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學實驗,出水成冰、操控流水,但最後一項千萬別在家中嘗試

2021-01-15 藍子新說

科學讓過去許多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因為科學我們徵服了天空,探究了海地,但無可否認的是偉大的科學需要從各種大大小小的實驗中才得以發展。今天小編為你和你講講讓人驚豔的科學實驗。

水瞬間成冰

一般水結成冰需要經過溫度下降至凝固點和形成晶體的過程,但是要讓水一馬結成冰,其實一點都不難。

首先在溫室下放置一瓶500毫升的礦泉水,4小時後當水溫達到25攝氏度,就將礦泉水放到-18攝氏度的冰箱,冷凍約一小時30分鐘再將它取出。

這時候瓶子內的水已經產生過冷現象,輕輕觸碰就很容易結冰,因此取礦泉水的過程中必須格外小心,不能有太大的動作,否則將會錯過見證奇蹟的那一刻。

把礦泉水從冰箱拿出來以後劇烈搖晃或敲打瓶子,讓裡面的水分互相碰撞,促使溫度驟降至冰點以下,水就會瞬間結冰。若把這瓶過冷水慢慢倒在冰塊上,還能看到冰塊向上延伸,形成一座小冰山的神奇現象。

讓水彎腰

你有沒有試過頭髮梳著梳著,頭髮就跟著梳子站了起來,或在冷氣房裡一碰到別人就來電,其實這一切都是靜電現象。

靜電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它靠摩擦產生的正負電荷吸引或排斥物體,能夠讓塑料紙吸引小紙片,也可以使我們的頭髮頂天立地,更有本事的讓水流折腰。

把塑料杯的底部開個小口,把水倒入杯子,讓水流持續,確保水流穩定,然後用一個塑料瓶在頭髮上下摩擦幾下產生靜電荷後,將它拿到水流邊滴水流忽遠忽近,只見塑料品一靠近,水流便會往他的方向移動。

這是因為摩擦後塑料瓶上帶有負電荷,把水分子中從正電荷吸引過來,讓水流好像有了生命一樣,突然彎腰又突然挺背。

濃硫酸和蔗糖混合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濃硫酸有強烈及獨特的脫水特質,它能輕易地奪取化合物裡的水分子並釋出熱量。

而蔗糖是雙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因此把濃硫酸加入蔗糖後,蔗糖中的水分會被濃硫酸抽走,形成疏鬆又多孔的黑炭。

實驗過程中濃稠的混合物經過攪拌會先柔白轉黃再變黑,黑碳形成釋出出熱量,導致水分蒸發,加上硫酸的氧化作用,使碳的體積不斷膨脹,一直往上延伸,像一條從洞口探出頭來的黑蛇非常有趣。

看完上述實驗後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呢,歡迎大家把想法留言到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趣味科學實驗,出水成冰、操控流水,但最後一項千萬別在家中嘗試
    科學讓過去許多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因為科學我們徵服了天空,探究了海地,但無可否認的是偉大的科學需要從各種大大小小的實驗中才得以發展。今天小編為你和你講講讓人驚豔的科學實驗。水瞬間成冰一般水結成冰需要經過溫度下降至凝固點和形成晶體的過程,但是要讓水一馬結成冰,其實一點都不難。
  • 17個趣味小實驗,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
    隨著STEM教育理念的全球普及,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們進行「動覺學習」(kinesthetic learning),近年在美國的加州和紐約等地,興起了一項新的學生活動。旨在「讚美藝術,手工藝品,工程,科學項目和『自己動手』的心態」。
  • 大學生玩轉科學趣味實驗
    大學生玩轉科學趣味實驗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李旺澤 劉琿)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歷時1個月的第二屆走進化學實驗室主題活動之科學趣味實驗設計競賽日前落下帷幕。  此次科學趣味實驗設計競賽吸引了眾多學子,共收到70餘件作品。
  • 臨湖小學開展以「科普小實驗」為主題的趣味科學實驗活動
    為了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少年兒童的科學創新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他們創新進取的科學素養,9月16日下午由臨湖社區吉園居委會聯合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頤順老年服務中心在臨湖小學開展以「科普小實驗」為主題的趣味科學實驗活動。
  • 趣味科學實驗:N153.有趣的''蛇擺''
    一【蛇擺】     用優美的方式詮釋單擺的擺長與周期的關係,使演示實驗更有趣味性,更吸引人。頻率相同、周期不同的單擺組成一排,同時擺動時空間中的排列將呈現周期性變化,蛇擺擺動數個周期後仍與第一周期相同,擺動成蛇形故稱為蛇擺。二【實驗現象】
  • 趣味科學實驗:N150.好玩的透明球—彩色球
    一 【實驗視頻】      【實驗視頻由 周濤 錄製】二 【實驗材料】         海藻酸鈉、乳酸鈣、燒杯、小勺、開會、竹籤、水槽三【實驗步驟】    【第1步】將海藻酸鈉放入到燒杯中。   【第5步】在海藻酸鈉裡面放入色素(如果不放色素就最後就是透明球)攪拌均勻。
  • 超級酷科學:如何能夠搖水成冰?
    您可能已經看過一些視頻,這些視頻裡某個人或魔術師拿來一瓶普通的冷水,突然搖晃它或是將瓶子拍打在桌子上,整個瓶子裡的水瞬間變成冰。好吧,讓我們告訴您,這不是魔術,是科學,而且是非常簡單的科學。是的,您絕對可以在家中嘗試一下這個神奇的過程。成核作用當任何物質改變狀態時(例如液態水變成固態冰),該過程都會涉及「成核作用」。那是當物質中存在缺陷時,例如水中的灰塵和微粒,新狀態可以用作一種錨點或核,以便從一種狀態轉換為另一種狀態。
  • 趣味小實驗 點燃科學夢
    為了豐富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讓孩子們可以輕鬆學習科學知識,8月26日,師大社區組織轄區未成年人開展了暑期趣味科普小實驗活動。社區志願者為大家發放了科學實驗小禮包並耐心細緻的給孩子們講解實驗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 斐索流水實驗,以太理論和相對論的交鋒
    在這篇以斐索流水實驗為主題的支線文章裡,就來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現代科學只嘗試如何描述我們的世界,對諸如「世界的本質是什麼?」這種形而上的問題並不搭理,科學並不嘗試去解釋這個世界的本質。這種指責本身才是無意義的,或者至少是不科學的(這種不科學沒有任何貶義的意思,僅僅表達它不屬於科學的範疇)。因為我們基於這種理論,能夠得到比菲涅爾的以太理論更精確的描述,這就夠了。
  • 【趣味實驗】那些有趣的化學實驗
    原標題:【趣味實驗】那些有趣的化學實驗 > 有趣的化學實驗,看完了以後會不會愛上化學呢!(PS:實驗有危險,模仿需謹慎!) 千萬不要嘗試!劇毒!
  • 趣味科學實驗——大象牙膏
    科學趣味實驗一直是學生們最喜愛的課程,今天有幸跟學生一起體驗了一把久負盛名的「大象牙膏」實驗。「大象牙膏」實驗是2009年由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公布的十個最令人驚訝的化學實驗視頻之一,其實驗方法是將濃縮的過氧化氫(一般為30%的濃度)與肥皂混合起來,加上一些碘化鉀或高錳酸鉀(不能過多),短時間內即可觀察到一股充滿氧氣的泡沫狀淺黃色物質像噴泉一樣從容器中噴湧而出,當然也可以加入不同的色素看到不一樣的顏色。
  • 人類進行過的十大瘋狂科學實驗
    科學家的很多科學實驗都是在理論依據相對比較充分的時候進行的,但也有一此研究人員為了某種目的會展開隱秘、瘋狂、不切實際的實驗。下面就看下在人類科學探索的歷程中,這些科學工作者進行過的瘋狂科學實驗。21克理論鄧肯·麥克杜格爾是20世紀初期的醫學博士,1901年,他決定進行一項科學實驗以研究人類的靈魂是否有重量,後來拿了6位臨終前的病人做了實驗,他發現每個病人在死亡時都減輕了21.3克,但是這一變化在同等條件下對於狗就不適用。他的21克理論直到今天還存在很大的爭議。
  • 山大生物趣味實驗成「搶手貨」 博導教授手把手教學
    ,經過兩年的積累和發展,今年竟成了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全校通選課的「搶手貨」。「高中生物課本中會講到組織培養,但是都停留在課本和課件上,無法親自動手做實驗,感受細胞團分化成個體的過程。」在趣味生物學實驗課上,山大生科院博導向鳳寧教授說。向鳳寧教授主講植物組織培養和微型標本製作,在講解完植物組織培養的知識後,她讓學生開始DIY個性的試管苗掛墜。
  • 挑戰潑水成冰頻「翻車」!專家:室外高於-15℃就別試了
    專家提示,「潑水成冰」是很好的教學實驗,也是一項有意思的遊戲,但在玩之前要細緻考慮,做好功課。 近日,網上一位大爺就因為「潑水成冰」翻車上了熱搜。視頻中,他拿了一個吃麵的大碗,盛上熱水紮好馬步開始挑戰。沒成想潑水的瞬間他卻將碗一起扔了出去,開水劈頭蓋臉灑了下來,燙到了他光亮的腦門兒。
  • 「趣味力學試驗及製作」:「趣味」課堂上的教育「實驗」
    「趣味力學試驗及製作」:「趣味」課堂上的教育「實驗」●實習記者 王力可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副教授高雲峰的 「趣味力學試驗及製作正當同學們震撼於武功的力量時,高雲峰不失時機「預言」了科學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你們雖然沒有練過武功,但是只要充分運用現有的知識和能力,幾天之內就能超過他。」
  • 趣味科學實驗:N100.一張A4紙可以承受多少重量?
    微信號zhm6334574】一 實驗現象 【實驗視頻來自網絡】二 實驗材料         一張A4紙、書若干本,膠布三 實驗步驟【第7步】最後向圓形上面放書,看可以承重幾本書的重量。【拓展實驗2】將紙摺疊成波浪形(側面看三角形如下圖)承重大大增加。
  • N172.打出魔鬼的火花 || 趣味科學實驗
    【有願意一起交流分享實驗的網友加我微信:zhm6334574入實驗交流群一起學習】
  • 快來帶孩子們玩轉趣味科學實驗吧!
    小小工程師課堂,趣味科學挑戰的天堂 本次「啟迪未來發明家」戴森科技課堂設置了空氣科學課、靜電除塵課、動力科學課主題課程。 在互動式教學課堂中,大家將有機會接觸空氣大炮、靜電除塵、水龍捲等一系列趣味科學挑戰, 並與戴森工程師及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互動
  • 三年級習作指導: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不能寫成了科學實驗報告
    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有一篇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課本上也給出了小實驗的圖表樣例,我們發現課本上給出的圖表和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的實驗報告單幾乎一樣,所以很多同學把這篇習作,寫成了科學實驗報告。其實這篇語文課的習作和科學課上的實驗報告寫法是不同的,這裡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寫好這篇文章。
  • 斐索流水實驗,以太理論和相對論的交鋒| 狹相支線
    在這篇以斐索流水實驗為主題的支線文章裡,就來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01斐索流水實驗  斐索流水實驗的原理非常簡單:讓一束光順水運動,一束光逆水運動,再通過幹涉圖案來對比兩束光運動的時間差。  04以太理論與相對論  面對一個實驗事實,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理論去解釋它,比如菲涅爾的理論和狹義相對論都能解釋斐索流水實驗。那我們為什麼最後要選擇相對論呢?