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常數是錯的?宇宙「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

2020-12-04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從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以來,這一現象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對象,而哈勃常數則是描述這一現象的一個常數,這個數字描述了宇宙從空間某一特定點以不同距離膨脹的速度。

然而,近日一則研究表明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新測量方法測量除了不同的哈勃常數,改變我們對不斷膨脹的宇宙的看法。

這意味著人類以前的推論可能是錯的,那麼科學家需要重新研究宇宙的基本模型嗎?

在這項研究中,天文學家通過對宇宙距離的新測量,改進了哈勃常數的計算,新的測量結果促使科學家們考慮修改這一重要數字,並為「宇宙學標準模型」(描述宇宙基本性質的理論)可能需要修改的想法提供了支持。

天文學家說,這些新的測量是用世界各地的各種望遠鏡進行的,強調了以前對哈勃常數的測量與「標準模型」預測的這個常數值之間的差異。「標準模型」將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分類,並描述了宇宙中四種基本作用力中的三種:強力、弱力和電磁力。這個理論不包括引力。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改進了對四個不同星系的距離測量,它們距離地球的距離從1.68億光年到4.31億光年不等,以及對兩個星系的額外的、先前的距離測量。他們發現哈勃常數,即宇宙膨脹的速率,是每秒73.9公裡每兆帕。這與標準模型預測的每秒67.4公裡的速度相差甚遠。

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學會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研究員佩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測試宇宙學的標準模型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需要對哈勃常數進行有史以來最好的測量。哈勃常數的預測值和測量值之間的差異指向了所有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因此我們希望有多個獨立的測量來證實這個問題,並測試這個模型。我們的方法完全獨立於所有其他方法,它使得這種差異更加明顯。」

這些新的測量是由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甚長基線陣列(VLBA)、卡爾·G·詹斯基甚大陣列(VLA)、羅伯特·C·伯德·格林班克望遠鏡(GBT)以及德國的埃弗斯堡望遠鏡等望遠鏡完成的。

「我們發現星系比標準宇宙學模型預測的要近,證實了在其他類型的距離測量中發現的一個問題,」國家射電天文觀測站(NRAO)的詹姆斯·布拉茨說。

布拉茨補充說:「人們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是在於模型本身還是用於測試它的測量。」我們的工作使用了一種完全獨立於其他技術的距離測量技術,並且我們加強了測量值和預測值之間的差距。很可能預測中涉及的基本宇宙學模型就是問題所在。」

相關焦點

  • 最新「哈勃常數」測量表明:宇宙「標準模型」本身可能出了問題!
    用國際射電望遠鏡進行的一組新精確距離測量,極大地增加了理論家需要修改描述宇宙基本性質「標準模型」的可能性。新的距離測量使天文學家能夠改進對哈勃常數(宇宙膨脹率)的計算,這個值對於測試描述宇宙組成和演化理論模型很重要。問題是,當應用於普朗克衛星對宇宙微波背景的測量時,新的測量加劇了之前測量哈勃常數與模型預測值之間的差異。
  • 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受到新的測量結果的質疑
    【內容簡介】:利用新的宇宙距離測量方法,天文學家改進了他們對哈勃常數的計算。新的測量結果促使科學家們考慮著手修正這一重要數據,並為「標準宇宙學模型」的觀點提供了有力支持。新的測量方法使科學家能夠改變哈勃常數,並改變我們對不斷膨脹的宇宙的感知。
  • 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受到新的測量結果的質疑
    【內容簡介】:利用新的宇宙距離測量方法,天文學家改進了他們對哈勃常數的計算。新的測量結果促使科學家們考慮著手修正這一重要數據,並為「標準宇宙學模型」的觀點提供了有力支持。(圖片來源:NRAO / AUI / NSF的Sophia Dagnello) 使用新的宇宙距離測量方法,天文學家改進了對哈勃常數的計算,該常數描述宇宙在距離特定空間點不同距離處的膨脹速度。
  • 新哈勃常數值挑戰現有宇宙學標準模型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4日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藉助全新方法,對哈勃常數開展了最新測量,結果73.9(km/s)/mpc(百萬秒差距),與宇宙學標準模型預測的值有較大差距,為修改宇宙學標準模型提供了佐證。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如今宇宙學中最令人激動的事可能是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測量宇宙的膨脹。宇宙一直在膨脹。我們根據可探測到的最遠的電磁輻射測量預測了一個膨脹率值,但這個值與從距離更近的物體處收集到的測量值不同。若這兩個數值真的不相容,可能標誌著目前用來描述宇宙演化的宏大理論被打破了。如今有科學家設計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法,這種方法不太依賴於人類假設的宇宙運作規律。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如今有科學家設計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法,這種方法不太依賴於人類假設的宇宙運作規律。傑解釋說,名為HoLiCOW的測量哈勃常數的團隊,曾使用一種標尺方法來確定距離,現在這個方法已經改進,不再那麼依賴於人類的假設。這種方法通過計算一個遙遠物體的半徑(稱為引力透鏡),將其作為標尺;根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這個標尺可以提供到作為標準燭光的超新星的精確絕對距離。
  • 哈勃常數爭論不休,到底是模型錯了還是科學家計算錯了?
    近一個世紀前,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發現,宇宙中的每個星系與地球的距離都是成正比的。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相反,這一發現告訴科學家,宇宙正在膨脹,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後退速度有多快,這兩者之間有直接的關係。哈勃常數的值包含了這種速度-距離的聯繫。
  • 新哈勃常數測量,讓宇宙膨脹率又多一層迷霧!到底哪個是準確的?
    這一修正後的測量結果來自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成為天體物理學中一個備受爭議問題的核心。這個問題可能會導致對宇宙基本性質的新解釋。近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宇宙中星系之間的距離每秒鐘都在變得越來越大。但是,空間究竟在以多快的速度擴張,這一被稱為哈勃常數的數值,仍然難以捉摸。
  • 新的測量方法,得出不同的哈勃常數,引發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天文學家們用一種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恆星,對宇宙膨脹的速度進行一次測量。這一次的測量結果來自於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結果成了天體物理學中一個激烈爭論的問題中心,而且這個問題可能會引發對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
  • 新哈勃常數出爐,科學家懷疑現有宇宙模
    在科學家還不能解釋之前幾份研究所得的哈勃常數之間差異的情況下,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算出的哈勃常數值與之前研究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這讓物理學家們不僅對宇宙的確切年齡疑惑,甚至對目前為止建立的宇宙模型基本認知都感到懷疑。標準計算哈勃常數的示意圖。「很自然地,會質疑這些結果之間的差異是因為我們對所測量的恆星的某些方面還不了解,或是由於我們建立的宇宙模型認知還不完善,或者兩者都要改進。」
  • 新方法完善了哈勃望遠鏡的常數和宇宙年齡
    測年的關鍵是哈勃常數,該常數以愛德溫·哈勃(Edwin Hubble)的名字命名,他於1929年首次計算了宇宙的膨脹率。另一項最新技術是利用觀測到的大爆炸留下的輻射。它繪製了時空中的顛簸和擺動(宇宙微波背景或CMB),並反映了哈勃常數所設定的早期宇宙中的情況。
  • 宇宙的年齡——哈勃常數測量法
    而事實上我們在計算宇宙年齡時就無視兩者的差別的。目前計算宇宙年齡是通過哈勃常數(哈勃常數的倒數就是宇宙年齡),即宇宙的膨脹速率。而哈勃常數通過好幾種方法獲得,目前經常提到的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根據宇宙距離階梯紅移。
  • 引力波或將解決哈勃常數難題,甚至揭示宇宙命運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稱,通過分析死亡恆星在空間和時間結構中產生的漣漪——即引力波——科學家或許能很快解開宇宙膨脹速度的謎題,如果足夠幸運的話。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新研究還可能揭示宇宙的最終命運。宇宙自從138億年前誕生以來一直在膨脹。
  • 最新研究:新方法完善了哈勃常數和宇宙年齡
    研究中的一個關鍵計算是哈勃常數,另一項最新技術使用了對大爆炸剩餘輻射的觀測,它繪製了時空中的顛簸和擺動(宇宙微波背景或CMB),並反映了哈勃常數所設定的早期宇宙中的情況。肖伯特的團隊重新計算了方法,在50個星系的線性計算中使用精確定義的距離作為測量95個其他星系的距離的指南。他指出,宇宙由一系列以等式表示的數學模式所統治。這種新方法可以更準確地說明星系的質量和旋轉曲線,從而將這些方程式轉換為年齡和膨脹率等數字。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宇宙「年輕」了二十多億歲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宇宙「年輕」了二十多億歲 宇宙「芳齡」幾何?這個亙古難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 哈勃常數之謎
    >常數,即宇宙的膨脹率。(順便說一句,這適用於我們本地星系團以外的星系,由於我們受到引力的約束,它們並不能均勻地離開我們。)哈勃然後對星系的紅移進行了廣泛的測量,發現距離更遠的星系是,他們越紅移。如果整個宇宙都在擴展,這可以解釋。
  • 哈勃常數迄今最精確的測量:宇宙膨脹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
    宇宙正在膨脹,這在科學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宇宙膨脹的速度比我們預想的要快。近日,來自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最新數據顯示,宇宙膨脹速率—哈勃常數的值比公認的要大9%。這次結果還近一步確認了差異的來源:屬於測量誤差的概率是30萬分之一。
  • 物理學家們發明超精密的新測量方法來重新測量哈勃常數
    如果他們測量的值稱為哈勃常量這些都是正確的,這意味著目前的模型缺少了關鍵的新物理,比如不明原因的基本粒子,或者被稱為暗能量的神秘物質正在發生的奇怪現象。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表在1月22日國外的一場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科學家們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測量了哈勃常數,證實了宇宙的膨脹速度確實比早期更快。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讓宇宙年輕二十多億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宇宙「芳齡」幾何?這個亙古難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數,得到的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科學家利用恆星的運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宇宙膨脹率),以此來估算宇宙的年齡。宇宙膨脹率也被稱為哈勃常數,是宇宙學中最重要的數字之一。
  • 9%的哈勃常數差異,時間相差10億年!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錯了嗎
    哈勃常數能夠告訴天文學家很多重要的宇宙學信息,包括宇宙的膨脹率和年齡。但有一個問題很關鍵,天文學家無法精確測量出哈勃常數,不同方法的測量結果並不一致。 在2019年,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Adam Riess主導的SH0ES合作項目(超新星H0狀態方程)對哈勃常數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不過,他們的測量數值比天文學界普遍接受的要高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