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就哈勃常數差異問題,進行了激烈辯論,也許都是錯的

2020-10-18 博科園

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和粒子物理學家現在聚集在加州大學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討論對哈勃常數不同測量值的嚴重性。他們聚在一起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天體物理學家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計算出宇宙實際膨脹的速度有多快。基於研究宇宙大爆炸發出的光,估算值與使用超新星數據計算的值不同。

簡單地說,科學家利用涉及最古老宇宙歷史研究數據計算出的哈勃常數值,與那些涉及研究更近期活動的數據不同。而它之所以成為如此熱門的話題,是因為如果找不到一個合理的原因來解釋這種差異,該領域科學家們可能不得不徹底反思宇宙是如何運作的。爭論的基礎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指出,宇宙中越遠的物體似乎在以更快速度相互遠離。

理論學家認為,可以用一個固定的數字來表示宇宙膨脹速度——因此,哈勃常數誕生了。它被定義為宇宙膨脹的速度。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理論表明它是一個單一不變的數字。但是,尋找哈伯常數真實值的實驗結果喜憂參半。其中一項技術涉及使用來自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設備的數據,這是大爆炸後不久發出的光。這些研究表明,哈勃常數為67.4 km/s/Mpc,錯誤率僅為0.5 km/s/Mpc。

與此同時,其他使用超新星數據的研究發現,這個常數為74.0 km/s/ mpc,與第一個錯誤率相差甚遠。顯然兩者都不可能是正確的,除非在宇宙早期膨脹期間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當時可能存在一種不同的暗能量將宇宙推開,這也是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無論如何,在會議上,研究人員投票反對稱其為一場危機,這表明該領域幾乎沒有人準備好拋出解釋宇宙如何運行的主要理論——至少現在沒有。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Bob Yirka,Phys

參考期刊《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365.6451.306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相關焦點

  • 也許都是錯的?科學家就哈勃常數差異問題,進行了激烈辯論
    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和粒子物理學家現在聚集在加州大學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討論對哈勃常數不同測量值的嚴重性。他們聚在一起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天體物理學家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計算出宇宙實際膨脹的速度有多快。
  • 哈勃常數爭論不休,到底是模型錯了還是科學家計算錯了?
    通過觀察來自遙遠明亮物體的光線彎曲的過程,研究人員增加了計算宇宙膨脹率的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宇宙學家Geoff Chih-Fan Chen周三(1月8日)在檀香山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35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測量結果與宇宙學的危機相符。」科學家們爭論的是一個被稱為哈勃常數的數字。
  • 9%的哈勃常數差異,時間相差10億年!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錯了嗎
    但有一個問題很關鍵,天文學家無法精確測量出哈勃常數,不同方法的測量結果並不一致。 在2019年,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Adam Riess主導的SH0ES合作項目(超新星H0狀態方程)對哈勃常數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不過,他們的測量數值比天文學界普遍接受的要高出9%。
  • 哈勃常數是錯的?宇宙「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
    自從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以來,這一現象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對象,而哈勃常數則是描述這一現象的一個常數,這個數字描述了宇宙從空間某一特定點以不同距離膨脹的速度。然而,近日一則研究表明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新測量方法測量除了不同的哈勃常數,改變我們對不斷膨脹的宇宙的看法。這意味著人類以前的推論可能是錯的,那麼科學家需要重新研究宇宙的基本模型嗎?
  • 究竟什麼是哈勃常數?它帶來哪些影響
    系統錯誤可以解釋這種差異嗎?還是需要新的物理學?發布了一種新的「中間路線」測量方法,這為正在進行的辯論增添了一些色彩。哈勃常數:近距離與遠距離天文學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估算當前的膨脹率,也稱為哈勃常數(H 0)。
  • 比起哈勃定律的名字 這個常數更讓科學家頭疼
    比起哈勃定律的名字 這個常數更讓科學家頭疼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30屆大會近日閉幕,會上提出了一項提案:將著名的「哈勃定律」改稱為「哈勃-勒梅特定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根據後續的投票情況,確認其最終名稱。
  • 引力波可以解決關於哈勃常數爭論的問題
    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模擬顯示,新的引力波測量可以最終解決使用不同測量技術得到的哈勃常數的差異。科學家發現,從50顆中子星的合併中積累引力波信號,將得到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哈勃常數值。這不僅會解決爭議,還會證實目前標準宇宙學模型是否存在問題。
  • 新哈勃常數出爐,科學家懷疑現有宇宙模
    在科學家還不能解釋之前幾份研究所得的哈勃常數之間差異的情況下,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算出的哈勃常數值與之前研究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這讓物理學家們不僅對宇宙的確切年齡疑惑,甚至對目前為止建立的宇宙模型基本認知都感到懷疑。標準計算哈勃常數的示意圖。「很自然地,會質疑這些結果之間的差異是因為我們對所測量的恆星的某些方面還不了解,或是由於我們建立的宇宙模型認知還不完善,或者兩者都要改進。」
  • 最新「哈勃常數」測量表明:宇宙「標準模型」本身可能出了問題!
    用國際射電望遠鏡進行的一組新精確距離測量,極大地增加了理論家需要修改描述宇宙基本性質「標準模型」的可能性。新的距離測量使天文學家能夠改進對哈勃常數(宇宙膨脹率)的計算,這個值對於測試描述宇宙組成和演化理論模型很重要。問題是,當應用於普朗克衛星對宇宙微波背景的測量時,新的測量加劇了之前測量哈勃常數與模型預測值之間的差異。
  • 哈勃常數的不確定性,引發了宇宙概念危機
    這張插圖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它顯示了一個星系團中充滿了變星造父變星,這是一類經常閃爍的恆星。利用這種脈動頻率,科學家們計算了宇宙的膨脹率,但這個數字與其他宇宙現象(如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大爆炸的回波)得出的數值不匹配。問題集中在哈勃常數上,該常數以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命名,這個單位描述了宇宙在離地球不同距離的膨脹速度。
  • 新的測量方法,得出不同的哈勃常數,引發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天文學家們用一種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恆星,對宇宙膨脹的速度進行一次測量。這一次的測量結果來自於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結果成了天體物理學中一個激烈爭論的問題中心,而且這個問題可能會引發對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
  • 解釋哈勃常數值差異的新假設:「我們都活在一個巨大氣泡裡」
    解釋哈勃常數值差異的新假設:「我們都活在一個巨大氣泡裡」  Connor Feng • 2020-03-11 15:01:
  • 哈勃常數之謎
    哈勃然後對星系的紅移進行了廣泛的測量,發現距離更遠的星系是,他們越紅移。如果整個宇宙都在擴展,這可以解釋。2011年,三位天體物理學家因發現不僅宇宙在擴展,而且還在加速發展,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通常發生的情況是,隨著進行越來越仔細和徹底的測量,或者完善了技術或儀器,測量開始收斂於真實答案。問題解決了。但是,哈勃常數並不是這樣。目前尚無法確定,但到目前為止,測量值尚未穩定收斂。實際上,這實際上是一個謎。另一種可能性是這些測量通常是準確的,但是不同的測量正在測量不同的事物。在哈勃常數的情況下,問題是–宇宙的每個部分是否都以相同的速度膨脹?
  • 為什麼哈勃常數並不是一個常數?
    然而,所有這些運動都嵌入到膨脹空間的結構中,所以測量/觀測到的紅移或藍移是空間膨脹和遠處被觀測物體運動的組合。但是空間的膨脹不僅僅是一種觀測現象;它在實際觀測之前就已經在理論上被預測出來了。早在1922年,一位名叫亞歷山大·弗裡德曼的蘇聯科學家就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找到了時空方程的一個非常特殊的解。
  • 為什麼修正哈勃常數可以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而且,有趣的是,哈勃常數是計算星系間距離所需的數值之一。然而,哈勃常數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有幾種高度精確的方法來確定哈勃常數,而這些方法有不同的結果,原因不明。這可能是我們測量技術的校準問題,可能是暗能量的一些未知屬性,也可能是我們對基礎物理學的理解不完整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很可能需要獲得諾貝爾獎的那種突破。
  • ——矛盾的哈勃常數
    宇宙學中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這一不安來自對宇宙目前膨脹速度的測量,也就是哈勃常數。 大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通常會使用兩種方法來測定它。所有的團隊都極度的審慎,仔細檢查並核對了自己的結果,他們的測量看上去都確鑿無疑。然而,用一種方法測到的數值就是無法與另一種方法測到的相符。
  • 4種哈勃常數現身,宇宙亂套了?現實版三體危機爆發,細思極恐!
    90年前,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展示了宇宙比先前想像的更大的數量級--整個宇宙都在膨脹。這種膨脹的速率是一個叫做哈勃常數的數字。然而,這是一個不可靠的數字。使用不同技術的測量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即使研究人員改進了他們的觀察結果,這些數字也沒有顯示出收斂的跡象。這是來自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的奇怪信息,他們想知道他們是否需要修改宇宙歷史。
  • 科學家:哈勃常數可以證明
    科學家們認為在宇宙學的標準模型中,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了宇宙70%以上的比重,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宇宙在不斷地加速膨脹之中, 但科學家們同時也遇到了一個問題,當他們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時,得到的結果卻彼此不同。通常來講,科學家們用於測量宇宙膨脹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 新哈勃常數值挑戰現有宇宙學標準模型
    1929年,美國科學家埃德溫·哈勃成為第一個發現宇宙膨脹的人,當時他還發現大多數星系都在遠離銀河系,且距銀河系越遠的星系,其離開銀河系的速度也越快。這些星系遠離銀河系的速度和星系與銀河系的距離的比值大致恆定,這一比值被稱為哈勃常數。哈勃常數反映的是宇宙膨脹,因此它非常重要。
  • 科學家再次證明哈勃常數正在加速,星系和星體正在快速遠離地球
    也許許多人認為宇宙中的星體是保持固定的,最多它們會在「原地轉圈」,但科學家卻早已發現宇宙中的各種星體星系等等正在快速的遠離我們。科學界稱這個現象為「宇宙加速膨脹」,目前的標準宇宙模型使用哈勃常數來描述宇宙膨脹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