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尋夢之旅|來自天外的傳說——拉包爾

2021-01-16 凱撒旅遊

經過數日航行,我們的郵輪已經抵達了進入南太平洋海域的第一站-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拉包爾。此次跟我們一起踏上南太平洋尋夢之旅的一共有2382位客人。他們中年齡最小的1歲,最大的89歲,他們來自祖國各地,有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習慣,也有著不同的特長和愛好,甚至不乏各行各業的翹楚,真可謂「臥虎藏龍」!今天,來為我們介紹【拉包爾】旅行奇趣的就是一位「集郵大家」——檀懷宇老師。

檀懷宇,文化行者,世界遺產導師,集郵家。集郵是檀老師最大的愛好,他的集郵作品個性十足,帶有很多個人創作元素。他收集世界各地獨特的郵票、創作火漆作品、在信封和明信片上作畫......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檀老師的遊記——

《來自天外的傳說——拉包爾》

2019年12月3日清晨,伴著和煦的陽光,我們的船緩緩駛入俾斯麥海的最深處,聞名遐邇的城市拉包爾靜若處子,恭迎盛鑑。

中國人對拉包爾的認知更多的來自於太平洋戰爭,日本海軍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就是在拉包爾被擊落的,美國拍的戰爭片《虎虎虎》再現了當時的場景。

能到巴布亞紐幾內亞旅遊並非易事,來過這裡的中國人少之又少。上午8點,歌詩達大西洋號停靠拉包爾碼頭,港口方準備的風情濃鬱的歡迎表演,演員們帶著各種面具,和著旁邊的鼓點兒起舞。這樣的舞蹈可以說是絕對的「異域風情」了,大家看著都新鮮,便迅速參與其中,一起跳起來。

憑空「長出」一座山

拉包爾是美麗的,這裡曾是整個南太平洋名氣最大的旅遊城市。那時候,在寂靜的港灣裡,海水映出藍天上朵朵白雲,岸邊滿目蒼翠,白色的別墅起伏連綿,沒有城市的喧囂,串串鳥鳴更顯得這裡的幽靜,說這裡是人間天堂,其實並不為過。

1994年,拉包爾火山爆發,岸邊憑空長出一座山!就是下面照片裡的這個。那時火山灰和火山碎屑遮天蔽日,拉包爾80%的城市被火山碎屑所覆蓋,景象酷似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古城和赫克蘭尼姆古城被覆蓋的景象。

在地質學上,幾十年前爆發的火山就叫做「活火山」,它所謂的休眠只是暫時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就位於「太平洋板塊」與「澳大利亞南極板塊」的邊緣,由於太平洋「洋底擴張」,兩板塊的地殼正面對撞,這樣的擠壓造就了眼前這座憑空長出的山。

前幾天,我們穿越的馬裡亞納海溝,是太平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匯地,僅過數日,我們就又登陸了太平洋板塊與澳大利亞南極板塊的交匯地。隨後,我們還將登陸土阿莫土群島,那是「中洋脊」上的山峰之巔。這樣有意義的航海和地理探索真的太難得了!我想,如果庫克船長、班克斯爵士和達爾文這些人類先驅們在天有知,一定會羨慕不已吧!

整座島宛若動物天堂

地處赤道地區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兩種。

第一種叫做「天堂鳥」,我想,如果鳥類有個選美比賽,他們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他們實在太美了!當地人認為這些美麗的鳥都來自於「天堂」,因此得名「天堂鳥」(也被稱作「極樂鳥」)。天堂鳥自古有之,只是除了當地人之外沒人知道。

1521年,麥哲倫環球航行時到達了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之美讓這些歐洲探險家無比驚嘆。於是,他們得到了5張美麗的「鳥皮標本」(帶毛的)。麥哲倫在菲律賓遇難之後,他的助手「約翰·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帶著這5張鳥皮1522年回到了西班牙塞維亞,西班牙國王菲利一世同樣發出驚嘆。實際上這5張鳥皮是一個「證據」,它們證明了麥哲倫船隊確實到過以前歐洲人不知道的地方。

作為距離赤道非常近的南太平洋島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海洋物種也很多,到處都能見到色彩斑斕的貝殼。

更多的則是我們從沒見過的南太平洋物種。比如下圖是南太平洋的特有物種,Blunt slipper lobster,中文名:鱗突擬蟬蝦。我在這裡潛了水,那真是大開眼界,有機會我給大家講講南太潛水的故事。

南太郵記-昂貴又精美的巴新郵票

終於到了集郵環節!拉包爾,我3年前就隨46天環南太平洋之旅來過一次,當時下船一打聽,說拉包爾沒有郵局,只能到38公裡外的蔻蔻鋪,那裡有一家郵局。我了解清楚後,花了1美金,乘坐公交車用時不到1小時就到了蔻蔻鋪,在那裡完成了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信件實寄。

3年過去了,這次下船一打聽,拉包爾有郵局了!實際上,這座郵局的辦公面積也就兩張辦公桌大小,沒什麼人來,我順利地買到了郵票。3年時間,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際郵資漲了2毛錢,從巴布亞紐幾內亞寄一張明信片都快20元人民幣了,真挺貴的。

儘管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民經濟非常落後,但這裡的郵票都設計得十分精美,且有特色,同時也非常昂貴,由於洗刷數量稀少,一直是國際集郵家追捧的對象。

▲巴布亞紐幾內亞魚類郵票

巴布亞紐幾內亞錢幣的設計也是富有巧思,特別是硬幣上的圖案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動物,大家可以通過下圖欣賞一下。

▲雕刻版5元(kina)紙幣,塑料質地

為了保證品相完整,貼票蓋戳還是我自己來。在與郵政工作人員的交流中我知道了,拉包爾郵局是2年前設立的,這裡的級別就是個小郵政所,功能齊備,不過只收當地錢(kina)。這裡有兩把「撥輪膠皮日戳」,品相完好,我的12封「原地實寄封」都寄出去了,那個巴新郵政的姐姐看我玩兒得開心,也回報以會心一笑。

集郵圈的藝術品-手繪原地實寄封

遊走天下,每到一處重要的地方,我都會給自己寄幾個白信封,回家收到信封后再把見到的風景和文物畫在對應的信封上。我不是繪畫科班出身,畫畫也不是為了賣錢,就是喜歡!

在收到自己在46天行程中從拉包爾寄出的明信片之後,我在空白處手繪出拉包爾火山風景,這樣的形式就叫做「手繪原地實寄封」,46天環南太平洋後,我集齊了全套的「手繪原地實寄封」作品。

這一次的環遊南太平洋53天之旅中,我還會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斷發現,不斷收集,不斷創作。我此行的作品和集郵故事將陸續在凱撒旅遊微生活中與大家分享。

告別拉包爾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我坐在拉包爾港灣岸邊,欣賞著火山和朵朵白雲的水中倒影,心曠神怡溢於言表。拉包爾,這座「當代龐貝」的秀色恬美,能夠了解它的美的人還太少太少,如果讓我用一個詞給沒來過這裡的人形容,那一定是「天外的傳說」。

船從港口離開的時候,天色漸晚,粉紫色的晚霞吸引了很多遊客在甲板拍照。這張圖是手機拍攝,沒有調過色,可惜照片只能還原它萬分之一的美。

敬請期待

一路向南

我們的下一站將抵達

新喀裡多尼亞的努美阿

那是個充滿濃鬱法式風情的海島城市

今晚的月亮很美

星星依舊鋪滿整個夜空

晚安大家

明天航海日見

相關焦點

  • 漂流瓶映出的圖景:46天環太平洋之旅
    為了參加一次時長46天的環太平洋之旅,我即將登上一條巨大的義大利郵輪。走上登船通道,我一下子覺得這次在海上的漂流可能會是一次美好的「逃難」。就像一次始於陸地又終於陸地的漂流瓶之旅,在這期間無論發生了什麼,只要能在啟程以前回到船上,46天之後一切都會結束。
  • 南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島國,大洋洲第二大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南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島國,面積46萬平方公裡,人口800萬,是大洋洲第二大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為遊客們提供了一個在熱帶雨林島嶼發掘土著文化的機會。土著文化是這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之處,熱烈的歌舞、原始的面具、古老的儀式,是巴布亞紐幾內亞最本質的表達。
  • 陳水扁到南太平洋釣什麼「魚」?
    除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外,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陸地面積僅55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690萬。都是國小人少的袖珍之國。其中有6個國家與臺灣建立所謂「邦交關係」。  主持人:像選擇南太平洋國家,而且在那個地方,召開了第一屆所謂的臺灣與南太平洋所謂的「友邦元首高峰會」,是不是意味著說,臺灣當局把所謂的在今年的這個對外交往的工作重心放在南太平洋這個地區,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地區呢
  • 每日打卡20 |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開拓者
    拉皮塔後裔又駕駛著他們的帆船再次離開太平洋中部動身去尋找新的島嶼,進入真正的未知世界。As pioneers, they took everything they would need to start their lives afresh.作為開拓者,他們帶上了所有的生活必備品Livestock.
  • 南太平洋海面出現黑色,150平方公裡全石頭,數萬不速之客來了
    人們通常用深藍色來形容清澈大海,而最近,科學家在遠離陸地的南太平洋上非但沒有看到深藍,反而看到了黑色,他們稱海面看起來如同陸地一樣。 根據「ABC」網站報導,最近一個專家團隊船隻在南太平洋上碰到一件怪事,船隻周圍漂浮著無數浮石塊,根據昆士蘭科技大學地質學家副教授斯科特
  • 潛在斐濟-南太平洋船宿記
    此次行程既有來自紐西蘭的老客人,也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新客人。 我們很喜歡這10天的行程,因為它向我們展示了斐濟西部布萊水域潛水的多樣性。幸運的是,我們有很好的夥伴,有美麗的天氣,有平靜的航行,我們每天醒來都仿佛是在天堂裡探索這些奇特的珊瑚礁。
  • 打卡Day 21 |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一開拓者
    拉皮塔後裔又駕駛著他們的帆船再次離開太平洋中部動身去尋找新的島嶼,進入真正的未知世界。As pioneers, they took everything they would need to start their lives afresh.
  • 世界上最古老的5把詭異刀劍,一把來自天外,2把來自中國
    但縱觀世界史,最邪門的5把古老刀劍當屬下列5把,其中有兩把來自中國,一把是春秋戰國時期一把是元朝時期,還有一把來自天外。幹將莫邪這是一把雌雄劍,關於幹將莫邪的傳說有很多,最早見於漢代劉向《列士傳》和《孝子傳》。《孝子傳》中記載:眉間赤名赤鼻,父幹將,母莫邪,為晉王作劍。藏雄送雌。母孕尺,父曰:「男當告之。」
  • 所羅門有900個島,這個南太平洋島國有多美,看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近幾日,索羅門群島頻頻出現在新聞熱點中,這個南太平洋上的島國,有著許多奇妙的地方:獨木舟輕輕地在水上遊走,島上的瀉湖如祖母綠石一般美麗,金髮黑膚的當地人有著淳樸的笑臉。索羅門群島由眾多小島組成,因其碧綠的瀉湖以及多彩的熱帶魚而聞名於世。今天小編帶你看看這個島國有多美島風光。
  • 南太平洋諸島物產富饒,在18世紀的歐洲人看來儼如神奇之地
    南太平洋諸島物產富饒,在18世紀的歐洲人看來儼如神奇之地,麵包果正是這副豐饒景象格外搶眼的一部分。歐洲海員在這些島嶼休養生息,並補足海上生活長期以來匱乏的物品。據英國"邦蒂號"(Bounty)軍艦艦長威廉·布萊(WilliamBligh)形容,號稱"愛是唯一的神"的大溪地島,不但性愛風氣自由,且有豐富的新鮮食物,這更使得南太平洋"儼然是世間樂園"。
  • 極樂鳥:南太平洋上的優雅舞者
    傳說,極樂鳥是天國神鳥,以天露花蜜為食,飛舞時會發出一陣陣迷人的樂聲,它們追逐自由和幸福,一生只落地一次,那便是它們生命的終點和故鄉——南太平洋紐幾內亞島。最漂亮的鳥類家族極樂鳥堪稱世界上最漂亮的鳥類家族,華麗的外表是其最顯著的特點,因此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觀賞鳥。
  • 玻里尼西亞人如何用獨木舟徵服南太平洋?
    六分儀,由高斯發明,1732年開始使用那麼,在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探險家到來前,仍然處於石器時代的玻里尼西亞人,是如何駕駛獨木舟,馳騁於浩瀚無邊的南太平洋,發現大洋深處一個又一個島嶼的呢?Hōkūle'a從夏威夷出發,沒有使用任何現代的航海技術和工具,僅依靠玻里尼西亞傳統的航海技巧,靠星辰,海浪和風的指引,在經歷32天的航行後到達了4400公裡以南的大溪地島,然後又返回夏威夷。
  • 太平洋上存在過的一個史前大陸,姆大陸是否真的存在過嗎?
    這個概念經由詹姆斯·丘德沃德推廣和擴大,他則認為姆大陸曾位於南太平洋。不過,目前這個說法仍然受到正統學術界的質疑。姆大陸的發現和探索之旅二十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斯·丘德沃德提出,在史前的太平洋區域,包括日本、衝繩、臺灣、釣魚島等群島,原本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曾經存在過高度文明,這片大陸便被命名為「姆大陸」。
  • 中國航海家郭川將開啟「金色太平洋挑戰」之旅
    中國航海家郭川將開啟「金色太平洋挑戰」之旅 2016-10-18 13:58: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太平洋的藍眼淚 - 馬祖列島之旅 PART 1
    2015獨自完成環臺之旅後和臺北的朋友約定,明年會再來。於是,來年的夏天,我又飛到臺北。一切如昔,南茜小姐姐的大家庭一如既往的溫暖,讓我很是留戀。馬祖之旅起源於有一次和南茜姐聊天,她分享她多年前轉馬祖的經歷,並給我講了媽祖和她們轉媽祖的習俗,看我感興趣,她提議不如下回來去馬祖走走,順便看看當時盛行的藍眼淚。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結束長達7年太空之旅
    原標題: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結束長達七年的太空之旅 天宮一號 天外歸來(厲害了,中國科技)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流星般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再見,天宮一號,但屬於你的精彩瞬間永遠難忘。
  • 南太平洋高端海島報團價過萬?二千元也能把它玩下來
    在南太平洋上散布著星羅密布數不清的島國,這邊是文明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另一邊卻是原始如萬那杜,巴布紐幾內亞等,幾小時的航程,文明的差異之大讓人目瞪口呆。就是今天成為了旅行熱門國的斐濟,文明程度也不及國內三十年前,在大洋洲的旅程中,斐濟給人留下的印象確實不算深,因此一直擱置著沒動筆。但因新的大洋洲行程又馬上開始,因此,想想還是把沒完的遊記清清。
  •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導演: 馬克·布朗羅 / Chiara Bellati / Jonathan Clay編劇: Chiara Bellati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 Mike Rowe / Richard Wollocombe / 馬克·布朗羅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取經」長三角 出彩「河之南」
    從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到參觀圓通總部基地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規劃展示館,再到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河南和上海怎樣開展合作?如何實現合作共贏?  豫蘇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相融、優勢互補。面對「十四五」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新機遇,該如何看江蘇、謀突破,推動兩地在國家戰略上加強對接,在暢通循環上協同聯動,書寫新層面的「豫蘇故事」?怎樣學習江蘇思想解放的魄力和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