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驅油技術取得突破 新增近4億噸可採儲量

2020-11-22 中國政府網

  近年來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公司每年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都超過6億元,作為接續技術的三元複合驅油技術已經取得全面突破,將成為「十一五」期間的主導技術。這一自主創新又將在現有開採基礎上提高採收率十幾個百分點,給中國石油新增近4億噸可採儲量。

  在石油領域,勘探和採油技術就像IT領域的晶片和軟體一樣,堪稱核心技術。大慶油田公司總經理王玉普底氣十足地說,目前大慶的勘探和採油兩項核心技術可以說世界領先。

  大慶油田「新時代鐵人」王啟明對記者說:「目前在世界石油界普遍公認,中國的陸相含油盆地勘探開發技術是領先的。我們創新火山巖勘探理論,2005年終於在松遼盆地深層找到了1000億立方米的東部最大氣田。」目前,陸相勘探技術已經為我國新發現石油儲量超過百億噸。

  46年來,大慶油田更是堅持不懈地對採油技術進行自主創新,並保持世界領先地位。油田穩油控水、三次採油技術使大慶油田的石油採出率比世界同類油田平均高出十幾個百分點,油田保持5000萬噸穩產高達27年,創出了世界石油開發奇蹟。據介紹,大慶油田採油科技的自主創新從來沒有停止過。開發早期,大慶油田部分區塊原油含油量曾降低到只有5%,95%是水。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攻關,自主創新出「六分四清」的分層注水、分層採油技術,不僅使含水量大大下降,而且使產量快速上升。此後,隨著油田開採難度的加大,大慶的自主創新也不斷升級,創新出三次採油技術。其中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聚合物驅油技術使採出率又提高了十幾個百分點。這項搞了23年的自主創新還使大慶具備了國際競爭力,大慶油田在哈薩克斯坦成功開發了被認為已經沒有開採價值的油田。

  王啟明滿懷信心地說,隨著大慶油田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主創新勘探開發技術,油田開發過程中面臨的許多難題將會不斷攻克。只要大慶自主創新永不停步,油田開發前景仍然很好,大慶創百年油田的戰略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記者 冉永平)

相關焦點

  • 新技術延長大慶油田壽命 可採原油儲量將增1億噸以上
    據新華社9月26日消息,被發現至今已60周年的大慶油田,在應用最新研發的四次採油技術後,將增加原油可採儲量1億噸以上,有助於延長油田生命周期。
  • 大慶油田勘探有重大突破 油氣儲量還可開發100年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中新網報導,大慶油田運用新技術挑戰新領域,油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近3年來,大慶油田新增石油探明儲量1億8452萬噸,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83.81  中廣網今天發自哈爾濱的消息說,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總裁陳耕近日在大慶油田調研時評價說,大慶油田在勘探上取得了重要進展,證明了大慶油田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精耕細作合理開發,大慶油田還可開發100年。  大慶油田經過40多年的勘探開發,剩餘油氣資源分布情況非常複雜難於發現,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大慶油田每年新增探明儲量非常有限,大慶油田似乎進入了高速枯萎階段。
  • 大慶油田微生物驅油技術前景良好
    圖為大慶油田技術人員在篩選大慶油田自主研發的微生物驅油技術,已初步通過吞吐和驅油礦場試驗,有望成為油田開發後期的一項有效接替技術。目前,這項利用微生物活動及代謝物來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技術,在大慶油田已累計增油總量約2萬噸,顯現出適用範圍廣、工藝簡單、投資少、見效快、不損傷油層和無汙染等優點。
  • 世界海拔最高油田13年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
    中新社西寧4月1日電 (孫睿)「歷經13年的科研探索和攻關,我們創立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使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至此,13年來,青海油田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增長76.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陳琰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微生物驅油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即將菌液從套管加入或擠入油井近井地帶,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和代謝產物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動性,延長油井免修期;而外源微生物驅油技術,是針對油藏條件,篩選特殊菌組,通過加入一定營養液注入地層,讓細菌在地層中大量生存繁殖,從而改善殘餘油的流動性,提高油藏採收率。目前,微生物單井處理技術,已在該油田日臻成熟,並進入工業化應用,每年處理近200口油井,年增油2萬餘噸。
  • 大慶油田精細油藏描述技術追蹤剩餘油紀實
    開發了50多年的大慶油田,要想摸清哪裡有剩餘油,就如同繡一幅十字繡,需要拿起「繡花針」,在細小的網格裡穿針引線。這根「繡花針」,被專家稱為精細油藏描述技術。  目前,大慶油田長垣主力油田綜合含水率已達94%,尋找剩餘油尤其需要好「眼力」。精細油藏描述技術,如同給油田開發工作者增添了一雙「千裡眼」、一副「透視鏡」。
  • 中國的油田還剩多少石油?國家權威數據發布了
    2019年,中國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創了6年來的最高峰,達到11.2億噸,其中,新增探明技術可採儲量1.6億噸。 截至2019年底,全國石油剩餘技術可採儲量下降了0.5%,以此估算,全國石油剩餘技術可採儲量大約還有35.55億噸。 按照2019年1.91億噸的開採速度,35.55億噸還夠開採18年左右。不過回顧過去十年國內石油資源儲量會發現,由於每年新資源的發現補充,全國石油剩餘技術可採儲量保持穩定。
  • ...盆地「東西並進」 新疆油田公司5年累計新增石油探明儲量逾7億噸
    根據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中,這個廣袤的盆地累計新增探明石油儲量7.37億噸,邁進了新的儲量增長高峰期。這為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三五」期間,新疆油田公司油氣勘探成果豐碩,相繼在瑪湖、吉木薩爾頁巖油以及南緣等地區取得重大突破。
  • 2019年我國新增石油與頁巖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
    油氣勘查發現勢頭良好,找礦取得多項重要突破,油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新增2個億噸級油田、3個千億方級天然氣田、3個千億方級頁巖氣田;油氣開採繼續呈現「油穩氣增」態勢,原油產量穩中有增,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油氣資源管理改革穩步推進,油氣地質調查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 大慶油田提前完成儲量勘探任務
    本報訊(記者蒙輝)日前,大慶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代表大慶油田提交的石油天然氣三級儲量報告順利通過中石油集團公司儲量委員會審查,提前兩個月圓滿完成了油田公司年度儲量勘探任務,標誌著大慶油田可開採「餘糧」更足了。
  • 大慶油田深挖緻密油「寶藏」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張雲普)緻密油資源家底豐厚,大慶油田全力「砸」開緻密油層,為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大慶油田緻密油勘探及開發動用有序展開,截至1月8日,已開闢緻密油試驗區14個,投產10個,累計建產達20萬噸。
  • 「最具潛力」的五線城市:油氣儲量達40億噸,或成大慶油田的替代
    說到我國石油的首都,大家都想起了同一個地方黑龍江的大慶油田,畢竟中國第一大油田在教科書上學習了幾十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近大慶油田的意思有點不尋常,近年來這裡的石油產量持續下降,GDP一度出現負增長,這真是令人遺憾。
  • 全國首例深層底水砂巖二氧化碳驅油試驗在西北油田拉開序幕
    西北油田在該井所在S41-1井區建立「1注8採」模式,預計提升井組採收率10至15個百分點。S41-1井區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輪臺縣塔河油田,屬於三疊系油藏,深埋在地下4600多米,油層平均厚度7米左右,但原油下面的底水達到130米。「塔河三疊系強底水砂巖油藏類型特殊,屬於國內唯一,國外少有,它的特點是超深、高溫、高鹽和強底水,這種類型的油井一旦底水淹沒井筒後很難治理。」
  • 好消息:繼千億級大氣田後,中國又發現儲量超1億噸大油田!
    據人民網5月26日報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當天發布消息稱,截至目前,墾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質儲量已超過1億噸,這是繼探明地質儲量千億方大型凝析氣田渤中19-6之後,中海油在渤海獲得的又一重大發現,標誌著墾利6-1油田已成為中國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的首個億噸級大型油田
  • 2019年我國煤炭新增探明可採儲量300億噸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披露,2019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39.7億噸標準煤,較上年增長5.1%;消費總量為48.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3%,能源自給率為81.7%。  報告顯示,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改善。
  • 長慶油田頁巖油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石強 鎮原臺 杜毅)「十三五」期間,長慶油田在傳統油氣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加快頁巖油開發力度,頁巖油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原油開採連續7年穩產5000萬噸,在甘累計生產原油3878.8萬噸,累計生產天然氣7.85億方,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065.73億元。
  • 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實錄(文...
    一、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可採儲量不斷落實  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條件複雜,資源稟賦差,非常規油氣佔主導地位,油氣藏具有低滲、低壓、低豐度的「三低」特徵,油氣層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磨刀石」。面對世界級勘探開發難題,油田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推進發展的第一動力,強化自主創新,打造技術利器,探索形成了低滲透-緻密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技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