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眼中,太陽絕對是讓他們無比崇拜的存在。然而過度的崇拜,造就了神話,也帶來了惶恐。
擊鼓救日圖
比如日食這種天象,就讓古人們誠惶誠恐,他們甚至為此想到了很多荒唐的「救日」辦法,比如「擊鼓救日」等。甚至在古代戰場上,還因為日食的出現而暫停了一場戰鬥。
因日食而中止的戰爭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希波戰爭史》中記載了發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一個故事:伊朗高原上強盛的米底王國向西進兵小亞細亞,不料在克孜勒河一帶的激烈戰鬥中,突然遭遇了日全食。
戰場上的士兵們當即目瞪口呆,原本戰馬嘶鳴,刀光劍影的戰場一片死寂。士兵們停下了戰鬥,將軍們認為是太陽被這場戰爭觸怒,從而對他們發出了警告。於是,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戛然而止。
貝利珠
貝利珠
慢慢地,一些觀測者發現,其實日食發生的時候,是人們觀察太陽的最佳時機。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觀測時機,科學家們才有了更多發現。
1836年5月15日英國天文學家佛朗西斯·貝利,在觀測日食的時候,在被月亮擋住的太陽周圍發現了一串耀眼的亮珠。這些亮珠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貝利珠」,也就今天我們說的「日冕」。
因日食而發現的化學元素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皮埃爾·讓森在觀測日食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氦。這是人類第一個在地球以外,在宇宙中發現的元素。
太陽的能量
太陽的結構
隨著人們對太陽的認識越來越深,太陽燃燒的秘密也逐漸被人們認識。
1920年,英國天體物理學家亞瑟·愛丁頓提出的推斷,給了人們一個明確的答案:恆星的能量源於核聚變。
太陽黑子
燃燒的太陽
在觀測太陽的同時,人們驚奇的發現,太陽表面竟然有像「雀斑」一樣的黑點,這些黑點,被我們稱為「太陽黑子」。這些黑子還引發了著名的「卡林頓事件」。
1859年9月2日,也就是太陽黑子爆發的第二天,天文學家們測量到了地磁場強度的劇烈變動。電報機操作也出現了嚴重問題。夏威夷和巴拿馬以北的人還看見了絢麗的極光。
極光
此後,一系列的觀測,逐步釐清了太陽耀斑、黑子和磁場之間的關係,並揭開了太陽黑子的真相。
太陽黑子
上億年來,我們享受著太陽的恩澤,也面對著太陽帶來的種種影響。圍繞著太陽和太陽黑子的研究,正在為人類揭示更多的真相,也在努力創造著地球生命與太陽的全新關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