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影像裡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

2020-12-05 中華網新聞

新華社赫爾辛基9月24日電  通訊:影像裡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

新華社記者李驥志 張璇

「就在嚮導消失在密林中的那一刻,我聽到了長臂猿的叫聲。然後,我看到一隻長臂猿站在樹下。接下來的幾秒鐘,我屏住呼吸,汗水溼透衣衫。忽然,天空中閃過幾個影子,我舉起400毫米鏡頭對著那個方向連按快門。」這是挪威攝影師羅伊·曼格斯內斯到中國雲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拍攝長臂猿的一段經歷。

曼格斯內斯的圖片在近日舉行的芬蘭庫薩莫野生動物攝影節上展示後備受關注與稱讚。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普及處處長尹峰說,曼格斯內斯所拍攝到的長有白眉的長臂猿,是中國特有的瀕危野生動物,2017年被正式命名為「天行長臂猿」。

曼格斯內斯說,他在銅壁關保護區待了好幾天,見到過兩次天行長臂猿,每次只有兩三分鐘的拍攝機會,對於野生動物攝影師來說,這是終生難忘的體驗。

同時參展的瑞典自然攝影師斯塔凡·維德斯特蘭德也對中國的野生動物情有獨鍾。他歷經艱辛爬到青藏高原一處海拔5000米的地方,用長鏡頭拍攝了一組兔猻的圖片,使這個憨態可掬的野生動物一時間成為中國「網紅」。

維德斯特蘭德在攝影節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能拍到野生動物的精彩瞬間,除了依靠攝影師個人努力,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於中國政府大力保護自然環境,很多曾經遭到獵殺的野生物種開始重現,不只是在野生動物保護區裡,甚至在保護區外有時候也能遇到。」

尹峰在攝影節上介紹了中國政府為保護野生動物所採取的措施以及近年來所取得的成果。他說,經過多年的保護,大熊貓、朱䴉、揚子鱷、藏羚羊等極度瀕危物種種群穩步增長。其中,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截至2013年年底達到1864只,比第三次調查時增加268只,棲息地範圍也明顯擴大,比上一次調查時增長11.8%。

此次攝影節共有來自芬蘭、瑞典、俄羅斯、挪威、中國的300餘名攝影師參加,展示了數千張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芬蘭攝影師拉西·勞蒂艾寧說,這是該攝影節第一次有中國攝影師參展,第一次專題展示中國野生動物影像,希望以後能夠看到更多來自中國的野生動物照片。

相關焦點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畫面中,一隻黑熊對正在錄像的紅外相機產生了好奇,湊近前後打量,研究了半天,見相機沒有反應,悻悻離去;另一段影像中,兩隻豪豬在鏡頭前經過。
  •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近日,柯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在提取第一批收集回來的紅外相機監測影像時,驚喜地發現,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黑麂,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勺雞以及黃麂等一批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活體視頻及照片,這是柯城歷史上首次拍攝到野生動物影像。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畫面中,一隻黑熊對正在錄像的紅外相機產生了好奇,湊近前後打量,研究了半天,見相機沒有反應,悻悻離去; 另一段影像中,兩隻豪豬在鏡頭前經過。
  • 保護珍稀動物 百度百科成野生動物大百科全書
    「今年是麋鹿回歸他們的原生地——中國南黃海溼地25周年,我們有信心恢復麋鹿的野生種群。」7月20日,在國家林業局的會議室,面對臺下的50多家新聞媒體,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長丁玉華斬釘截鐵地表示。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舉辦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 紀實展覽
    【本刊訊】12月7日-12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在國家林業草原局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展覽展出了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近年來參加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倡議發起的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近200幅具有鮮明代表性、內容豐富詳實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充分展現了廣大野保志願者開展科普宣傳、清網救護、打擊犯罪取得的豐碩成果和不懼艱難、甘於奉獻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亮麗風採。
  • 主題展覽|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
    從2016年開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每年春季和秋冬季兩次候鳥遷徙季節,聯合各省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和其他社會公益組織,動員全國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在候鳥遷徙通道及主要活動地,連續四年8次組織開展了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在全社會掀起了保護候鳥宣傳熱潮。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開展 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
    今天是第7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開展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關注野生動物保護的同時,也積極通過各種途徑幫助改善當地老百姓的生計。
  • 中國助力辛巴威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在野保領域,中國人沒有缺席
    中國助力辛巴威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在野保領域,中國人沒有缺席 原標題:   新華社哈拉雷12月4日電 通訊:「在野保領域,中國人沒有缺席」——中國志願者助力辛巴威野生動物保護  新華社記者 張玉亮
  • 河源再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大洋網訊 近日,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在不同洞穴處野外覓食的活動影像
  • 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別讓它們只存在於影像中
    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有怎樣的意義?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紅外線自動感應相機捕捉九寨溝野生動物影像
    紅外線自動感應相機捕捉九寨溝野生動物影像 (1/8) "← →"翻頁
  • 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歷程及展望
    1986年,《漁業法》頒布實施,提出要對白鱀豚等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實施,提出要全面加強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第一次將「水生野生動物」一詞確定為「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與漁業法規定的經濟物種實行區別管理,同年又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超過70種水生野生動物列入名錄實行嚴格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得到不斷加強。
  • 開卷| 12000種野生動物的最後影像
    野生動物與我們人類是相互依存、命運相連的。但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評估了地球上科學家命名的200萬個物種中的10萬個物種後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僅哺乳動物就有200種被列為極度瀕危。
  • 構建野生動物保護網,東北虎豹成為天橋嶺林區的「駐場明星」
    走進新開林場,負責這個區域野生動物保護的張家店派出所所長劉金龍告訴記者,2015年12月10日,天橋嶺林業局首次在這裡拍到野生東北虎實體影像,隨著國家東北虎豹公園試點的開展,我們不斷加大宣傳和保護野生動物的力度,大規模開展清山清套反盜獵專項行動,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東北虎豹出鏡率越來越多,新開林場成了東北虎豹的福地、2018年10月9日、2019年10月5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招聘啟事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成立於1983年12月,1991年在民政部登記,業務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協,目前在全國已形成由830多個地方各級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成的野生動物保護網絡,成為我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
  • 大興安嶺地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貂熊、紫貂等活動影像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17日從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獲悉,近期設置在這個林業局轄區內的紅外攝像機多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貂熊等珍稀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今年1月6日至3月6日期間,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在轄區內大西溝管護區58號線區域,布設了紅外線相機60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野生動物科學監測。近日,工作人員將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圖像經過整理篩選後,得到了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視頻資料。
  • 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綠色家園)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時坤表示,這次《名錄》調整,突出了嚴格保護的原則,符合《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的評估結果,及時列入了我國近年新發現、新分布記錄的珍貴、瀕危獸類。白頰獼猴、亞洲胡狼、懶熊、紅鬣羚等物種,納入重點保護範圍。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雪豹保護基金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侯雪靜)為加強雪豹及其山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雪豹保護基金」,為公眾教育和社區參與等相關保護工作籌集資金。這是記者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雪山之王—中國雪豹保護攝影展」上了解到的。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為研究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珍貴資料。
  • 保護野生動物 中國各界在行動
    (默林集團供圖)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欒翔)3月3日是第六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為「水下生物:為了人類和地球」。在中國,從拒絕珍危物種製品到放歸圈養鯨豚,社會各界在為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做出積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