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宅在茶寮裡閒來無事,山人近些天一直在關注關於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問題,發現這是個很古老的問題,也是個很複雜的問題,近期的黑天鵝事件僅僅是個引子,將人們的目光再次引向這個存在已久的安全問題。
這個問題非一兩篇文章能說的清的。所以山人決定用幾篇文章代野生動物們訴訴苦。畢竟野生動物們不會說話,更不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它們就像被賣到黑磚窯裡的智障人士一樣無助,只有越來越多的人為其發聲,行動起來保護它們,它們才能擁有基本的生存權利。
先從國內的野生動物非法買賣說起。
近些年法律越來越健全,監管越來越到位,按說非法販賣野生動物這種件事在國內早該銷聲匿跡了。從偵辦的相關案件的數量來說,相較於2016年、2017年有明顯下降。可是近期發生的黑天鵝事件打了所有人的臉。打臉是小事,事實上人和野生動物都不太好才是大事。罪魁禍首就是這幫神通廣大的野生動物販子們。咱們看看他們是怎麼幹壞事的。
02
首先說說國內野生動物販賣的大致版圖和那交織的網。
山人經過資料分析和多方查證發現幾個現象。
現象一:
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情況是普遍性的,遍及大部分地方。
根據已經暴露的國內非法販賣野生動物主流渠道梳理如下:
內蒙古、黑龍江等地被盜獵的野生動物,經河南、河北中轉,大部分進入廣東省和其它一二線城市。
甘肅、寧夏、青海等地被盜獵的野生動物,大部分進入廣東省和其它一二線城市。
河北地區被盜獵的野生動物,經天津中轉,大部分進入廣東省和其它一二線城市。
安徽、浙江地區被盜獵的野生動物,經湖南湘西中轉,大部分進入廣東省和其它一二線城市。
湖南、江西地區被盜獵的野生動物,主要流入廣東省。
廣西、海南、雲南、貴州被盜獵的野生動物,流入了廣東省。
不但涉及的地方多,流向還相當的一致。廣東和大城市是主要流向。
現象二:
發現沒有?這些渠道還有個特點。總體上呈現由北向南,從偏遠地區流向城市,從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的趨勢。
為什麼國內非法販賣野生動物主流渠道是這種狀態?
山人認為首先和經濟狀況有關。偏遠的山林沼澤地帶經濟比較落後,盜獵和販賣對從業者來說是一種創收方式。經濟發達的地區消費能力強,消費需求足,這樣的供需關係決定了現在的販賣路徑。從偏遠地區流向城市,從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
其次是和消費習慣有關。例如粵港澳地區對野味尤其鍾愛,也是野味消費最多的地區。其次廣西、福建、湖北等地消費也較強。哪裡需求旺,貨物就往哪裡運,符合商業邏輯。所以呈現由北向南的趨勢也就不奇怪了。
以廣州為例,廣州是最大的消費和集散地,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通過廣州集散批發和消費的野生動物居全國首位,而其它一二線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法買賣情況,比如近期霸佔熱搜榜的武漢。北京、上海、港澳等地區亦是如此,經濟發達的地區很難倖免。
現象三:
非法買賣路徑呈現複雜的網狀結構。
非法買賣路徑呈現網狀結構和產地分散有關,產地的分散和野生動物種類有關。
如內蒙古、東北等地主要是土撥鼠、鹿、熊掌、狍子、野豬等。西北地區主要是鷹類、野雞類、獸類,看過電影《無人區》的人應該有所了解。華北地區主要是候鳥類。安徽、江蘇、浙江地區主要是水鳥類。獸類主要來自於湖南、湖北以及上面提到的西北地區。廣西、雲南、貴州、海南主要是穿山甲、蛙類、蛇類等南方特有物種。
這些地方的物種都會通過合法或非法的途徑進入廣東地區、其它省份的一二線城市。加上數不清的其它次要路徑,將非法販賣路徑結成了網。互通有無,回流現象也很常見。
網狀的路徑還有兩個優點。
一是更安全,大家賣來賣去沒有人清楚貨物具體販賣到哪?既是查獲了也難追蹤溯源。
二是覆蓋面廣,市場更大。2018年7月,江西省森林公安破獲一起販賣野生動物案,涉案動物17000餘只!包括赤麂、河麂等省級和國家級保護動物,銷售網絡覆蓋全國15個省份。
通過這個例子您可以想像覆蓋面、偵辦難度、追溯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03
說到非法買賣當然離不開運輸。
近些年國內運輸管控也是比較嚴格的,他們又是怎麼運輸的呢?事實上只有咱想不到,沒有人家做不到。運輸可謂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第一種運輸方式:
國內有張大巴客車轉運聯運網
胡濤是一名野生動物中間商,總是收購當地農民送來的蛇,青蛙,小鳥和松鼠,轉手通過長途客運站發往廣西桂林出售給下家。銅仁到桂林並不遙遠,但是銅仁到桂林沒有直達客車,必須先到遵義進行中轉。
按慣例,在每次發貨前,老胡會與司機接頭,趁客車司機在客運站外檢修時將貨放上貨艙,這樣便可以避開車站內的安全檢查。司機會以同樣的方法將貨物轉給下一個直達桂林的司機。而此時,胡濤會簡訊通知桂林接貨人到貨地點和貨車的車牌,並通過暗號向司機索取。
就這麼簡單,一單跨省非法運輸通過客車關係網完成了。他們彼此信任,配合默契。
像這樣跨省的聯運轉運網由來已久,這張威力巨大的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早就有人說過:「盜獵的野生動物如何進入野味市場?長途大巴是重要的輸送途徑之一。只要查司機的通訊記錄,勢必能挖出一張跨越多省的販賣網絡。」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焦點訪談節目曝光的「宰客的長途客車」。而非法運輸違禁貨物是他們的另一項重要收入,由此可見長途客車貓膩不少哦。
第二種運輸方式:
有了相關批文就有了合法的通行證
有記者在廣州做調查的時候,發現有不少非法販賣的野生動物是通過大卡車運輸的,這是另一條主要運輸途徑,不過這是一種「洗白」後的運輸方式。
客車運輸主要是中小宗非法貨物的匯集過程,一旦中小宗貨物匯集成大宗貨物就需要更大的運輸工具,更何況客車總不能經常開進農貿市場、海鮮市場裡卸貨吧。於是在集散地的市場裡都是中大型貨車運輸,而且很多市場是凌晨以後進行交易和裝卸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貨物都被「洗白了」。
大宗貨主就所謂的大收購商。大收購商往往擁有林業部門頒發的相關證件,以馴養場為幌子,將非法捕捉和收購的野生動物「洗白」,再堂而皇之地運送到各個市場。
比如一名大收購商,搞到了林業局的批文,在一個山溝裡建廠養起了野生娃娃魚和王錦蛇。他將娃娃魚和王錦蛇以海鮮的名義銷往上海和廣州,表面上是在搞馴養,其實私下大量收購野生王錦蛇,然後將雞下水強行給蛇灌下去增肥增重,如此反覆半個月就可出售。有了相關批文運輸也被合法化了,至於用什麼交通工具只是個選擇題。
第三種方式:
私家車運輸和快遞運輸
在查獲的案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用私家車,麵包車運輸的,這些都是零散的、近距離的交易和分銷交易。這種方式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冒風險的,這些被查獲的較多。更有一部分通過個人網購的方式完成,像竹鼠、果子狸等。
還用兩種方式讓山人覺得好奇
加工處理再運輸,讓人難以從外觀辨別。浙江衢州一帶盜獵的野味,不新鮮的通常運到湘西做臘肉,新鮮的則會運到廣東去。江西境內一男子無證收購野味運往湖南省張家界市加工成腊味出售,利潤可以翻番。讓山人想起在緬甸將穿山甲片打成粉帶回國的例子,加工後的野味不容易辨別,更容易矇混過關。
空運野味,在國內空運非法野生動物可能嗎?航空業的管制是最嚴格的,但是就有鮮明的例子擺在那,不由咱不信呀。
2008年海口美蘭機場截獲了非法運輸來的1700多隻野生動物,並當場抓獲一名涉嫌非法運輸野生動物的嫌疑人。
河北唐山一些地方非法獵捕野鳥,非法獵捕者田間獵捕、地頭收購,然後在豐潤區和曹妃甸區集中飼養,餵食穀物及激素類藥物催肥,同時為預防疾病摻加大量抗生素,20多天後使用塑膠袋悶死,運輸到天津市,再空運到南方,銷售到賓館、飯店。
這可是空運呀!怎麼上的飛機?到底是證件、關係、還是偽裝的好起了作用?讓人匪夷所思。
鐵路能否免俗呢?
04
說完運輸問題再說說集散問題,集散其實就是批發和零售。比較有代表性的自然是廣州的一些市場和上熱搜的武漢一些市場。根據記者的調查結果顯示,主要有一下幾個特點。
死灰復燃,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2004年年初,廣東發布禁令,全面捕殺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狸,取締野生動物交易,關閉野生動物市場。近些年類似的市場又開始興起,甚至有業內人士這樣說「畫一條線,我們可以發現野生動物市場存在一條轉移路線。」從A市場到B市場再到C市場,一方被查處,另一方又興起,如此反覆,香火不斷。
廣州的野味餐廳更是數不勝數,單水蛇,每天的消耗高達十數噸。
早在2004年,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就曾因公開出售果子狸引發爭議。過去十幾年,華南海鮮市場遭遇過多次投訴,野味生意不但未受到影響,還多次被授予「武漢市文明市場」稱號。
在武漢可以輕易找到賣野味的飯店。香港路上就有有名的野味餐廳,美極烏梢蛇、美極大王蛇和鹽焗大王蛇等蛇宴,同時還有紅燜大雁鵝、刺蝟鷓鴣湯等菜品。
在天興洲沙灘、武漢大學老牌坊和靠近市中心的洞庭路,都有賣野味的餐館。當地食用野味的現象比較普遍。
野味交易市場雖幾經打壓,仍像野草般野火燒不盡,似乎人們早就忘記了2003年由此引發的災難,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交易越來越隱蔽
廣東野味市場黃金期曾經是明目張胆地交易,近年來,隨著政府執法力度的加大,漸漸轉入地下,非業內人士難以知曉行業內幕。
廣州的一些批發市場。在市場方圓兩三公裡內,甚至有一些專門巡邏的線人,風吹草動,就會發出消息。交易時間也從白天改成凌晨到早上六點。來自省外的大卡車運載野生動物而來,廣州及珠三角的麵包車、汽車則過來取貨。還有部分市場僅限熟客,警惕性高,不會輕易示人。更有甚者執法者和經營者配合默契,充當保護傘。
野味販子可以用銷售海鮮水產、活禽等合法的名頭打掩護,暗地裡有固定的地下野味銷售渠道。遇到檢查也會通過各種手段逃避,比如提前知道消息、臨時關鋪逃避等等。
野味餐廳和飯店也有改變,原來後廚動物園式的銷售已成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廚倉分離的新模式。為了遮人耳目食客們現購,貨倉安排人現送,交易完成後廚現做的模式。顯然這種模式更加安全和隱蔽。
線上交易也是如火如荼,線上交易更方便、快捷、隱蔽、安全。交易雙方甚至不用見面,通過即時通訊和快捷的物流就完成了交易。發展下線和開發客戶更加方便快捷。
所以近年來查處難度越來越大,和以上交易手法上的變革有直接關係。
種類繁多
消耗較嚴重或瀕危程度較高的野生動物有252個物種。近10年查獲的非法買賣的野生動物種類就有109種。
市場上較大的商販經營的野味種類包括河麂、白額雁、野鴨、豹貓、黃麂、竹鼠、豪豬、野豬、野兔、野雞、海狸鼠、土撥鼠、梅花鹿、斑鳩、麻雀、果子狸等。此外,有的還能給動物園供應斑馬、河馬、長頸鹿等野生動物。
恐怕動物園裡也沒有這麼多種野生動物。
生意火爆
市場內的生意非常火爆,比咱們去早市還熱鬧。通過記者對某市場的描述可見一斑。
凌晨到早上六點,是市場最為忙碌的時候。來自省外的大卡車運載野生動物而來,而廣州及珠三角的麵包車、汽車則過來取貨。特別在凌晨四點左右,車水馬龍的熱鬧將會達到頂峰。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輛車進出。其中以本地粵A牌照居多,但也不乏湘M、贛D、吉A等外地車。
每當一輛大貨車駛入,眾多商家就會拉著拖車或開著電動車前來分貨。取了貨,有的商家直接裝上麵包車往外送,也有的商家放到店裡面。期間大家交談也不多,各自忙著自己的生意。
恐怕咱們在超市也沒見過這麼井然有序、訓練有素的買賣方式。
市場火爆,野味餐廳也不會差。在野味餐廳裡為了特別的食材,預約排隊也是常有的事。
消耗量巨大
原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到目前還沒有準確、權威的數據表明中國是最大的野生動物消費國。」但中國野生動物產品消費和貿易量巨大的事實,是不容迴避的。
早就有媒體報導過,上海市2萬餘家餐廳,80%供應野味。廣州每天吃10-20噸蛇;深圳旺季一天消費掉10噸蛇。全國每年蛇消耗量多達2000多噸,每年有10噸穿山甲被消費在廣西的餐桌上,每年10萬條鱷魚被國人消費。
其中哪些是合法馴養的,哪些是非法買賣的,沒人說得清。
看到這些數字什麼感想?我們和野生動物有多大仇呀?
05
行業規模大且利潤豐厚
龐大的買賣網絡,運輸網絡,眾多的從業人員和屢禁不止的違法行為,印證著背後巨大經濟利益。
雖說這個非法貿易的巨額利潤無法精準統計,但是從每年的查獲數量和買賣單價利潤上可以推算。
據統計每年查獲的數量約佔總量的10%左右,根據這個就可以估摸出買賣數量。
2018年7月,江西省森林公安破獲一起販賣野生動物案,涉案動物17000餘只!包括赤麂、河麂等省級和國家級保護動物。
2018年11月,湖南省森林公安局破獲一起販賣野生動物案,收繳穿山甲216隻。
2018年12月,吉林省森林公安局破獲一起販賣野生動物案,查獲野生動物死體4857隻,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花尾榛雞,國家三級保護動物山雀、狍子、松鴨、野兔等。
這些還只是各地的個例。
買賣的利潤率是多少呢?
一隻野生動物從盜獵者手中販賣到市場出售,最終價格可翻十餘倍。在外省抓到一隻小黃鳥(黃胸鵐)10塊錢,到了廣東那邊的飯店可以賣100塊一隻;獵戶出售的野生菜花蛇每公斤60多元,終端收購價可達每公斤600多元;野生天鵝一隻千元左右,終端收購價超過萬元。
這樣的利潤堪比販毒。數量和單價相乘更是個天文數。
06
本來山人還想談談非法買賣野生動物的危害呢,近期的黑天鵝事件弄得大家都出不了門,相信大家對這方面危害也有所了解,索性就不多談了,免得掃大家興。這裡只談談山人對野生動物的感受。
這個非法行當對那些從業作者是獲利的重要渠道,對咱們而言是黑灰地帶,對野生動物而言則是一部血淚史。也許咱們對這方面還缺乏更深層次的了解,允許我提個醒,學過歷史的都知道黑奴貿易吧。關注社會的聽說過智障人士打黑工吧。
野生動物比他們還慘,它們不會說話,更沒法求助,也無路可逃。只有少數被當做寵物的、進了動物園的、進了研究所或者被解救的才有一線生機,其餘被買賣的都會死亡上餐桌。
不是山人愛心泛濫,咱們確實該有個底線,只吃那些安全的、合法的、馴養的牲畜。這樣才符合文明的進程。
對於野生動物,要麼呼籲保護,要麼敬而遠之,不要去招惹它們了,請放過它們吧,也是對人類自己的保護!
有不同觀點或相同觀點的朋友歡迎和山人交流。同時山人歡迎評論、關注、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