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現洞穴溝蝦、尺蛾等新物種—資訊—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成都洞穴尺蛾。 張浪 攝

龍門山洞穴溝蝦。 張浪 攝

中新網成都6月23日電 (張浪)6月中旬以來,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對成都地區一些無人區的洞穴進行了一次針對洞穴昆蟲的科考活動。考察隊對位於四川省成都地區都江堰市的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彭州市龍門山一些未開發的原始洞穴進行了探索。在科考中發現了一批未知的洞穴無脊椎動物,其中很多是全新的物種。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2014年,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啟動了針對成都地區洞穴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的科考活動。考察活動中發現了大量洞穴生物,雖然沒有發現大型洞穴動物,卻有種群數量龐大的馬鐵菊頭蝠等穴居蝙蝠存在。其中龍門山洞穴溝蝦和成都洞穴尺蛾等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新物種。這種洞穴溝蝦體長僅一釐米左右,與常見的蝦外形差異很大,沒有扇形的尾巴和長長的觸角,身體裡沒有色素,幾乎透明,甚至連眼睛也沒有,看起來宛如科幻電影裡的外星生物。它們不像絕大多數水生動物那樣背向上遊動,而是橫躺在洞穴水窪裡移動的。考察發現,它們的食物是偶爾落進水裡的蝙蝠糞便,只要有糞便落入水中,它們就一擁而上搶食。這種溝蝦只能存活在洞穴中,帶出洞的樣本在陽光下一個小時左右就會死亡,即使放在黑暗環境中,由於溫度變化,也在兩天內死亡。

另外一種洞穴生尺蛾雖然有眼睛,但是對光並不敏感。它們停在洞壁上,強光手電筒照射它時,毫無反應,伸手就能捉到,不會躲避。它的幼蟲在洞內到處爬行,尋找蝙蝠糞便。雖然洞內蝙蝠很多,但是由於這種蛾子不飛行,平時只是安靜地潛伏在洞壁,蝙蝠根本無法發現。這讓洞外是蛾類天敵的蝙蝠反而成為了它的食物提供者。

趙力介紹說,鉤蝦屬於端足目鉤蝦科,全世界都有分布,絕大多數種類海生,也有一些淡水種,和蝦蟹一樣是一類甲殼動物。尺蛾屬於鱗翅目尺蛾科,也是世界性分布類群,它們由於幼蟲行動時一曲一弓,好像裁縫用軟尺丈量布匹的動作而得名。中國地質科學院公布的中國洞穴無脊椎動物名單上,四川沒有發現過洞穴生溝蝦和尺蛾,在貴州一些洞穴探險者發的網貼裡曾經見到過類似種類,但與成都地區洞穴裡發現的溝蝦和尺蛾不是同種。(原標題:成都首現洞穴溝蝦、尺蛾等新物種 以蝙蝠糞便為食)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成都首現洞穴溝蝦、尺蛾等新物種 以蝙蝠糞便為食
    成都首現洞穴溝蝦、尺蛾等新物種 以蝙蝠糞便為食 Scientists discover new species in Sichuan caves Scientists
  • 龍門山一溶洞 發現神奇生物 推測為新物種
    8月21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考察隊,進入了位於四川龍門山的一處深達數公裡的巨大未開發溶洞中,進行了洞穴生物科考。距離2014年6月的考察行動,已經時隔4年。此次考察,不僅拍攝到了國內罕見的洞穴鉤蝦求偶照片,大量洞穴生物也被鏡頭捕捉到。
  • 【生物資訊】清潔蝦新物種Urocaridella degravei
    常見的帶有紅色條紋的清潔蝦(學名Lysmata amboinensis)我們都非常熟悉,但在尾瘦蝦屬(Urocaridella)中還有一些較小的清潔蝦我們不甚了解。 除了我們曾介紹過的Arrow清潔蝦之外,尾瘦蝦屬至今只新添了一個新物種Urocaridella degravei。
  • 武義人發現的尺蛾新種,你認識嗎?
    近日,我縣自然科研有新進展,林業專業人員在當地山林中發現鱗翅目尺蛾科新記錄種——白點黃窗尺蛾,該發現不但填補了我縣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空白
  • 四川龍門山一溶洞發現神奇生物 推測為新物種
    &nbsp&nbsp&nbsp&nbsp8月21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考察隊,進入了位於四川龍門山的一處深達數公裡的巨大未開發溶洞中,進行了洞穴生物科考。距離2014年6月的考察行動,已經時隔4年。此次考察,不僅拍攝到了國內罕見的洞穴鉤蝦求偶照片,大量洞穴生物也被鏡頭捕捉到。
  • 填補全省昆蟲研究空白 武義發現尺蛾新種
    2018-06-25 15:20 | 金華晚報昨天,記者從武義縣了解到,當地自然科研有新進展,林業專業人員在當地山林中發現鱗翅目尺蛾科新記錄種——白點黃窗尺蛾,該發現不但填補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空白,也填補了全省昆蟲研究的空白。
  • 森林昆蟲 | 豹尺蛾
    形態特徵豹尺蛾,Dysphania militaris Linnaeus, 鱗翅目尺蛾科豹尺蛾屬的一種豹尺蛾種動物
  • 海口綠化樹染蟲嚴重 尺蛾一夜啃禿印度紫檀(圖)
    本報記者 範南虹 攝  海口綠化樹染蟲嚴重 尺蛾一夜啃禿印度紫檀  南海網6月25日消息:天氣炎熱,海口市民街頭行走,更盼望綠蔭。然而,海口市林業局這兩天調查發現,海口市一些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區種植的印度紫檀、鳳凰木等綠化樹的葉片被害蟲大量啃食,難以為市民提供綠蔭。
  • 海口綠化樹染蟲嚴重 尺蛾一夜就啃禿印度紫檀(圖)
    昨天(6月24日)下午,記者跟隨海口市林業局工作人員行走了10多條主要街道,發現道路兩邊一些主要綠化樹種都不同程度染蟲,尤其是南海大道、海墾路、南沙路、坡博路、蒼西路、瓊山大道、新大洲大道、白駒大道、金墾路上的綠化樹。  在城西鄉蒼西路,記者看到路兩邊種植的印度紫檀大部分被紫檀尺蛾幼蟲啃食,在光禿禿的樹枝上,掛著許多蟲蛹,有些樹上甚至有數百個蟲蛹。
  • 《武夷山國家公園鉤蛾科尺蛾科首部昆蟲志》出版
    近日,武夷山國家公園組織出版了《武夷山國家公園鉤蛾科尺蛾科昆蟲志》,該志記錄了武夷山國家公園內分布的鉤蛾科4亞科35屬71種,尺蛾科5亞科196屬357
  • 「白蛾」未除「尺蛾」又現 河北遭遇「蟲」之戰
    中新網石家莊五月九日電 (記者 高新國)令人頭疼的美國白蛾蔓延河北的態勢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近日石家莊市區又發現桑褶翅刺尺蛾作孽花木,加之該省小麥吸漿蟲和紅蜘蛛又「盯上」了小麥等農作物,使河北近期聞「蟲」色變,各級政府正採取措施大打人蟲之戰。
  • 金華發現尺蛾新種填補省空白 辨別性別看這個點
    25日,記者從金華武義縣了解到,當地自然科研有新進展,林業專業人員在當地山林中發現鱗翅目尺蛾科新記錄種——白點黃窗尺蛾,該發現不但填補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空白,也填補了全省昆蟲研究的空白。說到蛾,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喜歡在光亮的地方活動,所以很多市民都熟知一個成語叫「飛蛾撲火」。在生物學上,生物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以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單位。其中,「鱗翅目」就包括蛾、蝶兩類昆蟲,通俗地說就是飛蛾和蝴蝶,尺蛾是飛蛾的一種。武義發現的這隻飛蛾,全名叫白點黃窗尺蛾,這個名字就概括了它的三大特點:白點,黃色,還有「窗」。
  • 北川發現世界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組圖)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6日訊(記者 劉佩佩)1月2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2017年12月27日,捷克雜誌《Folia Heyrovskyana》出版文章《A new species of the Clytini Mulsant,1839 (Coleoptera,Cerambycidae
  • 我國在防城港首次截獲有害生物橙帶藍尺蛾
    經鑑定覆核為橙帶藍尺蛾(Milionia basalis),這是我國口岸首次截獲該種有害生物。據介紹,橙帶藍尺蛾,是鱗翅目,尺蛾科,枝尺蛾亞科,藍尺蛾屬的一種昆蟲。該昆蟲無近似種,雌雄差異較不明顯,是羅漢松和竹柏的重要食葉害蟲。成蟲展翅54-59mm,翅面黑色具金屬光澤,前翅中央及後翅下緣有一條寬型的橙帶,後翅近外緣有5枚黑色圓型斑點排列,藍、橙對比十分鮮明。
  • 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蓑蛾?蓑蛾屬鱗翅目科害蟲,該蟲食性雜,以幼蟲取食陽臺植物的葉片,易暴發成災。識別以大囊蛾為例:成蟲雌雄異型。雌蟲無翅,體長25-30mm,粗壯、肥胖。雄蛾黑褐色,體長20-23mm。觸角羽毛狀。前翅沿翅脈黑褐色,翅面前、後緣略帶黃褐色至黑色,有4-5個透明斑。卵產於雌蛾護囊內。老熟幼蟲體長25-40mm,雌幼蟲黑色,頭部暗褐色。雄幼蟲較小,體較淡,呈黃褐色。
  • 成都一建築水坑現恐龍同時代生物「仙女蝦」(圖)
    近日,成都一市民在一廢棄的建築水坑內發現一種遠古物種——「仙女蝦」。昨日,經專家鑑定,這些擁有晶瑩剔透的淺綠色軀幹、黑圓大眼睛、優美獨特仰泳姿態的生物,確為有兩億多年歷史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此次發現,為四川有記載以來第三次發現「仙女蝦」,且是距成都市區最近的一次。  1  2014年6月,成都南門附近的一個植樹水坑裡第一次發現。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新聞—科學網
    、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 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Triton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異胸蝦(新種)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Caulophacus iocasicus sp. nov.。
  • 成都現恐龍時代「仙女蝦」 蝦卵能抗100度沸水
    而就在3日,成都市民爆料:在成都路邊一水坑發現了一種奇特生物,經專家證實,居然也是一種有兩億多年歷史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   意外:小孩路邊發現奇特「仰泳」生物   距6月初三眼恐龍蝦「現身」成都後,又一種被市民稱奇的生物「突然」出現,而且其現身的地點還是在成都鬧市區。「最早還是我小孩發現的,它們像魚一樣水裡遊來遊去。」
  • 五眼「麒麟蝦」提供節肢動物進化新線索—新聞—科學網
    章氏麒麟蝦正模標本 圖片:黃迪穎、曾晗 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中報導了一種節肢動物的化石,這種節肢動物的身體構造集合了不同種類節肢動物的特徵,如五個有眼柄的複眼、和奇蝦類似的前附肢、完全節肢化的軀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