過統計一定數量的遠方星系來確定宇宙膨脹速度。
  • 新哈勃常數估值加劇宇宙膨脹速度困惑
    紅巨星是測量目前宇宙膨脹速度的一種新方法的焦點。
  • 哈勃常數之謎
    >常數,即宇宙的膨脹率。但是,哈勃常數並不是這樣。目前尚無法確定,但到目前為止,測量值尚未穩定收斂。實際上,這實際上是一個謎。另一種可能性是這些測量通常是準確的,但是不同的測量正在測量不同的事物。在哈勃常數的情況下,問題是–宇宙的每個部分是否都以相同的速度膨脹?因此,如果我們在宇宙的一部分中計算哈勃常數,那麼在另一部分中它實際上是相同的嗎?也許擴張不統一。
  • 三種方法測出三個哈勃常數,到底哪個準?
    今日視點本報記者 劉 霞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天文學家哈德溫⋅哈勃的觀測讓科學家知道100多年來,科學家分別藉助對Ia型超新星和宇宙微波背景(CMB)的觀測,測出了兩個哈勃常數的值,但這兩個值並不一樣,這讓科學家們很迷惑。現在,通過對紅巨星的研究,科學家又得出了一個新的哈勃常數值,新值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令整個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 新假說解釋了宇宙膨脹的奧秘,統一了哈勃常數
    這種新方法在《物理學快報》B中有闡述,消除了這種分歧,而沒有利用任何「新物理學」。自從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8億年前以來,它就一直在擴大,這一主張最初是由比利時物理學家喬治·勒梅特(Georges Lematre)(1894-1966)提出,而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則首先得到證明。
  • 為什麼哈勃常數並不是一個常數?
    如果測量這條線的斜率,你會得到一個值,通俗地說就是哈勃常數。但它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常數,因為它隨著時間而變化。這背後的科學原因是什麼?。說明紅移如何在膨脹的宇宙中起作用。當一個星系變得越來越遠時,它發出的光必須經過越來越遠的距離,並在不斷膨脹的宇宙中停留更長的時間。
  • 新的測量方法,得出不同的哈勃常數,引發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
    這一次的測量結果來自於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結果成了天體物理學中一個激烈爭論的問題中心,而且這個問題可能會引發對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在《天體物理學》上發表的新論文中,弗裡德曼和她的團隊宣布了一種用紅巨星測量哈勃常數的新方法。他們用哈勃望遠鏡新的測量結果表明,宇宙附近的膨脹速度略低於每秒70千米/百萬秒(km/s/Mpc)。一秒相當於3.26光年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